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忙又转了话锋道:“也是那鲁家的老爷,办事公道!”

听得这一句办事公道由他口中而出,这旁的蔺管事自是颔首补上一句道:“哦,对了。那卢家的老爷好似也在寻人探访你们母子,只是人海茫茫,又往哪里去找……?”

“这不就是!”到底一旁的老掌柜,忙不迭抬手接口道。再望了一眼那旁的白发妇人:“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你家幺儿,也得把自家的产业要了回来才好。终归比在那码头上看顾库房,还得时不时充作半个苦力的活计,好过不少!”

闻听那家的幺儿并非只是与人看顾库房,却还需充作苦力搬货一桩后,这旁的蔺管事更是出声打断道:“有劳掌柜的与柳家小哥说明实情如何,老头我这就回去寻了同行之人,饶上一段托人送信与京中的卢老爷报信,咱们分作两头行事,可成?”

“有老哥这知情人帮村自是再好不过……。”才要点头应下眼前这桩,却是偏头看向那旁的柳家老娘。

哪知,那妇人到底格外爽利的点头应了:“既然当年那桩,都是叫那恶人哄骗了去,以卢家多年的名声来讲,也断不是那图财害命的帮凶。”一句正色认同道。

这头两人自是不再耽搁,出了屋子蔺管事又取了一块碎银,递了过去道:“我虽不在毅州常住,可好歹与那卢家的老管事有些交情,再加之这柳家如今的近况也是……。”

不愿吐露那个‘不济’二字,却只是轻轻一叹后,便自顾自的出了一旁的院门。见这人一脸的诚恳,再细辨刚才那最一句,仍在原处的老掌柜也不免,喃喃一句道:“我说这人怎么知道的这般详尽,原来却与那鲁家的老管事是旧相识,看来柳家的产业定能如数要回咯!”

且说这柳家母子,抱头痛哭之际,一旁的老管事才低声将刚才那老丈所提,转而告诉了在场之人。不等那旁柳家幺儿出声,这旁的小账房已是连连点头:“难怪觉得刚才那老头一个劲地替鲁家开脱,原来与那家的管事本是旧识!”

“也不能这般错怪了好人,我瞧着倒是个诚恳可靠的,真要存心帮着开脱,也是因为当年那桩他卢家也是全不知情。”反倒那头边抹眼泪,边哑着嗓子低声说话的柳家老娘,摆手将他的调侃之言打断。

到不是这小账房得理不饶人,又是性子急燥所致,而是自家老父亲那年挑担上街卖货,无意间撞上了官家的马车。事后,非但未能得了一个大子的药费赔付,更是因此一摊便是整整二年余,直到郁郁而终,才使得这身为一家长男的小账房,对于官家二字是格外排斥!

试问,一肩挑货担的中年汉子,即便再脚步如飞,终是有限。那旁过来的却是骖马大车,不问也知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再则,能摆得起这般排场的必是高门大户家所有。饶是府衙主官出面都未必及得过,何况自家这般的贫民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爹爹一蹶不振,直到撒手人寰,这才借着跟柳师娘学了两年的盘账本事,投靠了早年在城里邱记油铺做伙计的二舅,在铺子里当起了学徒。


第二百二十八章 急信入京(中)

 

 

有了亲身经历自然对官家出身并无好感,听了那老丈又是那鲁家管事的旧识,也是等同起来。此刻被师娘一句提醒道,才稍有缓和地点了点头,应道:“既然师娘看着那老丈面善,徒儿就不再乱嚼舌跟了,只不过那人终是头一回见的生面孔,是不是……?”

听他这般提及,倒叫那头的母子俩微微一怔,再看一旁的老掌柜亦是略显犹豫,片刻后才慢慢接到:“有道是小心无大错,思辰你本就与码头上的几家相熟,看哪家近日往京畿去,定有一路押了货物进京的,好歹托人打听那鲁家的境况便成。”

交代完柳家幺儿,忙又抬看了一眼自家那头,继续道:“估莫着我家小子也该上路了,饶道跑上一趟毅州也不难。就算知情的并不太多,可终归有哪好打听新鲜事的,或许能寻上一二个来问?”

“别的不敢说,当年与我家同在一条巷子的邻里,多半应该记得这桩旧案!”那头已然颔首应声的柳家老娘,此刻却是点了要紧所在。

得了这个提点,一旁的老掌柜更是连连点头道:“这就更加好办了,本来就有这远亲就不如近邻的说道;再则,你们虽是离开了足有十年功夫,可这那桩旧案毕竟才过去了没几载时日。就算旁人不会多留心,但那些邻里必是多少有记在心上的!”

定下了完全之策,又想着在第二日一早,亲自跑了一趟昨天那知情老丈,先前告知的临时居所。虽不曾言明几人商议的结果,却无不透露着还需些时日,方才转告了身在京城的鲁家老爷为好。

其实直到如今,除了那柳家母子外。余下之人尚未得知,他们口中的鲁姓大人并不存在,不过是取那音同字不同的‘鲁’代之而已。

一来,自是担忧卢家获悉后,又遭不幸之事;二来,正是书场里的那说书人,给与两母子的启发。本来这台上所演绎的故事,即便是无碍当朝颜面的大事件,也未必敢直白道出,说是忌惮也好。还是谨慎也罢,皆是求个‘安稳’。

有道是祸从口出,就好比撰写文章之人。多用借古喻今之法,亦是如出一辙。既有无奈之处,也可视作自保的手段罢了。得此周全的作想后,这多年来不曾忘却的大户门第,便有原本的毅州卢家转而成了殳县的鲁府。就连原先知府也降了官职,变作了一偏远小县城中的七品小县官。

自此知道那知府之职的人数,也不过只有亲近的几个,但除此之外却是知之甚少了。此刻听着一旁并肩而行的小账房告诉,才头一回知晓原来当年吃罪的衙内,竟然是知府大人家的内弟。饶是身在府城之中的老掌柜也不免稍有吃惊之色。

要知道。那偏远小县的七品官职,到底与这府之内的知府老爷差着好些品阶,即便不甚明了官位之间的高低之别。也该知道知县老爷却得受府衙之中的大老爷所管。

不觉略带三分疑惑,低声问道:“难不成鲁家的老爷也是与那知府大人一般的品阶?”

虽说官官相护是历来就有,可这官职的大小却是极有讲究,若是相差太过悬殊,怕不会在意对方的名声是否保得住?联想起。那年审案的知府老爷可是极力帮村着困住消息不至外流,便是最好的力证!

他鲁家必定不是那等末流小官。即便不如知府位高,也必定是相差有限。边走边思已然到了家门口,不忘再多问一句道:“看来我还是今晚便趁早跑一趟的好,怕只怕夜长梦多哦!你可那家原先那个惹事的下人姓什么?”

忙是重重点头来应:“那恶人本就原封不动搬入了故事里,这点必是错不了。”

“那就好,你让柳家母子别担心,定叫他们安心回家转!”心中已有了打算。匆匆吃过了晚饭,又命了儿子替自己寻了店里二掌柜去酒楼坐镇一晚,这才疾步寻了那方向而去。

正在老掌柜快步赶路之际,卢家暂借的小院之中也已忙碌起来。

原本准备小住几日后便转去下一处,此时却因偶发之事,决定等京城那头有了回应,再取道直往自家山庄去。毕竟京城之中,听闻此桩后必然比起自己一行来更是惊喜三分。

早在当年事发时起,老爷就不曾断了寻访他母子二人,只可惜是迟迟不见所踪,如今得了这惊人的消息,恐是快马加鞭而至才是。终究是因卢府束下不严,才使得那人如此胆大,致此才累及柳姓商户遭了这灭顶之灾。

因而,寻到他母子二人给与安抚,却是必要之事。虽有道义上的说道,又是对自家官声的弥补,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正如当日阖府上下所虑一般,危机四伏之下,谁人还敢安然家中坐?

借此断了这无意间惹来的怨恨之心,终是不错。何况那铺子本就是他家产业,卢府不过是顺手交还罢了。

正在主仆二人商议要以何人之名,提及这消息来源之际,却听得外头‘小厮’来报,说是有一老丈自称小杏林的掌柜,特来寻老蔺有桩要紧之事相告。

“定是刚才那家酒楼的老掌柜寻来了,二爷稍待,老奴去问明了何事便回。”

却被这旁的卢临渊摆手拦道:“怕是有些变故。只要母子俩不再连夜逃离,万事皆依了他们便是!”虽不明二爷口中的连夜外逃一事怎能再显,那头还是连声称是,便转身告退而出。

此刻已是换回女装的二奶奶叶氏,正挑帘由内室出来:“相公想的也是不错,只怕那母子俩还是不甚放心,定欲自行往毅州探访当年旧案的知情者后,才敢知会了京城府中。”

“当年那桩实在是太过惊恐了,怎不叫人警惕万分。得以幸存下来已是不易,何况如今已在此方安定了下来,即便大不如前,却好在能平安度日了。”

径自提起桌上的瓷壶来,给妻子续了杯茶,才又接着言道:“我们怕还得多留几日,毕竟这事与我卢府而言更为紧要,后面那几处名胜恐是要等来日再访了!”

“本就不是专为游览名胜而来,即便是为此成行,比起家中大事便只得退过一旁了。再则,我们也该早做准备,到底距离仲秋时节也没多少日子了。只等京城来人上路,我们便即刻启程赶回别院,方为上上之选!”

而少时由蔺管事口中获悉的消息,也确实与之前的猜想一般,终究因当年之故,岂能安心静候在此的?倘若有个闪失,又该如何自救?此时可不似当年那般,是趁乱逃出城去,怕再无望逃出生天!

“有基于此,自当先行探访一二,本也不为过。”转而又同身旁的妻子言道:“要不要寻个由头,再添些盘缠与他们方才好些?”

“盘缠怕是适得其反,蔺管事身为外人,一味的慷慨解囊不免让人惊疑连连,更何况就刚才那身穿戴也似家财万贯之人,萍水相逢能略作提醒已是不错,再有突兀之举,反倒过犹不及了!”

为此,卢临渊一行又多住了一旬时日,直到那头母子每日都能见着,这报于他们消息的老蔺必在晚饭之时,坐定书场对门的酒楼之中小酌片刻,这才略觉安心。

不过未等那头探访之人传了消息回来,这旁的夫妻俩已是即刻上路,直奔别院而去了。原因无它,那京城之中已有人奉命往乡间送来了仲秋节庆用度之物,怕是等不得几日便要到达了。

索性留了蔺管事一人在此,其余之人皆是打点好了行装,已建连夜兼程往回。送来消息之人,便是在外开设茶叶铺子的余家小夫妻。

本是得了主子书信,欲来此寻访一回,却因旁的耽搁了时日。可终究还是出手多留了那管事一日,毕竟这蔺兰本是府里二奶奶的陪嫁之人,又是嫁了二爷名下的余家为媳,可算得是二房名下的第一得意人。别看如今二爷已是辞官离京,搬入别院静养身子,可到底还是这府里的二爷,不是。

再加之,大爷素来与二爷相亲,又都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自是与旁个不同。得了这余家大郎的邀约,必得应下才好。想着他余家老头当初在府里不过是一赶车的把式,如今却因转入二爷名下,便得了偌大一间店铺打理着,这可是千载难逢之机!

倒不是,这二等管事多么羡慕他余家眼下的境遇,而是这般的跨越太过不可思议所致。若说他这般一个二等管事,临了得了主家看重去到那处,安心打理一间铺面也算相当。可他家老头本是府内的老把式,且还是专司每季往乡间运送些时鲜蔬果的把式而已,又比那专为府里主子们赶车的把式,差了一等。

正是因此,才更叫他不敢轻慢与这余家大郎。然而还未等坐足片刻,便在这人口中得了一惊人的消息,远在乡间两位主子跟前当差的蔺管事,不出两日便可赶来相见。


第二百二十九章 急信入京(下)

 

 

万事以‘稳’为上的蔺管事,那头才得了柳家的点头,这旁已是马不停蹄,直接上了官道。虽是略显突兀,却无意为仍在路上的主子一行留出了更多时日。

别看卢临渊一行已是连夜兼程,可毕竟离得甚远,哪能与路程较近的出京管事他们作比。再则,这头余家小夫妻俩以借口留人,终不是长久之计,又怕引人起疑。即便如此至多不过一两日而已,又怎能与他这二房的管事突然来访,更令人吃惊非常?

虽说爷爷寻个空闲,来探自家的孙女、孙女婿也是平常,何况此时已近仲秋,再加之蔺兰有孕在身行不得远路,由蔺管事前来也可一家团圆。可终究太过突然,这点单从对面小夫妻略显意外的脸上,已然清晰可辨。

“哦,这时节蔺管事他不在二爷身旁当差,却是正在赶来的路途之上,不是出了什么要紧之事?”这旁的二管事显然是颇为动容。自家二爷的性子怎样,原是再清楚不过的,更别提还曾与自己一处当过差的那位蔺管事了,哪有不紧张万分!

有了思量后,自是不敢轻易上路,出京时本就多留了几日,压根无需担心来回时日不足一说。再来还是那蔺管事的突兀之举,不免让二管事颇感不安。

说来,如今这卢府上下是一派的和睦融融,更因旧年里大爷入选翰林,正可谓是风光无限之时。然而,无论是老爷也好,还是东厢房中的大爷也罢,哪位何尝不是这谨慎性子,早已借着二爷离京那会儿说明了其中的缘由。

此刻得了消息,自是忙不迭将其二者,联系一处咯!再回想起刚才那小夫妻脸上的吃惊却不是作假。愈发肯定了起来,必是那了不得的大事。若非如此,想必以二爷最是温和的作派,怕不能这般行事吧?

拿定了主意,自然是顺水推舟,留在了原处只等那位前来,问明了详细才好继续上路。

果然在两日后,等来了他为之耽搁时辰的重要消息。

“什么,老哥可是问得明白,那家的母子还尚在人间?”一脸的震惊。不过眼中更多的是惊喜之色。听闻此一消息就好比,始终芒刺在背终得拔除后的轻松:“本就是那贪心小人所为,却无辜累及了府内众人皆是心有不安。”

忙是吃了口茶定神后。才又道:“不知如今他母子身在何处?”

“离这儿倒也不算太远,只是恐怕二管事你耽误了仲秋……?”

眼见那旁蔺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