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各国海军一提起与联邦海军交战就非常头疼。

除了战争,还有一个方法似乎可以暂时解决目前的困境,那就是解决掉南海联邦借以入侵中东地区的借口,也就是说解决犹太人定居的问题,这样一来,南海联邦就没有借口再来干涉中东地区的局势了,至少在找到下一个借口之前是不能了,而欧洲各国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只要能把南海联邦拉进海军条约之内,限制它的海军发展,那么以欧洲各国的实力,肯定可以找出对付联邦潜艇的方法,到那时,联邦的海军就不能像现在一样肆无忌惮的想去哪里去哪里了,各国也就可以腾出手来共同对付这个欧洲的敌人了。

既然能够不动用战争就解决问题,那就最好别打仗,尤其是这种胜负难分的战争,因为除了南海联邦之外,大洋对面还有一个美国,虽然欧洲和美国的关系还算亲密,但是如果欧洲各国和南海联邦拼个你死我活的话。美国人也不是什么善茬,该借机壮大自己的时候绝不会手软的。对于这个问题,英法等国在一战中已经充分的领教过了。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欧洲各国再次统一了思想,最终由倒霉法国政府出面,对南海联邦政府提出的犹太人复国提案做出了回应,法国政府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续签会议中,由各签约国对这个问题展开会谈,在会谈结果出来之前。各国要保持克制。

美国政府虽然没有在这次犹太人复国风波中出头露面,但是它也不太好受,国内有关支持犹太人复国和反对犹太人复国的两派意见也是吵个不停,从报纸上吵到了国会里,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让美国总统和美国政府夹在中间非常难受。现在法国人出面建议在海军条约续签会谈中由签约国解决这个问题,正好为美国政府解决了这个受夹板气的困境。所以美国政府第一个就表示对法国政府提出的这个建议全力支持,随后,英国政府、意大利政府等欧洲各国政府也都纷纷表示支持法国政府的这个提议,最后,南海联邦政府只得“被迫”答应了法国人的提议。

就在南海联邦政府“被迫”答应了法国人的提议的当晚,在联邦总统府的二层宴会厅里。一场小型的酒会正在悄悄的举行。参加酒会的人数非常少,除了联邦总统、联邦外交部长、联邦财政部长之外,就只有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3名理事,这个酒会是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提议召开的,专门为了庆祝双方合作的第一步已经顺利迈出。虽然这是一小步,但也是最难、最不可控的一步。当这一步成功迈出之后,其后的道路上虽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但是都已经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了。

3为犹太理事们在酒会上非常高兴,那种笑容是从心底里面发出来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返回家园并且重建家园的希望,这是他们民族追求了上千年而始终无法完成的一个心愿;刘芾也非常高兴,笑容也是从心里发出的,因为他看到了一颗钉子正慢慢的扎进了英国人的大腿,并且会越扎越深,最终这条大腿很可能会应为这颗钉子的缘故而残废,另外他还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会流入联邦国内,自己处心积虑的帮助犹太人复国,不光是为了打击英国人的势力,还是为了提前消灭一个美国人的盟友,如果这样帮助犹太人,他们还不知道感恩的话,那么刘芾也不介意再把这个计划给搅合黄了;联邦的财政部长也很高兴,作为一个带着犹太血统的联邦政府官员,在看到了和自己的族人和自己的国家都是受益者,哪能不高兴呢;联邦的外交部长也很高兴,在联邦的成长过程中,外交部是最能够感受到国家实力的部门,从当初的世界公敌人人喊打,到现在的世界搅屎棍子,人人害怕,这哪能不高兴呢,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很高兴!

有哭的就会有笑的,有高兴的肯定就有不高兴的,当英美法等国一致同意就犹太人复国的问题进行正式磋商之后,在埃及、法国占领的叙利亚地区、英国控制的约旦地区还有中东的其他伊斯兰国家中,都发出了各种抗议,但是这些抗议很像大清朝时清政府提出的各种抗议,那个国家会去认真倾听你在说什么呢?

刘芾倒是认真倾听了,不过他也没办法,他对这两个民族都没有特别的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只是因为这是一个碰巧可以利用的机会,而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别说挑起其他地区的民族矛盾了,就是需要灭掉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刘芾也不会觉得太过悲伤。当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兴起时,肯定就会有一个或者多个民族和国家受伤,这个道理就像物质守恒定律一样,千古不变。

1924年3月1日,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时的条款,参与签约的各国重新聚集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对已经签署了2年的条约进行会晤,本来这条规则是打算用来再细化条约中的某些条款的,谁想到在这个时候被南海联邦给利用了,在这次会晤中,南海联邦的代表团坚持把条约的继续执行与犹太民族的复国运动联系在一起谈,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政府不答应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地区,南海联邦政府就不在条约上签字,这样就等于退出了这个条约,这是英美法几国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各国肯定会陷入军备竞赛中,这对在一战中受伤严重的英法两国尤其不利。

但是英国人也表现的一场坚韧,并没有因为南海联邦威胁退出条约而被迫答应南海联邦的所有条件,英国政府只答应适当的放宽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限制条件和人数配额,对于南海联邦提出的在巴勒斯坦地区设置一个专门的犹太人居住地的提议坚决反对,会谈由此陷入了僵局。

南海联邦和英国政府的对峙使得美国和法国政府非常难受,法国人刚刚从一战的伤痛中解脱出来,正在积极恢复本国的经济,如果这时候再次展开军备竞赛,法国政府从经济上根本无法承受;美国政府在威尔逊下台之后,又转向了孤立主义政策,对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根本不感兴趣,但是这个军备竞赛不是你说不想参加就可以不参加的,一旦爆发,到时候那个国家都无法轻易停止下来,最终的走向就是战争,所以美国政府也极其不愿意由于一个小小的巴勒斯坦问题就使得这个条约被废除,于是,法美两国的政府要员包括总统就成了这次会议中的大忙人,他们来回穿梭于英国政府和南海联邦政府代表团之间,不停劝说双方继续回到谈判桌上来,务必使这个裁军条约维持下去。

 第一百零六章 妥协

英国政府其实是最想维持这个条约的,但是他们又不能随随便便的让南海联邦在中东地区插手当地的事务,在这种两难的局面下,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以此来和南海联邦政府抗衡一下,看看还能不能减少一点损失并挽回一些颜面。

但是态度这个东西必须要有国力作为保证的,没有强大的国力,一味的对外强硬并换不来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在经过法美两国的调和之后,5国代表团最终又坐回到谈判桌上,重新开始商谈巴勒斯坦问题。

最终,经过艰苦的谈判,南海联邦政府在失去了10万吨海军建造吨位之后,终于换来了英国政府的妥协,英美法南意5国最终还是签署了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并且同时签署了另一份《华盛顿声明》,在这份声明中,5国政府一致同意在巴勒斯坦地区设立一个单独的区域以供犹太人定居,这个区域设立在巴勒斯坦的南部,差不多有3分之一巴勒斯坦大小,这里将由英国托管,但是法美南意4国将在当地设立一个长期的监察机构,以便确定签约的各国都按照《华盛顿声明》中的条款去执行,至此,折腾了2个多月的犹太人复国事件算是划上了一个逗号。

当这个《华盛顿声明》公布之后,全世界为之哗然。欧洲各国政府纷纷表示不满,认为南海联邦和美国政府干预了欧洲的事务,把手伸得太长了;中东各疑似蓝国家怒不可遏。强烈抗议这个声明中强行把属于他们的土地划给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像过节一样庆祝这个日子,2千年来。他们终于可以回到祖先的土地上了,而南海联邦作为促成这件事的最大功臣,也被犹太人称为犹太人的第二个祖国,另外由于美国政府在这件事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哈定总统领导的政府获得了大量犹太人和福音教派的支持,这让哈定及共和党人既意外又高兴。

在国际事务中,国力决定了一切,这条法则很快就被现实再一次证明了。在国联召开的特别会议中,《华盛顿声明》高票通过,从而称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投支持票的各国正是那些高喊南海联邦和美国政府手伸得太长了的国家;中东各国的声音被直接无视了,谁会在乎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的人在说些什么呢!

在这次犹太人复国的国际事件中,英美南3国的境遇截然不同,英国人由于是仓促应战。又受制于自身国力还处于恢复期,所以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不仅让南海联邦政府成功的促成犹太人复国的提议,还由于坚决反对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而失去了世界上所有犹太人的信任;美国人虽然也是遭到了突然袭击,但是美国政府一直采取了中立的态度,既不坚决反对也不高调支持。所以在这件事情中既没有捞到大便宜,也没有受到大的损失,而成功的消减了南海联邦10万吨海军主力舰配额,也算是一个小收获;南海联邦是这件事的策划者和发起者,相对于英美两国的被动应战。南海联邦政府就是以有心对无心了,所以在这次的事件中收获最大。它不仅成功促成了这份犹太复国的提案,还赢得了世界上所有犹太民族的感激,虽然这个东西在目前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是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尤其是这个盟友的后期实力很强大,这是英美两国始终都没有料到的,也只有像刘芾这样的穿越人士,才敢在这种长期期货上面压上大手笔的赌注。

既然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已经被世界各国公认,南海联邦在土耳其帮助犹太人偷渡的计划也就中途夭折了,不过德尔特约尔这个港口小城还是继续被联邦政府秘密租用下来,这里的功能由原来的犹太移民临时中转站变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武装力量的训练基地,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青年将在这里接受联邦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军事训练,然后再以普通移民的身份前往巴勒斯坦南部的犹太人定居区,并在哪里组建成犹太人自己的武装力量,用以保卫这个定居区的安全。

这些青年们都是由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全世界招募的犹太志愿者,他们之中有很大部分都是一些犹太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在得知犹太人可以返回巴勒斯坦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居住地区之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招募工作就进行的异常顺利,面对众多自愿报名的犹太青年,复国主义组织不得不抬高了入选的门槛,以便控制移民的总数量,不要爆发性的增长,因为那里现在还是英国政府的托管地,在所有犹太人心目中,英国政府已经被划为了反犹太人的范围内。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犹太青年的文化素质非常高,他们当中又一多半都持有世界各国的大学毕业文凭,哪怕是从苏联地区过来的犹太农民家庭的孩子,在没有接受教育的环境下,不认字的一个都没有,最次的年轻人也能够把犹太教的《圣经》流利的背诵下来,而上面的所有字,他们都认得,因为在他们刚刚懂事起,家里的父母就会每天让他们背诵,朗读这些经文,想不认识都不可能。

虽然当兵打仗自古就是个力气活,在战场上子弹不会绕着有大学文凭的人走,地雷也不会在爆炸之前感觉一下踩到自己的人是否识字,但是随着军队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化、技术化,培养一支文化素养高的军队和培养一支多半文盲的军队的速度可就差的太远了。

这些犹太人武装不仅在兵源上标准高,在武器装备上也丝毫不吝啬,只要是联邦政府能够提供的装备,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都不带讨价还价的,照单全收,如果不是因为目前的巴勒斯坦南部只是一个犹太人定居区,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还想购买一批联邦陆军的现役装甲车和坦克,用来武装自己的民兵。

按照那2名常驻在联邦首都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理事的话来说,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地漂流了上千年,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落脚的地方了,就算是用钱堆,也要把这块地方的每一寸土地都堆成钢铁的堡垒,他们不想再像祖先一样,被人用武力把自己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

虽然装甲车和坦克这种重型装备联邦暂时无法出售给这些急红了眼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但是这并不影响联邦为其制定一个长远的国防规划,按照刘芾的估计,在未来3年里,这些刚刚返回故土的犹太移民们会与当地的疑似蓝民族发生很多暴力冲突,而这片土地暂时还是在英国政府托管下,虽然有4国监察机构的存在,英国政府还是有很多种方法挑起当地的民族矛盾,并且会利用这种民族冲突当借口,在国际上对南海联邦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进行攻击和抹黑,因为目前犹太人已经和南海联邦绑在了一起,都是英国政府在中东政策上的绊脚石。

出于对南海联邦政府大力促成犹太移民返回巴勒斯坦定居一事的感激,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向联邦境内转移了大批的资金,并且还计划在未来几年中,把组织的总部由美国纽约迁到联邦首都来。对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这种报答方式,刘芾表面上非常欢迎,但是在私底下却严肃的警告了和这些犹太人接触过密的海伦娜,要求她作为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长,一定要在经历领域中,牢牢的把守住联邦政府对金融方面的绝对控制能力,并且建议海伦娜不要让犹太资本过于深入联邦的经济领域。

 第一百零七章 西澳矿区

虽然海伦娜不太明白刘芾这些警告和建议的更深层次含义,但还是表示一定会认真执行刘芾的这些建议。其实刘芾的这些担心也是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