《回到村里种地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文点头道:“你们经理长青呢,我找他有事,约好了的。”
“先生您稍等,我这就去叫经理。”
随后方文就随意选了处沙发坐下,看着大厅里风景都是颇有些放松的遗精,而周围一溜都是包间,没有二楼,不过占地面积却不小。
没一会,就见穿着体面的长青小跑过来了,其装扮到是很不错。有点经理的气质,只是还稍显不够大气,这个急不来。
一跑近,长青就兴奋的叫道:“哥。你怎么来了,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吃饭了吗,我这就去找李叔安排。”
方文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忙,这地方的吃食都是补充体能的,他现在的体能完全没问题,还是少吃位妙。“我们换个地说话吧。”
“恩呢,前面有办公室!”长青兴奋的把他请了进去。
落座后,方文就询问起这边具体的情况来,也随便说了说哑巴的近况。关于药膳堂的生意却让他有些意外,按长青的说法就是生意很差,但偏偏一天下来却相当赚钱,盖因每样菜的价格都不便宜。
至于这个生意差到不是上客率没满,而是只有二十个包间。很快就满了,搞到现在只能接受预定,随着口碑出去,居然连半个月内的位置都已经预定出去了。看着这情况,长青恨不得马上把大厅摆满桌子。(看小说就到 )不过在艳华那里却没通过。
方文了解到这种情况就笑道:“那就这样吧,后面在考虑开分店什么的。不是还可以打包带走了吗,这些事情你到时候找艳华或是叶娟露露谈都可以。”
随后,长青要把帐目给他过目,方文拒绝了,没啥好看了,有艳华三女处理就成,他也没心思来插一脚,今天来也只是单纯的来转一转而且,另外蔬菜店那边有点事要谈,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在说。
之后,就进了厨房,找到李大厨问了问生活上的问题,怕老人会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过显然是他多想了,一群厨师居然都现在的生活都恨满意,厨房里的活不多,休息时间也比较长。
正说着,居然遇见了有食客来谢礼,来人是一个穿着气派的中年人,虽然是第一次来,不过刚才一顿吃得相当满意,居然专门跑进厨房要当面感谢!
李大厨见此,一张老笑直接笑开了,和来人好一番交谈,还带着参观了下厨房,详细说了下各中药膳得取材和功效,末了在中年人连番得感谢之下,这才收尾。
方文也忽然有点明白李大厨的感受,这在村里,即便坝坝席办得在来,也不太可能出现这中专门来感谢厨房的事情,这属于是素质问题,不是村里人不够朴实,只是人情来往的习惯不同而已。
长青也插话道:“哥,这种事情每天都会有呢,我都被拉着感谢了很多次了。”
李大厨也说了些招牌菜的事情,如定期才会有老鸭汤,这老鸭子可是养殖了好几年以上的,绝对极品,还有如野生山药限量等等,总结起来就一个核心,好东西是有的,但是数量不多。
说到最后,也是招呼方文吃饭,不过他当然不敢吃啊,怕虚火太旺,随后就告辞了,蔬菜店那边还有事,空了在过来详聊!
————————————
随后,其余的店面也没过了,直接到了和露露约定的地方,到了包间,露露和艳华已经在等着了,先是点上菜,趁着这功夫,方文就开口道:“这次来,是商量下在蔬菜店内增加家畜肉贩卖的事情。”当初在注册执照的时候就加入了家畜的贩卖,只是一直没有开工。
艳华点头道:“可以呢,几家蔬菜店内都预先留了位置,不需要在装修,只需要摆放一些柜台就行了。”
露露来之前就知道这事,镇上冷冻厂也是知道的,接话道:“数据我都统计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方文点了点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次来另外还有事,当即就说道:“我打算让你们开始扩张蔬菜店了,之后,龙洞镇这边只种植高档蔬菜,其余的普通蔬菜会在附近的乡镇收购,这事叶娟就会去联系,你们这边只要资金有多的,马上就发展一家店面,所需管理人才自己去招聘就可以了……”
两女认真听着,一边询问一些细节,没多久饭菜也上来,三人边吃边聊。
最后方文说道,会在省里待几天,看看家畜贩卖的具体情况,这个也比较关键,一是冷冻厂,另外也关系之后鸭子等养殖出来后的贩卖事宜!
如果没什么问题,前景好。他那边也会省却了很多麻烦,出发前,冷冻厂那边已经在准备了,所需人员也在陆续招聘。或是直接从冷冻厂里面负责切割的人员里面调用。
饭后,两女就火速展开了行动,露露开始组织以前合作过的宣传队伍进行推广,关于宣传的问题,露露也是有了心得,现在施展起来轻车驾熟,没什么难度。
艳华开始组织腾挪出场地,购买所用柜台等。如今三家蔬菜店,光是发展的VI会员就是一大笔资金,加上方文已经老长时间没来打秋风,恩。没来提钱了,资金可谓充足,这点费用完全没有问题。
在天黑前,场地已经完全没有问题,露露组织的宣传也到了尾声。在半夜的时候,冷冻厂就会拉货过来,虽然路途远了点,在加上。过程中还有保持冷冻,成本价就会增高。不过因为直接在村里购买家畜,人工也是乡镇的价格。总的说起来,其实成本比在外面直接购买还要低上一些,关键还是在于食材。
拉来的货物中,不仅有各类家畜:如羊、猪、鸭、兔、鸡等,只是没有牛,乡镇不杀牛,这也是传统,除非有专门肉牛养殖场,不然乡镇的市集十天半个月也买不到一次牛肉。
另外还有加工好的蘑菇、木耳、竹笋等等,算不能算是特产,不过甚在野味,也算是一个卖点吧。
等到天亮的时候,虽然缺少了叶娟这个看店的主力,不过露露和艳华两女也打理得仅仅有条,上次方文说得三女投资,自然是谎言,不过事情的紧张到也如他所说,艳华处理掉了副业,也就是之前的小服装店,把资金投了进来,虽然不多,但也算应了他之前的戏言。
至于露露和叶娟之前贩卖的衣物,自然早就处理了,不过也象征性的投了五千块钱进来,嚷嚷着让他算股份,让方文相当无语。
天刚蒙蒙亮,方文就从旅馆到了蔬菜店,吹着冷风,还真有点打算买房的心思,不过一甩头,又抛到了一边,以后等店面彻底走上正规,他从村里出来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实在没必要买房。
等一到蔬菜店,发现杨洋来了,而同来的居然还有杨站长,方文意外之余,也赶紧迎了上去,先是寒暄了片刻,杨站长对他的调任是表示支持的,显然和薛镇长早就谈论过,之前定的是他先下放到村里,然后在去搏副镇长的职位,其实应该是祝贺他考上公务员。
不过方文暂时对副镇长真的没有心思,也有走一步是一步了,而关于三儿沟村,谈不上熟悉,当然也去过,具体的工作还要上任了才清楚,这方面到是比较符合他的性格,愿这辈子就待在村里过了。
同来的工人也有不少,此时正在忙着卸货,蔬菜八点的开业时间不能耽搁,另外还有很多活动展开,算是散财博名声,不过成本价也能保住。
时间临近八点,自然没有时间招呼杨站长一起去吃早饭,大伙都搭把手忙了起来,方文对这些家畜的品质是放心的,采购的时候都由畜牧站的专业人士把了关,检查得相当严格,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品质是关键啊。
露露这时候也到了,刚才是去其余两加店了,艳华会在三加店轮流跑,随时应对可能会出现得突发情况,而广场店仍然是主战场,露露也就过来守在这边。
“开始了呢。”露露小声念叨。
方文乐呵呵得邀请杨站长一起进去转转,具体得工作不打算参与,只是单纯得看看销售反应就可以,至于数据,两女到时候会统计上来。
大门一开,早就等候在外面得顾客一下就拥挤了进来,面对大量得新鲜蔬菜直接无视,全都杀向了一角的肉食区,因为这时候可以买到便宜货,也有买希奇的意思在里面。
又以老人们的队伍冲得最快,这年头老人们也充分发挥出了{被}尊老爱幼的美德,遇到这种好事自然当仁不让的冲到了最前面。
“啊,猪肉好便宜啊,就是名字太奇怪了,这个保来肉是什么意思?还好肥啊。”一个大妈询问道。
杨洋刚好就站在旁边,看见旁边的父亲和方文两人也在看着,连忙拿着喇叭解释道:“店里的家畜全都是经过了专业的食品监察,还有专业的分割,全部都由大山里天然养殖而成,也按农村的传统进行了切割,把好坏部分都区分了出来,绝对不会糊弄大家。
就如猪肉,从猪头开始分成了:头皮、核桃、拱嘴、槽头、夹缝、保来、五花、排骨、前后腿、肚腩、膀枯枯、几刀坐蹲肉,还有如内脏,也从喉节、心肺、肝脏、圆心、大小肠、肚子等等,全部详细的区分开来,另外如鸡鸭等也全都区别开了,这边大牌子上有详细的各部位解释,槽头肉也就是猪脖子肉,是猪身上品质最差的部位,一般市场上都是混杂出售,我们店里单独剔除了出来,大家可以放心选择喜欢吃的部位购买,任何部位都经过严格控制,如果你买膀枯枯肉,也就是肘子,那里面的肉绝对不会混杂其余部位,即便是切割成丝,成沫也经得起检验,我们承诺假一赔百!
另外,凡是在店内购买到注水肉,我们也是假一赔百,欢迎大家购买后拿去任意检测!
还有,关于猪肉过肥,这是因为我们店里的猪肉,全部养殖了六个月以上,全部都是上两百多斤的大猪,甚至三四百斤都有,大家可以看这边的排骨的长度就可以辨别猪的大小……”
随着杨洋的解释,顾客们也释然了,毕竟蔬菜店之前的招牌就是乡村食材,显然别人卖的家畜也是如此,你还嫌弃太肥,那好吧,瘦肉精肉够瘦了吧,你敢买来吃吗。
当即就有不少顾客下手了,因为肥肉真的很便宜,买回去试试也好,炒回锅肉也合适,喜欢吃排骨的也下手了,这排骨真的不错啊,比市场上至少长了三分之一,以前根本买不到。
还有这鸭子真不错,光摸起来就不一样,不是还有假一赔百的规矩吗,应该能放心买了。
关键是今天所卖的家畜真的很便宜,就拿猪肉来说,平均比市场上便宜了两块钱,如果是VI会员还能打折扣,这么低廉的价格,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方文笑着在一旁看着,起初的火暴是靠宣传和蔬菜店之前的口碑挣来的,至于后面结果如何,还要看今天晚上和明天的情况啊,这批家畜肉没有龙珠的增幅,全部靠农村肉的嘘头,市场反应也不能太确定,不过到也不急,这几天他都空闲……
S:感谢大大的打赏!(。。)

【  】



、第267章 打眼

如龙洞镇市场上的猪肉是不会事先切割的,最多先把猪头砍下来,然后在把两半猪身在分成两半,整个猪肉也就是四大半,带一个猪头而已,这时候会用大铁钩子挂起来,再由村民们挑选购买,相中那一块就割那一块,这也相应的让村民们对猪身部位相当熟悉,当然也对每一个部位的口感很清楚,当然也导致只购买半两八两的不好下刀割!
村里有俗语:“整槽头!”意味如果购买到猪脖子肉就是被忽悠,被整冤枉了。' 看小说就到~'
猪脖子肉在乡镇只有家庭特别贫困的村民才会购买来吃,一般都是低价出售给了学校食堂或是餐饮店,至于城市里的市集就不清楚了。
也是近年来猪肉才区别了一些部位,如在以前的乡镇上,排骨是和保来肉连在一起的,不单独出售,所谓保来肉也就是和排骨连在一起的部位,也比较适合煮熟后来炒回锅肉,或是凉拌白肉!
冷冻厂在以往最喜欢大肥猪,专门用来包裹成分子,用来出售熬制猪油,只是肥肉近年来受到减肥大军的影响渐渐退出了市场。
生猪在近段时间受到了国家宏观调控,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购买价格在八元左右一斤,杀出来后去掉一些无用的内脏,还是很有赚头的。
在村里,因为受到条件限制,在出售生猪的时候一般不过秤,而每个村都有专门的“找猪人”,所谓找猪人也就是每天啥事不干专门找猪。简单点说,就是村民觉得猪养得差不多了,要出售生猪的时候只需要联系找猪人就可以了,其会去联系买家。如食品站,刀儿匠等等前来。
这时候会约定好时间,这个时间,比如早晨九点,村民会提前半个小时给肥猪喂一顿好的,多加红薯和玉米粉子,让肥猪吃得饱饱的,上两百斤的猪一顿能吃下十几斤甚至二十多斤的食物。
等找猪人带着买主上门。会直接往猪圈里面看一看生猪,直接就会给出一个重量来,比如两百斤,两百二十斤。' 看小说就到~'村民们如果觉得能接受这个重量,直接就成交了。
这就是“眼看法”,只用眼睛看估计出猪的重量,而如果村民不能接受买主所给出的重量,这时候就会上秤过硬了。因为之前已经让猪吃得超级饱,过秤村民也不吃亏,这叫“饱肚皮”出售,比正常猪价会低一点。比如市场价是八块,那饱肚皮过秤可能就会一斤少两毛。
过秤很麻烦。用绳索绑猪,然后用大秤直接抬起来过秤。需要两个壮汉才能抬起来,一般情况下,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用“眼看法”成交。
也有比较聪明的村民,会事先自己找人帮忙把肥猪过秤,然后在根据买主所给出的重量判断是否当场再秤一次,比如村民自己秤的是两百斤,买主用眼睛看出了两百一十斤,那这时候村民就偷着笑了,因为白赚了十斤肉的钱,约莫白赚了八十块。
所以在村里购买猪也要考验眼力啊,规矩如此,眼力不行,这杀猪匠的行当也不好干,容易亏本。
找猪人,恩,也就是作为中间人,一头猪大约会得到二十元左右的中介费,由买家出,也算是一个很有“钱途”的兼职,不过因为川内地域广阔,没点脚力也干不了这个行当。
冷冻厂就专门聘用了一个专业“打眼”的杀猪匠去购买生猪,买回来后在根据杀出来的重量来判断是否赚了,总的来说,还是会小赚一点点重量的,足够开支“打眼人”的工资了。
——————————————
此时在蔬菜店现场,不仅有专门的牌子详细说明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