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杀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杀业-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那又如何是好?到时候田单就是有三头六臂,再多摆一百次火牛阵,照样也无济于事了。齐国岂非要亡国?



第十章:三日之内(上)
    刹那之间,大殿上众人均感彷徨,下意识闭口不语,致使大殿上名副其实,鸦雀无声。但就在这时候,一把沉凝声音突然响起,却正是陈胜。
    陈胜收敛眸内精光,缓缓问道:“庞使者,你刚才说,这块和氏璧,是赵国为了显示结盟的诚意,所以特地拿出来送给我们齐国的,对不对?”
    庞煖拱手道:“不错,和氏璧正是我赵国诚意之象征。却不知陈兵卫有何见教?”
    陈胜简单道:“没什么高见。我只不过忽然想起,当年和氏璧之所以失踪,原因是一次宴会。那次宴会听说张仪也有份参加的。啊,对了,我对于贵国的蔺相如素来十分敬仰。可惜自己生得太迟了,没机会和蔺丞相见一面。真遗憾啊。”
    陈胜这两句话,彼此南辕北辙,乍听似乎毫无关系。但齐王、田单、还有庞煖等,那个不是人精?那个不是博学多闻之辈?他们自然都知道,当年张仪还没有前往秦国搞连横,与师兄苏秦的合纵之计对着干之前,曾经前往楚国,投入楚国丞相昭阳门下当食客。
    昭阳乃是楚国宗室,并且立有大功,所以楚王将珍藏的和氏璧赏赐给他作为奖赏。一次昭阳召开宴会,会上把和氏璧拿出来让宾客们欣赏。没想到宴会结束后,和氏璧竟然就不翼而飞了。虽然没证据,也始终找不到和氏璧的下落,但当时大家都认为,偷走和氏璧的人,就是张仪。
    当年的张仪苏秦,乃是纵横家的代表。今日庞煖同样也是纵横家,彼此身份有重叠之处。至于蔺相如,他的“完璧归赵”故事更加千古传颂。这两件事一加起来,陈胜分明就是指责庞煖其实毫无诚意,明面上送出了和氏璧,实质暗地里却打着欺骗齐国答应参加合纵之后,就偷偷把和氏璧重新弄回去的主意。
    且不论实情是否如此,一旦让齐国抓住这个借口来发难,则天下人再不会相信赵国的所谓诚信。而五国合纵也势必因为此事而分崩离析。到时候无论赵国想要抗秦或攻齐,都只属奢想罢了。
    庞煖原本并没将陈胜放在眼内。然而陈胜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却不但让庞煖的威胁落空,更有可能让六国合纵抗秦的全盘大计也彻底失败。霎时间,这位赵国使者面色一变,已不敢再对陈胜有半分轻视。他强颜干笑道:“哈哈,素闻齐国人才济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陈兵卫年纪看来不大,言辞之利,却不下于秦国甘罗。当然,陈兵卫体格健壮,将来所享福寿,想必比甘罗更盛。”
    甘罗是秦国上卿甘茂之孙,乃是位神童。曾经自告奋勇,替秦国丞相吕不韦说服了本来不愿前往燕国的张唐,让张唐改变主意去赴任。又出使赵国,说服赵悼襄王割让河间五城之地予秦。秦庄襄王大喜,于是拜甘罗为上卿,而此时这位神童才年仅十二岁。可惜甘罗虽然有才,却无寿。拜上卿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此事发生不过才区区数年,天下人所共知。此刻庞煖提起甘罗,明是赞扬陈胜的才华,暗地里实则在咒他早死。当然,这种所谓诅咒毫无实际效果。所以庞煖不过图个嘴上痛快,而陈胜更不会将之当回事。关于这一点,彼此都心知肚明。所以在诅咒的同时,庞煖也全力开动脑筋,试图找到办法来进行破局。
    庞煖能一力促成赵魏韩外加楚卫合共五国进行合纵,当然是深具智慧之人。弹指之间,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当下其神情重新舒缓下来,回头向齐王和田单两人分别拱了拱手,开口说话。
    “王上、田丞相。西秦戎狄之性,残暴堪比虎狼。若不设法破秦,东方诸国将同受荼毒,永无宁日可言。所以这次我赵国主持合纵,全出于为天下着想的一片公心。和氏璧正是诚意所在。至于当年蔺丞相的举动,外臣可以保证,绝不会发生于今日。王上大可立刻将和氏璧收起,存进宫中宝库。至于结盟参与合纵之时,大可另找时间商谈。”
    庞煖说得慷慨,可到了此时此刻,谁都知道假如齐国收下了和氏璧,就等于已经答应参加合纵。而此事又是齐国绝不愿意的。但若公开拒绝,则庞煖之后便极有可能拉拢燕国一起攻打齐国。所以和氏璧已经成为一个烫手山芋,接下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良久良久,齐王咳嗽一声,亲自捧起装有和氏璧的锦盒,将它重新交回到庞煖手里,叹气道:“大齐是否参与合纵,并非寡人就可以决定的,还需再咨询群臣意见,才可以作最后定夺。所以这和氏璧嘛,便劳烦庞使者暂时继续保管了。这样吧,三天之内,我们必定给庞使者一个答案。到时候庞使者再拿出和氏璧来,将之作为贵我两国结盟的象征当众献上,岂非更好?”
    缓兵之计!毫无疑问,这是一着缓兵之计。三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已经足够发生很多事了。庞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三天时间,将会是如何难捱。自己能否活的过这三天,三天之后和氏璧究竟会不会再失踪一次,那真是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有心拒绝吧,然而齐王既不肯立刻收下和氏璧,庞煖总不能把礼物硬塞到齐王手里。何况两国结盟合纵这种大事,也确实没可能现在就确定下来的。故此这着缓兵之计,可说根本无法破解。
    但即使无法破解,庞煖至少可以有办法将危险性减少至最低限度。他淡然一笑,拱手道:“当然当然。结盟大事,自然不能草率。既然如此,那么外臣便耐心多等三天好了。不过……和氏璧不见天日还可,一旦见了天日,恐怕将会惹来宵小觊觎。假如三日之后在下拿不出和氏璧,岂非误了咱们两国的大事?”
    田单目光闪烁,在旁边斩钉截铁地道:“庞使者不必担心。本相这就回去调派人手,对使馆严加保护。三日之内,保证连只苍蝇都休想可以骚扰得到庞使者。”
    庞煖笑道:“多谢田丞相美意。不过又何必如此劳师动众?何况人多手杂,更容易出现意外。庞某斗胆,想向齐国相借一人一地。如此,则和氏璧无忧,庞某亦无忧矣。”



第十章:三日之内(下)
    田单奇道:“只需要一人一地?却不知道究竟是谁人,什么地?”
    庞煖淡淡道:“此人就是稷下剑圣忘忧先生,此地则是稷下学宫的观星台。”也不等齐王答应与否,他长身站起,向旁边的曹秋道深深弯腰行礼,凝声道:“忘忧先生,为大齐着想,为东方六国着想,为天下人着想,请先生纡尊,助庞某一臂之力。”
    曹秋道是名纯粹的武者。所以他看待事物的目光,同样也单纯而直接。齐王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不愿参加合纵,田单为什么要支持合纵。这些他都不管。他只知道秦国是东方诸国之公敌。参加合纵抗秦,长远来看对齐国绝对有利无害。何况还有和氏璧和十五座城市的土地人口,何乐而不为?
    故此,当庞煖求到自己头上来的时候,忘忧先生不假思索,立刻就点点头,沉声道:“庞使者可以来稷下学宫,暂居观星台。曹某保证,三天之内,不管你抑或和氏璧,都必定万无一失。谁想打你们的主意,先问过曹某手中宝剑再说。”
    庞煖喜动颜色,连忙再度行礼道谢。旁边处,齐王满脸无奈。田单和大王子满面喜色,二王子则面色铁青,额角青筋跳动,显然已经恼怒至极点。
    ※※※※※※
    庞煖已经离开,田单和大王子也相继告辞。齐王寝宫之中,齐王、二王子、还有陈胜等三人相对而坐,商量对策。没说得几句,二王子已经暴跳如雷。他破空大骂道:“可恶!曹秋道那老匹夫!不识大体,不明大势,轻举妄动,被别人当了枪使居然还沾沾自喜。这样的见识,简直连替本王看门牵马的小厮都不如。他还称什么剑圣?根本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蠢材!”
    痛骂之声未毕,立刻就听见“呯~”一声震响,却是二王子愤愤然伸手在茶几上打了一掌。用力之大,震得自己手掌也隐隐生痛。可他心中恼怒已至极点,竟完全感觉不到痛。打了一掌还不够解气,紧接着又是一掌。
    齐王叹气道:“二王儿,不必如此。曹公对大齐的忠心毋庸置疑。虽然眼下做错了事,但你也不得如此出言侮辱,明白吗?”
    二王子虽然依旧愤愤不平,但既然父亲发话,他也不敢违拗,当下只得气鼓鼓地答应了。齐王喘了几口气,举目望向陈胜,问道:“陈密使,按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陈胜能在自己出身的世界得到天下无敌威名,绝非仅凭拳头。事实上,真正精深的武道,是用头脑来练,而非单靠身体练的。他在江湖里打滚了十年,上至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国家领袖,下至街头流氓,和什么人没有打过交道?什么样的心思是他看不穿的?故此事实上,陈胜对于齐王的用意,可谓了如指掌。
    此刻听齐王终于开口问起,陈胜也懒得和对方兜圈子,直截了当道:“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行。第一,干脆齐国就答应了参加合纵,出兵攻打大秦。当然,王上假如选择这条路的话,最好先杀了陈某,将陈某的人头交给赵国使者。这样齐赵之间,盟约就稳固了。”
    齐王连连摇头,道:“行不得行不得。大齐国如欲富强,只能学习秦国的远交近攻。若然参加合纵,则远不能交近不能攻,事事为他人所掣肘,实在无益。故此寡人早已下定决心,与秦国结盟施行连横之策。此心从未改变。陈密使不必再有所疑虑了。”
    陈胜点点头,沉声道:“那只有行第二条路了,就是抢走和氏璧,杀掉庞煖。到时候赵国既表现不出他们那所谓诚意,最可倚重的大将也死了,自然没办法再逼迫齐国加入合纵。”
    齐王和二王子面面相觑,沉默了好半晌,二王子方才犹犹豫豫地道:“陈密使,现在庞煖托庇于曹秋道门下,要杀庞煖和要抢走和氏璧,首先就得先过曹秋道这一关。这……恐怕不容易吧?”
    曹秋道也是人,不是什么神仙。他剑术虽然高,但只要有一、二百名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使用长枪硬弩同时进行围攻,那么曹秋道哪怕本事再大,也照样要死。然而稷下剑圣在齐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已经和神仙没有分别。假如当真调动士兵去围攻,说不定这些士兵刚看见曹秋道的背影,就已经手脚发软,主动抛下武器下跪磕头了。
    唯一可行办法,就是派遣少数精锐高手执行任务。但齐王想来想去,都觉得自己麾下那些所谓高手,对上曹秋道的话,恐怕连一个回合都挨不住已经被斩掉了。而过不了这一关,庞煖与和氏璧的安全就稳如泰山,谁也动不了。
    左思右想,仅存的希望,似乎就全在陈胜这位秦国黑冰台密使身上了。刚才桓公台点将殿内,陈胜和曹秋道枪来剑往,虽说曹秋道稍占上风,但也没能明显压过陈胜,假如想要派人去杀庞煖以及盗和氏璧,则除去陈胜之外,还有谁能办得到?
    刚刚庞煖在齐王面前,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侃侃而谈,软硬兼施,说得齐王几乎无可奈何,只能屈服妥协。但陈胜却就在此时开口,三言两语,点出了问题关键,才让齐王与田单有转圜余地可供施展。故此,齐王也不敢将陈胜单纯地看成是徒具勇力,却见识浅陋,可以任凭自己引诱利用的武夫。
    齐王在齐国王位上稳坐三十年,当然不可能是个草包。他阅人无数,知道对付某些人可以用手段,但对待另外一些人,则开心见诚地说话效果最好。当下也不矫饰,沉声道:“说是两条路,其实只有一条路。陈密使,你若能助寡人度过这个难关,无论寡人或贵国储君,都必定会记住你的功劳。”
    杀庞煖破坏六国合纵,本来就是陈胜必须完成的试练任务。何况现在还搭上块和氏璧,任务奖励如此丰厚,却又何乐而不为?再加上现在曹秋道成为了庞煖的保护神,要杀庞煖,必须先闯过稷下剑圣这一关。也就是说,陈胜最在意重视的两件事,都合二为一了。就是齐王不说,陈胜自己也非得去干这事不可。
    既然如此,那么陈胜亦不假言推托,直截了当道:“无非是将七日后稷下剑会的事,提前到三天之后而已。不过,我只会对付曹秋道。其他的事,我可不管。”
    齐王面上流露出一丝喜意,沉声道:“不妨。到时候陈密使你只管专心办事就是。至于其他的,自然有寡人一手操持。包管没有其他闲杂人等会骚扰得了你。”
    聪明人话说三分即止,讲到这里,彼此都已经心领神会,也无须再多废话了。陈胜眼下唯一需要做的事,便只剩下一件:养精蓄锐,以三日后稷下学宫一战。
    ※※※※※※
    天下间什么地方最守不住秘密?一处是青楼妓院,另一处就是王宫大内。庞煖本人还没出王宫,他在齐王面前所说的那番话,便已经传遍了宫城。等到庞煖回到赵国使馆,三日后赵国使者将在稷下学宫的观星台,向大齐国君敬献至宝和氏璧,同时两国正式缔结盟约,齐国参与合纵抗秦的事,整座临淄上上下下几十万居民,已经无人不知。
    其实事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也未必全是王宫中人泄露口风。相当程度上,庞煖自己也有刻意推波助澜。齐国上下不愿意参加合纵,他岂有不知?但是诸国合纵抗秦,首先就必须保证无后顾之忧。
    齐国和秦国向来交好,而且庞煖也隐约收到过风声,田单和秦国的吕不韦似乎暗地里勾结极深。万一诸侯与秦军交战的时候,齐国忽然从背后过来捅上一刀,那可如何是好?所以无论如何,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必须把齐国拉拢过来,把它和三晋及楚卫等已经合纵的五国,绑在同一辆战车之上。
    荆轲刺秦王,那是发生在十多年之后的未来,所以庞煖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做图穷匕见。但自己在王宫中当众拿出和氏璧,却实在就是逼迫齐国摊牌了。齐国既然仍旧不肯答应合纵,庞煖就知道接下来这三日,自己每个刹那都有生命危险。即使有曹秋道庇护,也未必就能保证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