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想到由自己执笔的折子,将被万岁龙目所览便是干劲十足!俨然回到了年少之时,略带期许又满是欣慰之色。毕竟多年的苦读不曾白费,若说先前是因得了卢大人的明言提点,但那份折子却实打实的出自他汪清洋的手笔。

此番不但是得了侍郎大人的青眼,更有望直接奉到御前,不消说的已是他汪氏一门,这多少年来最为令人惊喜的大好消息!即便不能因此得了升迁之机,也大可拿来装点门楣。

这旁是副提举的一腔热血,干劲十足,而另一方卢提举大人,却正忙着给身在京畿的父亲大人奋笔修书。不为旁的,只想借此良机好歹也该帮村自家兄弟一把,毕竟卢府兴衰此时已不是他一房之人所能左右。惟有兄弟二人,齐心协力方能安然度过这多事之秋!

置于日后,分府之事反倒显得不似往日那般了。待回府后先去了正屋,递那封家信到母亲前面,就是早已有了准备。此番卢府得益或许事后,二房所能分得也是有限,但也只有卢府地位稳固,自己这区区八品小官,才能不必忧心其余之事。

而那旁细细读信的太太王氏,不禁满怀欣慰地含笑点头:“若是朝廷劝桑在即,适时添补几亩桑园也是势在必行。比起那后知后觉者而言,我们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随即唤了鲁妈妈进到跟前,将此事的始末略提了一提,便交待了她尽快着手悄悄使了人回转毅州,置办些荒芜树林便好。听得太太如此一说,这旁的卢二爷不禁低声追问一句:“为何不寻那本就是栽培桑园的所在?”

却被太太王氏苦笑着连连摇头:“我儿到底还是初涉官场,不知其中艰险!这劝农兴桑的折子,可是由于你所在的宝钞提举司,势要推广小额宝钞所致。如此一来,那‘避嫌’二字却是不可不提,不在京郊庄外置办桑园,便是为了此桩。”

“难怪,即便去到了毅州城外,还需避人耳目,选了那无人问津的荒芜树林改作桑园。”边接了话头,边是缓缓颔首。

引得那旁的太太,不禁笑骂一声道:“若论课业之事,的确与你大哥是不分伯仲。只是老爷常年将他带在身旁,仕途经济一桩到底比你略胜一筹!”

对于本就无意与兄长相争的卢二爷而言,不过是过耳之言,只是略略颔首,轻笑不语。自家这次子本就是那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如今能在户部任上,坚守至今已是难得,想必正如老爷信中所提,倒不失为一步好棋。

只是那家书之中,卢老爷未曾细说端倪,此刻在卢府太太眼中儿子能安然留任,已算是难得二字,实在不敢期许过多。若是换作常年在老爷指点之下的长子临岩,或许就能有一番不俗的作为了。

卢府此番毅州置办桑园之事,却不同以往由大管事出面,而是直接托付给了身在城中的亲家,毅州首富魏员外家。此举自然是为了之前在府中,闹得尽人皆知的那桩荒唐事!

索性借由此桩,送份大礼与亲家便可缓和一二,毕竟当年卢家正处低谷之时,得过他魏家诸多帮村。更在随后做了这儿女亲家,此时得了消息,权作补偿他家女儿也算合情合理。

试问换了别家,压根就不会这般作想,只是此事起因却在太太劝说一桩。若非如此,只怕他卢府大房再添人口,也需得两年之后了。

倒是那毅州首富魏员外颇为识趣。想自家女儿本就那争强好胜的烈性子,又总爱将当年帮村卢府一桩挂在嘴旁,任谁家七尺男儿也必是恼怒非常。只是魏家就她一个女娃,自小娇惯着养大,才落下这许多的不足。

“如今能得亲家这般照拂已是难得,又何来卢府理亏一说?”放下了手中竹扇,满是责备的瞪了眼身边的正室。

“咱们家女儿,好歹给他们卢家生养了两个儿子,这会儿还没得中举人老爷哪,就想着纳妾……。”当即就听得这旁魏员外出掌,一击重重拍在桌面之上。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添佃户(上)

 

 

“就是有你这般贪心的娘亲,才将个好端端丫头教养成了那般骄纵的性子!”不待那旁正室的反驳之声,又是一句掷地有声之言:“想当年我那秀才岳丈,却不是这般教育你们兄妹几人吧?”

原本那句反驳,显然已被哑在了喉中,再吐不出半个音节来。毕竟当初这魏胡氏,也因其本是秀才家的闺女,才被夫家看重,不惜重礼下聘娶了过门的。

虽说那会儿胡家只能勉强糊口,他魏家也不过是多了二十来亩薄地可耕罢了,但比起仅靠在私塾做先生的胡秀才家而言,殷实不少。

随着魏家置办的田产日益增多后,家中不单多了佃户若干,还另在城中有了自家的米铺与外借的门脸儿,自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的越加富贵了起来。旁的不提,单是城中东南一片的铺面中,足有四成之多都归于了他魏家的名下。

至此后,毅州魏家才逐步坐上了城中首富之位,随着与世代官宦的卢家结成女儿亲家,更是如虎添翼。少说这往后的十数载内,怕是再无旁个能越过他家去。

如今这远在京城为官的亲家,有及时送来这份人情,更是令魏员外喜出望外。女儿嫁入卢府这些年,若是别家公子爷,只怕早就纳了新人在后院了。眼下虽说除了姑爷的功名之事,尚不得如愿,但至少那京为官的亲家,还将自己这般普通出身的放在眼中,已是难得咯!

魏家固然不缺金银,但历来皆以读书人为高,对于自家能与这般的官宦之家结亲,已是荣耀的很。再加之,亲家还能这般照拂自家一二,却是他魏员外始料未及的好事。

不由恨铁不成钢地呵斥一句道:“漫说是卢姑爷收两个侍寝的丫鬟了。就是再添几个也在情理之中。”抬手指向窗外,又是直言一句提醒:“你且去问问这毅州城中,但凡有些产业的人家,能有几户不曾纳小的?”

满是无奈的点了点自己,才重重叹了一句:“当初要不是他卢家的老太爷卸任在家,又添了祖中的事务一桩,咱们家想要与他们家攀这门亲事,只怕是打着灯笼都没处寻去!”

听得当家的这般一提,那旁的魏胡氏愈发是没了底气,毕竟当年外借与卢府的二千两纹银。也早就还上了。再别提,临了人家还添上了一笔利钱与自家,可算不得白借了去的!

见其面色已是一阵红过一阵。这旁的魏员外才停了下来,缓缓摇头道:“咱们家是运气好,刚巧赶上了他卢氏族内纷争之乱,要不然就他们家自太祖那会儿起,便世代为官的积累之下。又怎能被那区区二千之数难倒?”

想这位到底是毅州的首富,悄无声息地置办些偏远之地的荒芜林地,却是何其简单之事。不出半月时日,漫说是选妥桑园所在了,就连官府的购置文书,也都已被魏家遣人安然送抵了京城卢府之中。

拿着手中桑园地契。这旁的太太王氏不禁含笑念叨:“果然是毅州首富,即便是我卢家大管事转回城去,专司此桩都未必能在半月之内。将此一切办理稳妥。何况那位也是明白的很,特意选了郊外偏远之地,连片的荒芜多年的林地,更万无一失!”

听着主子的低声念叨,一旁的鲁妈妈不免点头附和道:“想那魏家原本不过是一户小有田产的地主。能在短短三十年间,便跃升成毅州首富便是力证。即便今日商铺林立。还不忘农耕那桩,所以才能如此麻利将此事办妥。”

闻得此言,也是连连颔首,要说这魏员外本就是那念旧之人。即便如今凭借城中许多铺面外借与人,已是进项颇丰,却还不忘旧时跟着自家的众多佃户们。不但留下了大半的田产,还始终以最便宜的租子,交了与自家的佃户们耕作。

就在正屋这主仆二人说道起,远在毅州的魏家诸般之际;另一旁西厢房内,夫妻俩也正翻看着山庄地形图,规划着来年给茶农们建筑瓦房的所在。

又在图纸上多添了一笔,才停下手来的二奶奶,已是低声追问了一句:“要不索性都改作连排的屋舍,分了前后两排也就足够了。如此一来,只需在一字排开的小院前,修筑一条宽敞的平坦道途便好。”

“也是。比起四五家挤作一团的大杂院,确实爽利了不少。”顺势望了一眼,忙又接着道:“要不索性沿着山势围作一圈,虽不免费些修路的银子,刚好那山脚之下本不堪大用的滩涂之地,分了出去。”

抬头打量了相公一眼,才又低头好生度量一翻图稿,不禁点了点头附和道:“确实分到各家后,至少应该够各家门前载上一片菜地之用的。无论他们是自家用也好,还是卖了贴补日常也罢,倒是被如今这般散碎耕作的好些。”

谁知这话却引得身旁的卢二爷,低笑一声:“当场娘子不是还惦记着,将河滩之地圈作放养鸭、鹅之用。怎么这回子,倒是舍得放手给人了?”

让他这么一提,二奶奶也惟有苦笑摇头道:“如今咱们都无望转回山庄去,即便书信写得再详实,到底不比亲自看顾着便利。再则眼下茶园还未有进项可言,长久以往还需给茶农们添些零碎的才好。”

顺手已是比了比书案上,前日才被蔺管事,悄悄递了进来的信笺不由一声叹:“饶是那再心宽的,眼瞅着良田那头耕作的佃户们,是一日更胜一日的红火,哪能不干着急的?”

“滩涂放养鸭、鹅固然不错,却是需得不少人手看顾一二,如今单是茶园的活计,就已是排得满满的,哪里还能腾出手来,兼顾那桩?更何况咱们分了滩涂地与他们,便是各家自用的,又无须另外交租子才是最得人心。至于鸭、鹅一项不待多时,也是势在必行。”

“哦,这又是怎么个说道?”闻听这最后补上的那句,不免也是颇为诧异的追问了一句道。

只见这旁的二奶奶,伸手点着图稿上一处,轻笑反问道:“夫君可还记得旧年,苏叶她们两个丫鬟的来信中,是怎么说起的?按理说咱们用麸皮、豆粕,圈养在后面牲口棚里的那几头猪仔,本打算年节时分给各家后,多出三成便直接卖了与镇上的酒楼……。”

“却不想,哪里还有多余,直接都被自家山庄上茶农与佃户们包圆了!”回想起这桩来,不禁愣住片刻后,也是轻笑着一阵摇头。原来这山庄内无论是田间耕作,还山上茶园中的佃户们,皆已不似当初那般的窘迫度日咯。

由于他夫妻二人都是用惯了鱼肉荤腥的,无意间倒是把庄上佃户们的伙食标准,给订高了。早年间,哪里月月吃肉的份,却不想自打来到这渌水山庄后,此间的主家却是出奇的大善之人。

不但是一到年底,就给各家分猪肉,另有在桑园里放养了一年的肥鸡,一并发到每户手中。漫说自家只是这庄上的佃户了,相比好些富贵人家的家生子来,都未必能有这般好的!

再别提,东家让茶农们住瓦房这等稀奇事咯!当数日之后,茶园的众多佃户们,正各自搬着家中的条凳,去到借住的村口听向管事说道年底安排时,更是惊呆了所有在场之人。

“啥?等来年春耕后,还真的给建大瓦房呀!”这旁才刚拔高了嗓音,惊呼出声,那头的老农就已是接了一句,喃喃自语道:“还给每户分半亩菜地种!”

就听得一旁自家老婆子,忙不迭是补了一句道:“还是东家特意给咱们免了租子的!”

禁不住已有人小声议论起来,这等好事可是还在梦中不成。原先被洪水冲毁了家园,无家可归之际,听得官衙的差役劝说,往这边偏僻山头来开垦茶园时,不过是为了寻个糊口度日的所在。

无论哪家都不曾想到过,从此也算是时来运转了,这般的和善东家本就难得,竟然还是如此的心善,更是再难遇上。想连着两年给佃户们分肉,便已是感动了大家伙。但对于当初提及的瓦房一事,却还是将信将疑的占了过半之数。

眼下不单是亲耳听见,这旁的向管事说道起,有关来年修筑大瓦房的所在。更是明确点出另给各家门前圈上半亩地,用来种菜蔬。

“往后再别提回乡那桩!”不等为首的老茶农言语,原先那会儿还时常念叨着,一旦自家挣够了盘缠后,就该辞了东家去的那位中年汉子,却是首当其冲落下一句实在话来,将满场的佃户都给逗乐了。

抬起手来,也是笑着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伙噤声后,才让一旁的桑园管事胡老爹接过话头,继续言道:“咱们东家信里交待了,茶园的佃户们来年有新屋住,咱们村里若是有愿意跟着去的,也定是不出三年,便也能改了瓦房小院!”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添佃户(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若是经由那位渌水山庄的向管事之口,恐怕信以为真的不占三成。可如今却是不同,是自己同村的胡老爹,亲口当着众人面前告知的。

刚才还有那村民好奇,也学着佃户们一般,坐在一旁凑热闹。就是想听听他们庄上,那久未回转的东家,又给大家伙添了啥样的好吃食?却不知那旁,看似也与自己一般,只是偶尔得空来凑数的桑园老管事,还真是有话说与同村的乡邻们。

“这都是真真的!”禁不住颤抖着犹如枯槁的双手,硬是躬着身子骨快上两步,满是激动地抓着胡老爹臂膀的古稀老汉,忙不迭再度追问了一句来。

反手忙是将其搀扶过一旁,笑呵呵的直点头应道:“哪里敢哄尼老叔的哟!可不都是真的,咱们这位东家说的每回都是实在话。”扶了老汉坐稳后,才又对着凑热闹的同村乡邻们,提了一句:“大家伙可还记得年前,东家另给的那份米粮?”

这话一提,那旁三五成群的村民们,却已是点头附和了起来。旧年里,这渌水山庄的东家就因桑园产出颇丰,就曾特意来信,让田里多分了每户养蚕的农家,足有三斗的上等梗米。

别看这些虽是不多,却让村民们是好一阵欢喜。毕竟是额外多给的粮米,而且还是平日自家都不舍得下锅的上等梗米,就是不一般!

若是再加上,帮着饲养的桑蚕那桩来,已不是多添一笔进项这般简单了。如今这全村中也仅有不到二成的人家,是实在腾不出手来才没接这档子差事。要不然定是全村老少齐上阵,指定将那片桑园给包圆了才好。

今日再听得胡老爹这么一提,更是个个喜上眉梢!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