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本草品汇精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1-本草品汇精要-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 
此生风驴肚中【时】(生)无时(采)无时【用】以乌驴肚内者为良【合治】(圣惠方)治目 
翳用 
此虫三七枚曝干入石胆半钱同研瓷盒收勿令见风每日点三五次其翳自消 

续集卷之七下虫鱼部
裸虫
内容:x大毒x 
金蚕(本草纲目)【名】食锦蚕【地】(蔡绦丛话云)金蚕始于蜀中近及湖广闽粤浸多【质】 
状如蚕【色】金色【治】(陈藏器云)故锦灰疗食锦虫(蛊毒注云)虫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 
如蚕 
之食叶也今考之此虫即金蚕也【禁】此蚕日食蜀锦四寸南人畜之取其粪置饮食中以毒人人即 
死也蚕得所欲日置他财使人暴富然遣之极难水火兵刃所不能害必倍其所致金银锦物置蚕于中 
投之路旁人偶收之蚕随以往谓之嫁金蚕不然能入人腹残啮肠胃宛然而出如尸虫也有人守福清 
民讼金蚕毒治求不得或令取两刺 入其家捕之必获 果于榻下墙隙擒出夫金蚕甚毒若有鬼神 
而能制之何耶又(幕府燕闲录云)池州进士邹阆家贫一日启户获一小笼内有银器持归觉股 
上 
有物蠕蠕如蚕金色烂然遂拨去之仍复在旧处践之斫之投之水火皆即如故阆以问友人友人曰此 
金蚕也备告其故阆归告妻云吾事之不能送之家贫何以生为遂吞之家人谓其必死寂无所苦竟以 
寿终岂至诚之盛妖不胜正也【解】(李时珍)谓金蚕之蛊为害甚大故备书二事一见此蚕畏 
一 
见至诚胜邪也(夷坚志)言中此蛊者吮白矾味甘嚼黑豆不腥以石榴根皮煎汁吐之(医学正传) 
用 
樟木屑煎汁吐之亦一法也(李时珍)意不若以 皮治之为胜其天 

续集卷之七下虫鱼部
裸虫
内容:x音霎x 
腊虫(纲目总附)诸虫内【地】(裴渊广州记云)林任县有甲虫嗜臭肉人死食之都尽 
纷纷 
满屋不可驱【质】(张华博物志云)广州西南数郡人将死便有飞虫状如麦集入舍中人死必食 
不 
可断遣惟剩残骨乃去【解】用梓板作器此虫即不来(林邑国记云)广西南界有 腊虫食死人 
惟 
豹皮 
水虎(纲目附录)溪鬼虫内○(襄沔记云)中庐县有涑水注沔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甲如 
鳞鲤 
射不能入秋曝沙上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出膝示人小儿弄之便咬人人生得者摘其鼻可小小使之 
名曰水虎 
鬼弹(纲目附录)溪鬼虫内○(南中志云)永昌郡有禁水惟十一二月可渡余月则杀人其 
气有 
恶物作声不见其形中人则青烂名曰鬼弹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白花菜主下气(汪颖)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痹痛擂酒饮止疟(本草纲目)【名】羊角菜 
【苗】 
(李时珍曰)白花菜柔茎延蔓一枝五叶叶大如拇指秋间开小白花长蕊结小角长二三寸菜气膻 
臭 
惟宜盐菹食之(汪颖曰)一种黄花者名黄花菜形状相同但花黄也【时】三月种之【质】其子 
黑 
色而细状如初眠蚕沙不光泽【禁】(汪颖曰)多食动风气滞脏腑令人胃中闷满伤脾【臭】膻 
【味 
】苦辛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翻白草根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本草纲目)【名】鸡腿根 天藕(李时珍曰)翻白 
以叶 
之形名鸡腿天藕以根之味名也楚人谓之湖鸡腿淮人谓之天藕【苗】(周宪王曰)翻白草高七 
八 
寸叶硬而浓有锯齿背白似地榆开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白两头尖峭生食煮食皆宜 
【地】(李时珍曰)鸡腿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一茎三叶尖长而浓有皱纹锯齿结子如胡荽子 
中 
有细子【时】春生弱茎四月开小黄花【色】叶面青背白根赤肉白色【质】根状如小白术头剥 
去赤皮其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小儿生食之荒年人掘以和饭食【味】甘微苦【性】平【治】 
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 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崩中下血用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 
煎一盏服○疟疾寒热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无名肿毒疔毒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 
科酒煎服出汗即愈○浑身疥癞并 疮溃烂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洗收每用一握煎浓水熏洗效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黄瓜菜主通结气利肠胃(汪颖)【名】黄花菜(李时珍曰)其花黄其气如瓜故名【地】(汪 
颖曰)黄瓜菜野生田泽形似油菜但味少苦取为羹茹甚香美【苗】(李时珍曰)此菜田野遍有 
小 
科如荠花与茎叶并同地丁但差小耳一科数花结细子不似地丁之花成絮也野人茹之亦采以饲鹅 
儿【时】二月生苗三四五月开黄花【味】甘微苦【性】微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水蕨主腹中痞积淡煮食一二日即下恶物忌杂食一月余乃佳(本草纲目)【地】(李时珍 
曰) 
水蕨似蕨生水中(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云梦之 即此菜也 音岂【味】甘苦【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微毒x 
藜叶主杀虫(陈藏器)煎汤洗虫疮漱齿 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本草纲目)根主烧灰和 
荻灰 
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本草纲目)【名】莱 红心灰 鹤顶草 胭 
脂 
菜【地】藜处处有之【苗】藜即灰 之红心者茎叶稍大河朔人名落藜南人名胭脂菜亦曰鹤顶 
草皆形色名也嫩时亦可食故昔人谓藜藿与膏粱不同老则茎可为杖【诗云】南山有莱北山有台 
(陆机注云)莱即藜也初生可食谯沛人以鸡苏为莱皆名同物异也(韵府)谓藜为落帚亦误矣 
(宝 
鉴论云)鹤顶龙芽其顶如鹤入外丹用【收】八九月和子收之【用】(李时珍曰)按(庚辛玉 
册云) 
鹤顶阴草也捣汁煮粉霜烧灰淋汁煎粉霜伏矾石结草砂制硫伏汞及雌黄砒石【味】甘【性】平 
【合治】红灰 五斤茄子根茎三斤苍耳根茎五斤并晒干烧灰以水一斗煎汤淋汁熬成膏别以好 
乳香半两铅霜一分腻粉一分炼成牛脂二两和匀每日涂三次治白癜风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甘薯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按(陈祈畅 
异 
物志云)甘薯出交广南方【苗】(按嵇含草木状云)甘薯薯蓣之类或云芋类也根叶亦如芋根 
大 
如拳甑蒸煮食之味同薯蓣性不甚冷珠崖之不业耕者惟种此蒸切晒收以充粮糗名薯粮海中之人 
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时】以二月种十月收之【用】根【质】其根似芋亦有巨魁 
大者如鹅卵小者如鸡鸭卵剥去紫皮肌肉正白如肌南人用当米谷果食蒸炙皆香美初时甚甜经久 
得风稍淡也【味】甘【性】平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酸笋主作汤食止渴解酲利膈(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酸笋出粤南(顾 海槎录云) 
笋 
大如臂摘至用沸汤泡去苦水投冷井水中浸二三日取出缕如丝绳醋煮可食好事者携入中州成罕 
物云【味】酸【性】凉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败瓢主消胀杀虫治痔漏下血崩中带下赤白(本草纲目)【用】(李时珍曰)瓢乃匏壶破开 
为 
之者 
壶卢烧存性研末搽之以消为度一府校老妪右腋生一瘤渐长至尺许其状如长匏子久而溃烂一方 
士教以此法用之遂出水消尽而愈【合治】中满鼓胀用三五年陈壶卢瓢一个以糯米一斗作酒待 
熟以瓢于炭火上炙热入酒浸之如此三五次将瓢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酒下神效○大便下血败瓢 
烧存性黄连等分研末每空心酒服二钱○赤白崩中旧壶卢瓢炒存性莲房 存性等分研末每服二 
钱热水调服二服有汗为度即止甚者五服止最妙忌房事发物生冷○脑漏流脓破瓢白鸡冠花白螺 
蛳壳各烧存性等分血竭麝香各五分为末以好酒洒湿熟艾连药揉成饼贴在顶门上以熨斗熨之以 
愈为度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南瓜主补中益气(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 
矣【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饰节有根近地即着其茎中空其叶状如蜀葵而大如荷叶八 
九月开黄花如西瓜花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结数十颗其子如冬瓜子形 
【时】三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经霜收置可留至春【用】肉浓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穣瀹食 
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色】或绿或黄或红按(王祯农书云)浙中一种阴瓜宜阴 
地 
种之秋熟色黄如金皮肤稍浓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此即南瓜也【味】甘【性】温【禁】多食发 
香港脚黄胆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气壅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苦瓜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生生编)子主益气壮阳(本草纲目)【味】苦甘【名】 
锦荔 
枝癞葡萄 (李时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地】苦瓜原出南 
番 
今闽广皆种之【苗】(周宪王曰)锦荔枝即癞葡萄蔓延草木茎长七八尺茎有毛涩叶似野葡萄 
而 
花又开黄花实大如鸡子有皱纹似荔枝(李时珍曰)苗引蔓茎叶卷须并如葡萄而小结瓜长者四 
五 
寸短者二三寸皮上痱 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 
子亦有痱 南人以青皮煮肉及盐酱充蔬苦涩有青气按(费信星槎胜览云)苏门答剌国一等瓜 
皮 
若荔枝未剖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也【时】五月下子生苗七八月 
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色】青色【味】苦【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x无毒x 
石花菜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原【名】橘枝(李时珍曰)并以形名也【地】(李时 
珍 
曰)石花生南海沙石间【苗】高二三寸状如珊瑚有红白二色枝上有细齿以沸汤泡去砂屑沃以 
姜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种稍粗而似鸡爪者谓之鸡脚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 
胶冻也(郭璞海赋)所谓水物则玉珧海月十肉石华即此物也【味】甘咸【性】大寒滑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x无毒x 
龙须菜主瘿结热气利小便(本草纲目)【名】一种石发似指此物与石衣之石发同名也【地】 
( 
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味】甘【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睡菜主心膈邪热不得眠(本草纲目)【名】瞑菜 绰菜 醉草 懒妇葳【苗】(李时珍曰) 
按嵇含草木状云绰菜夏生池沼间叶类茨菇根如藕条南海人食之令人思睡呼为瞑菜(郭宪洞冥 
记)有却睡草食之令人不睡与此相反也(纲目云)按苦菜龙葵皆能使人不睡却睡之草其此类 
乎 
【时】(段公路北户录云)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土人采根为盐菹食之好睡【味】甘微苦【性】 
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有毒x 
皂荚蕈主积垢作痛泡汤饮之微泄效未已再服又治肿毒初起磨醋涂之良(本草纲目)【用】 
(李时珍曰)生皂荚树上木耳也不可食采得烘干备用【味】辛【治】肠风泻血皂荚树上蕈瓦 
焙 
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葛花菜(本草纲目)主醒神治酒积(太和志录)【名】葛乳【地】(李时珍曰)诸名山皆 
有之 
惟太和山采取云乃葛之精华也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上盖蕈类也【色】其色赤脆【味】苦甘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鸡 主益胃清神治痔(本草纲目)【名】鸡菌(李时珍曰)南人谓为鸡 皆言其味似之 
也 
【地】(李时珍曰)鸡 出云南生沙地间下蕈也又广西横州出雷菌遇雷过即生须疾采之稍迟 
即 
腐或老故名作羹甚美亦如鸡 之属此数种其价并珍【苗】高脚伞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 
茶烹肉皆宜气味皆似香蕈而不及其风韵也【味】甘【性】平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舵菜主瘿结气痰饮(本草纲目)【苗】(李时珍曰)此即海舶舵上所生菌也亦不多得【味】 
咸甘【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陈藏器曰)苦竹肉有大毒x 
竹蓐(本草纲目)主一切赤白痢和姜酱食之(孟诜)苦竹肉灰汁炼过食杀三虫毒邪气破 
老血 
(陈 
本草 
作竹肉因其味也【地】(孟诜曰)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李时珍曰) 
此 
即竹菰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 
即 
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禁】(陈藏器曰)竹蓐生苦竹枝上如鸡子似肉脔有大毒以灰汁煮 
三 
度讫然后依常菜茹食之炼不熟者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应别有功人未尽识之耳【味】甘咸【性】 
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石耳主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吴瑞)明目益精(本草纲目)【名】灵芝 
【地】 
(吴瑞曰)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崖上远望如烟(李时珍曰)庐山亦 
多状 
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味】甘【性】平【合治】泻血脱肛石耳 
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榔梅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榔梅出均州太和山相传真 
武 
折梅枝插于榔树誓曰吾道若成花开果结后果如其言今树尚在五龙宫北榔木梅实杏形桃核道士 
每岁采而蜜煎以充贡献焉榔乃榆树也【味】甘酸【性】平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有小毒x 
龙荔生食令人发痫或见鬼物(纲目出桂海志)【名】(李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龙荔 
出 
岭南状如小荔枝而肉味如龙眼其木之身叶亦似二果故名曰龙荔【时】三月开小白花与荔枝同 
时熟不可生啖但可蒸食【味】甘【性】热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五敛子主风热生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