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早发力的原因,主要是刘芾不想破坏历史的走向。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未来的历史变化,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去应对,但是如果自己的动作过大,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那么历史还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路线发展,就是一个问题了。万一自己改变了历史,那么自己就失去了一个最大的优势,只能用科技这个单一手段,来与当时世界各国的精英们去博弈了。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过50而知天命,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芾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无能,废了几十年的精力,国家也就是一堆小岛,如果等到二战的时候再下手抢澳洲,刘芾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到,按照现在的年纪算,那时候刘芾就已经是近70岁的人了,不管是本时代人也好,后世的人也好,70都算是一个高龄了,高龄的含义就是离死不远了,就算没人刺杀、没人政变,但是疾病是任何人都不能躲避的开的,有时候刘芾自己在想,如果哪一天自己突然得了大病,并且一命呜呼,那自己的计划还能够实现吗?

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刘芾打算不再执行自己原来的计划了,他打算搏一搏,尽量的把有生之年利用起来,不管历史是不是还照原样发展,他都不在乎了。

 第三十四章 挑衅就是战争

1920年3月7日,一封的电文,通过南海联邦的广播电台和报纸发向了世界各地,再经过各国的转载,很快就家喻户晓了。在这份电文中,南海联邦的现任总统刘芾,向全球各国政府发出了一个通告:由于国际联盟组织干涉联邦内政,并涉及联邦领土完整问题,联邦政府决定予以警告,并对其主要成员国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东部马来西亚予以没收处理。联邦的军队将占领东马来西亚全境,并纳入联邦的加里曼丹岛省,并以此警告世界各国,不要干涉联邦政府的内政,并对所谓的国际联盟组织宣布不予承认。在电文的最后,联邦政府还警告与联邦正处于交战状态的日本政府,如果胆敢在此期间有不利于联邦的行为,那么日本的领土将遭到联邦的无限制报复。

在这份通电发出的同时,英国驻联邦大使馆也接到了联邦外交部的正式书面通知,联邦军队将于当日在东马来西亚登陆,所有的英国侨民和当地驻军,可以选择投降,联邦军队将保护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并派船将其送至马来西亚半岛的港口;也可以选择不投降,凡是抵抗联邦军队登陆和占领东马来西亚的人,都将被联邦视为敌人,予以消灭。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世界各国的政府有的暴跳如雷,有的暗地里偷乐,有的品头论足,有的无暇顾及,有的咬着牙根的恨。英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发出了警告,警告南海联邦政府不要一意孤行,如果敢向大英帝国所属的任何一块海外领土发起进攻,都将意味着与英国宣战。而美国政府则强烈谴责南海联邦的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并对南海联邦发出的战争威胁予以回应,美国政府承诺,如果南海联邦进攻英国海外殖民地,则美国政府将抛开中立原则,转而支持英国政府的正义行动。其后,法国政府、荷兰政府、意大利政府、挪威政府包括德国政府,都发出了谴责南海联邦政府的声音,只不过各自措辞不同罢了。

在这一片喊杀喊打声中,民国政府、俄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却都陷于沉默之中,民国和俄国政府因为自己国内一片混乱,所以顾不上外面的事情,而日本政府真是让联邦通电的最后一条给吓住了,想起自己前些年的遭遇,再看看现在明显比前几年还壮的南海联邦,日本政府很聪明的选择了沉默,不管美国人如何施压,日本人都不出声。

就在各国政府忙着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以亚洲号、非洲号为首的一支登陆舰队,已经逼近了东马来西亚地区的沙巴,这支舰队由吕宋省的马尼拉港启程,由2艘重巡和7艘驱逐舰领衔,保护着15艘运兵船上的近3万名联邦陆军,由10艘潜艇开道,直扑山打根港。

而在登陆舰队的北方,“广目号”飞机母舰携带着55架舰载机和10艘驱逐舰以及部分潜艇,也已经行驶到了巴拉望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海域,距离预定的登陆地点山打根港只有150公里,这只飞机母舰编队将封锁住巴拉望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海域,防止英国舰艇从这里接近登陆点,对登陆舰队造成任何威胁。

在台湾岛北部军港基隆,以“持国号”为首的第一飞机母舰编队,也已经集结完毕,它们将被部署在基隆附近,防止敌人从联邦东面对联邦发起进攻。而驻扎在基隆的联邦第一潜艇大队的50多艘潜艇也纷纷离开母港,按照预定航向,驶往自己的侦查区域,严密观察附近海域的船只。

在刺桐港和金兰湾内,还停泊着“多闻号”和“增长号”两支飞机母舰编队,他们将作为机动部队,来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海上突发事件。

由于一战的爆发,英国原本驻守刘公岛的太平洋舰队已经衰败成了一支近海舰队,出去几艘老旧的铁甲舰和巡洋舰之外,多是小型舰艇和炮艇,能不能顺利开到台湾岛都是个问题,所以联邦对它们基本不担心。

在新加坡,英国人还有一支比较整齐的舰队,那是用来保卫北马拉西亚东部海岸线和马六甲海峡的,这支舰队中有2艘战列舰和多艘巡洋舰,基本都是20世纪初建造的,战斗力比较强。

在印度,英国人还有一支舰队,不过那个舰队基本和太平洋舰队的状况差不多了,都是服役了十几年以上的老式军舰。

除了英国人之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支小型海军,大概有2艘无畏级的战列舰和多艘巡洋舰可以使用。

另外,如果美国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参战的话,很可会从海上走两个方向逼近南海联邦,一条就是由夏威夷,经过威克岛,取道日本和琉球,从东北方向进攻台湾;另一一条就是由夏威夷,经过澳洲,由南方进攻菲律宾或者东印度全岛,不过这两条线路联邦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不管走那条线,美国海军都需要从夏威夷出发,而在夏威夷附近,已经有一艘联邦海军的“逆戟鲸级”攻击潜艇在活动,并且还有3艘潜艇也在路上,一旦美国人在夏威夷集结海军舰船,那么就逃不出潜艇的监视。

7日当天中午11时,经过了短暂的抵抗,山打根港的几百名英军士兵向联邦的登陆部队投降。5000名联邦陆军从山打根港进入了马来西亚的沙巴地区,这只装备着装甲车、加榴炮和火焰喷射器的部队,将从山打根港,分兵两路,一路向南,利用当地的公路交通,去占领拿笃、仙本那、斗湖等地;一路向北,直扑勿卢兰、拉瑙和亚庇。而剩下的陆军将继续由登陆舰队保护,前往文莱的斯里巴加湾市,继续登陆作战。

在这次的进攻东马拉西亚的作战部署中,联邦海军和陆军继续之前的跳港登陆作战方式,采用海军强攻登陆点,陆军随后登陆,然后利用装甲车和摩托车等机械化交通工具,通过当地的公路,迅速向内陆城市发起进攻。

这次的登陆点总共有3个,一个是已经完成登陆的山打根港,第二个是位于文莱国的斯里巴加湾市,最后一个是位于东马来西亚西部的民都鲁。

在掩护登陆部队完成山打根港的登陆后,广目号飞机母舰编队,就开始向山口洋市附近移动,最终舰队将在山口洋市北部海域游弋,并通过舰载侦察机和潜艇,对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远东舰队进行严密监视。

登陆作战共进行了2天,登陆舰队在把最后一名联邦陆军送上民都鲁的码头的时候,火一样的落日正逐渐沉没到海面下,漫天的红光和黑色的海面交相呼应所产生的巨大色差,让人觉得有些恍惚。

不得不说,英国人在东马来西亚经营的比荷兰人强多了,至少在交通问题上处理的很好,不仅在沿海的各个港口之间,基本贯穿了公路,而且还在很多内陆城市和海港之间,也修建了公路,甚至很多城市和乡村之间,也有简易的土路连通。

这些道路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了联邦陆军的机械化部队,本来热带雨林地区对机械化部队有着很大的限制,不过现在好了,装备了装甲车、摩托车和少量轻型坦克的联邦军队,利用这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把进攻速度提高了很多,在很多内陆城市和村镇中的英军和当地附属军队还没有建立好防御阵地的时候,联邦陆军就已经乘坐着隆隆作响的战争机械冲到了他们的面前。

这些驻扎在远东的英军基本都是英军的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和装备都很差,而当地的附属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就更要差很多了。面对着武装到牙齿还拥有装甲车和坦克的联邦陆军,这些军队基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和时间。而且东马来西亚地区时一个狭长的地区,它东西有1000多公里长,但是南北的最宽处只有200公里,窄的地方不足100公里,面对着联邦军队分三个地区登陆,当地英军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和纵深,在联邦陆军登陆的第二天,东部的沙巴、中部的文莱和西部的民都鲁地区的主要城市和村镇就都被联邦军队占领了,上千名英军俘虏和几千当地军队都被分割包围并最后成了联邦陆军的俘虏。

 第三十五章 挑衅就是战争(二)

由于联邦的通告与联邦军队登陆东马来西亚都在同一天,英国政府并没有来得及做出及时的反应,而它在远东的部队更是大部分都蒙在鼓里,很多英军军官在成为了联邦军队的俘虏之后,还询问联邦军队为何突然对英属马来西亚发起进攻,在得到回答之后,才知道由于自己的国家操纵国联,企图给荷兰人撑腰,结果激怒了南海联邦,联邦政府决定用占领东马来西亚来回应国联这份通告,并向世界各国证明一下,在东南亚这块区域中,到底应该是谁说了算。

登陆的第3天,联邦陆军协同联邦海军,从陆地和海上同时包围了古晋市,这里是东马来西亚沙捞越地区的最大的城市,也是英军驻东马来西亚的指挥部所在,城中的英国第十一印度旅的旅长在经过了3个小时犹豫之后,向联邦陆军投降了,在投降之前,他已经用指挥所中的电台向位于新加坡的英军驻马来司令部通报了自己的处境和他所知道的联邦军队的装备和规模。

在英军第十一印度旅投降之后,整个东马来西亚境内,就再没有英军的部队了,而那些仆从军队,在看到自己的主人都投降了,还能有什么战斗的欲望就可想而知了。

“3天,只用了3天”这就是在联邦政府宣布占领东马来西亚和文莱之后,《纽约每日时报》的特刊封面上的标题,在整版的大标题旁边,是一张当年刘芾赴美参加罗莎莉亚葬礼是的照片。

在这篇特刊中,详细介绍了南海联邦这些年走过的轨迹,并且着重介绍了联邦政府在一战当中,向双方同时出售各种物资的情况,最后指出,正是由于当年美国政府的纵容,才导致了南海联邦能够借势而起,并最终成为了一个对抗西方文明的独裁大国。

虽然《纽约每日时报》拼命的给南海联邦脸上抹黑,但是还是有很多报纸中性的报道了这次冲突的前因后果,当那份国联的通告和南海联邦总统的发言被转载上报纸之后,很多美国人终于明白了南海联邦不是丧心病狂的对抗西方文明,而是由于国家和政府遭到了西方的羞辱,而选择的一种反抗方式,当然了,这种反抗方式有些过于激烈,不过很多美国人并不反感。

但是这种情况在英国乃至欧洲,却是另一个样子,英国的多个城市都爆发了游行示威,英国的普通人们被刚刚取得的一战胜利冲昏了头,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在昨天,白糖还不能按需供应,香料的价格也是战前的5倍之多,很多家庭中都少了一位甚至二位年轻人。

英国政府根本就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当初荷兰人向国联提出要求时,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想借着荷兰人的诉求难为一下南海联邦,而且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拉上了美国这个壮男。本来,这种利用国际势力,打压其他新崛起的国家的事情他们经常干,受打压者一般都是选择忍耐或者妥协,而在占到便宜满足了面子之后,这几位世界老大也就借坡下驴,回家偷着乐去了。

这次,虽然对手有点硬,但是国联外加美国的势力更是有史以来的最强欺负人阵容,几国政府在发出那份通知之前,已经商量了多次,都觉得这次不能轻易放南海联邦过关,至少要让他把苏门答腊岛给吐出来,并且掌握在南海联邦手中的潜艇技术,也必须拿出来,否则,在远东留着这么一个海军利器,对各国在远东的利益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

小算盘打得哗哗响,但是现实无情的给了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国家一个大大的耳光,直抽的英国人找不到北,法国人头脑发蒙,美国人咧着嘴咝咝抽冷气。

这个南海联邦居然不按照套路出牌,既没有抗议,也没有叫屈,并且用极快的速度,连解释和撤退的机会都不给这几位大哥,把捋胳膊挽袖子的架势都省了,直接一拳就打过来,看联邦的急切之情,好像早就盼着英国人来惹自己。

这一拳光打得急也就罢了,这拳还又准又狠,打得英国这位世界大佬鼻血长流,颜面全无。

这下,本来还可以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和政治手腕来解决的问题,直接升级成了南海联邦与英国政府之间的战争,英国人不仅要应战,还得尽快应战,而且这场战争还必须要赢,不光要赢,还要赢得风风光光的,把对手打趴下之后,自己的身上土都不能多沾,这样才能显示出大英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帝国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1920年3月11日,大英帝国向南海联邦宣战,同日,法国和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向南海联邦宣战,而美国政府也打算按照之前和国联的约定,一起向南海联邦宣战,但是美国政府提交的宣战提案,又被参院给否了。

宣战是宣战了,但是宣战的这些国家中,法国已经在一战中被打残了,让它真正派遣海军去远东参战难度非常大,而像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