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雷小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雷小剑-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船头那汉子并不用篙撑上岸,只一推,船即滑离岸边两丈,他却纵身跃回船头,船尾那汉子一转舵,眨眼间,船已入了江流。 
方洪看得目不暇视,实则他心有所思,忖道:“老人的这两个驾舟汉子,武功不弱,可见老人了得,他们这是跟踪甚么人。” 
那船行好快,只是一刻工夫,只见城廓已落后老远,舱门一响,那红衣女子已走了出来,方洪忙站起身来。 
一者他已知这老人是武林前辈,又是搭人便舟,只见那女子嫣然一笑,老人却道:“哥儿不用多礼,这是小徒秋娘,也随老夫练了几年功夫,和你一比,却差得远了。” 
那秋娘听师傅说她与方洪相比,差得太远,显然不服也不悦。方洪忙道:“小子便会武功,怎能及得这位姊姊,老人家过奖了。” 
那老人突呵呵一笑,道:“哥儿,难得你年纪轻轻,已练到了一篓油的境界,难道老夫连这也看不出么?” 
原来内功深厚,上乘境界的人,皮肤里像有一层油脂渗出,皮色自是白皙润滑,不然方洪自幼练武,怎倒外面反而看来文秀呢。也就是这个缘故。 
那老人一说,秋娘面带惊容,即不瞬眼地向方洪面上瞧。 
方洪被看得十分尴尬,忙谦逊道:“这位姊姊名师高足,小子万万不及的,今后还望老人家和这位姊姊多指教。” 
方洪年未弱冠,实比这女子年轻,几声姊姊,叫得好甜,叫得她这不服不悦之色,早化为乌有,说:“师傅,我替你取茶来,你们谈啦,瞧你,连人家姓名也不问。” 
那老人哈哈大笑,这才问姓问名,又问他的师承。 
方洪暗叫了声惭愧,皆因他虽已入师门,但却未正式拜师,连师门门派亦不知道,洞中的老人秦九凝的奶奶,亦不知道姓名,听口气,将来要向剑魔拜师,难道也称自己的师傅是剑魔么?心中一转,便道:“小子方洪,幼随爷爷镜湖老人练过几年功夫,实无高深造诣。” 
那老人听了一声,但随即面露疑惑之色,念了两声:“镜湖老人,镜湖老人……” 
方洪心中突起不快,心说:“我爷爷名满江湖,他倒像没听说过。” 
那红衣女子也奇道:“师傅,镜湖老人是谁?”只听那老人道:“十六年前,倒像听人说起过,那时你还年幼,自然不知了。” 
这老人好大口气,方洪心中好生不快,心道:“我爷爷之名,武林中提起他来,谁不敬仰,十多年前,可说如雷贯耳,你不过孤陋寡闻罢了。” 
只见那红衣女子点了点头,道:“当年师傅既曾听说过的,想来也是中原有数人物了,自然武功也是好的,难怪他已达到了这等境界。” 
说着,那女子还瞅着方洪一笑,好像对方洪有嘉许之意。 
若在先前,方洪那还忍受得了,但自见了桑龙姑和她的五个儿女之后,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且人家是好意让自己乘搭便船,更不愿生出是非,当下谦逊了几句,问起,也只说会点普通的内外轻功。 
那老人显然有满怀隐忧,便在问他话时,亦不时察看两岸,或向前面江中凝神注视,故尔也不曾深问。 
渐渐,方洪看出甚多异处,他白幼生长泯江之滨,看惯了驶船,现今却见船头船尾两个大汉,一人持蒿,一人掌舵,表面上看来,虽与一般无多大异处,但船行倍速。未末申初,已过了白帝城,船入巫峡,江流更是湍急,当真有一日千里之势。 
这大半日间,除了初上船那一个时辰,这老人与那红衣少女,曾问及他出身师承之处,即不再言语,而且两人倒有多半时间在后舱,饮食亦是另外给他一份。 
方洪正合心意,心道:“这老人慈祥和蔼,显然暗有忧虑,若是武功能解之事,我定要助他一臂之力。” 
看看天色已晚,忽见船头那汉子进入舱来,道:“岛主,三峡行舟,可比不得大海之上,今夜看来是不能连夜开行了。” 
那老人闻言,向着前面一指,问道:“前面是何所在?” 
方洪顺着他手指处一看,只见前面绝壁千仞,其陡如削,江涛汹涌,有似万马奔腾,间杂着声声猿啼,高峰掩月,江上更暗,愈加显得凄清。暗忖:这汉子称他为岛主,莫非他们采白海上? 
只听那汉子道:“应该是兵书宝剑峡了。” 
那老人已道:“好吧,在兵书宝剑峡下停泊,明晨再行罢了。” 
忽见那红衣女子走出舱来,说道:“师傅,我们要不连夜追赶,岂不……” 
那老人一摆手,随向面前那汉子一指,道:“连他们也不敢夜行,还怕他们去远了么,若我料得不差,只怕他们也在这左近呢。” 
说话间,船已驶到峭壁之下,那汉子早跳回船头,抓起蒿来,只一点,船即泊岸,那身手之矫捷利落,端地罕见。 
方洪正看得出神,忽见那老人步出舱去,霍地两臂一振,身已腾空。刹那间,已飞上陡崖,灰白色的身形由大而小。 
方洪只道有变,但见那红衣女子缓步出到船头,安祥地抬头而望,朦胧中,有似个浮雕。 
这红衣女子都不及他生平所见的几个女子之美,但却觉得她别有一般风韵,是他不知,那是一种成熟之美,秦寒梅、秦九凝、南玲、南芝、皆与她美得有所不同。 
方洪见她安祥地望着老人飞身去处,心中恍然,就知老人是去高处眺望,想是眺望他口中所说的对方人物。心中渐渐有些惊诧,这老人两师徒必有过人武功,那么他那对头,必也了得。 
他也抬头而望,果然不多一会,只见那老人冉冉飞落,那灰色的影子由小而大,瞬已降落船头。 
红衣女子道:“师傅,没发现他们么?”那老人摇了摇头,道:“日已落,月未升,峡中太黑,看不出多远。”方洪自得南雍传他上乘的轻身功夫,自不会再对这老人的飞腾之术感到惊讶,但不由暗暗感叹,自己不过才入江湖,即遇到这么多高人,而天下之大,正不知尚有多少奇人异士。 
忽见那红衣女子幽幽一叹,低头进舱去了,老人望着她的背影,似也作无声一叹。 
方洪更瞧料两分,显然这两人并非追赶仇家,亦无强敌,不然,他们不会让自己上船,但她这般幽恨绵绵,却是为何?心道:“我在船上,人家谈话多有不便,久仰巫峡风景,我何不登崖上一观月上。” 
他想罢,便道:“老人家,小子暂且别过,也想去崖头走走。”老人却兀自望着他徒儿的背影,并不答言,这时那两个汉子皆在船尾,老人又是背身而立,当下两臂一振,即飞掠上岸。 
要知方洪原与秦九凝有前途相候之约,怕她今晚便就寻来,舟泊崖下暗处,实不易发觉。而且自在彭水山中,虽然只是闻声,并未见到秦寒梅,却已知她虽不愿见面,但始终暗随身后。 
方洪见红衣女子入舱即未再出,老人又在凝眸而视,便将上乘轻功施展开来,不到半盏茶工夫,已到了崖顶。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东山之下,一轮冰盘悬于东方天际,银蟾清辉,撒出了个清凉世界,万峰之间,更见推云拥絮,那无数的挺拔秀峰,尽成了云海孤屿,方洪才瞥得一眼,登时便被这景色呆住了,那红衣女子,那老人,两人幽幽的叹息,像有感染一般,方洪竟也会忽地一声浩叹。 
是他心中想道:“这景色之美,当真何异月下瑶台,若然不是造化弄人,寒梅妹妹在我身边,我们并肩携手,踏月掠云,那有多好啊?” 
那知他突然想起秦寒梅,登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南雍,那翩翩秀逸的风姿,顿在他心中浮现,不禁痛苦的想道:“他们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寒梅妹妹与我家既是世仇,她心中虽未忘我,今生我们是再不能相见的了,这踏月掠云之想,岂非是作梦么?” 
“她未忘我,她未忘我。”他在心中又连连说了几遍,那么,秦寒梅必也和他一般,说不定此时此刻,也在对月伤怀。 
他心中思潮起伏,忽听一缕箫声,如怨如慕地从对峰传来,那箫声柔细,初入耳,方洪还道是天籁之声,但听清实是箫声,忽然心中一动,莫非……莫非这是那南雍在吹箫弄月。 
那箫声幽幽,哀哀怨怨,方洪虽不解音韵,亦听出吹箫这人,是在对月一吐愁怀。         
第十三回 杀人狂怎么也有爱? 
方洪呆呆的立在崖头,心道:“这人必是南雍,昨日他们两人的言语,我虽片断听来,但显然他是爱极了寒梅妹妹,而寒梅妹妹却又不能忘我,那么?现下我与寒梅妹妹之外,又加上他也痛苦不堪了,我我……这是罪有应得,而他们两人,本是一双旧好,却为了一个我,永远永远,不能和寒梅妹妹结合的我,却令他们两人都痛苦不堪,尤其是她,孑然一身,浪迹江湖,飘零寂苦……” 
方洪登时在心中作了个痛苦的决定,不由自主地往对峰而去! 
下峰不过五七丈,方洪已入了云海之中,顿被千缕万缕的云丝包没,幸好那幽幽怨怨的箫声不断传来,方洪才能循着那箫声,不致迷途。 
不到两盏茶工夫,方洪已到了对峰,那知箫声却戛然而止,唉,不是戛然而止,而是箫声渐渐细于游丝,像是飞散于无际的长空,箫声虽落,却像四处群峰,皆有箫声在咽鸣。 
方洪心中不由一叹,暗道:“这人的哀怨,显然较我更甚,更可见他是个多情种子。”恁地想时再往上腾高七八丈,忽听头顶风声飒然! 
方洪忙一缩身,看时,头顶云太浓厚,一丈以外,即看不清景色。 
忽听一个女子口音,欢声道:“我一听箫声,即知是你在此,你怎么也来此地啊?” 
方洪一怔:“这不是那红衣女子的口音么?她被箫声引来不奇,奇的是她为何认识南雍?” 
既有浓云掩蔽身形,方洪更不怕被人发觉,即贴壁而升,随听有人长叹一声,却不答言。 
方洪已向上猱升了两丈,上面云层已甚稀薄,两个人影已可看出,果然是那红衣女子,但那男的却不像是南雍。 
只见两人立身之处,是在峰腰的一个洼处,像是天然的平台一般,方洪见头侧有一株虬松,即攀上隐住身形,峰高,风劲,便是他带出了声音,亦不会被人听出。 
忽听那女子声带凄哽,说道:“我万里寻来,好容易在此找到你,你竟这么狠心,不理睬我。” 
只听那人一叹,并不看那红衣女子一眼,对月念道:“曾经沧海兮,难为水涛,除却巫山兮,不是云霓。”他慢慢转过身来,面对红衣姑娘,说道:“秋娘,人各有志,情有所钟,秋娘你何必对我纠缠不休。” 
他这一转过身来,方洪已看得明白,果然这人不是南雍,而是个二十多岁的书生。 
那红衣女子本已是珠泪莹莹,他一言才罢,忽见那红衣女子泪如雨下,哭道:“你你……”只见她霍地一退步,寒光闪处,已将背上宝剑掣在手中,泪珠仍在滚滚下落,怒也声颤,伤心声也颤,手中剑一指,道:“你你……你果然变了心,我的一生清白……” 
只见她一咬牙,这一声“我的清白”才出口,霍地向那书生斜肩一剑劈去!但左身一滑,竟陡地划了个弧形,化作削腰挑腕! 
这红衣女子出手就是不凡,饶是方洪乃剑术名家,也不由一怔! 
只见那书生忽然一声冷笑,沉脸竖箫,滑步圈点,立将她这一剑荡了开去!似淡写轻描,说道:“是你自己甘心情愿,我何尝对你有情,本是你自作多情,与我何干。” 
表面看来,这书生冠玉其面,像个秀外慧中的美少年,不料刹那间,竟会面露邪恶,那红衣女子气得浑身乱颤,竟不再攻! 
方洪已听出些端倪,心想:“莫非是这人对她始乱终弃,那老人忧形于色,双眉不展,莫非也是为了他?” 
忽听一声琅,那红衣女子已掷剑于地,两手掩面,她哭啦,哭得好不伤心,只见她肩头不断抽动。 
这书生面上更现厌恶之色,同时有焦急之容,冷冷地说道:“哼,不料你这么无耻,我前来中原,你也赶来纠缠。”忽然声音转厉,喝问道:“你走是不走。” 
一言未了,他已耸耳而听,霍地两臂一振,拔身三丈高下,向东边山下凝视了俄顷,立即又飞身而下,他像张口又要喝叱,但马上又咽下了,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说道:“秋娘,你那知我近日的烦躁呢,并非是我不理你,你先回船,待会我迳去找你。” 
说时,那面上焦急之色更是显明,且两眼不看那秋娘,而是向山下瞄,突然伸出手去,挽着秋娘的纤腰。半拖半带,向那崖上走去。 
这书生突然变了态度,红衣女子像受宠若惊,放开了双手,脸上虽仍挂着两行珠泪,但两眼中已流露出默默的柔情,柔声说道:“你为何不早说,何事令你烦恼啊!” 
那书生突地一纵身,带着那红衣女子,脚下一点崖壁,眨眼已隐于云深之处。 
方洪却是旁观者清,知这书生并非是回心转意,显然是即刻有人要来,怕被人看见。 
果然,就在那书生拖着秋娘,两人身形方才隐去,忽听风声飒然,一条红线已自崖下飞奔而来,眨眼间,适才那书生立身之处,现出一个女子,虽在月下,亦见红裳似火。 
方洪蓦可里一见,还道是秋娘突然返回,方惊诧她轻功了得,忽听她轻声叫道:“炎哥哥!炎哥哥。” 
方洪便知她叫的,便是那少年书生,他乃是个嫉恶如仇之人,不由心中怒道:“原来他突然变了态度,乃是要哄走那秋娘,好与这女子相会,这书生可恶。” 
这一红衣女子连叫了两声,未闻人应声,即咦了一声,说:“怪啊,约好此时在这里相会,怎么他未来?” 
这女子一身红衣,与秋娘一般红,边说,边向四下里望,目光扫过方洪藏身的那株虬松,方洪不由一怔,心说:“原来是你!” 
原来这红衣女子,乃是那桑龙姑的第四个女儿,名叫南琴的姑娘,只见她望了一会,又轻轻地叫了几声,许久仍未闻人应声,她可就气了,气得一跺脚,狠狠地说道:“好啊,约好了时刻,你不来,今后别想我理你。”身形一旋,像是即要下崖。 
就在她一旋身的俄顷,忽地人影一晃,那书生像从天降,陡然拦在她身前,说:“别啊,琴妹妹,我想得你好苦。” 
那南琴陡见书生前来,显然是满心欢喜,却故意将腰肢儿一扭,呶着嘴,说:“谁信你,要是真想我,怎倒让我为等你,等了好半天。”分明她是在撒娇儿,她年纪轻轻,不过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