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何教训,现在还没有想好,以后再说了。

按照常理判断,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海军,全力对付一个连战列舰都没有的新型国家,结果应该如两国政府的判断一样,最终都是完胜。但是,他们没想到也永远不可能想到,他们将要对付的是一个由穿越了上百年的人领导的政府,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让他偷偷摸摸的发展了几十年。现在,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打算捏的,不是一个柿子,而是一颗榴莲。

1920年5月31日上午10时,晴,海面风力2级,在西太平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分成了3大部分,以超过了15节的航速,行驶在关岛西北方2000公里的洋面上。

舰队的前方,是6艘驱逐舰,它们呈一个箭头型,各自隔开10公里左右,在海面上为后面的战列舰编队撑开了一张伞。

舰队的中部,是2列大型舰艇编队,左侧的是巡洋舰编队,右侧是战列舰编队,它们相隔几公里,从容的跟在驱逐舰编队之后。

战列舰编队的后方,是6艘补给船,从它们烟囱中冒出的浓烟来看,这4艘补给船都已经马力全开了,毕竟,让货船用15节以上的航速长期跟随着战舰编队行驶,也不是个容易的事。

在舰队的最后方,还有6艘驱逐舰,它们和舰队前方的驱逐舰一样,也是间隔10公里左右,形成一个箭头,只不过它们的箭头向后。

作为这只舰队的指挥官,罗伯特。昆兹中将站在美国新锐战列舰“田纳西号”的露天舰桥上,一边从副官手中拿起一份报告看着,一边向副官询问着:

“联邦潜艇的最后一次发报是几点?”

“大概是4个小时之前,以后再也没收到它们的动静,按照它们2小时一次的发报频率来看,我们很可能已经甩开了它们。”副官不仅回答了中将的提问,还把自己的看法也加了进去。

“通知舰队,10分钟后转向,向计划目标行驶,航速降到12节,我们的补给舰快跟不上我们了。另外,通知电讯仓,让他们注意监听附近的动静,发现可疑的通讯,立刻汇报。”昆兹中将心情明显不错,他对这个由自己参与制定的计划非常满意,虽然这会浪费很多宝贵的燃料,但是与成功甩掉那些可恶的尾巴相比,哪点燃料浪费的很值得。

片刻之后,整个舰队开始了一次大角度的转向,它们从向西北方向行驶,改为了向南行驶,就在“田纳西号”战列舰刚刚跟在“新墨西哥号”后面向左转舵的时候,站在露天舰桥上的昆兹中将突然用余光感觉到在自己右侧的天空上好像有些甚么东西。就在他准备用手挡住侧面射来的阳光再去仔细确定一下刚才是否是看花眼的时候,整个舰队中都突然响起了警报声,按照警报的声音判断,这并不是战斗警报,而是瞭望台的瞭望手发现了可疑情况,但是又不能确定对方是否为敌人的普通警报。

 第四十九章 飞机!!!

就在昆兹中将打算进入舰桥的指挥塔的时候,指挥室的门被刚才那名副官猛的打开了,这名副官并没有理睬昆兹中将对于他这种略显莽撞的动作的不满,而是递上了一架双筒望远镜,并用手指着北方的天空说:

“请您看一下,有飞机,很多飞机。”

“飞机???”昆兹中将下意识的往刚才自己发现异常的那个方向看去,在强烈的测光下,那片天空中若隐若浮的出现了一些东西,但是看不清,中将不得不举起来望远镜,在调整了几下之后,猛的一下整个人就定住了,几秒钟之后,中将突然抛开了他平时温文尔雅的语气,用一种近似于嘶声裂肺声音喊道:

“警报,战斗警报,那是联邦的飞机!!!该死的英国人把我们骗了,新加坡!!!新加坡!!!这些就是空袭新加坡的飞机!!!”

副官被中将的突然失态吓了一跳,他赶紧来开门进入指挥室,而就在十多秒钟之后,“田纳西号”上就响起了急促的战斗警报声,随后,正在战斗岗位执勤的美国海军士兵们,马上就开始准备各个炮位的装备和弹药,而正在休息的士兵们,像屋子里着了火一样,从战舰上的无数个舱门中窜了出来,向各自的战斗位置跑去。

可是,大部分士兵在进入炮位之后,并没有得到火控官们的敌人位置信息,只能迷茫的互相询问着。

“敌人在空中,在空中,舰队的北方发现大量敌人飞机,舰队的所有副炮向舰队北方瞄准。”这些士兵们没等到火控官的射击参数,却听到了从扩音器中传来的舰队指挥官昆兹中将的喊声。当他们迟疑的分辨完东南西北之后。大部分士兵都发现,由于舰队在向南行驶,而高大的指挥塔和上层建筑,挡住了大部分的视线,只有在军舰尾部和右侧的部分炮位可以看到北方的天空。而那片天空中,确实有一片密密麻麻的东西,像是一群正在迁徙的大雁群。

“空袭。。。该死的。。。该死的。。。!!!”位于舰桥高处的火控指挥室中,“田纳西号”的火控官和观察手不停的咒骂着,他们操纵的火控设备无法对天空中的物体进行位置估算,因为天空中的物体方位是三维的。单靠光学设备和简单的平衡稳定系统,无法确定空中的相对位置,也无法得出对方的速度和方向,更无法为军舰上的炮位提供射击参数。

“报告,火控官说,他们不能确定这些飞机的参数。也无法给炮位提供射击参数。。。”在指挥室里,一名参谋人员对着舰队的指挥官昆兹中将汇报着他刚刚接到的消息,不过这个消息让这名参谋人员越说气息越弱,到了最后,几乎把字都咽到肚子里去了。

“命令舰队提高的战时速度,所有炮位自由射击,但愿我们可以跑出它们的航程。难道它们是从海里钻出来的?这里离联邦的海岸至少有1000公里以上,难道它们不用返航吗!!!谁能告诉我,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昆兹中将完全被眼前的困境给惹毛了,他咆哮着,瞪着一双充满了血丝的眼睛,挨个的盯视着身边的每一位美国海军将领。

“报告,新墨西哥号舰长询问旗舰,是否要分散队形。”就在昆兹中将发脾气的时候,副官又闯进门来,忠实的传达着收到的信息。

“分。。。告诉他。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分散突围,愿上帝保佑我们。”昆兹中将听到副官的询问,楞了一下,在迟疑了十多秒钟之后,艰难的做出了选择。

在这个时代的海战中。分散突围,就意味着舰队的主力将会凭借着自身的力量闯出敌人的包围,同时也意味着,舰队中那些实力稍弱的舰艇,比如补给舰、运兵船、老式舰艇等,它们将被抛弃,这种战术一般都是在战况处于劣势而又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才使用,目的是尽量的减少自方舰队的损失,不过这样一来,舰队也就散了,能跑回去几艘,全看上帝的旨意了。

“向海军部发电,我们关岛西北2000公里,预定转向点附近,遭到了联邦空军的飞机袭击,数量大约在70架左右,来源不明,舰队正在向南方突围,上帝保佑美国。”昆兹中将又对副官下了一道命令,然后就拿起望远镜,推开门,走到了露天舰桥上,向舰队的后方观看。

这批飞机确实属于联邦,具体的说是属于联邦海军航空兵第一、第四飞行联队,他们分驻于联邦海军的“持国号”和“多闻号”飞机母舰上,为了对美国特遣舰队达到全歼的目的,这两艘飞机母舰上装载了最大数量的飞机,分别有68架之多,而这么多的飞机存在于机库和飞行甲板上,虽然对起飞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是对于降落飞机存在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在所有攻击完成之后,将有一部分飞机不得不被遗弃,因为飞行甲板上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降落,为了能够使飞行员不受到伤害,前期降落在甲板上的十多架飞机将被从母舰的斜角甲板上推入海中,以便为后续的飞机腾出降落的空间。

不过,为了能够增加打击美国舰队的力量,联邦海军还是采取了这种战术,以求对美国舰队造成最大的打击。

从美国舰队出发的当天,4艘“逆戟鲸级”攻击潜艇就从关岛附近海军跟踪上了美国特遣舰队,由于该型潜艇具备高速的水下航行速度和非常长的水下续航里程,所以当4艘潜艇采用2换2的轮流跟踪时,理论上可以连续跟踪目标10000海里以上,对于区区2000公里,也就是1000多海里的跟踪任务毫无压力。

而在美国特遣舰队抵达了联邦海军飞机母舰编队的飞机侦查范围之后,这4艘潜艇就不再使用拖拽上浮式天线向舰队发送美国特遣舰队的位置了,致使美国舰队以为摆脱了联邦潜艇的跟踪。

其实,就在美国人收不到潜艇的无线电的时候,在他们的上空3000多米处,2架联邦海军的侦察机正在用光学辅助设备,在悄悄的盯着这支舰队的一切细节,而潜艇则继续跟在他们的身旁,只不过收起了漂浮天线和潜望镜,只是用水下声呐在测定舰队的位置,算是给联邦侦察机上的一个双保险。

10时21分,联邦海军的第一波62架鱼雷攻击机飞临了美国特遣舰队的上方,它们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分成了5个攻击机群,慢慢的飞到了美国舰队的左侧,背对着正处于东南方向的太阳,在离舰队还有10公里以外的时候,下降到了100米左右的高度,开始对位于舰队中部的5艘美国战列舰发起了攻击。

就在美国舰队遭到了飞机空袭的同时,在位于苏门答腊岛西部300公里的孟加拉湾南部,由戴维贝蒂皇家海军元帅所率领的英国支援舰队,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从科伦坡港出发后,戴维贝蒂并没有像昆兹中将那样将舰队分成几部分高速赶路,而是把5艘战列舰和15艘驱逐舰组成了一个舰队,由那些高速驱逐舰在战列舰四周巡逻,以避免遭到联邦潜艇的偷袭;

另外3艘战列巡洋舰和10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则组成了另外一支高速机动舰队,利用他们的速度优势,在主力舰队前方50海里的距离上游弋,一边探索附近海面上可能存在的威胁,一边向马六甲海峡的西侧出口附近移动。

 第五十章 飞机!!!(二)

当戴维贝蒂的主力舰队行驶到大科尼巴岛以西的海域时,位于前方50海里的战巡编队突然发来电报,并在电报中说,2架从战巡上起飞的水上侦察机在50分钟前失去了联络,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向舰队发回电报,当战巡又派出2架水上侦察机去同一个方向寻找之前失踪的飞机时,在20分钟之前,又发现,这两架侦察机也失去了联络,因此,战巡分舰队的指挥官向戴维贝蒂发来电报,询问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行动,并且已经又派出3架侦察机,拉大他们之间的距离,去同样方向再去侦查。

“蠢猪!!!在20分钟前他就应该发这封电报,而不是现在!”戴维贝蒂看完电报,一边递给身旁的“铁公爵号”舰长,一边恨恨的咒骂着发来电报的战巡分队指挥官。

“在出发前,我就多次嘱咐了,千万不要轻敌,千万要留意每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难道他觉得连续丢失了4架侦察机还不够与众不同吗?如果在北海,如果对面是德国人,恐怕在第一次丢失侦察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来电报了,哪怕是误报!!”

“我也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会连续丢失侦察机?”铁公爵号的舰长一边看电报,一边嘀咕着。

“命令战巡舰队,立即全速返航,是全速!。”发泄了一下心中的不满,戴维贝蒂又向参谋人员发布了新的舰队命令,并在重点之处做了强调。

其实不怪贝蒂伯爵发火,在这次英国的支援舰队中,大部分是从英国本土舰队和地中海舰队中抽调的主力舰船,而这些舰长和高级海军军官们。都是在刚刚结束的一战中与德国海军经过至少一次战斗的皇家海军精英,但正是这些精英们,由于亲自打垮了号称世界第二大海军的德国海军,所以他们非常的自信和自负,他们只相信他们看到的一切。对于那些南海联邦海军的传言完全不屑一顾,他们相信,皇家海军的一切都是世界第一,而像德国潜艇或者南海联邦潜艇等一系列新型的武器,都是昙花一现的,不值一提的。

虽然戴维贝蒂在担任这支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后。曾经多次强调不能存在轻敌的情绪,但是对于这些固执保守的皇家海军将领们来说,不过是一阵掠过耳边的清风而已,效果基本为无。

就好像设计好一样,就在贝蒂伯爵发出了全体返航的命令之后不久,战巡分舰队就发来了电报。刚开始戴维贝蒂还以为又是那些狂妄自大的舰长们对自己的命令有什么不同见解而发来的确认电报呢,不过在看到送来电文的参谋的脸色之后,戴维贝蒂的心脏不由得抽了一下,赶紧打开折着的电文,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晕了过去。

在这封电文上,战巡分队的指挥官非常肯定的向戴维贝蒂通告。有大约50多架飞机,刚刚从战巡分舰队的上空飞了过去,而飞行方向正是戴维贝蒂率领的主力舰队方向,而它们飞来的方向,是战巡分舰队的正东方,哪里是一片茫茫的大海,只有在100多海里之外,才有大尼科巴岛和苏门答腊岛是陆地,而这意味着,这些飞机的航程最少要达到800公里之上。而且还得是在满载炸弹或者鱼雷的情况下。

戴维贝蒂伯爵越想越觉得舰队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而这时,另一份报告更印证了他的想法。这份报告是主力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向旗舰报告,在几分钟之前,它刚刚截获了一个无线电信号。而这个信号的大概发射位置,就在主力舰队北边,距离非常近。

毫无疑问,这个信号是联邦潜艇发射的,而且100%是发给那些飞机的,而发送的内容戴维贝蒂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自己率领的主力舰队的位置。至于为何联邦潜艇可以发射信号而不被舰队的驱逐舰发现,这已经不是戴维贝蒂伯爵所要考虑的问题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指挥自己的舰队防御这几十架飞机的问题。

不管戴维贝蒂伯爵在一战中表现的如何果断,如何勇敢,如何智慧,那都是对付可知敌人的表现,但是现在戴维贝蒂伯爵需要面对的,是一种完全未知的作战方式,用大批的飞机去空袭敌方的舰队,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