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外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吕氏外戚-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听公瑾的意思,某还真就不信他秦旭有三头六臂,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有令我孙伯符退避三舍之能。”

“这……少主还需三思才是!”孙策的固执劲头上来,程普也是无能无力。只好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定下了主意。倘若是事情真到了一发不可收拾之时,就算是自己担上个冒犯主上的罪名,也要将孙策带离这是非大凶之地。

“伯符!情况瑜已皆知,事有不殆,还请速退。”其实涪关东西两侧相距三百余步,说起来也就隔着有不到两千米的距离。一来一回快马的话,几个呼吸的时间就能打个来回。潘璋这番前去又走的颇急。孙策同程普说话的功夫,周瑜已经带着几个人随着潘璋来至到了孙策面前。

“公瑾你……你怎么……”孙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位幼年好友,结义兄弟,也会说出这等话来,心急之下,眉头皱的愈紧,脸上的不悦之色丝毫不加遮掩。

“伯符!”同孙策相交已久,对自家义兄的脾气,周瑜也是门清,见孙策这般作态,周瑜也不着急,耐着性子对孙策说道:“兵者战危。决不可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这还是年少时你给我说的。如今秦某人已然带大兵来此,足可见萧关、丹阳郡之事已然失策。此番那秦旭记恨伯符你趁其攻略河北时攻袭吴郡、会稽两地,必然会有大动作以应对我等。瑜知本军兵士在人数、战力上,未必就会输给了那秦某人,只是担心既然丹阳有变,我豫章同丹阳之间又无险可守,以秦旭同那郭嘉等智谋之士周全的性子,会不会对豫章有所动作?倘若豫章一失,我等粮仓危矣,此中厉害,伯符可须再三思量啊!”

“豫章?!”要不说最了解孙策之人,当世当无人能出周瑜之右,周瑜之言,恰恰击中了孙策最为担心之处。豫章紧靠交州,米粮一年两熟,能让本是退守豫章的孙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恢复元气,孙策可不相信秦旭会对这等宝地不动心。而且周瑜之言,恰恰正是之前孙策曾经对程普、潘璋两人说过的豫章同丹阳之间的短处,在刚刚乍听秦旭出现时,孙策第一个念头就是豫章会不会遭难。此刻被周瑜再次提及,孙策本是不渝的脸色,也渐渐被凝重所代替。

“少主,韩当、黄盖两位将军派来援兵了!”正当孙策天人交战。为是退缩回豫章保存实力,还是继续在这里同秦旭死磕而由于时,突然听有兵士传报。

“义公和公覆派来援兵?”孙策脸色登时一喜,却又被浓浓的疑惑所代替,问潘璋说道:“德谋,文硅,某之前令你等去调兵之事,你等这么快就办好了?这才区区一个时辰……”

“不好!伯符快退!豫章!那秦贼的真正目标竟是豫章!”周瑜本在听到本军援兵来时便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孙策,眼眸中不安之色十分浓重,再听了孙策这番问话,脸色登时大变,也顾不得再同孙策解释什么,急急说道。

第四百六九章豫章之属(上)

周瑜号称一步三计,绝非浪得虚名。只将孙策的话听了半句,便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关窍所在。

孙策所据的豫章,地处岭南之左,毗邻一向奉行闭关政策的交州士燮和刘表鞭长莫及的荆南四郡,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又兼多产粮秣,除了人口少了点,又有山越为祸之外,单从军势上来讲,着实是个极佳的养兵之所。

之前周瑜为了破解孙策孤困一地的死局,用本郡所产的粮草及山越人难以企及的铁器为礼,同横亘在豫章郡同丹阳郡之间山脉中的山越宗部取得了联系,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为孙策募来了一支万余人的山越青壮蛮兵为羽翼。这些蛮兵,在颇为知兵的周瑜眼中,也许在地势平坦的战场之上,以其颇为糟烂的军纪和根本不成阵型的兵势来讲,或许连中原最次的骑兵一个冲锋都未必能够抵挡的住。可若是换做了在江东,特别是在岭南左近这多山的地形中,这些蛮兵真可谓就是如鱼得水一般。那些修建在地势险恶的山势中的关卡,或许对朝廷官兵来讲,皆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可对这些自幼生长在山林之中,跋山涉水如履平地般的蛮兵来讲,想要借势攻袭,简直就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容易。

依着周瑜所料。本是刘繇亲自率兵镇守的萧关,本军本就不过万人左右,在被周瑜派人“说服”的严白虎父子两万大军的强攻之下,再加上由宗帅祖郎所率的五千蛮兵襄助。有十天时间,在秦旭成功解决了广陵之事到来之前易主,根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算是郭嘉那番在周瑜看来漏洞百出的谣言。周瑜也是没有心思去戳穿,只等着最后看吕布军的笑话。反正周瑜也没有真正将希望全部放在萧关之事上,豫章距离吴郡,上隔着丹阳,下隔着会稽,就算是攻破了刘繇的本营,对孙氏势力来讲。其实也并没有直接的好处。反而还会助涨严氏父子的“气焰”使得其脱离掌控,倒还不如借严氏父子之手,一来消耗吴郡兵力。同时又能在拖延秦旭时间的情况下,为涪关战事争取时间,索性就让那留守在曲阿,传说是吕布军左军师的郭嘉自唱自演。也不必戳穿其把戏。平白增加攻略涪关的难度。

周瑜自认是算周全了事情的全部。丹阳兵战力以及同秦旭之间的恩怨,周瑜是了解一些的。就算是他秦旭当真是战神下凡,在吕布军主力北上之机,就凭借下邳所部的那近两万青州兵,同老牌天下精兵丹阳兵作战,在周瑜看来,再快至少也要用上个十天半月的时间。到那时,别说是救援涪关以保会稽郡了。怕是连吴郡都要被严白虎得了去。彼时孙氏势力就可以借着秦旭、严氏父子交战之机,坐收渔翁之利。

不得不说。周瑜的计划,堪称完美。几乎是秦旭所率兵士将要走的每一步,都已经在周瑜的算计之中。可偏偏令周瑜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秦某人那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手段,却成了周瑜计策的短点。天知道本是对立双方的两支强军之战,竟然会在半日之内如彼般戏剧性的结束。丹阳兵那些兵油子兵混子,怎么就这么对秦旭这厮服了软?周瑜怎么想也是想不通。直到眼见着涪关将破之前,周瑜才得了消息。原来秦旭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为“神人”下凡的传言,用那曾经让曹操四万大军自相践踏的“神雷”,复制了当初在青州时收复黄巾军的奇事,一举将丹阳兵逼降。

对于神人之类的说法,周瑜是不屑一顾的。曾经周瑜也是不止一次的怀疑秦旭,或者说是秦旭身后的吕布军中有墨家子弟参与其中。毕竟就发生在大汉开国时,张良计与过墙梯的事情,本就流传很广,虽然武帝时墨家人为的没落了,但周瑜作为同为世家出身的一份子,对于一些墨家仍旧在活动的消息,还是有些耳闻的。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此前一直在布置算计涪关的周瑜听到了孙策命人送来迟来四五日的,秦旭只用了半日功夫,便将丹阳兵收复,并且已经成功的渡过了大江,在江渚滩涂驻军的消息之后,周瑜就已经有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四五日的时间。对于大汉这种行路基本靠走,传话基本靠吼的年头,其实并不是个很长的时间。但那也得分人来看。总之周瑜是有理由相信,能够半日破了丹阳叛兵,收复广陵的秦旭,是极其有可能用不长,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制造另外一个奇迹的。不过周瑜心中虽然有此想法,却也是同孙策一般。被即将取得的大规模胜利冲的有些侥幸心理。对于秦旭能够战胜丹阳兵,除了惊悸于秦旭的手段之外,也不乏在内心中有丹阳兵之所以这般容易就投降,和秦旭领徐州刺史,白养过丹阳兵两年有关系。毕竟这年头讲究个恩义,丹阳兵再怎么强悍蛮横,对于秦旭这“旧主”,多少也会有些顾忌的念头。而眼下涪关将破在即,两害相权取其轻,若是当真能够破了涪关,长驱直入而入会稽郡、吴郡境地之内,那就算是秦旭再有强兵悍将,甚至当真破了豫章也无所谓,据有了会稽、吴郡两地,届时在孙氏故旧地盘之上客场作战,想再占上风,却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周瑜在见涪关战事如火如荼,而且大胜在望,也有了几分侥幸,暂时将心中的担忧压下,专心率兵奇袭涪关西侧,以策应之前给孙策所献上的声东击西之策,希望能打个时间差,赌一把能在秦旭大军到来救援涪关之前,将这易守难攻的涪关关口给拿下。

看来周瑜的运气终究是比不上秦旭。眼看着就要得偿所愿之时,关头的异状直接就给周瑜的心头泼上了一缸凉水。而潘璋的到来。更是令周瑜这**的胸口,登时结上了厚厚的冰层。

当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啊!周瑜在见到潘璋,还没有等潘璋开口时。就已经在潘璋略显得慌张的脸色中,猜到了眼下的困势。此番又听了孙策的语意。最令周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黄盖是押粮官,为保豫章至于涪关的粮道畅通,倒还好说。但韩当可是孙策重用的大将,几乎将整个豫章的边防都交给了他,令韩当率领朱治、孙静等绝对亲信以及新投的凌操、全柔等将。护得豫章周全。可眼下一贯视军令如山,奉命固守豫章之北以防丹阳、山越的韩当竟然不听军令,率大军来此。说是要“救援”孙策,可以说豫章之北已经全线大开,周瑜再搞不懂秦旭的用意,可真就侮了他江东周郎的善谋之名了。

“少主!末将救援来迟。还望主公恕罪!”正在孙策恨恨的盯着涪关城墙之上。兵士战心因秦旭大军到来而有退缩之意,而刚刚被压制的几乎无还手之力的太史慈兵势,正在缓缓扳回胜势导致之前孙氏兵势那一番强攻功亏一篑之时,先一步快马而来的韩当、黄盖两名老将,却是已经被带到了孙策面前。

“秦旭!秦贼!”孙策对两名老将的到来视若无睹,一手抚着胸口,咬牙切齿的怒吼道。

“少主?”韩当性子最直,见孙策如此。当即便要问个究竟。却被程普一把拉住,沉声问道:“义公。你同公覆不恪守本职,缘何会带兵来此处?”

“我……我等……德谋,怎么了这是?我等乃是见了少主及公瑾亲笔手书而来。难道不是么?”这下子韩当也是看出了事情的怪异之处。本是应该如火如荼的进攻的涪关之上,看样子还是孙氏兵力占据了上风,按理说,自己援兵到此,更是加重了攻下涪关的胜算,该高兴才是。怎么孙策身边兵士一个个皆是如此如丧考妣的模样不说,就连孙策、程普、甚至周瑜,都是一副凝重的神色。韩当当即满脸疑惑的从怀中抽出一卷已经拆了火漆的信函,递到了程普手中。

“少主……你看!”程普将信将疑的接过了韩当递过来的所谓孙策同周瑜两人的加急手书军令,又眼看着黄盖的手中,竟然也有同样的书信。看着上面十分熟悉的,根本就不似做假的两人手书和印信,程普难以置信的翻看了几遍,也没有看出做假的端倪来,只好满脸疑惑的将其交到了孙策和周瑜手中。

“不必看了!必然是假的!”孙策一脸急怒的将程普递过来的两封信函扫落在地上,狠狠的说道。

“假的?可这上面的笔迹和印信……”韩当看了眼孙策,下意识的就想要再辩驳几句,但孙策阴沉的脸色,以及涪关之上,明明已经占据了上风,却是已经开始有退却迹象的孙氏兵将,就是韩当再傻,也看出了事情的诡异来,急忙住了口。

“究竟是何人将此书信传于你二人?”现在场中唯一还有些冷静的,也就只有周瑜了。见韩当、黄盖表情不似做假,周瑜紧皱着眉头问道。

“乃是前番被公瑾派兵逼降的严白虎亲自交到我等手上啊!”韩当这时候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等事情,往大了说,可就是误信假传军令,将会给孙氏兵势带来灭顶之灾的大罪,就算是孙策看在他们老哥儿几个曾经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份上,不会处罚过重,但总归不是件光彩之事,韩当所言也就没有了之前的底气。

“嘿!严白虎!”孙策先是狠狠的砸了自己的手一下,几乎是咬牙切齿的怒哼了一声。

“伯符!看来丹阳之变已不可解,我等再三布置,没想到还是低估了那秦旭之能。严白虎那贼子,想必也是如那帮丹阳兵一般,已然为秦旭所慑,才使出这等奸计,以涪关为饵,来算计我等。这事早晚要让严白虎付出代价!而眼下之计,伯符,秦旭大军已至,硬拼绝非好计,我等还是先撤为妙,好在有义公、公覆两位将军带了大兵前来,而严白虎既然要用此计骗取两位将军的信任,所带兵力必然不多,我等倘若及时回还,没准豫章局势还能控制!”周瑜的一番话,确实说道了孙策的心窝子里。现在孙策虽然在暴怒之中,可也是能够看清楚现在的行事的。涪关之事,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也是已经不可为。现在最为要紧的,还是保住本营,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豫章郡易守难攻,就算是秦旭带兵追击,也可以凭借着地形之利,力保主力不失,这样不曾同秦旭大军谋面,便又被秦旭慑退的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却是眼前最为正确的选择,想来就算是孙策再不情愿,估计也只能依着周瑜此言行事了。

“秦旭!”孙策用已经是血红的眼睛,艰难的回头看了看涪关之下,几乎到处都堆满了的本军同涪关守兵各自已经残缺不全的尸体,几乎用能够嘶哑喉咙的声音,冲着涪关依旧插着的大大的将旗发出令人心酸的怒吼之声。

……

第四百七十章豫章之属(中)

孙策自觉从未如此憋屈过。这种距离大愿得偿只有一步距离,却又不得不放弃的滋味,让孙策此刻生吞活剥了秦旭的心思都有。

功亏一篑啊!当真是功亏一篑!眼见着涪关仅剩下的千余守兵,仿佛又重生了绝强的战力,对已然登上了涪关城墙却不得不且战且退的豫章孙氏兵将,亮出了最锋利的獠牙。让本是应该出现在功劳簿上的一个个孙氏悍卒,饮恨当场,孙策就恨不得生出不去管豫章得失,拼死也要同秦旭争个高下的心思来。

“少主!秦贼大军片刻即到,倘再不走,豫章一失,我等终将无家可归矣!”程普虽然看周瑜不顺眼,但在这个时候见周瑜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