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大部分人还都在梦乡里的时候,港湾炮台上的哨兵首先发现了远处海面上飞过来的一大群飞机,这位观察哨举着望远镜对着机群足足看了2分钟,才犹犹豫豫的拿起电话,把这个情况通知给了他的上司,因为这名士兵实在是搞不清楚天上飞来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对于这些常年在荒漠草原上放牛牧马的牛仔们来说,见到飞机就不容易,见到这名多飞机一起飞这还是头一次。

当第一枚炸弹落地爆炸的瞬间,整个炮台区的警报声才响起来,但是缺乏足够数量防空武器的澳洲陆军只能眼看着这些飞机俯冲到非常低的高度,然后从机腹内扔出几个小黑点,准确的落在那些隐蔽或者半遮蔽炮位上,一时间两座半岛的尖端高地上冒出了无数个小烟柱,11个炮台区全部被笼罩其中。

扔完炸弹的攻击机群并没有升高返航,而是继续冲向了港湾内部,在靠近港湾北侧的海面上,还停泊着十多艘澳洲海军或者英国海军的军舰。这些攻击机将用机炮和机枪扫射这些军舰的甲板和上层建筑,尽可能多的杀伤那些准备跑向炮位和正在炮位上的水兵,阻止这些军舰上的防空炮火准备,为随后而来的攻击机群提供更好的攻击环境。

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多余的,此时这些澳洲或者英国军舰上,除了少数值班的军官和水兵之外,基本都是空的。由于今天是周一,那些在周末被允许上岸的官兵们还没有返回船上。

不过联邦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客看不了那么仔细,反正按照船只的结构,哪里有防空武器的存在,就向哪里俯冲扫射,不管有人没人,实在找不到目标的,就向军舰的上层建筑开火。

15分钟之后,第二批海军攻击机群如期而至,这30架飞机在5000米之外,就分成了2个机群,其中10架左右的飞机把高度降到100米以内,低空掠向各自的目标,并打开了机腹下面的弹仓门,露出里里面那个长圆型的雪茄样的大家伙。

而另一批飞机却飞的比较高,然后在2000米左右的距离开始俯冲,一直冲到了距离海面几十米、距离目标舰船200米左右,才猛地向上爬升,并顺势扔下了机腹中的炸弹。然后一个奇异的景象发生了,被扔下来的炸弹并没有沉入海水里,也没有爆炸,而是向小孩用石子在水面上打浮漂一样,借助着高速前冲力,从水面上弹了起来,然后一头撞在了军舰的侧舷上。

 第二十五章 三路并进(三)

这是联邦海军航空兵们在训练和实战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对舰攻击方法,由于其威力和效果都很出色,就成了联邦海军航空兵训练的一个固定科目,叫做跳跃投弹。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利用了水的阻力和炸弹的巨大惯性,让炸弹在水面上产生一个跳跃,然后命中目标。这个原理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其效果却非常之好,有时候甚至不逊于鱼雷的威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军舰普遍是水线上装甲厚重,而水线下的装甲薄弱,而这种跳跃投弹的方法可以由飞行员利用飞机的高度来控制炸弹的跳跃距离,从而更容易命中舰体的水线之下,从而对舰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是这个跳跃投弹和鱼雷攻击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区别非常大,虽然同是为了命中舰体的水线下装甲薄弱处,但是鱼雷的体积庞大,重量也大,而且鱼雷有定深、航速、投放角度、投放高度和投放距离上的限制,这就让鱼雷攻击机在攻击军舰时不能随意飞行,更容易被防空炮火击中。

而跳跃投弹的方式就克服了这些缺陷,挂载着炸弹的攻击机可以从高空俯冲下来,随意机动,只要在最后投弹的时候控制好高度就可以了,这样就让攻击机的灵活性增加了很多倍,更不容易被防空炮火击中,其实这个方法就是俯冲攻击机的飞行员们在无数次突防训练中发现的。

说着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只有那些经过了认真训练的飞行员才能掌握这种投弹方式,而且还不是百分之百能够奏效的。因为这种投弹对于飞机的高度和投弹时距离舰体的距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比如你要想命中舰体水线之下,就必须在距离军舰150米之内。高度超过40米到60米之间投弹,这颗炸弹才可能不在水面上弹跳,直接扎进水中碰触舰体爆炸。而当你想让炸弹跳起来命中军舰的水线上的身后,你就要在200之外,高度小于40米的身后投弹。这样炸弹才会在水面上跳起来,然后撞在舰体上。

这个方法理论上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很考验飞行员的技术,不同重量的炸弹,不同高度的军舰,不同装甲厚度的军舰。不同的海况,都会影响投弹的方式选择,这些技术不是几个月半年就可以练就出来的,只有那些刻苦训练的老飞行员才能够掌握这门技术,并自如运用到实战当中去。

有了这个技术,联邦海军飞机在攻击敌舰的身后。就多了一种手段,不光有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从高空和海面两个方向向敌舰发起进攻,还有了这种忽高忽低的攻击路线,从而让敌舰的防空火力顾此失彼,无法去集中炮火。所以这种攻击方式不光是一种攻击方式,还是一种破防的重要手段。

500公斤重的炸弹,一点都不比鱼雷善良。澳洲海军和英国海军那些脆皮巡洋舰和驱逐舰基本就是一颗完的命运,只有2艘老式战巡由于皮糙肉厚吨位大,暂时没有被击沉或者倾覆,不管是不是重伤,反正冒着浓烟还坚持在海面上。

不过这也就是暂时,因为它们侧舷附近海面上,已经出现了几条白色的航迹,那些鱼雷攻击机在俯冲攻击机身后抛下了鱼雷,现在正从这两艘战列巡洋舰的上空飞过,有几位手比较贱的飞行员还一边飞一边按下了航炮的开关。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想打谁。

除了这2批攻击炮台和港口内舰船的机群之外,其他从航母上起飞的攻击机也分成了2队,它们的任务是墨尔本市附近的两座军用机场,哪里是澳洲空军的主要基地,炸毁了哪里。澳洲空军基本也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不过其中的一支攻击机部队在抵达机场附近的时候,遇到了一点点的麻烦,2架涂着英国空军标志的单翼飞机在攻击机群的目视距离内,从机场上飞了起来。面对这种情况,这支攻击机群的指挥官就不得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全力轰炸机场,还是分出一部分力量去追击那2架逃走的英国飞机。

最终,这位海军航空兵指挥官还是选择了更保险的做法,那就是继续轰炸机场,摧毁跑道上和机库中的飞机,至于那两家英国飞机的问题,只能汇报给舰队,然后让高层决定如何处理。

逃走的两架飞机是英国空军部署在澳大利亚的一个飓风中队中的两架,由于昨夜2艘澳洲海军的巡逻艇失去了联络,所以这两家飞机的飞行员一大早就被叫醒,准备去海面上搜索这两艘失踪的海军船只。

可是当两架飞机刚刚开始加油,港口方向就传来了阵阵爆炸声并升起了大片的烟雾,机场的澳洲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跑到塔台上去看热闹了,还有几位军官正拿着电话玩命的联络。与那些澳洲牛仔们不同,这两名英国飞行员经历过空战和地面战斗,他们通过声音和烟雾就能够判断出来那不是什么事故,那是重型炸弹的爆炸声,而且还不是一两颗。

他们的分析遭到了澳洲同僚的轻视,没有人原因相信这两位英国佬所说的港口遭到了袭击的故事,无奈中,这两位英国飞行员只能爬上自己的飞机,打算亲自飞到港口哪里去看个究竟。

他们的经验和预判救了他们的小命,在他们的飞机刚刚开始拉起来的时候,从机场的右侧天空中,就飞来了几十架飞机。从机身颜色和大小形状上,飞行员很快就能认出这不是澳洲飞机,也不是英国飞机,这两名飞行员用简单的手势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加大了油门,向东边直接飞远了。

当他们从墨尔本东部进入了大海时,整个菲利普港湾中已经冒出了冲天的黑烟,十多艘澳洲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军舰被直接炸沉炸毁在泊位上,别说机动了,连一艘生火的都没有。很多军舰坐沉在港湾里,上层建筑熊熊的燃烧着,由于不时有成群的飞机从港湾中飞过,码头上的人也不敢开船来援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军舰像火把一样在水上冒烟。

还有几艘附近的货船也因为倒霉被误伤,而停在更靠近码头泊位上的许多民船则开始乱套,有的想靠上码头让人员逃上岸,有的则想冲出港湾到大海上去,一时间港湾里的几十艘各类船只搅成了一锅粥,互相剐蹭和冲撞的不再少数。

2艘游艇由于体积小马力大,一马当先冲出了港湾航道,但是没几分钟,它们又跑了回来,而且速度更快,游艇上的人站在船顶上冲着那些想要出海的船只摆手,示意不要出去,然后这两艘船一溜烟的就驶向了最近的码头。

正当海面上的船长们对这两艘游艇的古怪行为疑惑不解的身后,从港湾通道中出现的一艘大军舰就让他们愣住了,当一部分有经验有见识的船长看清了那艘军舰上挂着的旗帜后,立刻就开始调转船头向码头跑,其他的船长就算不认识那面红黄蓝三色旗,看其他船长的反应也知道前面不是什么善茬,也跟着一起掉头逃窜。

从航道中驶进港湾的是一艘马尼拉级驱逐舰,它是来当靶子的,来试探一下澳军的岸炮和港口防御力量到底还剩多少,驱逐舰上的官兵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两侧的高地和港口内那些有可能有威胁的船只和建筑,谁也没有功夫去搭理那些四处逃窜的民船。

 第二十六章 三路并进(四)

这艘驱逐舰在港湾里绕了大半圈,发现除了黑烟比较多之外,并没有其他重武器向自己开火,于是就向港湾外的登陆舰队发出了安全的信号,于是从港湾航道中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身影,一艘大洋级重巡小心的挪动着它那几万吨重的身躯,像一座小山一样,从狭窄的航道中挤了进来,然后稳稳的停在港湾中间,并把甲板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炮口都指向了码头方向。

跟在这艘重巡身后的,几艘运输舰,与其他运输舰不同的是,它们每艘身后都拖着一条长长尾巴,这条尾巴是由十多艘登陆艇首尾相连构成的,当运输舰进入了港湾之后,这些登陆艇就纷纷发动了马达,向着各个它们认为正确的目标驶去,在它们的敞口船舱内,装载着装甲车和联邦陆军。

这种登陆艇由于船底是平的,可以直接冲上浅滩利用艇艏有跳板的舱门进行登陆,还可以把舱门搭载码头上,让舱内的士兵或者车辆直接驶上码头。所以这些登陆行动进行得非常快也非常有条理。

源源不断的登陆艇被运输舰拖进港湾,然后又一艘接一艘的冲上沙滩或者靠在码头上,外表涂装成花花绿绿颜色的装甲车和穿着同样颜色的联邦士兵从登陆艇上跑下来,很快即集结成几十人的小队,然后由一辆或者几辆装甲车打头,向墨尔本港的纵深前进。

一时间,墨尔本港区里鸡飞狗跳人叫唤,还不时夹在一阵阵的重机枪低沉嘶吼声和步枪的清脆啪啪声。进入了港区的装甲车用随车携带着的扩音器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英语广播,大体内容就是南海联邦军队将接管这座海港和城市,所有居民必须进入房间。关好窗门不要向外张望,凡是违反禁令的人都将被射杀等等。

不知道是这些广播的口音不对致使那些澳洲人听不懂还是对于战争过于陌生,港区内不时还有一些白人拿着来复枪站在家门口,冲着装甲车或者联邦陆军示威,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一个。被重机枪或者步枪子弹击中,为了自身的安全,联邦陆军会向一切对自己有威胁的目标开火,这并不违反联邦国防部的命令,也不违反军纪,相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指挥官不下令开火,让自己的士兵处于危险状况,才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就在登陆部队向墨尔本市区推进的同时,那2架英国飓风战斗机也飞到了联邦海军航空母舰编队附近,两名英国飞行员用肉眼已经可以看到远处海面上漂浮着的那3艘体型巨大的军舰了。它们正在以很慢的速度行驶在海面上,在其周围还有十多艘军舰环绕在它们的四周。

两名英国飞行员用手势互相商量了一下。决定要飞过去看个究竟,他们拉高了飞行高度,打算从舰队上空穿越过去,按照他们对英国皇家海军防空力量的理解,如果飞机以2000多米的高度和近500公里的时速飞越舰队,海军的防空炮火是无法对其造成威胁的。

其实就在这两家飓风战斗机距离舰队几十公里之外的时候,舰队中驱逐舰和航空母舰上的对空雷达就已经发现了它们。不过当时航空母舰上值班的雷达官由于正在与返航的攻击机群通话,没有留意本舰雷达兵发给他的报告,也没有接到到驱逐舰上发来的询问,致使在舰队上空警戒的战斗机也误认为这是己方飞机而没有去拦截,而那些驱逐舰上的防空火力也没有开火。

结果,这两家英国战斗机居然就这样从联邦的航空母舰编队上空飞了过去,直到它们穿越了舰队,那名雷达管才想起去查看雷达报告,然后用无线电询问,最终确定这两架飞机是未知飞机。

“未知飞机?放你妈的p。都tm到了这个时候,还未知?!!宪兵,给我把这个雷达官抓起来!!!”

“通知安南号的舰长,让他到旗舰上来见我,这就是他的手下。这是拿整个舰队开玩笑。”

当舰队司令接到这个报告时,当时就暴跳如雷,这也就是两家战斗机,而且是在联邦舰队占有完全优势的时候逃跑的两架飞机,如果这两家飞机上带着炸弹或者鱼雷,那么整个舰队中的防空系统都无法再对其作出反应了,它们可以很舒服的向任何一艘军舰投弹。

由于联邦海军一直都是胜利的一方,所以很多年轻的军官都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海军的观念,好像只要自己的舰队一出动,对方就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一样。有了这种轻敌思想,一些年轻军官在工作中就很容易发生人为失误或者疏忽,而且还毫不在意。但是那些年长一些的军官们都清楚,在战争期间,任何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断送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