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赵氏的脸一白再白:“安民,叫邻居们都散了吧,咱们自家的事,还是关起门来自家解决的好。”

    安民应声去了,张赵氏又转过脸对着吴氏喝道:“你给我回东厢”

    吴氏张张嘴想说什么,一伙人都脸色不善的望着自己,闭上嘴巴乖乖回屋去了。

    “蓝大哥儿,蓝二哥儿, 咱们去堂屋说话。”张赵氏小心翼翼将蓝氏兄弟往堂屋里让,又招呼安英上茶。蓝氏兄弟冷哼一声跟着走了,倒要看看张赵氏能说什么。

    安平将乐清乐云交给蓝氏和方氏,也跟着去了,蓝氏打了清水,一边抹着泪儿,一边给姐妹两个清洗,又进屋寻了新衣裳出来。

    方氏一边帮着收拾,一边在旁上劝着:“你也别太急,凡事有安平在呢。今天发生了这事儿,正好以后心里也有个防范不是你放心,你大哥二哥在这儿,讨不出个说法儿来是不会走的,还有,这事儿不会叫乐云姥娘知道的。”

    堂屋里,一片沉默。

    张赵氏小心的看看蓝氏兄弟,又看看老张头,再看看自家两个儿子, 最后低下头去。照今天的架势,看来不给个说法是不行了,想到这,张赵氏不由对今天的冲动后悔不矣。

    “安平,这事儿你咋说?”沉默了好长时间,文有先开口了。

    安平低头沉默着,手指紧紧捏在一起,眉头深深的拧着,半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轻轻吐出两个字:“分家……”

    张赵氏一惊,脱口而出:“ 不行”

    “我看行。”老张头谁也不瞧,谁也不看,闲闲的在地上磕磕烟袋,仿佛这三个字不是从他嘴里说出来一样。

    ~~~~~~~~~~

    票票统统留下

 第六十三章投票表决

    第六十三章投票表决

    “老头子”张赵氏惊诧的望向老张头,不信这话是从对家事从来不管不问的老张头嘴里说出来的。

    “我同意”安英把脸往旁上一扭,她实在不忍心叫二嫂再呆在这个院子里受委屈了。而且……分了也好,分了也就……再不用看见那个人了……

    “你,你们”当着蓝氏兄弟的面不好说什么,张赵氏气急败坏的来回指着两人,一口气堵在胸口,堵得她手都抖起来了。

    “我看即然安平提出来了,安英跟大叔又都愿意,婶子你是个什么意见?”蓝文有沉声打断张赵氏对老张头跟安英的无声质问,这次即然闹成这样,不如趁机分家了吧。这样一大家子放在一起搅稀粥,安平再有能耐,文娟再吃苦,也过不上好日子,只有分家单过,才有安平的出头日,文绢才能少吃些苦。就算到时家里忙不过来,兄弟几个也愿意伸手帮忙。

    “娘,一家人在一块儿过日子不就图个热闹乐和么?可是今儿闹成这样,再在一个院子里过只会更加激化茅盾,伤了互相间的感情。不若分开了,或许还好些。”安平又追加了一句,今儿就算乐云两个舅舅不在,他也要把家分了,无论如何。

    张赵氏被话赶话儿逼到了这份儿上,也不能不答应,可是她又实在不甘心,只好挥挥手:“我老啦,实在想不通你们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即然你们想分家,那晚上叫全家人都聚齐了再说吧,也要问问安民跟安宝的意见,要是愿意分家的人占多数,那咱就分。若是不愿分的占多数,那咱们就不分。”

    又转向蓝氏兄弟:“蓝大哥儿,蓝二哥儿,分家的事且晚上再说。至于乐清乐云么,我也知你们心疼外甥,今儿这事,实在复杂,就算我老婆子糊涂。可毕竟是长辈教训小辈,如此也算正常,再追究也没什么结果。不若我答应你们, 不管晚上的决定是分家还是不分家,以后乐清乐云姐妹要是犯了错,先让她们娘教训,若是孩子娘教训得不好,我老婆子再出面,你们看,这样行吧?”

    蓝氏兄弟对视一眼,点点头:“成”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蓝氏兄弟又去看望了一下蓝氏和乐清乐云,问她们走不走。

    都这样了,还怎么走?哪能放心走?这个家虽然穷,可毕竟也辛苦攒下了点东西,要是家家里没人时吴氏就进来这么乱翻,任谁能放心得下?再说乐清乐云小姐妹,小脸儿肿得,哪有脸出去见人?蓝氏只能托方氏改日将落在乐云姥娘家的东西捎回来,自己娘儿仨就不回去了,叫她好好的跟乐云姥娘解释,又悄悄数了三百文钱叫方氏带上,这是答应人家的,可不能耽误了方氏娘的病。

    方氏劝慰了蓝氏几句,跟在蓝氏兄弟身后回去了。

    蓝氏寻来两块软布,在凉水里浸了敷在乐清和乐云肿起的小脸儿上,一边抹着泪。

    “别哭了,这回也算是因祸得福,娘答应晚上看看众人的意见,要分家哩。” 安平一边叮叮铛铛的修门,一边安慰。

    “我看未必分得成。”蓝氏吸吸鼻子:“安英是个姑娘,早晚要嫁出去的,她的话又不算数。我估计晚上说话算数的,就只有爹娘,东厢西厢还有安宝,爹娘指定不愿分,东厢怕是也不愿分,就咱们一支愿意分的,管啥用?”

    安平笑笑:“你不知道吧?爹向着咱们哩。他刚说了,他愿意分”

    “真的?”蓝氏猛的抬头:“爹愿意?他要是愿意的话,那就看安宝的了。”

    “三叔指定愿意”乐清忙插嘴,不小心扯动身上的伤,痛得龇牙咧嘴,心里暗暗发誓,要是叫自己得了机会,必要报这个仇,抽吴氏的大嘴巴子,把她脸都抽烂

    到了晚上,吃过饭,所有人都回了屋里,连安英都进了里屋,堂屋里只留下安平安民安宝和老张头,张赵氏,要对分家的问题投票表决。

    吴氏一脸紧张的在屋里走来走去,事情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本来想着是她跟蓝氏都生完,到时候她家凭着长孙,定可以将家中那头牛要过来,哪想到现在事情提前了,她还没生呢,没有男孙,要牛就困难了,只希望这次分家分不成,怎么也得拖到她的儿子出生呀。

    蓝氏跟两个女儿呆在屋里也有些紧张。这个家不分不行了,没法再过下去了,要是今晚这么好的机会都没分成,那以后更就没个盼头了。扭头望望两个女儿刚有些消肿的脸,深深的叹一口气,心里发狠,若是没分成,她就带孩子去娘家住,张安平,他爱咋滴咋滴她不能再叫孩子在这儿受委屈

    堂屋

    张赵氏张嘴看着张安宝,惊讶,诧异,不理解:“安宝,你……”

    张安宝咧嘴‘嘿嘿’一笑:“娘,我愿意分家哩愿意愿意愿意”

    张赵氏颓然的垂下手,事情已经这样了,三个人愿意分家,她还能说什么? 只是不明白自己跟安宝好做了一通工作,要是分了家,他不但读书没钱,而且娶媳妇可就难了, 这小崽子咋就没听进去呢?自己跟他说这些的时候,他想啥去了?

    安宝像是知道张赵氏所想一般,又补充了一句:“只是分家,又不是要断亲,兄弟还是兄弟,怕啥哩?”以前小乐清没少在他耳根旁念叨这事,他也不耐烦家里一天到晚的争争吵吵,早就想分家了。

    “那就……分吧……” 张赵氏闭闭眼,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孤立了。

    第二日,张赵氏请来本家四院, 主持分家事宜。

    老张头是个外来的,所以本家四院就是张赵氏的几个兄弟,赵大山,赵三山和赵五山。

    大山因着那十亩地的麦种的事已经跟张赵氏彻底闹翻,反而与安平亲近了许多,三山谁也不亲谁也不近,五山家两个女儿都跟蓝氏要好,所以五山也跟安平家关系不错。

    所以分家时,这几人多多少少是向着张家西厢的。

    这次分家的前提是,各过各的日子,挣了钱,得了粮,都是各屋的,不用上交,吃饭也都在各屋里吃,人情往来也都自己打点。逢年过节时,该往主屋送的礼一样不能少,而且安英跟安宝成亲时,两个哥哥也要无条件伸手帮忙。说完这些,便开始分东西了。

    东西厢各分到了能免强维持到麦收的粮食,又分了锅碗瓢盆,就开始分院子里的禽蓄。鸡平均分成四份,兄弟三人一人一分,老张头夫妇一份,猪是留给安英的,所以要归张赵氏。至于牛么,也是归张赵氏,理由是张赵氏和老张头现在都半老了,没什么力气,有牛也能代些重活,要不然,他们哪能做了那些力气活儿?

    分完了家里这些,就开始分地了。

    八亩地也是均分成四份,兄弟几人一人一份,年前被羊糟蹋的那块张赵氏自己留下了,这块地不用费力气就有粮食拿,她自然要留下。然后就是那十亩的佃地了。因为是佃地,所以根本没分, 张赵氏全都留下了。佃地么,你们想种,自己佃去你佃多少老杨家就有多少。

    前面这些在本家四院主持下,分得还算顺利。最后最不好分的,是房子的问题。

    因为安平是兄弟三个人,安宝将来成了亲,就不能再在主屋睡了,也要分出去。所以兄弟三人之中,必须得有一个搬出张家小院儿,另建住处或是另买处房屋。安宝还小,这事就要在安民安平兄弟之间选择,张赵氏拿出二两银子来作为补贴。

    另建一处宅院,最粗陋的也要十来两银子,好一点的就要十五六两,若是买的话,更要再加三四两银子才能成,张赵氏才给二两银子,这事儿明显是个吃亏的。

    这种事情本家四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由他们兄弟作决择。安民以家中长子,要留下照顾老人为由,把事情扔给了安平。安平沉默半晌,将手中烟杆往地上狠狠一扣:“成了我搬”

    “ 好勒安平你盖房子时,就叫我过去给你帮忙”安平眼里浮起一丝喜色,高兴的道。

    “对对,叫你哥帮忙。”吴氏也笑起来,得不到牛也就算了,她可是不会搬出这小院的。开玩笑,看上去搬出去的能得二两银子,可实际上等于是欠了十几两的饥荒啊, 那要还到哪辈子去?安平他们不是能折腾东西卖钱么?那就叫他们搬

    安平理都没理这二人,蹲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狠吸烟。蓝氏过去蹲在他对面,拍拍他的手小声道:“你不用愁哩,我想的也是咱们搬要是还住在这小院儿里,那叫什么分家?不用担心,咱们吃点苦,这帐债几年也就还上了。”

    安平点点头,又对张赵氏道:“娘,我们搬。不过新家弄好之前, 还得住在西厢。”

    “那没问题,你搬走了,我再叫安宝搬西厢去住。”张赵氏板着脸,心里暗哼,分家是你们闹出来的,要搬当然也是你们搬你们不搬谁搬?要么就别闹着要分家

    如此折腾了一天,这个家算是基本分开来了,晚上睡在炕上,安平跟蓝氏开始盘算着新房的事。

    新房一定要有两张炕,女儿们都大了,不能再睡在父母的炕上。

    新房院子要大,这样蓝氏就不用在田里扎篱笆养鸡了,不但可以在院子里养鸡崽儿,还可以养猪崽儿,羊崽儿。

    新房一定要……两人有些兴奋的盘算着,渐渐迷糊的睡了过去。

    ~~~~~~~~~

    真臭们,类得们,我犯错误了,特来自首。。。。。。那个,吴氏跟田丰茂是堂姐弟,他们竟然不是一个姓氏,哦卖嘎,多亏浅唱同学的提醒。

    不过现在这两 人的戏分已 经不少了,这时候再改我怕再把大家弄糊涂了,所以决定就这样吧,你们就当田丰茂是跟他娘姓的吧。。。。。。

    我乖乖去蹲墙角了。。。

 第六十四章现世报

    第六十四章现世报

    分家之后,西厢分得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堆在屋里,蓝氏一早起了就去收拾去了。

    安平也起了个大早,分家了固然叫人高兴,可是眼下事情也很多,首要的当然是房子,但最紧迫的却是田地,他们现在手头上只有那四亩肥地,要靠这四亩地养活一家子人外带还要还债那是不可能的,依安平的能力,他自己也能种十亩的地,所以还得赶紧去佃六亩地过来,现在虽不是种粮的时候,但种些瓜菜卖卖也行,再过两日就进四月去了,那可就连瓜菜都种不下了。

    所以安平早起吃过饭便匆匆去杨家了。

    安民来得比安平还早,他们只有两亩地, 情况比安平还紧急,可这种时候,杨家的地几乎都佃出去了,没佃出去的也已经雇短工种上作物了。要知道,三月末几乎是公认的佃地的最后期限,一般到最后两天还有地没佃出去的话,杨家就会雇佣人自已种,毕竟只要种上了,就比空着地强。

    而想佃已经种了作物的地,自然是要另外拿钱的。杨家的地是五成的地租,如果种的是瓜菜,那就换算成银钱,而如果佃的是已经种了作物的地, 那么五成租子之外,还要付菜种钱,再按一亩地一百文来付人工钱。

    安平想佃六亩,那就等于是除了菜种和地租之外,要额外拿六百文的人工钱,实在是不划算的紧,可是这种时候也顾不得其它了,只能佃下来——这时候不佃,再往前等菜熟了,人家杨家恐怕就不佃了。

    租子照例是秋收后再付,但菜种钱和人力钱是要当面先付的,这些加在一块差不多要一两银子,安平咬牙从张赵氏给的补贴房屋的二两银子里拿了一两出来,在待佃的地里挑了六亩离自家那四亩地比较近的,当下签好了地契,便回家了,房屋的事还没影儿, 他有的是事情要忙。

    安民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他想佃八亩,可是他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吴氏那里倒是能凑出百十文的铜板,可这点钱连一亩地也佃不下,管什么用?安民这才有些急了,吴氏跟乐荣本来就能吃,东厢虽比西厢少一个人,但在吃食上一顿饭下来却比西厢要吃得多,而且吴氏马上就要生了,请产婆, 过月子,这些都需要钱粮,现在若是佃不下地,那到时候就等着哭吧

    跟杨家管家好言相求了一番,才答应将事情缓一缓。安民火急火撩的奔回家,跟吴氏商量着要借钱。吴氏私藏的钱还有五六十个铜板,要是去娘家凑凑,或许能得到两百个,这所有的加起来顶天也就四百个钱儿,是远远不够的。无奈之下,安民只好跑去跟张赵氏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