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该讲的也没有办法去讲,讲了半年多了,我认为该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再讲下去就是废话了。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那我很高兴,如果没有帮助那我很惭愧。

中医这门学问不是学出来的,再跟大家说一遍,是悟出来的。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学中医的一些经历吧!我从《周易》开始学起的,然后学的中医,不夸张地说,我学易和中医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状态,什么叫如痴如狂呢?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它直到闭上眼睛,晚上做梦也是它,就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没有一刻离开了,这是我之前的学习状态。当然因缘也好,遇到了我的老师,但是和大家说,老师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就是老师手指头一指,其他的路都由学生自己去走。我学易学医都是出于兴趣,如果大家没有这种兴趣基本学不了易和医,没有办法学,因为这些知识的初期学习是很枯燥的,而且不一定能学好,很多老中医不是说过的吗?学一辈子不一定能学明白,确实如此。为什么没学明白呢?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全身心投入,只要全身心投入没有学不好的,到时候不是徒弟找师傅,而是师傅找徒弟。

和大家讲一个笑话,大家听听就可以了。我学《周易》最痴狂的时候从气场上呈现了出来,什么意思呢?这里并不是在夸耀,只是想告诉大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我没有学佛也没有学道,只是学易。当时大学毕业还没有上班,在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了周边的一个县,那有一个异人就是仙了,听说算得很准,我觉得好奇就去了一趟(是要交钱的),进去之后大仙说的第一句话大家猜猜是什么?这是千真万确,我不是在这给大家编故事,也不是宣扬什么,而是说的一个实际经历。有朋友说“文昌星下凡”,这说得太过了,如果真是那我也不会在这和大家说的。他说了一句话:你这身上怎么有八卦阵呢?(说的大概就是八卦阵围身的意思)身边的几个小朋友也听到了,对这位大仙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我心中一惊,因为当时一直在全身心的学《周易》。(其实这位大仙的水平也不是怎么高,只是附体,什么附体在这就不说了,看只能看一年事,有望气的能力)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头上三尺有神明嘛!周身一团气,我们自己的所思所为都会感染自己的气场,并且很多高人都能看到,这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用心的去学在气场上必然会有所反映,这位大仙说出八卦阵只是他有特殊能力看到。大家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只要精诚所至就没有学不出来的,就怕大家不用功。当时那位大仙还劝了我一句话,让我多学学佛道,当时还没有学嘛!

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学《周易》开悟的一个故事,有同学问老师你开悟了吗?我说没有开悟,主要是看哪个层次嘛!人都有小悟嘛!由不断的小悟积攒成大悟,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嘛!开始渐悟,最终顿悟。我读的《周易》书最后都读烂了,边边角角封面封底都黑了,也是用功之情吧!并没有人打着骂着我用功,是自己太喜欢了,可以说喜欢到如痴如狂的地步,手边不能须臾离开这样的书,就是前面和大家说的睁眼就是它,这样积学三年。我背《周易》爻辞彖辞系辞整个的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包括十易,前面的文言,整个的系辞上、下,背这些书就像中医遇到故人一样,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得不背,就像有一种感情不断地去回忆,让你热泪盈眶,这就是我背书的感觉,可以说真是进入了状态。后来我们搬家暂租了一个平房,卧室生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在炉台边有很多黑煤渣,炉火红彤彤的,我在钩炉火的时候拿了一粒煤渣放入了炉火之中,大家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黑色的煤渣被红色的炉火感化也变成了红色,这一下子我突然知道了!《周易》的三百八十四爻,八八六十四卦,阳爻阴爻之间的关系如此!什么意思呢?就像《周易》里面所讲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所有爻都在动,没有一爻是静止的,爻与爻之间的关系就像红色的炉火与黑色的煤渣一样——互相感化,这之后我渐渐读懂了《周易》的大部分原文,原来道理如此简单!只是阴阳消长变化感应的结果,就是这次开悟奠定了我后来对《周易》的理解乃至于对气道的认识,我说这两个小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任何宣传自己的意思,我感谢自己那段时间内完全投入到那种思维境界之中,让我用最快的时间进入到伟大的理论体系中。
    
为什么讲了这么长时间气道中医我都没有提及自己所学的门派呢?主要原因是道今惟精惟微,人心惟危,有缘相聚无缘乃散,大家没有必要知道很多细节的东西,因为这不是重点。刚才给大家讲的两个小故事主要是告诉大家用功在勤,如果没有忘我的投入,我不敢说自己过去是忘我的,但我敢说是如痴如醉的。想学好中医不容易,有几句话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一直以来激励我的,张伯端的《悟真篇》头一句话:“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生如果不追求大道,从迷途中走出来,纵然满腹经文,才华横溢也不是真正的伟丈夫!这句话我第一次读的时候非常震撼,张伯端能以这两句话开篇足见其智慧之深。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来一世为百年内的事情走一遭,终究在追求什么?

下面给大家念一下:“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如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能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知之不炼是愚痴。”好,就念到这,这话非常激励后人,大浪淘沙嘛!不断地有新的掘路人前仆后继为追求大道奋斗不已,我们讲中医也好气道中医也好,只是作为一个引子,道门中人说过,如果不求道,学医也三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不在道学上有所建树的话,只是啃几本中医的书籍那永远都是三流水平,不见气啊!见不到气,在所谓的阴阳五行上下功夫,下一辈子功夫也不了解什么是气。治病哪那么容易啊!人生奥秘在人身之中无穷无尽,大家想用很简单的金木水火土或者用一些肝火刑金、气血津液这些简单概念把疾病的道理穷通是不可能的。有一本书叫《不要让医生害了你》,里面说了现在医生误治的现象非常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得了病有医生治和没医生治效果大不一样,结果不是有医生治的生的概率高,而是无医生治的生的概率高。就是说得了病越治越厉害,不治还好点,基本是这样一个情况。

这里不知有多少朋友是搞中医的,有多少有临床经验,如果把医院治愈率尤其慢性病的治愈率统计一下,一定会发现低的可怜!能有百分之五就不错了,还是乐观估计,如果各个医院把自己的治愈率张贴出来,估计没有病人敢进医院了。这里面有医院的原因也有患者的原因,也不能一味的责怪医院。我这里想说明的道理就是,如果想当医生或者治病,身上肩负的担子是非常重的!因为医生这个职业非常特殊,要把人身的机理搞明白,宇宙的机理也就在人身之中,大家想想一门普通的科学学起来还要穷极毕生,何况是研究人体奥秘的医学呢?记得和大家说过,当一个不错的大夫开两个方就可以: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什么病都可以用这两个方去抵挡,而且效果比临床几十年的中医大夫都要好。为什么呢?守了一个很简单的方子可以治万病,面对很多疾病如果医学学得还不到家不到位,可以说举手就错,十个病治错九个好一个大家想想概率有多少?而且很多没有学过道学的医家创立了很多理论,大家循着这个理论走,套用一句话就是:一盲领众盲,相牵入火坑!就是一个盲人领着一堆盲人,手挽手直接往火坑里跳。

所以说学医一定要慎重,如果没有一些道学的知识或者道学的世界观那学医就会越学越繁(烦),繁是繁锁的繁,也是烦劳的烦,因为看一本书还懂,看十本书就懵了,理论太多了;穷极思维去想明白但越想越烦,烦劳则张嘛!到头来也摸不清楚中医理论在说什么。

好,就说到这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