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主权、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改变利润和工资制度等措施。当时,经济工作重点放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上:放慢重工业增长速度,加速农业、轻工业发展,调整消费与积累比例,根据本国经济资源和技术力量,调整工业结构,加速发展用料少、劳动密集、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生产部门,优先发展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通讯、仪器等部门。
  1946年事件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共达220亿福林,相当于年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
  1946年11、12月制造工业生产只相当于前一年同期的20~30%。
  为启动经济,1947年政府首先采取措施提高动力尤其是煤的生产,努力消除通胀危险,厉行节约,并提高一些部门工资,掀起生产竞赛高潮。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对克服暂时困难也起了很大作用。
  1947年国民经济计划超额完成,经济恢复到1944年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48年起,匈牙利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49年实际已提前一年达到计划主要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61
  指标,到1960年,计划超额完成。
  三年内国民收入增长20%(计划为13%)
  ;工业生产增长40%(计划为22%)
  ,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划为14%)
  ,工业中的社会主义成分达98%;农业总产量比194~1947年平均总产量增长11~12%(计划为12%)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72%;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10~1%,(计划为6%)。
  三B年计划期间,匈牙利在发展国民经济、扩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
  1949年11~1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此前匈共和劳动人民党各召开三次代表大会)
  ,当时党员人数已增到438万。
  代表大会标志着事件后稳定政局阶B段的结束。卡达尔在匈党中央委员会报告中总结说,“目前,安定、巩固和迅速发展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国内政治形势的特点。人民政权比反革命暴乱前更加强大,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基础大为扩大,社会主义建设进展正常,生机勃勃。”会议总结了历史经验,表明全党思想达到了统一。卡达尔在报告中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强调“记取经验教训,不再重犯错误”。
  会议作出《关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和今后任务的决议》,对党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经验教训及党所遵循的方针原则作了理论的概括总结,并提出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任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经济任务和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导原则》。
  大会提出“在我国完成社会主义的奠基工作,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在今后几年内完
  86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①
  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七大”
  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1946年事件期间一半以上农业生产合作社被解散。
  1947年7月匈党制定的《农业政策纲要》指出,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合作化,并提出一系列新的鼓励措施。
  1948年12月匈党中央会议要求在合作化运动中坚持自愿原则和说服教育,否定了用提高税收的压力迫使农民入社的主张和无限期推迟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作出进一步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议。对入社生产资料折价偿还,实行土地分红,建立社会保险和退休制度,以及加强党组织建设,选派干部和技术专家去合作社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国家进行扶助,增加投资,加速机械化、现代化步伐,这些措施加速了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合作化运动在随后的三个冬春分三阶段展开,而在每个阶段后都着手进行了合作社的整顿、巩固工作。第一阶段(1949年1~3月)社员增加334万,农业社耕地由B占全国的134%增到344%。第二阶段(1949年12月~B1960年3月)社员又增加38万,农业社耕地增到全国的461%。第三阶段(1960年11月~1961年3月)社员增加B34万,共达120万,农业社耕地增到76%,结束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961年底,匈国营农场和农业社耕地占到全国的946%。
  1962年召开的匈党‘十大“宣布结束社会主B义的奠基工作,进入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的阶段。匈牙利探索
  ①摘自《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记录稿》,匈牙利科苏特出版社1960年版。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6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经过一波三折终于走上正轨,找到了“匈牙利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匈牙利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又一崭新阶段。
  0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接受苏联模式
  第一节 加速从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解放后,捷领导人哥特瓦尔德强调,捷将通过自己的特殊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和完善民族阵线这一组织形式,运用民主手段,分化和孤立资产阶级右派,和平走向社会主义;以人民民主制度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在政治上保持同反法西斯的资产阶级党派合作,利用传统的议会民主,建立捷共所领导的联合政府;经济上在实行工业国有化和计划管理的同时,允许私人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尽可能利用资产阶级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在国际上建立的广泛经济联系。
  1948年二月事件之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共产党情报局革除,国际形势紧张,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影响日益扩大。在这种形势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于1949年4月举行了第九次代表大会,哥特瓦尔德在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建设社会主义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71
  的物质基础,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工业和农业中获得胜利。报告将总路线具体化为10条,其主要内容是:执行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善供应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和巩固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限制和排挤资本主义因素,争取小农、中农,孤立富农,使农村走向社会主义;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的国家机器,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阶级斗争的道路;巩固民族阵线,使人民民主制度走向社会主义;依靠苏联,发展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维护党的团结,保持党的纯洁性,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由此可见,总路线的重点是加速从人民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改变生产关系,强调阶级斗争。
  捷共九大还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49~1943)的指标:工业增长47%,农业增长16%,建筑业增长130%,铁路运输增长39%,消费品增长40%。计划强调以工业发展,特别是机械工业发展为主。
  由于头几年计划执行比较顺利,加上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捷共中央决定给“一五”计划加码,要求加快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98%,其中重工业提高到130%,轻工业提高到70%,斯洛伐克工业由原来74%的增长速度增加到168%,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指标也有所提高。
  “一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资料的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由1948年的476%上升到1943年的623%,机械工业增长了3倍,B                                    B而军火工业生产占机械工业的30%。
  斯洛伐克工业生产达到战前的4倍。
  1937年,斯洛伐克工业与农业的比例为36∶64,
  2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1943年为67∶33。
  “一五”
  计划结束时,捷工业生产达到1937年的210%,农业生产因为未完成五年计划,仅达战前的8%。
  在生产关系的改造方面,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除农业以外,已基本消除。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捷从1943到1944年,三次降低商品零售价格,使群众每年节省100亿克朗以上。捷还降低某些所得税,增加了退休人员的补贴。
  1943年3月,斯大林去世不久,捷共中央主席哥特瓦尔德突然病逝。他在解放初期提出的走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道路,被迫放弃。他在苏联的压力下,牺牲了他的支持这条道路的亲密战友,他自己也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苦闷之中,颓丧消沉,经常借酒浇愁。
  1943年3月,他参加斯大林葬礼回国仅9天,即与世长辞,由萨波托茨基继任共和国总统,诺沃提尼领导捷共中央书记处。同年9月,捷共中央全会决定不设党中央主席,改设捷共中央第一书记,选举诺沃提尼担任此职。诺沃提尼于1904年出生,1921年加入捷共,在捷共州、县委工作,1941年被德国法西斯逮捕,被监禁在茅特豪森集中营,1944年获得解放,任捷共布拉格州委第一书记,1946年起,任捷共中央委员,1941年为捷共中央书记,1943年任政府副总理,1947年被选为共和国总统。
  1944年6月,捷共举行第十次代表大会。这是哥特瓦尔德逝世后捷共的首次代表大会,由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诺沃提尼作关于党的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政府总理西罗基作关于国民经济计划和农业发展等问题的报告。大会要求在新的条件下贯彻执行捷共“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诺沃提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371
  尼在报告中强调,人民民主制要逐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全部基本任务,民族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不可机械地分开,应由前者发展为后者。这就是说,要加速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大会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了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针对“一五”计划出现的问题,提出主要的一条是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特别要加快能源、原料、采矿业的发展,消除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缺点,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大会决定加强思想战线的工作,反对社会民主主义、马萨里克主义①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强调通过集体领导形式发扬党内民主,还提出了克服个人崇拜现象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没有立即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而是实行1944和1944年两个年度计划。
  这是因为捷领导希望通过年度计划消除或至少缓解“一五”计划后期出现的比例失调现象。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使捷“二五”计划同苏联东欧大多数国家的发展计划同步进行,因为它们从1946年起,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
  两个年度计划的指标和执行情况是:工业1944年计划增长41%,结果增B长44%,1944年计划增长88%,结果增长107%。农业B1944和1944年的计划均未完成。
  这期间,在发展农业的方针上,有了变化,逐步改变过去以畜牧业为主,粮食和饲料依靠进口的政策,强调以农作物生产为主。这对解决粮食问题
  ①马萨里克(184~1937)捷资产阶级共和国首任总统,哲学家,宣扬实证主义、折中主义和人道主义,被称为马萨里克主义。
  4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具有重大意义。
  1946年6月,捷共举行全国代表会议,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标,提出在“二五”计划期间,基本上要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其前提是迅速发展生产,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使这种生产关系在农业中占优势。代表会议还提出,要使发达的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帮助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在同资本主义和平竞赛中获得首位”。
  ①“二五”
  计划还必须克服燃料动力、原材料落后的状态,争取改善运输,并消除农业落后的情况。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化学化,为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创造前提。还强调要把斯洛伐克经济提到捷克地区的水平。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和执行情况是,1946年到1960年,工业计划增长44%,实际增长66%,建筑业计划增长47%,实际增长74%,整个投资计划增长70%,实际增长90%。农业计划增长27%,实际仅增长11%。
  捷共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给以极大的注意。哥特瓦尔德于1949年在捷共“九大”的报告中就指出:“在我国,农业不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二月事件后,就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
  1949年2月,通过了《统一农业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示范章程,着手建立初级社和高级社。起初,不少中、小农表示怀疑和观望,一些富农则持敌视态度,甚至煽动农民反对合作社。合作化运动中出现了“左”的偏差,一些干部用行政命令手段强迫农民入社,将不愿入社的现象说成是
  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历史》下册,中文版第174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471
  阶级斗争的表现。党内甚至有人批评比较稳健的党的领导人萨波托茨基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散布了模糊观点,为敌对分子所利用。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又允许富农入社。合作化中的偏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943年~1944年春,发生了退社现象,全国7%的合作社自行解散,未解散的合作社也有不少人退社,27万公顷土地回到了私人手中。针对上述现象,捷共领导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强调合作社应遵循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1944年上半年,退社现象受到遏制。
  1947~1948年,合作化运动进一步发展,国营农场逐步建立。
  到1949年,社会主义成分在农业中已达844%,除B了边远山区不适宜集体化的地方,基本上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