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噗哧’不待这旁小丫鬟麦冬刻意低声一句提醒完,那旁早已忍不住笑出声来的二奶奶叶氏,忙是停下手中活计:“都歇息片刻再忙不迟……呵呵呵,这丫鬟如今也是越来越活分了!”

“还不都是奶奶您给惯得!”一甩帕子,便佯装不理会那旁拿她取笑的主仆二人,背对而坐。

给一旁的麦冬使了眼色,就听那旁二奶奶无奈叹了一声:“原想着那余家大郎也算是良配,好像终究是勉强了!到底与我卢府的内宅一等丫鬟……索性趁着还未下聘之时,再与你另选好的去,万事都由二爷与我……。”做主两字尚未出口,那旁的背对之人已忍不住,吃惊望向过来。

却见那旁主仆二人哪里是正经说话,主子是微微阖眼靠坐一旁长榻之上,而那榻边给主子垂肩的小丫鬟,却是忍不住偏头偷笑。

一见如此情景,便知那主仆二人又拿自己说笑。再顾不得方才的羞涩,疾步上前一把强拉过麦冬,接手垂肩:“刚才看奶奶亲自整理书架,这臂膀定是累着了,不如奴婢给你捏捏,也好……。”

不待她换了手势,只见榻上之人已是反手拉住她的手腕,微微笑道:“刚才麦冬手势不错,已是舒坦多了,倒是你独自将那两柜的衣裳都整理的出来,定是累得不轻。还是让麦冬好生帮村一二才是!”

一旁的小丫鬟早已应声动作了起来,伸手便直取蔺兰腋窝。就听得这旁被胳肢得直发笑的丫鬟,求饶道:“咱们…咱们好生说……好妹妹别闹……主子饶命,饶命啊!”

此时就听外院中有人来报,说是梁掌柜已在外书房候着了,接着便是二爷由内院随了来人,往外头去。这便内室中,大丫鬟蔺兰才算侥幸躲过了这回。

整顿了衣衫却不免,好奇问向那旁的主子道:“前几日不是才给他家下月的货单,这两日不好生休整,又急赶着上山却是为何?”

对于今日突然登门,二奶奶也是毫无头绪:“必是事出有因,亦或是那四合镇上另有大事发生。除此之外,确实猜度不出,还有旁事使他这般着急前来?”

待等二爷转回内院,叶渟涵才知实情。原来,自那日夫妻俩于小净台寺的荷塘花语前,偶尔见过那杨家内眷后,不仅勾起了往日的那桩旧事。

既然此事又与杂货铺中的梁掌柜有此关联,自然是将他唤了前来提及一二。别看平日里,处处皆谨慎无比的小生意人,一说道起这桩险些将自家推入深渊之事,便是恨得牙根痒痒!

亏得当日,自己反应极快,又幸遇卢家二爷这般的大度之人,非但是不计前嫌,反到援手帮村自家多次。如今更是万事以他卢二爷马首是瞻,一听自己当初那桩糟心事,或许与那杨家略有干系,哪里还能安心家中坐。

这不连着几日,将铺内一切事物交代了伙计刘四,便一门心思盯上了那杨记车马行的动静。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准备上路贸易之前,叫他打听到一桩要紧的来!


第九十五章 远行往京(上)

 

 

那日被卢家二房在凉亭前遇见的年轻书生,已在三日前向杨家提了亲,有意迎娶之人便是他的表妹,如今杨家主事之人的次女。

告知此句后,果不其然在这旁卢二爷的脸上划过一丝费解,不免已是颔首解惑道:“卢爷可是觉着奇怪,那杨家本就一打行出身,要说谁家女儿肯下嫁已是难得的很。但如今居然会有秀才,愿意迎娶他杨家的闺女入门,不免有些说不过!”

“期间却有一桩隐秘之事,才使得他杨家近些年来,慢慢高过程家一头。即便是那商户出身柳家,也是颇为无奈。”

此话确实不假。按常理而论,四家本以久在官场的王家为首,其次才是大地主程家与那柳姓商户,至于那江湖气十足的杨家,比起他们三家来便已不值一提了。

但近些年来,坐拥周遭过半田亩的程家,日渐式微,显露出颓败之势。反倒是与之大相径庭的杨家,一举将其取而代之,成了这镇上名副其实的第二姓氏。

虽说这一切变化都与本地人口外迁之风,颇为关联,却也与杨家如今这位主事之人的用心至深,不无关系!

早在三年前,便有心拉拢镇中涉足官场多年的王家,并由其牵线将自家的长女嫁与王家大爷的同窗好友,做了二房。

“想他杨家经营这许多年后,也已算是清白人家,却偏偏将自家好端端的闺女,与旁人做小,任谁听了都得叹声‘可惜’。但外人却是不晓得,杨家这是早有盘算的!”

看了一眼窗外那略显刺眼的毒日头,才又压低了声音,接着告诉起来:“要不是年前与余掌柜一并往各地做买卖,还真不能将这两桩要紧的联系一处!”

听他这般一提。反倒引得这旁的卢二爷分外的好奇,怎么又与各地转手贸易之事,有了牵连?面上虽是略有意动,却不见其开口追问连连,略作沉吟后已摆手示意那旁之人,继续将实情道来便好。

只见梁掌柜会意点了点头,便又接着言道:“卢爷虽不在商,想必也该听过皇商之说。而那杨家长女所嫁之人,便是北地专为宫中置办毛皮的皇商之家。”

听到此处,不觉暗道一声难怪!漫说是他杨家这般的出身。即便是普通商户,若能攀上如此人家,恐怕也会不惜送上一个女儿吧。

别看如今他卢二爷已算是充分融入。但对于此等之事,依然是不屑的很!面上不便显露声色,心中却不免连连摇头,即便是为了氏族长久富贵,也不该拿自家女儿的一生做了筹码。

的确是用心之深。这也难怪那秀才会如此之举。不问便知,定是看上了未来大姨姐夫家的那层关系,若非这般,真不知那人究竟是瞧上了他杨家哪一处。

见这旁卢二爷缓缓摇头,梁掌柜忙又添补一句:“眼下程家在外铺开了生意,还没被其余几家知晓。若是有朝一日得了消息,只怕那杨家再多用心,也是无济于事!”

“确是不好妄下断言。毕竟他杨家投靠之人是皇商。仅此一条便已胜过程记,再别提程记发迹到今日,才有多少时日?”

还以为对面卢家二爷也与自己一般作想,此刻听得提及关键之处,不免也暗自惭愧。到底还是自己见识短浅。确实不该轻易断言那杨家背后的势力。

而这旁座上的卢二爷又怎会不明。想他本就是偏远之地,一小杂货铺中的掌柜罢了。即便已在此前的一年间四处转手贸易。可到底都是些,过手不及百余两的小笔买卖而已。漫说那等皇商之家所能掌握的财力能有几何了?想必就是一般府城之中的大商户,他梁掌柜也不曾见识过一二。

收拢手中折扇,才接着提醒道:“如今既已晓得他杨家背后依傍之人是何等人家,反倒不必太过忧虑了。原先他家在暗,我们在明确实不利,而今却是彼此彼此。”

稍作停顿,轻啜了口温茶,坦然笑道:“算来前年所遇那桩,即便是他家有意主导,也已过了年余,却再未见那旁的动静便可知一二了。或许正因暗算不成,多有顾虑,才不敢再度出手。还需梁掌柜多多留心才好,毕竟秋后我一行便好直奔京城而去,至于归期一事更是尚未得知。”

“卢爷放心便是!旁的小人确实不敢断言,但与我家合作的转手贸易一桩,您尽管安心交于余家二郎就是,小人自当用心看顾。”告辞之后,又由庄上的蔺管事亲自送出院外,不免令梁掌柜是颇感意外。

但本也是那等蠢钝之人,自然已是察觉出此番的不同之处,不免客气问道一句:“不知蔺管事与在下,又何事交代?”

“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此番主家走的实在太紧,桑园中的产出售卖与商户时,还请梁掌柜从旁帮村一二才是。”

“我道是哪桩,原来是胡管事那头,代在下转告卢爷定将这桩办得妥妥的。”直到转回家中,又与自家娘子说道起今日之事来,不免连连摇头一声低叹:“到底是卢府的老人家,处处都替主家想得如此周全,娘子你说咱们铺子里那两个伙计,可能有这般见识的?”

“那怎么能一样?当家的你自己都说了,那位可是他卢府的老家人了,没这等的能耐,卢二爷又怎会如此看重?”

自己也是讪笑摇头:“果然自打跟着卢家二爷后,我这心也大了起来,今日再被他府上的老家人一叮嘱,愈发是羡慕不已!也不知哪一日,咱们家院子里也能有这么一位,才是叫人安心万分。”

“寻个老实可靠的还算容易,难就难在既有见识,还有那份难耐的实在是不易找。”也是讪讪一笑,忙又添了一句自嘲道:“即便真寻来了那般的,咱们这般小庙又怎么能留得住?”

这才是关键,自己也是一时艳羡,却从未曾想过这事。那卢府是何等人家,自家不过经营着才两个门脸儿的小杂货铺,又拿什么与那般的大户人家做比?

脸上不禁讪讪,心中却是暗下决心,定是好生将手头的生意经营妥当。即便不能与卢爷的山庄、程记比肩一二,也该将原有的门脸儿翻上两番才好!

突然眼前一亮:“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位!”

“又想到了哪桩?”那旁掌柜娘子又怎会不知,当家的这般又是直拍巴掌,又是面露喜色的,定有想到了要紧之事。

就见这梁掌柜举手抱拳拱了拱:“咱们家本就是商户,哪里还有比经营商铺最为懂行的?学不得卢爷开辟茶园、建山庄一事,还办不好铺面不成!”

说到兴奋之处,已是起身朝院外指了指:“既然在这四合镇上不能再设铺面,咱们就不能往别处另置办一间?远的不敢想,可那县城之内便是最好的去处!”

“县城……当家的是想寻那沈书办帮村?”闻言已是放下了手中的帐簿,忙不迭接了一句追问道

这旁梁掌柜也已用力点了点头,应道一声:“刚才下山时我还不及细想,如今想来那卢府的老家人,为何单是叮嘱了我帮村桑园产出之事,而那旁水田秋收一项却是没提半字?”

“想必早已是有了接手之人……那沈书办家经营的便是米铺!”

不由怔怔望向这旁当家的,显然她也与自己同样作想,不觉已是重重点头道:“十有**便是这般。要是那卢爷不着急赶着上京,怕是未必落入他沈书办手中,但时日紧迫才是要害。”

“得了他卢家这一单大生意,往后即便卢爷不常在庄上住,这满县境内哪里还有敢上他家地界胡闹的?想来卢爷早已算到这层,才会索**了与他沈书办的!”满是了然的轻声念叨了一句,才又慢慢步回了桌旁,坐定下来。

事实上,梁掌柜的此番猜想,确实与当日卢家二房夫妻俩所虑相差无几。略有偏差的是,卢二爷不但是为了上京之后,能得沈书办看顾自家山庄一事而刻意为之。更要紧的一点,便是为了减少对渌水山庄的知情之人!

即便此番离去,整个四合镇上获悉此事的,也不过只是程记的几位与梁掌柜夫妻俩。好在如今庄子上的产出,也不过两项,一件直接许了沈书办家来接手,另一项托了梁掌柜出面,便可将山庄实情暂且避过一避。

虽不得长久,却也能在茶园建设成型之前,避过那些有心探听之人的耳目,才是重中之重!何况即将上京的二人,压根还未曾理出丝毫的头绪来,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挑开窗帘,望着逐渐远去的山头,不免一阵嘘唏。眼看着自家的山庄一日一变,是何等欣喜之事,却又因京中卢老爷急信来唤,便得即刻动身离去,哪能不存一丝遗憾!

“也不知何时,才能放了我们回转山庄?原还想着秋日里,等佃户们采收了果子,便让向丰年家的寻了他娘家舅舅来,帮着咱们庄上酿些果酒来尝。”缓缓放下帘子,只见靠向车壁的二奶奶不禁摇了摇头,低声叹道。


第九十六章 远行往京(中)

 

 

顺着挑开的窗帘望去,不免附和一句:“老爷来信催促必由其深意在,想来多半还是为了那善后之事吧!”

提及这桩来,夫妻俩亦是相视苦笑连连。旁的倒还罢了,只是这阴影一日未除,便由不得人倍感不安。想必此刻已是身在京中的府内众人,也有同样忧虑!

自打数月前二房悄悄往渌水庄上后,毅州城中便已是人尽皆知这卢府当年外事管事,贪了主家的银两不算,还假借主家之势在城中办起了店铺。

距今虽是时日不短,又恐当初那商户家的孤儿寡母未曾得了消息,在主家的授意下,始终不曾停歇过。过不得一旬、半月便又陆续的小道消息传入坊间。先是那被押在牢狱中的丁姓管事,在府衙过了堂后,当即便判定杖一百流两千里。

至于那人盗取库中之物,并为直接判绞刑却是因银两数目,恰好未及所致。那等不懂律法之人,自然是察觉不出丝毫异样。若有哪知晓者,必会看出期间的要害来。

所以,城中有略通晓此事之人,便开始私下议论起这案情来。只道那卢府的贪财管事,还真不是等闲之辈,就连一旦东窗事发时的后路,也早给自己留好了。

不问其它,单是这绞与流之间,便是天壤之别。所盗取银两刚好不及律法定额,只刺字右臂流两千里罢了,而反之则直接让其家人去城外收尸咯。

就此番议论,便又在毅州城中持续了足有月余之久,而随后的半途病发,救治未及猝死在了半道之上,更为这桩盗取库银一事,又激起了一阵余波。

直到夏日农闲之时,还有人在闲聊之时。不时提及一句,便可见此案在本地的影响颇深。其中虽有卢府刻意为之的缘故,却也有其必然之因。无论是官家也好,还只是普通富户也罢,皆是对此等谋图主家财物的恶奴,颇为痛恨!

基于此点,本就得了卢府老爷书信,言明其中危害之处的知府大人,更是深以为然。有这两方的大力配合,自是事半功倍。不及半月功夫漫说是毅州郊外了,就是与其相邻的县府内也已有获悉之人。

在卢府外才一停稳车马,对面那姚府的门房。已是听到了这旁的动静,不禁小心开下一道细缝,凑上一眼屏气偷看了过来。

哟,还真是他家二房的半条命……咦!这还是他卢府那个久病缠身的二爷吗?心中惊愕已是退后半步,用力揉了揉眼睛。仍是不敢确信,再度扒上了门缝定睛细瞧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