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1-重走长征山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511-重走长征山地-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奔腾着水势很大的达拉河,其上游在四川境内称包座河。沟两岸乱石穿空,古木参天,沟的南端与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接壤。此地属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惟达拉河可通甘、川,亦使达拉沟成为甘、川天然通道。三国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以及1253年忽必烈远征云南,均取此道。    
    从俄界去沟口,最惹眼的是沿河生长的古老杨树。其树干比我当年在云南老林里见过的所有大树都粗,它们三五棵或七八棵聚一块,绿阴可覆盖几百平方米,小树三五人合抱,大树要十多人才能合抱,无论四川剑阁的张飞柏还是陕西黄陵的古树,讲分量都不能同这些杨树比。这里怎么会有这些树,而且沿河整齐地生长?突然间我明白过来,作为川甘古道,它是古人栽种的行道树啊!五百年,还是上千年了?    
    离沟口不远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寺庙紧邻公路,公路边空地上搭建着一座硕大的帐篷,一群红衣僧人排成一字队形,正在传递砖头。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热情回应着。这时,一个胖胖的僧人走过来,30多岁模样,普通话说得很标准。胖僧告诉我这座寺庙叫沟吉寺。我问有多大。胖僧说大概有一万五千平方米。突然,他说:“今天我们的活佛来了,要不要去见见?”我吓一跳,这可是没敢想的事,“能见吗?”我不懂宗教规矩,怕有什么闪失。胖僧说可以见可以见,活佛是很欢迎客人的。    
    活佛清瘦,端坐帐篷正中一张很大的木椅上,旁边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僧,前面的地毯上摆满了水果和包子,有些蔫了。我照着电视里那样,双手合十对活佛行礼。活佛说坐吧坐吧。帐篷中只有活佛屁股下一把椅子,我就靠他身边的地毯坐下来。抬眼看活佛,无法判断他的年龄,这些如神仙般的高僧,年龄一般来说是个谜,譬如你可以认为他有90岁,也可以说只有60岁。


第四章  陕甘宁写意俄界(4)

    活佛问,从重庆过来采访红军?他口音有很浓的川味。我说是的。活佛笑,采访到了吗?我说不太好找,但还是有几个。活佛说,我们这里叫达拉沟,“达拉”在藏语里是“虎穴”,这条沟是川甘藏区惟一便捷的通道,“当年红军找这条道找对啰。”正说着,一位僧人将哈达递给活佛,胖僧对我说快起来接。我赶紧起身,活佛已经将哈达戴到我脖子上。这是一条橙黄色的哈达,我想怎么不是歌中唱的“洁白的哈达”呢?后来到了腊子口,年轻的藏族副乡长曾莉告诉我,橙黄哈达是献给尊贵客人的。    
    趁戴哈达的机会,我问胖僧,活佛叫什么名字。胖僧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串汉字:俄王罗让丹巴热杰……“你们就称他丹巴活佛吧。”待我重新坐定,丹巴活佛说,他这次是从四川过来讲学,每年都要过来两次,“其他时间我住在四川。”我对佛事不懂,不敢多问,就转了话头,“请问活佛知道红军的事情吗?”    
    丹巴活佛温和地笑,说不太晓得,只听老一辈说过些,日子远了,记不起了。“不过,眼前这座大寺庙曾住过许多红军。”胖僧说,当时住了一个团,寺里有30多万斤粮食,红军炒粮时,炒坏了两口大锅。丹巴活佛说,我调查过,30万斤是没有的,但七八万斤是有的,当时正是收割季节,寺里刚把青稞收回来,红军就过来了。“当时的僧人不晓得红军是什么队伍,就躲到附近山上,从树林中可以清楚看到寺里红军的活动,”丹巴活佛说,“红军很守纪律,只是炒粮炒坏了两口大锅。打仗嘛,非常时期,这可以理解啦!”说罢,又笑。胖僧叫让巴加措,看得出是活佛的得意弟子。    
    告别活佛,顺坡而下,来到达拉沟口,一座电站在修。问过工地上的林副工段长,才知这是达拉河口水电站,坝高67米,总库容1506万立方米,装机5。25万千瓦,总投资3。7亿元,是目前甘南州最大一座水电站,计划2008年发电。    
    它能让俄界的日子好些吗?


第四章  陕甘宁写意哈达铺(1)

    历史之巧——请读肖华将军诗    
    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    
    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    
    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    
    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1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这里,从当地邮政代办所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遂作出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哈达铺有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故址,总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另外还有由382家店铺组成的约1200多米长的“长征第一街”。红军称哈达铺是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是长征的“加油站”。现哈达铺所辖幅员148平方公里,人口2。8万。    
    1935年9月的哈达铺,注定要成为让许多红军将士终身难忘的地方。因为他们终于穿过了陌生的藏区,回到了汉族地区,回到了汉族同胞中间。尽管这里的汉民信奉伊斯兰教,但红军战士觉得,到了哈达铺就像到了自己的家,这里的人长得和他们一样,语言也一样,毫无隔阂。红军知道,虽然前面还要翻过许多山峦,还要涉过许多河流,还要进行许多战斗,但是,他们再也不会受饥挨饿了,再也不用后撤退却了。而哈达铺的群众则倾城出动,热烈欢迎这些跋涉了二万三千里走进这座古城的男女战士,他们以欢呼、笑脸和各种食物来迎接这些疲惫憔悴,但斗志旺盛的战士。“在这里,每个战士领到了两块闪闪发光的银元,这些银元是被他们背着经过了雪山、草地保存下来的。毛泽东说:‘大家都要吃好。’他们确实吃得不错,只要用五元钱就可以买一头一百磅重的猪,二元钱买一只肥羊,一元钱买五只鸡,一毛钱买十二个鸡蛋,五毛钱买一百磅蔬菜。食盐和面粉也得到了补充——红军在当地没收了一吨盐,六吨面粉,以及许多大米、麦子和小米。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战士们每顿饭有三荤两素,比过年还吃得好。这简直是天堂。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的饭菜,一些战士吃得太多,撑坏了肚子造成减员。”    
    在哈达铺,馍馍是白面做的,还有香喷喷的肉炒菜。红军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一切都那么新奇。军委纵队的萧锋和罗荣桓、邓小平、谭政等首长晚上在老乡家里改善生活,萧锋回忆:“坐在一起吃辣子炒鸡,怎么边吃边感到屁股下发热?老乡说:这是火炕啊!我这个南方佬第一次坐火炕,觉得很新奇。”    
    毛泽东和张闻天等领导人并没有沉浸在填饱肚子的满足中,在与世隔绝的藏民区待了3个月,外界的消息不通,现在又回到了汉族区域,需要立即了解情况。他们惊喜地获悉:在哈达铺居然有个邮政代办所!原来这一带盛产当归等药材,往来客商很多。为了沟通信息,商人们订了很多报纸。这种情况在地广人稀、文化落后的甘肃是少见的。    
    这其中,最有价值的报纸是天津《大公报》,它经常刊登一些比较客观的消息。    
    哈达铺:一张报纸改变了红军走向    
    一    
    我到哈达铺时是下午。灰色的天空像要下雨,著名的“长征第一街”上行人寥寥。起风了,白色如芦花般的细絮漫天飞舞,但它不是芦花。大杨树下,成片的明清古建筑一如70年前那样静静伫立着。街中间是大条石铺的路面,有车辙印迹,不知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我站在空旷无人的街上,似能听到当年铁流穿街而过的铿锵。    
    陪同我采访的是哈达铺红军纪念馆的胡春玉,一个穿灰布军装、脸色红润的姑娘。据胡介绍,哈达铺明代以前叫哈达川,明时商贸兴旺,多设铺,故名。这里自古盛产当归,是驰名中外的“岷归”主要产地,加上地理位置适中、物资丰富,中央红军在这里修整后,为向陕北进军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准备。据说,当年毛泽东在镇上转了一大圈后,只说了五个字:“这里真热闹!”惜字如金呢。但第二天,毛泽东却在关帝庙团以上干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中心意思是“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那里有徐海东!必须去!”


第四章  陕甘宁写意哈达铺(2)

    就在10天前的俄界会议上,毛泽东说的还是到“苏联边界去”,怎么又改到陕北了?    
    这缘于一张报纸。    
    在哈达铺红军纪念馆,我见到了这张1935年9月15日出版的《大公报》,是一张4开大报,竖版,其要闻版的大标题是《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全版通篇高喊“剿匪”口号,却为毛泽东提供了陕北红军“十分活跃”的消息。据胡春玉介绍,《大公报》是一张比较中立、客观的报纸,它之所以用了“剿匪”的词汇,“是因为编发的中央社电讯。”    
    胡春玉带我来到当年的邮政代办所,房间面积10多个平米。“这里并不是邮局。”胡解释,“当年是一个姓王的商人在这里做生意,顺便卖卖报,有《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等。因为哈达铺商人多,他们需要了解外面。却没料想,毛泽东进镇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邮政代办所,并从此改变了红军的走向。”    
    兹摘录两段当年电讯——    
    “陕北匪共甚为猖獗,全陕北23县,几无一县非赤化,完全赤化者有8县,半赤化者10余县。现在共军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70余万,编为赤卫军者20万,赤军者2万。”    
    “陕北赤匪主力,原以清涧、安定间之乡间为根据地,延川、延长、绥德、吴堡等为出没游扰之所,至神木、府谷、米脂等,不过为匪中一二支队及匪民不时出而骚动之区而已。日前赤匪集合首领刘子丹(即刘志丹)、谢子长、杨祺等于安定属之于家湖开某重要会议,对于扩大匪区似抱有绝大企图。”    
    红军因这张报纸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很偶然,不是吗?但却又是一种必然,正如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所说,“一个民族的生命结成一种果实,是因为民族活动的目的在于贯彻它的原则。”红军到底该到哪里落脚,是毛泽东长征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哈达铺,毛泽东明白了最终目的地。早在6月份的两河口会议时,中央作出了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决定。但究竟为什么要在那里建,大家心里没底。在俄界,提出了到苏联边界建根据地,但缺乏准确的情报。现在突然获悉陕北的刘志丹还有一支红军队伍和一大块根据地,对毛泽东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二    
    “到陕北去!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成立了十几万红色的军队。到陕北去!到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胡春玉为我唱起了当年这首《到陕北去》的歌,“这是红一军团一师宣传科长彭加伦作的词曲。”当年这首歌,其实就是向全军将士发出的最新号令。    
    我走进当年做通团以上干部思想工作的关帝庙。庙很大,青草依依,牡丹寂寞。    
    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在这里召开干部会议。他对红军干部们说:张国焘看不起我们,说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不要骂。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毛泽东鼓励大家:同志们,到陕北不远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根据俄界会议的决定,红一方面军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彭德怀担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在离开红三军团的告别会上,彭德怀非常激动,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他说:红三军团从第一次反围剿时的几万人,至今天长征到甘南,只剩下两千多人,让错误路线快折腾光了。今天剩下这点人,都是精华,是中国革命的骨干和希望。他说:我的脾气不好,骂过许多人,请大家批评和谅解。这番话使在座的人都深受感动。    
    “去年,曾任叶帅作战参谋的范希贤老人在儿子陪同下回到了哈达铺,他清楚记得当年这里的繁华,那时他还是红小鬼,他还记得曾去镇上的药铺抓过中药。”胡春玉说,范老对哈达铺的模样70年没变感到不可思议,同时又很高兴,认为保护得好。    
    胡春玉说,当年哈达铺人民对红军特别热情,其所在的宕昌县共有3000人参加红军,但大部分在后来的西征中牺牲了,“这再次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中央红军按俄界会议的决定去苏联边界建根据地,所走的路必须穿过河西走廊和青海,路径与后来的红军西路军一样,会遭遇凶悍的马步芳匪徒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结局如何,很难预料!”    
    1936年的红军西路军,在西征路上几乎全军覆没。    
    那么,1935年9月的哈达铺,是一个王姓商人代销的报纸改变了红军的走向吗?我不作结论。    
    胡春玉告诉我,哈达铺民间历来有种植当归的习俗,质量全国第一,因此自古以来这里非常富裕。“但这些年来我们落后了,药材甚至不能与1935年相提并论。”胡春玉说,你看长一公里多的老街,原先有近400家铺子,现在大多关门了,“哈达铺衰落的原因很多,但岷归价格的持续低迷,可能是最大的影响。”胡说,早先岷归绝大部分出口,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和日韩等国,出口量曾占国际市场的90%,那时全镇年产二千余吨,现在却萎缩到只有数百吨。说起原因,“我们的归农太善良了。当初当归收购季节,那些主要进口国的商人不约而同来到哈达铺,看收割、制作流程,问种植的面积、成本,了解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这些原本是最该保守的商业秘密,归农竟和盘托出。后来岷归价格便一落千丈,进口商联手把价格压低到每公斤仅2元多,低于成本价!”    
    胡春玉的话让我很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