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6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逵听了后退一步,手持钢刀厉声喝道:“出来!弃去手中兵杖,一个挨着一个!”

    说完,对身边的兵士低声道:“出城去寻盏灯来,这洞里我们必要仔细查过才可。”

    兵士应声诺,飞跑着去了。

    过不多久,洞里的人鱼贯而出,共是九个人。只见一个个衣衫破烂,蓬头散发,显然躲在里面的时候并不好过。不过他们待的地方已经够深,衣衫湿溚溚的。

    紧紧盯着九人,贾逵厉声道:“哪个是野利遇乞?哪个是人多保庆?到了这个田地,隐瞒没有半分用处,只会白吃苦头,你们不要惹恼了爷爷!”

    听了贾逵的话,九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并没有人答话。

    贾逵冷哼一声,也不理会,静静等着派出去的兵士取灯回来。

    并没有多久,那个兵士飞跑着回来,手中提了一盏点着的煤油灯。贾逵接在手里,对众人道:“你们看住这几个番贼,我到里面看一看!”

    说完,手中提着煤油灯,抬腿进了新挖出来的洞口。

    这洞斜着向下挖去,没有多深,两壁便滴滴嗒嗒滴下水来,然后是一处稍微宽敞的所在。贾逵拿着灯一照,便就看见角落里缩着两个人。

    握紧手中的钢刀,贾逵厉声道:“你们两个若是还能喘气,便就乖乖起身走到洞的外面去。待在那里装死,爷爷一人一刀,料理了你们!”

    地上的两个人知道大势已去,叹了口气,站起身来一起向洞外走去。贾逵仔细看过洞里,见再没有人影,也没有新挖的洞口,才一起跟着出来。

    到了洞外,贾逵也不再审问,与几个兵士一起押着这十一个人,直接出了城。

    帅帐里,徐平一个人据案而座,起草着明天要用的祭文。这次出来,军中几个文采好的一个没有跟着,惟一一个田况还与张亢一起先行了,只好徐平自己操刀。

    外面李璋唱诺,掀帘进来,叉手道:“经略,擒戎军下贾逵带人搜城,一共寻出五十二个活着的番贼,现正押往这里来!”

    徐平没有抬头,随口问道:“野利遇乞和人多保庆是死是活?有没有寻到?”

    李璋道:“应该是寻到了,不过他们不说。——贾虞侯带人寻到了城主府的地窖,其他番贼都说两人躲在那里,但虞侯从里面搜出十一个人来,却都不说身份。”

    徐平把手中的笔放下,道:“给他们擦了脸,送到我这里来。野利遇乞曾经到过我们军营,莫非到了这个时候还心存侥幸,以为我们认不出他来?”

    李璋应诺出去,徐平站起身,从案后出来,在帅帐中静静站着。

    过不了多久,李璋和谭虎与贾逵一起,押着十一个人进了帅帐。此时这些人已经擦了脸,虽然样子依然狼狈,但面貌却清清楚楚。谭虎是曾经见过野利遇乞的,早在帐外就认了出来,为防他生事,自己亲自站在他的身后。

    徐平看着被推到前面的野利遇乞,不耐烦地道:“胜败兵家常事,野利大王,今天你一败涂地,便该乖乖受擒。闭嘴不说话,难道就以为没有人认出你来了?烧城之前,我军中就擒获了不少番贼,随便找几个人一问,也能知道你们的身份,更别说你还到过我军中。”

    野利遇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是一言不发。

    一边的人多保庆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其实早就已经被认出,脑子有点清醒过来。一夜大战,烧城之前宋军就俘获了不少人,怎么可能不开口就认不出身份了,人多保庆是被烧糊涂了,才信野利遇乞的话。这时再也忍耐不住,上前一步大声问徐平:“我们人多族与你无怨无仇,为何一定要烧死在城里!两国交兵,各为其主,何至于如此歹毒!”

    徐平看了看人多保庆,道:“你这话问得好笑,难道野利遇乞没有告诉你?我可是明白跟他说过,城内的人非死即俘,你们据城不降,我就把卓罗城烧成白地!”

    人多保庆一下子怔住,猛地摇了摇脑袋,转过身看着野利遇乞,厉声道:“大王,你不是说宋军只要我们的人头,不许降的吗?难道,你一直在骗我们!”


………………………………

第127章 大捷

    不知名的野花偷偷地开放,吹到脸上的风再没有一丝寒意,春天就这么来了。

    卓罗城边的一座小山,徐平读罢祭文,在碑前焚烧了,静静地站了一会。这附近数座山头,密密麻麻全都是新立起的坟头,埋着此战战殁的党项兵。仁慈之心和霹雳手段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实际上没了仁慈之心,可能就只剩下暴戾,而没有威严。

    收殓战殁亡人,徐平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从心里觉得应该这样做。他希望给自己带出来的这支部队一种品格,一种基于责任感升华出来的勇往无前、战无不胜的特质,而不只是打打杀杀。王师就应该有王师的风范,而不能如同蕃胡一样只有虎狼之行。

    抬起头,转过身,徐平对一边的谭虎道:“押野利遇乞过来。”

    谭虎应诺,不大一会,带士卒把野利遇乞押到徐平身前。

    徐平看了看一边同祭的人多保庆,又看看野利遇乞,道:“烧城之前胸到我帅帐,我对你说得明白,只要弃杖,我保你城中人马安然无恙,且衣食无忧。结果呢?你不但是自己不降,回城之后还假传我的话,说是不许卓罗城中兵马投降。野利遇乞,此次烧死数千人的惨祸,一大半要算在你的身上。”

    野利遇乞面无表情,沉声道:“今日我为你阶下之囚,怎么说都由你。不过,火总是你放的,我也一样在城里被烧!”

    “为一军之帅,自当体恤士卒。你们据卓罗城不降,那么我必然就要选少伤及本部兵士的办法破城,堆柴烧城是势在必行。火是我放的不错,就在现在,我一样要说这火放得理所应当!而你是在明知要全城俱亡的时候,去欺骗人多一族。”

    见野利遇乞黑着脸不再说话,徐平道:“你在党项地位尊崇,如今被俘,我只能派人把你押往京城,由朝廷处置,不能在此取你性命。只好学古人以发代首,以尉地下亡魂。来呀,去了野利仁遇头上须发,以祭奠地下亡灵!”

    谭虎应诺,带了两个士卒上来,把野利仁遇按住,自己亲兵动手,把野利遇乞的头发割了下来,就在供案前烧化了。一边人多保庆看见,只觉得百感交集。

    掩埋了此战战殁的党项人,带上自己一方战亡者的尸身,徐平下令回师。渡过黄河之后依然弃兰州城不守,全军回到榆中和定西城,维持战前的态势。

    卓罗和南一战,党项军全线溃败,与河湟蕃部在东线的联系中断,想再入河湟,只能从河西走牦牛城。牦牛城是唐时宣威军所在,又称宣威城,与桑怿一军渊源不浅。不过现在徐平无暇西顾,要全力对付会州以东的西寿监军司,与党项军争夺葫芦通道。

    从这一战中得益最大的,一是青唐的唃厮啰,没有了党项的支持,他对宗哥和邈川联军不再那么困难,河湟一带的局势由此生变。二是河西地区的沙州、瓜州、肃州、甘州和凉州,党项占领那里的时间不长,统治并不稳固,此次在卓罗和南战败可能引起那里动乱。

    二月二十一,丙午日,因为日食改元“康定”以应天变。同日,降德音,安抚陕西路军民。同日,因知谏院富弼上书,废除范仲淹遭贬后的越职言事禁令。

    赵祯回到便殿,只觉得身心俱疲。三川口一战之后,人心浮动,又因为黄德和诬刘平和石元孙降敌,得到了朝内外内侍的支持,案子迟迟定不下来,朝野议论纷纷。

    三川口一战不在于损失有多大,最主要的是打败了最精锐的禁军,一次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让朝廷失去了对禁军的信心。元昊带兵攻到延州城下,战线推到了宋境腹地,让西路民心不安。两者加起来,让赵祯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除了朝服,换了便服,小黄门上了一碗鸡汤来,让赵祯补足精神。

    赵祯刚刚端起碗来,一个小黄门急急来报,垂拱门外李迪和吕夷简带宰执求见。

    把碗放下,赵祯只觉得头大如斗,有气无力地问道:“诸位相公因何而来?”

    小黄门高声道:“听诸位相公讲,是秦凤路大捷!捷报刚到京城,来向官家报喜!”

    赵祯一下子愣住,过了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是捷报?哪里大捷?”

    “官家,是秦凤路大捷!小只听了这么一句,具体如何,还要听诸位相公讲。”

    赵祯猛地站起身来,在原地转了两圈,一时竟不知道做什么好。直到小黄门提醒众宰执还等在垂拱门外,才道:“让诸位相公进殿,崇政殿等候。”

    来的小黄门应诺出去,赵祯吩咐移驾崇政殿。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吩咐身边的小黄门:“且慢,等我再换上朝服,此等大事岂能马虎了!”

    小黄门低声道:“官家,便殿见大臣,自当穿便服,不必麻烦。”

    赵祯哪里肯听,一定要换了朝服才走。算着时间,这场胜仗是石全彬到了秦州,给徐平带去自己的话后打的。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战况,但他相信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能够稳定朝中上下军心的,这场胜仗一定小不了。规模不一定大过三都川一战,但此次一定对的是党项正规军,而不再是禹藏花麻这种土大王。说不定,就是前边说起的攻占会州。换上朝服以示郑重,这不是穿给诸位宰执看的,而是对这份雪中送炭的捷报。

    崇政殿里,李迪和吕夷简与诸位宰执肃然而立,面上却都是一扫这些日子的阴鸷,明显轻松下来。党项叛宋之后不久,赵祯便就打破了政事堂和枢密院互不通气的旧规,在政事堂不远新选了一处地方,让两府一起商议国事。有了这规矩,才有宰执一起前来。

    今天等的时间明显比平常久了许多,不过众人并不焦急,今天送的是捷报。上次三都川战败,枢密院压了一两天才敢报给赵祯,那些日子几位宰执压力才大。今天秦州的捷报一到,吕夷简没有分毫耽搁,便就把宰执招集起来,一起入宫。

    赵祯进入崇政殿,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李迪和吕夷简带众人行礼如仪,赵祯赐了座。等大家坐下,赵祯再也忍不住,问坐在前面的吕夷简:“许国公,到底秦凤路那里是如何大捷?”

    吕夷简起身捧笏:“禀陛下,刚刚臣等接秦州报捷,在卓罗和南大破党项番贼!”

    赵祯一愣:“卓罗和南?那是——哦,怎么在那里?不在会州吗?”


………………………………

第128章 优迁

    先前徐平送到朝廷的公文,确实说过下一次进攻的首要目标是会州,据此东向与泾原路一起打通葫芦川谷道。包括赵祯在内,朝中一直认为秦凤路的下一仗在会州,没想到这次跑到了另一个方向,突然跑到卓罗和南去了。

    吕夷简捧笏道:“陛下,徐经略送回朝的捷报中说了,此次是因为昊贼突然带了亲卫二万跑到卓罗和南,网罗周边蕃部,欲仿在鄜延路旧计,图谋新筑之榆中城。徐经略当机立断,统兵向西,亲提秦凤路兵马五万,渡大河,一日夜奔袭百里,于卓罗城下大破昊贼所统番贼精锐。激战一夜,昊贼仅以身免,逃窜灵州!”

    赵祯听完,觉得自己像在梦里一样。

    元昊在三川口再是怎么大胜,也没有攻破大宋的一座正经州城,现在的战事,实际上是在两国交界的蕃部地区。包括徐平攻占的定西城,也是蕃部首领禹藏花麻的地盘,并没有进入党项直接统治的地区。本来想着,会州作为党项的正式州城,攻下那里内外都有个交待,可以提振士气,却没想到徐平直接一棍子打到元昊的脑袋上去了。

    卓罗和南城再小,也是座城,徐平以五万攻三万,兵力上并不是绝对优势。此次面对的还是元昊自将的党项精锐,正面将其击败,这个意义就大了。三川口之败对宋朝最大的震慑并不是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也不是损失多么巨大,而是败的是“上四军”为主的禁军精锐,这一败说明宋军对党项军再没有任何优势。卓罗和南的胜利,是告诉朝野,禁军依然是强于党项军的,正面交锋有将其击溃的实力。

    赵祯最大的压力,是三川口之败后,朝野政治势力的角力。三衙将领把败因归结于文官经略的钳制,刘平进士出身,不能做统兵大将。文官则把败因归结于武将跋扈,不听军令,头脑简单,动不动就中了党项的奸计埋伏。中间再加上一个黄德和挑起的内侍势力参与其中,朝野波诡云谲,争权夺利,让赵祯不胜其烦。

    卓罗和南一胜,所有的乌云就都散去,各方势力都可以闭嘴了。连元昊都可以正面击败,其他番贼自然不值一提,说明朝廷前段时间的布置是没有问题的。

    吕夷简自然理解赵祯的心情,其实他的处境跟赵祯非常相似。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内侍,矛盾的交汇点都在枢密院,压力在内是赵祯,在外是吕夷简。

    缓了口气,吕夷简又道:“此战徐平一军,斩杀番贼都统五里奴和细母嵬名以下一万六千人,俘番贼天都右厢厢主野利遇乞、卓罗和南监军司正监军人多保庆以下六千余人。数十年来,这是本都对外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卓罗和南一胜,则秦凤路以西,番贼势力被荡除一空,绝河西数郡通党项道路,可谓断番贼一臂!”

    其实此战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吕夷简说的那样大,真能够做到这样,徐平早就出兵去攻了。不能够以数万大军占住兰州及其附近地域,一两年的时间就还会恢复原样。而如果徐平把秦凤路的兵力用于兰州,就无力东进,不能够与泾原路联合作战,对党项来说就是癣疥之疾。而要把兰州建设成进攻基地,三两年的时间是不够的。

    以徐平在秦凤路所面临的地理形势,占领了马衔山,就已经控制住了兰州,占与不占都一样。而要与泾原路连成一体,就必须再占领天都山,才能完全占有地利。把这两座山脉占领了,相当于就是占领了秦长城,才算是把战线彻底推到传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