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朱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语堂-朱门-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吧。”文博简短地说。

  李飞坐下来,拿出一根香烟,在点燃香烟以前,他看看范文博,又看看蓝如水。“到底怎么回事,这么死气沉沉的?”

  “遏云被人架走了。”文博的声音格外冷静。

  “架走了,被谁架走的?”

  “被那个年轻光头的满洲流氓呀。他被日本鬼子赶出来,于是现在欺负女孩子泄愤。我一定要把遏云救出来。这事真叫人难过。遏云和她爹必须明天就离开这里。”

  范文博接着说:“那个满洲人只想蹂躏人家的黄花闺女。我老范可不许这种事发生。咱们西北百姓绝不允许一个东北浪荡子糟蹋我们的女孩子。这事我管定了。”

  李飞说:“今天晚上中国旅行社有一个舞会,是为满洲将军开的。”

  范文博立刻坐直身子:“真的?你怎么知道的?”

  “他们邀请记者参加。”

  “我们也去。你能不能替我们弄到门票?”

  “可是,你说你今天晚上要去把遏云弄出来。”

  范文博站起来:“我倒想去看看这位年轻的将军。”他一面对自己笑,一面搔着头。

  李飞说:“我不想去参加舞会,我讨厌那种事情。我敢说一定有演讲。你真的要去?”

  “你去替我们弄几张门票,大家都一起去。”范文博在地板上踱着步说。

  “我不去,而且我也不懂,你去不去和遏云回来有什么关系?”如水说。

  “别担心,她会回来的。我们的运气来了!”

  “我宁愿留下来等她。”

  “她要到半夜才会回来哦。”

  蓝如水面带愁容,而且有些激动。范文博虽然外表粗鲁,对朋友倒是很关切。他点燃一根烟:“我真不了解你。遏云是个好女孩,这点我承认,可是你到过巴黎,看过那么多的漂亮的脸蛋。现在我倒真的替你担心了。怪哉。除了我,好像大家都恋爱了。”

  九

  西安很少有这么显赫的聚会,所以城里也很少开舞会。所有重要官员和眷属,不论会不会跳舞,都被邀请了。外面停放了各式各类的轿车,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在街口守着,只准许有门票的人士通过。大厅最多只能容纳两百人,挤得动弹不得了。一个号称有四把小提琴的管弦乐团正在讲台上演奏,台上硬是放置了一张讲桌,顶上挂着大布条,上面有“欢迎×将军!收复东北!”的标语。李飞一看到那张讲桌就发愁了。看样子有人要上台向大家发表爱国的长篇大论了。

  底下的人们喧闹不已,似乎很兴奋。省主席和他那位古板的太太也来了。在场的还有警备部队的戴司令,以及西安社交界稍微次要的人物。男士们穿着正式的礼服,长袍外罩马褂。杨主席很突出,饱受风霜的脸和身上的丝袍极不相称。而那位满洲客则和其他年轻男士一样,穿着西式小礼服;短小的身材和一张微棕色的圆脸,头顶上只冒着稀疏的几根毛发。只因为身边围绕着许多美丽的贵妇,大家才注意到他,他挺直地站着,对每人微笑。总是有一撮人群挤到他身边去听他说的每一句话。稍微年轻的男士穿着蓝色中山装,很引人注目。也有几位外国牧师携眷参加,虽然她们原则上不赞成跳舞,不过实在很想一睹满洲将军的庐山真面目。

  女士们穿着优雅高贵的丝绸袍。其中不少已趋中年的旧式妇女,她们专程应邀来看看这位显赫的将领。政府首长连子女都带来了。老妇人的头发往后梳,光光滑滑的,在脑后挽了一个髻,然而年轻女人则梳着波浪式卷发。她们之中除了少数的几位经过特别发型精巧做过以外,大部分都是长发披肩。这是西安正流行的发型,不过西安的潮流要比上海晚了两年。

  所有会跳舞的新潮太太们都被邀请了。这些少妇衣着入时,可是身份地位不很高,她们之所以被邀请,是因为会跳舞的女人太少了。其中有一个尤物,正在财政部长的身边。听说以前是个歌女,一双明亮的眼睛和那一脸灵巧、高雅的笑容使她轻易地艳冠群芳。算起来她应该是姨太太,因为财政部长有个老妻住在湖南乡下。至少他在西安任职的这些年里,他只有她这么一个妻子,在公开场合里大家都叫她太太或丁夫人,根本无视于妻与妾之间的界线。

  李飞看到杜家人都来了,只有杜太太没来。杜市长本来不打算让春梅来,他太太也认为这么一来她的地位会被抢走。不过这是难得的社交活动,春梅坚持要来,甚至不惜考验自己的分量。

  出门之前,家里曾发生一场暴风雨。杜市长左右为难。

  “我怎么向别人介绍你的身份呢?”他说。

  对春梅来说,今晚能够在这西安难得一见的社交活动中出现,意义实在重大。她泪流满面,就是为了表示非达到这个愿望不可。她把身子摔到床上,讲了一大堆的话,使老爷大吃一惊。这似乎是她埋藏在心里的委屈,压抑了很久,现在却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我跟了你十一年,替你生下了两个孩子。我活到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哪家像我们家这个样子!你要替我想想。我这算什么?既不是下女又不算妾!我从来不敢违抗你太太,而且尽量尊重她。别的女人就可以公开露面,只有我不行。我是人,不是鬼!别以为我会让你丢人现眼。连一条狗都可以公开露脸,跟着它主子!难道我连一条狗都不如?如果我算得上是你孩子的好母亲,那么我的孩子就该知道他们的亲娘。如果你觉得我没尽到责任,替你丢脸,你讨厌我,明天就可以把我赶出这栋房子。我马上收拾东西,带着孩子离开这里!”

  一串话就像急流般奔放出来,还带着滚滚的泪水。

  杜范林说:“我没说什么嘛。我对你是绝对满意。可是这次舞会是很正式的。我不能带你去,向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姨太太,你也很清楚原因呀!”

  “我是不是你的孩子的娘?人生在世总是要些面子。等我死了,孩子甚至不知道墓碑上该怎样个写法!就算不替我想,你也该想想你的孙子!”她尖锐讽刺地说出最后的两个字。

  杜先生既尴尬又发愁。他太太在房里听到这些,急忙走过来。

  “简直反了,丫头就是丫头,丫头的脾气,丫头的心机。偏偏挑了这么一个晚上胡闹!”他太太骂道。她的头发刚由一位女发师做好,她朝春梅走去,准备用女拳师的姿态解决她。

  杜先生把太太推向门外说:“我来跟她说,你出去。”

  但是他太太站在房门外,眼看着另一个女人趴在床上痛哭。她的脸色气得发青。

  杜先生坐在床沿,充满耐心地说:“春梅,你要讲理呀。你要替我和这个家想想。不是我不愿意带你去,而是不行。当别人问我你是谁,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简单,如果你不知道,那今天晚上我就去问省主席,要他替你决定。我要告诉他,如果省主席说我没权利住在你们家,我不会硬要留下来。”春梅说。

  “别孩子气了。他们不会让你进去的。”他说。

  “哼,不会才怪;我倒要见识见识,是谁敢不放市长的娘进去。”

  “你可不是在威胁我,要在这么重要的晚上制造一场街头闹剧吧?”杜范林也发火了。

  “不是威胁。我要以母亲的身份,带两个孩子进去。”

  这会儿杜范林真的慌了。他可以应付那些狡猾的政客,却无法应付一个哭闹、绝望、果敢的女人。他的语气软化了。

  “如果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我会高高兴兴地照办。”

  “你们男人读了那么多书,还比不上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女人!”

  “你有什么法子嘛?”

  “我是不是你孙子的亲娘?”

  “当然是啦!”

  “那孙子的娘应该叫什么?”

  “当然是媳妇喽。”杜范林毫不思索地脱口而出。然后他才懂她的意思。这个突然而来的启示,使他面露惊讶。“好聪明,好大胆的女人!”他自忖道。

  “这不是很简单吗?我的墓碑上也可以冠上杜姓啦。”她口吻坚定地说。

  过了很久他才感到这个想法带给脑子的整个压力。这个身份多么可敬,再说也不会改变现况,连称呼都不用改。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正被引入一个他宁可避免的情况。

  “咦,当然嘛,我亲爱的媳妇!当然。你要为我儿子守寡,我从来没想到这一点。那就一块来吧。我就说你是我的媳妇。”

  他拍拍她的大腿,用手捏了几下。站在门外的杜太太,与其说是愤怒,倒不如说是愣住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位摄影师及时按下快门照下杜市长家居的情形,那一定比客厅里的那幅《巴黎之抉择》还要迷人、精彩。

  “我的腿不需要按摩。”春梅坐起身,把他推开。

  活佛(大大小小的活佛有五百多位)是一位蓄短发的西藏人,头上戴着法帽,身穿紫色道袍,和那双高高的软皮靴很引人注目。布雷萧的中国话还可以。活佛一听说这个美国人是牧师,就很友善又自负地微笑。布雷萧请教了不少的问题,而且以开玩笑的口吻抱怨说,他一直无法收到西藏信徒。

  “来试试看嘛,有人试过五十年。我邀请你,如果你能够使我们的同胞改信你们的宗教 ,那你可就是破天荒的第一位喽。”活佛笑着说道。

  布雷萧坦白地对祖仁说,教会能招到汉人信徒,对回人或西藏佛教徒却毫无办法。

  “这就是我喜欢汉人的原因。”布雷萧说。

  “汉人不会把宗教看得很严重,西藏人和回人就不一样了。你最好别接受活佛之邀。他是在愚弄你。”祖仁说。

  乐队奏起国歌,所有的人都面对讲台立正。站在台上的是杨主席和满洲将军。奏完国歌,他们转身向国父遗像鞠躬,观众也随着敬礼。大部分的观众都站着。因为这里除了墙边的一排座位之外,根本没有椅子。

  李飞在公开场合里很腼腆不自在。柔安正被家人围着,所以他没有上前去和她说话。范文博似乎认识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他正在和警备部队的戴司令交谈。

  避免不了的讲演就要开始了。省主席将要说一篇欢迎满洲将军的介绍辞。李飞希望时间能短一点。他不想再听什么要爱国、爱亲啦,以及人民是“共和国主人”的那老套训词。政府要人的演讲很少超出小学的程度,因为这些官员除了建议大家该如何做以外,也想不出什么好说法。

  不过,今晚杨主席可不同。为了全西安和满洲客的利益他急于重温一下他统治的记录。他喜欢猎用“进步”和“民主”之类的时髦名词,甚至引用左派作家常用的“革命阶段”、“群众”等字眼。他最喜欢用“心理学”这一个词。大致上他还没有用字不妥当。不过,今晚他格外地卖力。他谈到已完成的道路的里程、西安妇女的解放、鸦片烟的禁制,姨太太的消灭,还有,大体上全省道德风气良好。说到教育,他说:“十年前,全省只有百分之十五的老百姓认识字,现在是千分之十五了!”他作态地在桌上重重捶了一拳。

  他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字,因为这是最近他听来的新名词。何况“千”比“百”大得多,也动听得多。

  有些观众看出了语病,觉得很可笑,然而多数的观众不是没听演讲,就是只听到本省的教育突飞猛进。他们由省主席狂热的态度猜出他的意思。是他那夸张的言词在推动观众。李飞看到站在附近的几个人一脸幽默地低语着。

  “你要不要把那句‘千分之十五’的废话写出来?”他问一个报业同行。

  那个人大笑:“我想被枪毙啊?”

  “照这种进展速度啊,再过十年只剩下万分之十五的人看得懂报纸。到那个时候,干咱们这一行的全都要饿死喽。”

  这个笑话在偶然中慢慢地散播出去,几天后全市的人都知道了。不过,当然没有一家报纸把它登出来。

  年轻司令官的演讲更沉闷,更陈腔滥调,不过也比较短一些。他的声音不大清楚。他很高兴今天晚上为他设的盛大宴会,谈过省主席和大家之后,突然又高唱起道德经。他熟悉中国的历史,引用不少在国难中忍耐的崇高史料。他用布条上写着的“收复东北”作题目,大大地发挥一番。

  “时局越艰苦,我们的决心就越坚定。只要同胞们未丧失伟大传统的道德精神、耐力,愿意吃苦,愿意牺牲,决心挣扎、奋战、忍耐到底,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我保证绝对没有搬不动的石头,移不开的高山,所有的艰苦我都能忍受,直到满洲重回祖国怀抱!”

  台下响起如雷掌声,乐队又开始演奏,两位演讲者走下讲台。

  舞会开始的时候,年纪大的女士们退到墙边的座位,准备观赏她们有些人从来没见过的新玩意儿。省主席的太太当然不会跳舞。满洲将军的书记官特意挑了几位摩登的女子。他指引将军去找财政部长的太太丁夫人,她穿着一件华丽的褐底黑纹丝绒礼服,将军的头虽然微秃,但是蓄着一小撮胡子。他轻而易举地成为舞会中的好手。丁夫人优雅熟练地随着他快步急转。现在舞池里已经有不少对男女翩翩起舞了,有些男士穿礼服,有些则穿长丝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确实不假,不过也不是永远都对。杨主席穿了一身宽松的长丝袍。他最近才刚从家庭舞会里学会跳舞,他像一般初学者一样狂热地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时髦一番。他发觉跳舞很简单嘛;只要连续地向左右移动双腿就成了。他说跳舞就像是晚饭后的散步,能帮助消化,又能紧紧搂着漂亮的女人,增添多少乐趣呀。他跳得并不笨拙,只是用户外运动的精神来从事这种新的室内运动罢了。他勇敢地下了舞池,他移动着那双穿黑长靴的大脚,一会儿向前又一会儿向后,只不过一直是在一条直线上。有时候他会撞到别人, 像是在行军似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他是省主席嘛。很快地,别的舞客都摸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