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在之后不久立刻对这种说法给予了回击,联邦潜艇是在加拿大海域攻击加拿大海军之后遭到美国海军2艘驱逐舰的攻击的。驱逐舰不仅向潜艇投放了几十枚深水炸弹,还在潜艇上浮之后,用舰炮进行了射击,并命中了潜艇的轮机舱,这才致使两名潜艇水兵受伤。这位发言人代表联邦总统严厉谴责美国海军这种不宣而战的行径。对于联邦潜艇为何会出入西雅图附近海域,联邦政府表示,美国海军无权干涉其他国家在美国领海之外的活动,联邦海军有权对加拿大进行任何形式的打击,因为加拿大已经对南海联邦宣战,两个国家是敌人。互相攻击很正常,联邦海军没有义务向美国海军汇报联邦海军的行动。

美国政府不愿意低头,南海联邦政府得理不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在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南海联邦政府在第二天一早同一时刻。用全国电视广播宣布南海联邦与美国宣战,同时南海联邦国内进入战争总动员,同时向美国驻南海联邦大使递交了宣战文件,并驱逐所有在联邦境内的美国公民、没收财产、冻结美国资金、驱逐美国外交官。

美国政府在2个小时之后也正式对南海联邦政府宣战,同样驱逐了联邦外交人员、联邦公民被限期离境、冻结联邦财产。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宣布与英国、法国、希腊、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国结成同盟关系,继而对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宣战。

随着两国这一连串的动作。世界上主要的国家除了苏联之外,都相互进入了战争状态,英美法联手在欧洲对抗德意,在亚洲对抗南海联邦,但是南海联邦并没有与德意之间达成什么盟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成为了世界大战而不是欧洲大战,目前除了南美洲之外的所有大陆都卷了进来,而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唯一没有和任何一方结盟也没有向任何一方宣战的苏联。

在南海联邦和美国发生了潜艇事件之后,斯大林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立刻找来外交部长让他联络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商谈三国结盟的一些细节,在这场世界博弈中,苏联也准备下注了。

斯大林之所以会选择英美一方,也并不全是出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斯大林眼中。南海联邦与美国实力相比相差不多,美国稍胜一筹,而德国与英国相比,互有优劣,只要英国海军还存在,德国就无法击败英国,目前双方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至于那些跟班小弟,斯大林认为他们影响不了战局的发展,最终的胜负手,还要看大国。

按照斯大林的估算,如果苏联加入了哪一方,哪一方的实力就会大增,所以说,目前苏联是胜负的关键,所以这个时候谈条件是最合适的时机,更能体现苏联的价值,也更能为苏联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至于为什么不与德国或者南海联邦结盟,这主要是因为德国已经开始往东线运兵,看情况德国不打算继续进攻英国了,而除了英国,只有苏联值得小胡子如此大动干戈了。从国家利益上来讲,远交近攻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不管英国和美国如何强大,它们也干涉不到苏联在东欧的具体利益,但是德国就不一样了,它和苏联现在是竞争对手,双方都想把东欧这一块吞进肚子,所以两国早晚得翻脸,与其到时候独力面对德国,不如现在借助英美两国的力量,除掉这个苏联的心腹大患。

对于南海联邦来说,虽然两国在军事上曾经有过合作,但是在中国问题上,南海联邦显然很反对苏联的远东政策,并对苏联与中国之间的领土纠纷指手画脚,这让斯大林意识到,南海联邦虽然是个多民族联邦制国家,但是它的主体还是华人,至少目前是,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南海联邦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同苏联站在一起。

所以,苏联只能选择英美阵营了,在斯大林看来,这个阵营比较起另一个阵营还要更强大一些,虽然英国在欧洲大陆失败了,但是英国的海军依然是世界第一海军,整个大西洋和地中海都在它的控制之中。南海联邦的海军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英国海军,但是它只能停留在亚洲,具体说是东南亚,东边还有美国海军的威胁,对苏联的帮助并不大。

妾有意,郎有情,英美两国正发愁如何对抗德国的精锐陆军,苏联就眼巴巴的跑来了,虽然英美两国一百个看不上这个大独裁者,但是要想在欧洲挽回败局,还真离不开这个红色的苏联。

英国有海军,美国虽然海军发展的较晚,但是凭借着资金优势已经超越了英国海军,无非就是在指挥人才上还没有大英帝国海军中那么多的百战精兵。英国的皇家空军也不弱,在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硬生生的顶住了德国空军的进攻,保住了英国本土,也保住了欧洲的反攻机会。美国空军这些年来发展的也很快,而且美国地大人多,尤其在飞行员数量上优势明显。

但是两国都有一个弱点,那就是陆军太次,英国是根本没发展陆军,美国是根本没机会去锻炼陆军,也没有陆军的传统。但是现在不用愁了,欧洲最大的国家苏联来了,在海军和空军上苏联都没法和英美两国比,但是在陆军上苏联红军还是很不错的,自古俄国陆军也算是欧洲一流的吧,这个一流不是在装备和素质上,而是在数量和韧性上。

三国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并于1940年在伦敦签署了《同盟国协定》,在同一天,苏联对德宣战,对南海联邦宣战;美国也在同一天向德国宣战。这个结果让小胡子很不爽,本来他还打算像突袭法国一样,趁着苏联人还蒙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美梦中,再给苏联来一下子麻利快,谁想到苏联人明白过来了,反倒先向德国宣战了。

 第三十七章 新年新攻势

小胡子虽然不爽,但是他并不怕苏联,当初苏联军队入侵芬兰的景象他都看在眼里,就那个破军队放在德国连民兵都不如,德国陆军对于击败这个对手毫无压力,虽然陆军中还有部分将领反对在没有解决英国之前进攻苏联,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进攻不进攻苏联的问题了,而是必须得和苏联开战了,不能让苏联人把它那好几百万军队都安排好再打,数量太多了也会引起质变。

除此之外,小胡子在40年底终于干了一件让刘芾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宣布在北大西洋上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也就是说在北大西洋上,不论你挂什么国旗,都没有作用了,哪里只有两种船只,一种是德国或者德国盟国的,一种就是德国敌人的。

德国海军从联邦购买和自行生产的200多艘潜艇都投入了这场残酷的海上绞杀当中去,一时间北大西洋成了鲨鱼的乐园,几乎每天都有货船或者客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在冰冷的海水里,继英国皇家空军经受住了考验之后,英国海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虽然英国在1935年之后生产的驱逐舰上都带有潜艇探测器,但是德国潜艇也不是没有办法应付,当年联邦海军曾经同德国海军技术人员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按照德国海军专家和无线电方面专家的思路,德国潜艇上应当装备一种可以接受潜艇探测器信号的装置,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水面上到底有没有英国驱逐舰存在,并且还可以知道大概位置。

对于德国海军的这种思路,联邦海军也不好干预,而且这个方法也不能说是错的。如果德国海军装备了这种设备,至少会降低被英国海军潜艇探测器发现的几率,也算是一个进步了。

德国人向来是说的少做得多,他们经过了2年的努力,再加上联邦海军在无线电元器件方面的支援。终于搞出一种接受装置,可以安装在潜艇的艏楼上,分成前后两个网型天线,用来接受英国海军潜艇探测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不过要想测出潜艇探测器的具体位置,必须有3艘以上的潜艇才能做到。

从此之后。德国潜艇上大多安装了这种反探测装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装置也在不断进步发展,目前已经是第4代产品了,这种新型的反探测装置不仅可以给德国潜艇预警,还能部分干扰反潜探测器的电波。使得探测器接受信号更为杂乱,无法分辨出来有效目标。这样一来,德国潜艇不仅可以躲避英国驱逐舰了,还可以蒙蔽英国驱逐舰,相对来说就主动多了。

英国海军对于德国潜艇的绞杀战术应对办法不多,除了采取大规模护航之外,基本没有办法去抓住这些潜伏在海面下的德国潜艇。虽然也击沉了几艘德国潜艇,但是相对于它们给英国货船造成的损失来说,战果还是太小。

这不光是由于潜艇探测器效率不高,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英国的驱逐舰数量不够,不足以让每支船队都搭配足够数量的驱逐舰进行护航,但是随着英美苏三国的结盟和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美国海军中大量旧型号驱逐舰都被派往了英国附近,加入了英国的护航舰队。

这样一来,德国潜艇的日子又不太好过了,大舰队驱逐舰太多。德国潜艇很难靠近,就算是发动进攻,潜艇本身的安全也不能保证,所以绞杀战陷入了平衡状态,德国潜艇无法大规模破坏英国的大型护航船队。英美船只也不敢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行驶在北大西洋上,双方就这么耗着。

1940年就在这种暗潮涌动的平静期中过去了,飘扬这个硝烟和战火的欧、亚、美洲大陆迎来了1941年的到来。不过这个新年很多国家的人民都过得忧心忡忡,不管是那些经受了战火摧残的国家,那些已经卷入战争的国家里,大家也都在为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和同事们祈福,这些参加了本国军队的年轻人即将走上战场,他们还能不能见到下一次新年,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这个问题很难、也不愿意回答。

战争来了,躲是躲不开的,你只能去勇敢面对它。就在新年第一天的夜里,2支庞大的舰队正行驶在北太平洋上,它们相隔着100多海里的距离,一前一后的从马绍尔群岛南侧向东驶去。

这两支舰队就是消失了20多天的南海联邦太平洋舰队主力,此时分成了第一和第二攻击舰队,正在向美国西海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发起攻击的路上,这个港口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它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锚地,夏威夷岛的珍珠港。

第一攻击舰队分成了前中后三个部分,最前面的是3艘马尼拉级驱逐舰和1艘大洋级重巡,跟在它们身后的是3艘联邦级重型航空母舰、2艘星君级中型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空母舰和12艘驱逐舰,行驶在舰队最后的是同样3艘驱逐舰和1艘重巡,此外还有5艘大型补给舰。这支舰队还有15艘虎鲸级潜艇和10艘逆戟鲸级攻击潜艇跟随舰队一同行动,此时这些水下杀手大多分布在舰队的前方或者两侧几十海里的地方,作为舰队的第一层防线。

第二攻击舰队在第一攻击舰队身后100多海里的位置,它们的规模比第一攻击舰队还大,3艘联邦级重型航母、3艘星君级中型航母、1艘护航航空母舰成为了舰队的主力,3艘大洋级重巡、1艘洲级重巡、15艘马尼拉级驱逐舰和3艘补给舰分布在它们的周围,有没有潜艇水面上看不到,但是那艘行驶在舰队中间的护航航母上不时起降的飞机为整个舰队提供了更远的视野。

这两支攻击舰队将用7天的时间跨越3000海里的距离,抵达夏威夷海域,第一攻击舰队会从夏威夷岛西南侧向美国太平洋舰队锚地发起空袭,而第二攻击舰队将在开战之后3个小时左右赶到,如果第一攻击舰队空袭成功,第二攻击舰队就继续扩大战果,如果第一攻击舰队遭到美国舰队的反击,第二攻击舰队就对追出来的美国舰队进行拦截。

这次联邦海军已经做好了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的准备,在第一和第二攻击舰队中的重型航母上,都装满了攻击机和战斗机,第一批飞机飞出去之后,返航时将没有航母甲板可以降落,只能在舰队附近跳伞弃机,由小艇把飞行员救回来。

因为航母带的飞机太多,只能舍掉第一批攻击机群的大部分,让机库中携带的飞机可以使用航母的甲板。这样可以使得航母编队携带的飞机数量增加70%,大幅度增加两个攻击舰队的打击力量。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2支攻击舰队提前被美军太平洋舰队发现,那就只能等第二攻击舰队抵达预定海域,一起向夏威夷岛发起强攻了。虽然舰队装备了雷达,可以提前发现航线上的船只和飞机,还有潜艇分布在舰队的前、左、右,当做是舰队的侦察兵,但是什么事都可以出意外,最坏的打算必须做。

除了2支攻击舰队之外,还有一支舰队比它们晚出发12小时,这支舰队主要由运输舰、登陆舰、驱逐舰组成,它们携带着2个装甲师和300多架联邦空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飞行员,将在攻击舰队取得绝对优势并摧毁夏威夷的防御体系后,从珍珠港登陆,占领夏威夷群岛的主要城市和港口,并利用这里的机场和其他设施,由联邦空军帮助联邦海军进行海上和空中的防御,建立一个临时的空军基地。

 第三十八章 珍珠港

目前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正在夏威夷港集结,它们的主要海上力量包括6艘航空母舰(约克城级企业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级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达文波特号、圣荷西号)、11艘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3艘、科罗拉多级3艘、田纳西级2艘、新墨西哥级2艘、宾夕法尼亚级1艘)、22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和30多艘潜艇。

在航空母舰中,4艘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都是大型航空母舰,它们的船体是美国海军在1920年设计的一款战列巡洋舰的船体,后来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美国海军取消了这款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但是在建的4艘船体并没有销毁,而是把它们改装成了航母,其中2艘在1927年完工,另外两艘美国政府在南r战争之后才追加的。

这款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38000多吨,满载排水量43000多吨,全长270米,采用燃油锅炉蒸汽轮机带动电动机为动力,2轴推进,总功率180000马力,航速34节,可以携带90架飞机,基本属性和联邦级航母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