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6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谘笑了笑:“自去年起,经略便就交待了几件物事在我那里,说是好好改造一番,将来必能派上大用场。我不敢怠慢,忙了几个月,终于有了头绪,最近制了几件出来,拿来让经略过目。看看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我好回去修改,总要不误了防秋才好。”

    徐平忙问:“是哪两样?”

    “一是能在草原大漠行走自如的大车,再一个是方便携带的火炮。”


………………………………

第143章 新车新炮

    在官小位卑的时候,徐平还有时间捣些跨越时代的新奇玩艺,从当上三司副使之后便基本没有精力了。此次在西北面对党项,徐平想来想去,这个年代能够做出来,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的,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火炮,还有就是越野性能更强的车辆。徐平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过在战场上的作用,就远远比不上这三样了。毕竟这个年代,宋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锦上添花并没有太大意思。

    火炮徐平出来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办法用于野战,便于携带的威力太小,威力大的又只能用于守城,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在西北筑垒而战的时候又不多,战争往往是在快速移动中抓住战机,而不是一步一步攻城,笨重的火炮用处就更加小了。火炮要在这里用于实战,必须更加轻巧,更加便于携带,最好能够随着骑兵前进。

    车辆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在秦凤路用的马拉大车,在修好的道路上自然好用,但到了没有道路的草原大漠,便就问题多多。一个是越野能力不强,沟沟坎坎过不去;再一个是过于颠簸,车上难以坐人,车也容易散架;还有一点,就是车坏了维修不易。

    徐平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便就把改进的任务交给了郭谘。郭谘天资聪慧,对于发明创造特别是机械有难得的天分,他也能够静下心去研究这些。

    见郭谘满面兴奋,徐平也不回去吃饭了,随着他到了前边院子,看新制出来的火炮和车辆。离着秋后并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两样东西定下来,生产也不是容易的事。

    炮并没有大的改变,不过郭谘认识到了炮管前后的膛压是不同的,由原来的圆柱形长筒改成了锥形,外壁前薄后厚,算是一种等强度设计,相对减小了重量。最重要的改进不是在炮管上,而是在炮架上。新的炮架直接做成了一辆车,大量部件与大车通用,大小恰好可由一匹马拉着行进。射程徐平有明确的要求,就是大于一箭之地,恰好能够掩护骑兵的冲锋。对于野战炮来说,射程再远就没有意义了。

    炮的材料郭谘也做了改变,不再强求用钢或者用铜,而是改成了铁壁铜芯。即外壳用铁铸,内壁再嵌入一个铜套,铜套外径做成锥形,与锥形的外壁内孔恰好反过来,利用铜的塑性强行压入铁外壁里。嵌入之后,再用标准的钢辊重新挤压内壁,达到光滑一致的效果。即炮管要求最高的内壁,不再靠加工的技术精度,而是利用铜的延展性,由标准的钢辊模具来保证。如此一来,炮管的制作难度便就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也大提高,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而且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校炮,可以使用标准钢辊再挤压一次即可,比加工成型的炮管维护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当然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内壁的铜胎硬度不够,火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壁便不再光滑,必须重新校正。

    这个年代的战争形式决定了,除了一些特殊场合,火炮还对战争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一种武器要充分发挥作用,要有一整个系统支撑,徐平可以制出火炮来,这个配合火炮作战的系统是他一下子完善不来的。只能交给时间,随着战争实践的增多,军队在实践中学**结,慢慢改进出一套充分利火炮威力的作战体出来。

    对徐平来说,这样的火炮在这个进候足够用了,他本来也没想着靠火炮包打一切,这仅是一种辅助武器。战场决胜,还是要靠优秀的指挥,去一刀一枪拼杀出来。

    在徐平眼里,能够在草原大漠行进的大车比火炮更加重要,有了这样的车,能够极大增加军队的机动能力,扩大作战范围。骑兵使用这种大车,相对于倚靠马和骆驼运输物资的党项骑兵,将能够获得更远的作战距离,携带更充足的作战物资。这种装备,才是充分发挥农耕民族军队技术和物资充足的优势的装备。

    带着徐平看新制的大车,郭谘也有些兴奋,口中道:“经略,莫要看这大车跟以前看上起来大致一样,其实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才是真正有用的!”

    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两个轮子道:“经略且看,现在大车,轮子比以前大了许多!”

    徐平点头:“轮子越大,车便越容易越障,过沟沟坎坎方便。但是,轮子大了,车身便也就抬起高了,更加容易倾覆。而且这车跑起来,欲发颠簸。一句话,轮子大了,车是更容易跑在没修路的地方,但也跑不快了。”

    郭谘连连点头:“经略说得极是,确实是这个道理。我试了无数次,轮子一大,车再跟以前那样跑,很容易翻车。——不过,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倾覆不那么容易。”

    说着,郭谘弯下身子,指着车架给徐平看:“经略且看,原来的车架是平的,我现在做成了拱形,让轮轴嵌到了车架当中。如此一来,轮子虽然大了,车身不至于抬得过高,便就不那么容易翻车。经略觉得如何?”

    徐平点了点头:“不错,车容不容易翻,单看车架的重心有没有跑出车轮之外。你做成拱形,相当于还是把车架放了下去,确实不容易翻。但如此一来,降下去的车架,一遇到前面地上有高起的地方,就容易碰到,当别作考虑。”

    “对啊,所以现在这车,在路上跑起来的时候,实际上前高后低。前边的车辕架在马背上之后,便就高高抬起来,后面压低,不再是平的,而是斜的。当然,我知道经略又要说如此一来,装填货物会引致后重前轻,马力虚耗。所以这车不能跟以前一样装车,必须让使用的兵士熟悉这车的脾性,尽量把这车装得前面重了才行。”

    徐平笑道:“我明白了,着实是难为了你。轮子一大,车能装的货物便就少了许多,你能想到这些,已是难能可贵。怎么使用,兵士们使用熟了自然理会。”

    前世徐平就是学这个的,自然知道其中许多不容易的地方。轮式车辆要加强越障的能力,自然是要加大车轮,但车轮大了,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郭谘说的还只是几个主要的方面,实际还有诸多细节,才能保证大轮的车辆依然有足够的载货的能力。特别是大轮车辆的速度受到限制,能够保证轮子大了之后还适应马匹速度,已经是不容易。不是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徐平自己就改过来了,没必要交给郭谘一点一点去试。


………………………………

第144章 机动利器

    徐平和郭谘两人围着车子不住议论的时候,王凯和韩琦等人左右等不到徐平,也一起寻了出来。见了这两样新东西,便围上来一起观看。

    回身看见谭虎,徐平道:“谭虎,你带三个卫士,一起坐到车上来,找匹马拉着到外面空地上试一试。记着一个人躺在车上,装作病人,看看跑起来如何。”

    谭虎应声诺,随手点了三个卫士,兴高采烈地围到车旁边来。

    郭谘急忙拦住,口中道:“且慢,这车的好处我还没有说完呢,且等一等。——经略且看,现在的车虽然看起来与以前相差不多,实际上零零碎碎的小件少了许多,小件数量只有以前六成多的样子。如此一来,便就不跟以前那样容易坏,坏了修起来也容易。”

    减少零件数量,加强关键部件的强度,可以提高车子的可靠性,徐平听了连连点头。

    郭谘又道:“不只是如此,这车制出来后我在凤翔府试了无数次,哪里容易坏,哪里不容易坏,哪里从来都没有坏过,我一一都记了下来。这每一个小件,都有尺寸有模子,务求每辆车一致,带的小件所有的车都可以修。甚至不得已的时候,两辆甚或者是数辆车拼成一辆车,也是可以的。在草原大漠行进,考虑得再是万全,坏也是难免,关键是容易修好,不能车一坏了,只能扔在那里,白白废掉。”

    徐平听了连连点头:“仲谋,你这话才是说对了关键。天天使用的物事,哪里能够永远不坏?坚固耐用只要尽力而为即可,不能强求,关键是坏了之后容易修理才是正经。小件每辆车都能通用至为关键,这一点你做得好,极好!”

    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模块化、通用化才是正途,车这种东西哪里可能不坏的,特别是在没有道路的草原大漠上使用。坏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容易修,最好是在事先就能预判好坏在哪里,提前带好充足的备件,随时可以修理。要如此,则就不能强行要求每个小件都坚固,而是要特意把易换易修易携带的小件做成薄弱环节。坏就坏在设计好的地方,便如徐平前世的机器中的保险销,电器中的保险丝一样,坏就坏在这里,能及时更换。通用性同样重要,各车的零部件通用,不但是减少了携带备件的负担,还可以把几辆坏车凑成一辆。车出问题只是减少了动输能力,而不是让运输能力瘫痪。

    郭谘在这些事情上面确实有天分,生在后世,他必然是个大科学家,优秀的工程师。

    显然郭谘对这车也甚是得意,对谭虎道:“提辖,来,你坐上去,坐这里!”

    谭虎笑着,走到车前,按着郭谘说的,一跃坐到了车轮的上方。现在车轮变大,车架制成拱形,两端垂了下去,车轮这里成了车最高的地方,若不是谭虎身手敏捷,还真坐不上去。随着谭虎的身子坐到车上,明显就看得出来整个车架沉了下去。

    郭谘弯下腰,指着车轮上方一叠竹片道:“经略,看,我在这里加了竹片,都是中间厚两边薄,而且用火烤过,永不会腐烂。如此一来,车行的时候便就不那么颠簸了!”

    “甚好!甚好!”这就是板簧,徐平前世低档的车辆,特别是卡车和拖拉机的载货车斗很常见。当然卡车载重动辄数十吨,板簧用的是高弹性钢材,这大车载重不过一吨,用精制过的竹片代替钢材,已经足够用了。虽然不如钢材耐用,但经常更换即可。

    用板簧减震徐平以前跟郭谘提过,但找到合适的材料,制成需要的形状,进行必要的处理,郭谘花费了不少心力。秦陇一带多大竹,用竹子做材料来源广泛,韧性强,制备容易且更换方便,确实是非常合适。强行使用钢材,反而就不对了。

    车辆的减震有非常多的形式,使用压缩弹簧的其实很少,多用其他形式。这个年代当然用不了压缩空气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但板簧、连杆扭架之类都可以借用。不过是材料不如特种钢材,性能当然更加比不上,但使用的要求也低了许多,够用就好。

    郭谘使用的竹制板簧,是把竹片取韧性最好的部分,削成两边薄中间厚的形状,然后多片紧紧压合在一起,组合起来装在车轮轴与车架连接的地方。这种竹板簧,其实在徐平前世还是有用的,用于畜力车或者是简易三轮车和拖拉机车斗等低端货运车上面。竹板簧胜在价格便宜量又足,虽然远不如钢材耐用,但加上更换的成本也便宜许多。

    除了竹板簧,其实竹扭簧也可以使用,不过徐平没有精力去一一试验,并不知道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竹板簧和竹扭簧受力时变形大,力移除之后恢复形状的速度较慢,不适合弓弩、投石机等武器,但用在一些减震的场合,还是非常有用的。

    坐在车上谭虎一时兴起,上上下下颠来颠去,车架便跟着他起伏不定,周围的人看着一起哈哈大笑。或许在韩琦等还对战争没有切身体会的人眼里,这是一件挺好玩的新奇玩意,挺有意思的,但在王凯等经历过数场战事的人来说,这车的意义重大。

    草原、大漠当然也包括广袤的平原地区,机动能力对一支军队事关生死,早一步或者晚一步,很多时候就是胜败之分、生死之别。在这一点上汉人确实比不上游牧民族,在草源大漠,汉人一样需要饮水和习惯的食物,不能跟牧民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维持生活。这没有办法,天常日久的生活习惯带来的差别,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你也不可能要求汉人军队变得跟牧民一样,那样做不现实,便跟明明你是出去打猎的猎人,没必要跟猎物一样活着。能够做的,便是让军队比游牧军队有更加强大的机动能力,在快速机动时,还能够尽量多地携带物资。这种时候,这种越野性能好的大车就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了。

    党项的骑兵机动速度其实也并不快,他们的物资运输主要靠骆驼,机动速度取决于骆驼的速度。徐平只要让自己的骑兵大队跑过骆驼就可以了,便能足够拖垮党项大军。

    马拉大车,哪怕配合骑兵一日夜正常行军六七十里,能够连续行军十天半个月,就是可怕的机动能力。徐平手下五个野战军团,每个军团就可以控制数百里的范围,齐头并进的话,就把整个战线都笼罩住了。到了那个时候,元昊就再没有了动不动就用五倍六倍的兵力伏击宋军的机会。而正面对战,党项还没有表现出强过宋军的能力。

    谭虎下来,徐平道:“你带着几个兵士,就按照郭漕使说的出去跑一圈。若是跑下来车子还好好的,便多制上几十辆,拉到北边的榆中,在那里围着谷地跑上十天看看!”

    谭虎应诺,带着点好的三位卫士,让一人装作病人躺在上面,一声呼啸,使向营门。

    徐平看着几人离去,对郭谘道:“我要求不高,这种大车只要连续在草原大漠能够行进十天十夜,跑上五百里路,没有大的损坏,比如最后还能凑出一半的车子来,便就尽够用了!更加好用当然是好,但现在来说,做到如此便就不耽误对番贼做战了,够用就好。”


………………………………

第145章 将校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