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秦可卿抱养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四讲 秦可卿抱养之谜-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楼梦》里的贾氏宗族是一个百年大族,它的名望地位,在当时虽不说数一数二,但也无人能比。处在四大家族首位的贾家在其家族成员的婚姻上不但讲究门当户对,并且尽量与其他几大家族联络有亲,以便延续其家族的财富和地位。但在贾氏子孙的延续上,宁国府已经面临三代单传的危险局面,这对于一个封建大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作为三代单传的终端人物贾蓉,他的媳妇无比重要,而《红楼梦》里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却远没有贾府里其他媳妇出身那么尊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秦可卿出身哪里?
  离奇古怪的文字,道出了秦可卿不同寻常的出身,宦囊羞涩的秦业怎么会与堂堂贾府有些瓜葛?在曹雪芹笔下,为什么独独对秦可卿的交代含糊不清?是搪塞?是恐惧?扑朔迷离,迷离扑朔。秦可卿出身寒微、地位低贱,却能成为宁国府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曹雪芹的良苦用心是为何意?一个有着开国之功的百年大族,为什么会娶一个毫无家族背景的官吏的女儿?难道是曹雪芹想表现一个封建大家庭超越富贵的眼光 ,事实远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
  作为封建大家庭的贾府,带有浓厚的富贵、贫贱眼光,这一点似乎没有疑问。但是为什么这个一向讲究门当户对的家族,却接纳了对地位底下的秦可卿?为什么这个具有富贵眼光的人家,对出身寒微的秦可卿那么大度?在介绍秦可卿出身的文字里,身为曹雪芹亲密的批书人脂砚斋为什么会写下“秉刀斧之笔”的字眼?这段文字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还是让我们把视线回到《红楼梦》第八回中贾宝玉的身上。
  秦可卿出身的古怪交代,枫露茶事件中茜雪的突然消失,曹雪芹似乎在与读者做一个文字游戏,为什么《红楼梦》第八回中会留下那么多的漏洞和疑点?秦可卿出身的文字和枫露茶事件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曹雪芹最初构思的第八回应该是什么样子?
  上一讲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贾氏宗族在娶媳妇上是不含糊的,第二个结论就是《红楼梦》是一个自叙性的小说,它的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底下我们就来讨论秦可卿。
  红迷朋友都很清楚,关于秦可卿的出身,《红楼梦》里面是有明确交代的,就在第八回的末尾,这个交代非常古怪,和曹雪芹写别的人的家业、根基很不一样,每一句都古怪,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来分析一下。在第八回的末尾,是因为宝玉和秦钟,要到家塾去读书,于是以这个为由头,顺便就提到了秦钟和他姐姐秦可卿的出身。说是秦业系现任工部营缮司郎中,营缮司郎中是一个很小的官,可能是管工程建设的。秦业这是曹雪芹所设定的秦可卿养父的名字。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就是在通行本就是后来高鹗和程伟元续《红楼梦》的时候,他们不但80回以后续了40回,前面他们也有所改动。那么在这一回秦业这两个字上他们就改动了,很奇怪,这个有什么值得改的呢?高鹗他们就把秦业的名字改成了秦邦业,可见高鹗和程伟元对这个名字是敏感的,为什么?因为在古本《红楼梦》上,脂砚斋在批语里面对“秦业”这个名字是有非常明确的评论的。脂砚斋怎么评论的呢?他说“妙名,业者孽也”,大家知道在中国繁体字汉字里面,“造业”和“造孽”这个“业”“孽”是相通的,说你“业障”和“孽障”是一个意思,秦业,“秦”是谐音“情”,因为曹雪芹是从江南移居北京的,所以《红楼梦》里边有很多南方口音,南方人zh、ch、sh和z、c、s,L、n往往不分,所以他认为“情”和“秦”是相通的,是谐音的,秦就是谐音感情的这个情,业就是谐孽,就是因为有感情而造成罪恶。他这个名字命名是有含义的。高鹗、程伟元他们也可能看出这个含义了,他们不想因为这个书稿惹事,甚至还有更坏的想法,所以就把它改了抹掉了。所以你看曹雪芹的书,命运很坎坷,很曲折的,秦业根据曹雪芹的话,他是一个小官,“年近70,夫人早亡”。书里面秦可卿出场的时候,大约应该是20岁的样子,那么就说明秦业是在50岁左右,得到了她,因为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这就是秦可卿的来历,这个是很古怪的。
  上一讲我们已经提出到了,封建社会是非常重视血脉相传的,就到今天的社会,很多人还是很重视的,不但重视别人的血缘,甚至更重视自己的血缘,我是不是自己父母亲生的儿子,现在有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叫DNA检测,可以去检测的,现代人在血缘上尚且有这样的困惑,何况曹雪芹所表现的那样一个时代,这个血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秦业因为夫人早亡,因为无儿无女,就决定到养生堂去抱孩子,虽然他是一个小官,他宦囊羞涩,但是他怎么这么来延续自己的子嗣呢?还是很古怪,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养生堂?我个人对“养生堂”这三个字是非常敏感的,为什么?我出生在1942年,出生地是四川成都育婴堂街,我住的那条街上就有一个育婴堂,育婴堂就是养生堂,这两个名字是相通的,四川话成都话叫做育婴堂街那么一个地方,所以我父母告诉我以后,我后来读《红楼梦》我就很敏感。20年前我还曾经跑那条街,去找那条街上的育婴堂的痕迹,社会发展很快,已经无痕迹可寻了,什么叫做育婴堂或者养生堂,我们可以看一幅上个世纪著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他有一幅漫画,题目叫《最后的吻》,画面上是一个贫穷的妇人,抱着一个孩子,她养不了这个孩子了,她决定把他送给养生堂。
  在送走之前,她给他最后一吻,画面的一角还有一只狗,那只狗却不抛弃自己的孩子,还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怀抱里面得到温暖,他是画社会象的一幅漫画,整个情调很凄楚。养生堂接受弃婴它的游戏规则是很古怪的,今天我们看来的话,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养生堂的人是不见孩子的父母的,养生堂的建筑的墙上会有一个大抽屉,这个抽屉可以两面拉开,明白这个意思吧,墙壁外面可以把抽屉拉开,墙里头也可以把这个抽屉拉开,丰子恺这个漫画,画的就是一个妇女她抱着一个孩子,她养不下去了,她太穷了,她就把他送到养生堂,她就把那个抽屉拉开,画面上已经把抽屉拉开了,告别的吻之后,就要把孩子放到抽屉里面了,放抽屉里面,就可以把抽屉推上。她就可以转身走掉了,养生堂的人,会随时检查这个抽屉,把这个抽屉打开,空的就说明这个时段,没有人来抛弃孩子,打开一看有孩子,就把这个孩子抱出来去养大。只有最没有办法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孩子拉开抽屉送给养生堂,或者是实在穷的没有办法,或者是罪家的子女,或者是因为父亲或者因为母亲血缘有问题,或者别的有什么问题,不想要了或者残疾婴儿,才会舍给养生堂。曹雪芹的文字,是很古怪的,他说秦业因为无儿无女就到养生堂,去抱养孩子。那我们推敲一下,在秦业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按一般的家族血缘延续的游戏规则,如果他是一个50岁上下的男子,他没有儿女的话,他要解决他子嗣的问题,第一招就是续弦,你夫人死了就再娶一个嘛,是不是啊,娶的夫人还不生育的话,那你就纳妾嘛,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嘛,娶小老婆是社会允许的,是不是?你这样产生你的后代不就完了吗?也可能有读者要跟我讨论了,说人家秦业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了,根据《红楼梦》后面的文字描写,这个秦业他有生育能力,男方是有生育能力的,后来他生了秦钟嘛,所以秦业是有生育能力的,他要延续子嗣的话,没有必要到养生堂去保养孩子,而且很古怪,一般到养生堂去抱孩子,如果为了延续子嗣的话应该抱男孩,而这个秦业一抱呢,就抱了一对,一男一女,按说你要有能力养两个,抱两个男孩双保险,你不就更可以延续你的秦姓吗?他又抱了一个女儿,看来这个女儿是非抱不可的,谁让他抱的?恐怕未必是他愿意抱着,但是不管怎么样,他抱了一儿一女。而且更古怪的是,最后儿子又死了,死的还不是女儿,是儿子,只剩一个女儿。只剩一个女儿,要延续子嗣的话,再去抱一个儿子不就完了,养生堂的儿子很好抱啊,随便你选啊,你也不是最穷的啊,你是一个营缮郎,是一个小官,跟贾府没法比,跟社会上一般人比的话,你还是不错啊,很奇怪,他就只养这个女儿,不再抱儿子了。这个女儿他又很喜欢,小名儿唤可儿,可儿在过去的语言里面,就表示可爱的意思。脂砚斋在曹雪芹写到这句话的时候下面,就有她的批语,就是“出名”,就是说秦氏开始出现名字了,就是可儿就是秦可卿了,“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这话倒也无所谓,下面又说,是“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就好像有什么隐情。如果是他跟我们有的读者想法一样,虚构嘛,我就是养生堂抱的,怎么着啊?但是脂砚斋她就说这么写,是秉刀斧之笔,大刀砍去很多真相,是不是,刀斧砍的是什么啊?说具菩萨之心,不忍心写出真相来,怎么回事啊?谜团重重。“如此写来,可见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就是他给这家人取姓,姓秦,它是有用意的,是谐情。这个秦可卿长大以后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这个倒不用讨论,因为就是一个养生堂的姑娘,养大的,也可能是这样的,奇怪的是营缮郎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上一讲咱们费了老大力气,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贾蓉的妻子千万不能乱娶,宁国府的血脉已经到了三世单传的危机时刻了,娶媳妇一定要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门不当户不对的话也得比贾府的门和户还要高,而且要保证能给贾蓉生儿子,也就是给宁国公这一支传续后代。可是仅仅因为营缮郎跟贾家有点瓜葛,有点瓜葛就去把他抱养的养生堂的女儿,许给了贾蓉,还不是小老婆。旧社会一夫多妻,可以先娶小老婆,后娶亲正妻,也是可以的,都不是,正正经经地娶为了贾蓉的妻子,所以这一段话实在是每一句都古怪。也可能有朋友跟我讨论了,因为我在这儿讲,因为我老觉得有人和我讨论,实际上也是这样,讨论才能生出乐趣来,所以我们就讨论,说也可能啊,曹雪芹在这儿他想有一个超越,他就想写贾家就有一种,跟其他贵族家庭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就不嫌人家贫穷,虽然是富贵家庭,但是没有富贵眼光。这个曹雪芹真是行文太奇怪了,他好像生怕咱们误会,好像就防着咱们这思路了,他立刻在底下说,“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生怕你忘了这一点。哪里是说,他想表现贾府,没有富贵眼光呢?他提醒你上上下下都是富贵眼光,所以秦业要送自己的儿子秦钟上贾氏的私塾,等于是借读,因为他也不是贾氏的后代,他只是一个亲戚,到那儿去读书,到那儿读书就得交学费,明着不叫学费,叫做贽见礼,那么按当时的游戏规则起码得24两银子,24两银子对于贾氏家族来说,简直就不是钱,但是对秦业来说就觉得很吃力,他宦囊羞涩,他很穷,贾家上上下下都看不起穷人的,他会很受歧视。也可能有人要跟我讨论,说你这个抠得太细,掰开了揉碎了你干嘛呢?人家曹雪芹就不许人家偶然写上这么一句吗?不偶然,贾家是一双富贵眼睛,在第71回里面又写到了,那次是贾母的八旬之庆,你还记得吗?很多亲友都来捧场,都来给她祝寿,当时远亲也来了,一个是贾彬(是这个“彬”的读音,但不是这个字,因为电脑没这个字,即是一个“王”字边,加一个“扁”),他的母亲就带了女儿叫喜鸾就来给贾母祝寿,还有一位是贾琼,这个贾琼的母亲,也带来了一个女儿来叫四姐,也到贾府来给贾母祝寿。贾母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她喜欢女孩子,你看她自己住在荣国府里,她把宁国府里的惜春,贾赦的女儿按说应该和贾赦邢夫人住在黑油门的大宅院的人,迎春,都收到自己身边一块儿养起来,她喜欢女孩子。特别她觉得喜鸾和四姐长得模样又标致,又会说话,她很喜欢,于是贾母就把两对母女留下来了,说吃完寿筵别走,玩几天。然后曹雪芹就特别写到贾母嘱咐所有的仆人,她跟管家都说:到园子里各处女人跟前嘱咐嘱咐,说留下的喜姐四姐虽然穷,也要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精心些。我知道咱们家里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她们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她们,我听了可不依。如果说在第8回末尾,说贾府的人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的话,还是通过曹雪芹叙述语言来说,那么到了71回就通过其中一个重要人物贾母,通过这个人物,通过荣国府加上宁国府贾氏宗族辈分最高的人物她自己来说,说我们家的情况我了解,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连家下这些仆人都是这个样子,那么贾家的那些主子们能例外吗?贾母看来有点例外,但是她也不过是把她们留下来,玩儿几天罢了,而且从血缘上说又全是亲戚。
  贾宝玉在曹雪芹笔下是一个很有超越性的形象,他在那个社会里面,他和主流是不相融的。那么我现在要跟讲什么呢?就是说贾宝玉也有比较恶劣的一面,他虽然对周围的人很平等,特别是对丫头们,他喜欢丫头们,不光是平等对待,他把她们当作花朵一样对待,他是一个绛洞花王,是一个红颜色的洞窟里面护花的王子,他是爱花,爱青春花朵,爱姑娘,不但爱主子姑娘,仆人、丫头年轻的女性他都喜欢。但是他毕竟是一个贵族公子,他有时候也使性子,他有一次下雨淋点雨,去敲打怡红院的门,开门晚了一点,门一开,他一脚踹过去,没想到踹的是袭人,这个情节大家还记得吧,他使性子。其实呢,在这个《红楼梦》一开始时候就写使性子,而且构成很大的事件,这个是我今天特别要跟大家讲的,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