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二个春秋-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新面貌,更重要的是改进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吉林、天津、河北、山东不少地方,城乡都搞双文明户活动。还有从军民共建开始的各种各样的〃共建〃活动,像警民共建、工农共建,等等6这都是新经验。理论工作者脱离实际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几年也出现了新的气象。首先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组织几百个理论工作者,给他们出题目,进行调查,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供制定政策参考。上海、辽宁、安徽、四川、福建等地,也有搞得好的经验。关于整顿党风党纪,抓大案要案很有成绩。与此同时,按照小平、陈云同志一再讲的,干部要以身作则,有的行业、部门、地区、单位领导班子、干部应当遵守什么、不准什么,也分别做出了规定,而且带动党员去做。这都是新事物、新经验,送审稿都没反映出来。讲问题,小平、陈云同志都讲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后来,乔木同志起草通知,在后面打了个括弧,说不是增加编制。结果舆论哗然,说小平、陈云同志说队伍要加强,很高兴,可是看了括弧里的话,又凉了。这里确实有个问题,我们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包括基层党委,一提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想到的就是加人。因此,究竟怎么样选拔适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党性强的人,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现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里有培养前途的,怎么样进行培养,的确是个问题。确实有一个新力量、新血液的补充、提高问题。这些人从哪里来,怎样使他们具备思想工作者必要的素质,这些问题没解决,起码是认识上没解决。更重要的是,讲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加强,好象只是眼界放在脱产的、专职的人身上。我在上海讲过,我们要把视野扩大。如各种劳模,他们是很好的思想工作者,还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也是很好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这些年来出现了一批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全国知名的有朱伯儒、刘吉、曲啸、李燕杰。实际上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有。学校里有些很好的老师,教书育人。他们非常熟悉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而且学生同这些教师关系很好,什么话都愿意同他谈。这些好的东西文件里也没有反映出来。文件里有一点我非常同意,我觉得很好,就是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最近,四个条例下去以后,有的基层党委又一次灰溜溜的。这些同志没有认识到,明确了党委着重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做的事情多得不得了。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但还没有解决。至于认识上、思想上的问题,我提两条:一个,发展商品经济一定要严格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可是不能把这个原则套用到、或者搬用到党内政治生活、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国家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有它自己的原则。这不能混淆,不能互相代替。一波同志讲了,后来启立同志也讲了,彭真同志也讲了,不能搞自然经济,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界限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为个人捞腰包、发财。这个问题需要进二步研究。还有一个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起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经济工作里面去,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思想认识问题。但是怎样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我有个初步的意见。可不可以从这方面进行研究。马克思说过: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述。毛主席讲过:我们共产党要领导工人阶级、劳动人民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根据这个最根本的原理,我们在每个时期、每个地区,就应该了解当时的经济情况,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照顾各种不同利益人们的相互关系,照顾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出合理调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们与人们之间,以至于这个部门内部这部分人与那个部分人之间的关系的政策。研究的时候,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参加。制定了以后就按照这种政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人、农民中间宣传,一定有一部分人成为先进分子,他接受了、跟上来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觉得不解渴,从局部和自己身边的事情来看,不大满意。就要根据他的问题,根据总的政策,进行说服、教育、引导。搞绝对化、一刀切,也没关系,提醒他改过来就行了。这个问题我也是刚想到,不过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同经济工作结合好,这个问题不研究、不解决、不认识,〃两张皮〃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总而言之,我们这个文件总要接触一下新鲜经验,总要解决一下人们现在希望中央能够帮助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一句话不讲,不好。

    第三个不够。最近一年多来,自由结合地讨论、研究问题,相当多。参加这种自由讨论的人各种各样。有“文化大革命”中搞极左,现在搞右,由西单民主墙、“北京之春”、八○年竞选影响下涌现出来的人。也还有受各种思潮影响的人。还有拿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接触什么什么,然后又从外国人那里捞点什么东西,回到国内来吓唬中国人的人。我就知道有那么一、两个人就是两边做买卖,做政治买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文件要考虑,不被这些人抓住某一点,来作为他们的工具。现在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知道很清楚的几个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一次也没有做过认真的宣传,一篇有说服力的宣传文章也没有,可是现在听说他们起劲地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东西是理论,只能学这种理论,好像其它的理论、其它的书都不要读了。更奇怪的是,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东西是理论,可是没有一个人讲十二大、党代会对精神文明的论述是重要的理论发展、是重要的指导方针。这不奇怪吗?一向积极宣传、以至于参加中央文稿整理、起草的同志,现在却被说成僵化、保守、反对改革、从来不宣传改革,甚至被说成攻击改革。还出现一种情况,讨论会也好,写文章也好,发消息也好,尽量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你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前两天,《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艺方面的消息,题目有现代意识反映现代生活的字样。报道里头没有看到一个人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是现代意识。你既然讲是新的发展、是重大发展,可是说〃现代意识〃又没有它的份、没有它的位置。现代生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也没人讲。耀邦同志二月八日的讲话、四月十一日的讲话以及多次讲话,希望作家反映我们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报导没有一个字提到。《人民日报》发表何匡的一篇文章,说还是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实践好。这个同志我是很了解的。请同志们对照十二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个部分,就可看出何匡同志是不赞成十二大的阐述的。当然。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不赞成党的文件、党的决定是可以的。但你可以把这种不同意见送给中央。转给起草小组。可是不这样,而是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我认为这种做法不正常。我觉得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与十二大、党代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在重大的问题上,不能够留下空子。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十二大的、党代会的、中央领导同志的原则的提法,这次文件里头不写了,或者改变成一个相反的意见,坚决照着十二大、党代会精神执行的同志就会提出问题:我过去是按这个精神做的,怎么现在不提了,是不是我执行错了?是不是又犯了错误了?另外一方面,历来就不太赞成十二大、党代会的人,一看,是啊,都没写嘛,我本来就不赞成,证明我正确了。当然,我再说一遍,不是说把十二大以来重要的东西一段段地抄上。语言要鲜明,主张什么、不赞成什么,要写得非常鲜明。不能写很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含糊东西。我认为在改这个文件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非常认真地斟酌。我说的这三个不够,究竟对不对,请大家批评。建议起草的同志在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不要急急忙忙地着手修改,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认真地学习、研究、领会十二大、党代会以及中央的精神,然后来斟酌怎么改,使这些精神能够很好地体现到文件中来。不希望把这些重要文件、重要讲话撇在一边,急急忙忙地改这个、改那个。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改不好。要真正研究体现十二大、党代会以来的精神,是不容易的。要体现精神,又不要照搬文字,不容易。所以,不要着急,从容一点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寻常的一九八六年


三 围绕《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争论(2)

    2 送审稿比十二大报告倒退很多

    我的发言主要讲了送审的稿子有“三个不够”,作为党内生活而言,在制定文件的过程中,提点这个、那个意见,应该是很正常的。但是,我的发言却引起了胡耀邦很大的反感,在会场上我就看出来了。

    发言提意见,我还是很委婉的,实际上文件存在的问题不是精神文明建设提得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倒退的问题。比十二大通过的政治报告倒退了,比十二大后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倒退了,与三明会议形成的精神、经验相比也是倒退的,可以说是比原有的理论和实践都倒退了。

    十二大报告中讲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④在这个《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送审稿中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这句话删去了,而我则主张保留。

    在北戴河讨论时,看出来胡乔木的意见很多。但他在公开场合讲话很少。他只讲了在工作中要反对“一切向钱看”的观点。胡耀邦不同意乔木的这个意见,说反对“一切向钱看〃,那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没法做了。乔木私下跟我说,这个文件比十二大报告倒退很多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寻常的一九八六年


三 围绕《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争论(3)

    3 赵紫阳转而支持胡耀邦

    在《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起草过程中,还看出了一个新苗头,过去在搞清除精神污染时,赵是维护邓的,他和胡是不一致的,赵根据邓的意见要改正胡与邓不一致之处,也就是说赵和胡有这样一种不同吧。而这次赵和胡是互相支持的,这种互相支持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他们的思想观点一致,还是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但他们二人这次联合起来对付邓力群,则是非常明显的。赵支持胡,而胡也感觉到了赵的鼎力相助,因此对付我就更加起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寻常的一九八六年


三 围绕《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争论(4)

    4 致信各常委分送书面修改意见

    经过北戴河的讨论之后,8月16日,起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同志又改出了一个稿子。对这个稿子,我和书记处研究室的同志又认真地阅读和加以对照,同前几稿比较,我们感觉这一稿确实有了进步。我们又就这一稿提了一些意见,如这里、那里应加句什么,补充一个什么意思。我们又搞出了一个书面修改意见。

    9月7日,我把这个书面修改意见分送常委,一人一份。在送出书面修改意见时,我还写了一封信。我在信中说:

    精神文明决定8月16日的稿子,书记处研究室几个同志和我一道,仔细阅读,认真讨论,多方比较,共同认为比8月3日的稿子改得好多了,同时也觉得,对于十二大、党代会、中央常委讲话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还是体现得不够。我们力求从这方面做些修改、补充。改稿送上供参考。作协四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会后,有些人讲没有前提、没有限制的创作自由,在文艺界、思想界引起一些混乱。去年2月8日耀邦同志新闻工作讲话后,混乱情况有所克服。今年以来,不讲前提,不讲界限,只讲宽松、宽容、宽厚,出来了不少东西,想必常委同志已经了解主要情况。去年王若望说要全面引进资本主义一套,还是在讲台上讲,当场有人反驳。今年张贤亮讲得更明确,说:〃我们要给资本主义'平反',要参照现代资本主义的经验和模式来改造自己国家的社会政治体制。〃他的文章已在《文艺报》8月23日公开发表。现在有些人要求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合法存在。其实,这些东西在我们报刊上已经发表不少了,倒是反批评的文章很难发表,很难合法存在。我们报刊、出版社的一些编辑,喜欢登前一类文章,不喜欢登后一类文章。看来,精神文明决定有必要在分辨是非、澄清混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方面,下一番功夫。十二大、党代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本来很鲜明的,如果这次模糊起来,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重要原则和论断,如果这次不再提了,造成的后果,我想将是严重的。希望针对当前思想界的情况,总结几年来贯彻执行十二大、党代会方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完整地准确地把十二大、党代会的精神体现出来,使决定改得好上加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