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引修仙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引修仙传-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五章 灵剑认主

丁修仰望着那巨大的佛字,心神早聚于其上。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这巨大的佛字真言,将他周身的灵力俱都吸引,缓缓聚于其中。

精神再不受**的约束,透体而出,神识奇迹般地与场中众人神识凝聚的佛字真言相融在一起,初时尚有所抵触,不多时,便再难分彼此。

随着金光的闪耀,天空所结的漏斗灵云再发出几记不着边的闪电,其威力远不如刚才那般威猛,随着佛字真言的显现,那漏斗灵云,迅速向四周散去,不片刻竟然消逝得无影无踪。

就在此时,金光闪烁之间,那众人中的中年僧人双睛猛地睁开,口宣佛号,须眉皆扬,竟盘坐着凌空而起,仿佛被那炽烈耀眼的金光托了起来。而众人神识凝集的佛字真言,奇迹般的再展金芒,俱都没入中年僧人的身体之内。

此时的丁修面容肃穆,其它众人一样,双睛紧紧盯着那中年僧人的一举一动。虽然不知自己如何会融入众僧侣之中,但这真言佛光对他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只见此刻,中年僧人周身金光灿烂,熠熠生辉,伴随着梵音阵阵。突然,伴着他双手蓦地变化出来万千真言手印,他的头顶丝丝透出了一缕缕淡金佛光,缓缓射出,笼罩在周围安坐的众僧及丁修的身上。

此缕佛光一入身体,丁修立时觉得即将用竭的灵力,似复活过来般涌遍全身,转瞬间竟周身满盈,比之自己灵力最盛之时,旺盛了不知多少倍。

不仅如此,丁修此际神识中金光闪耀,却是万般真言入耳,梵音阵阵,更是禅法定心,比之往日的闭关修行,神识空灵无物,境界提升何止一筹。

当丁修消化掉这突如其来的福份,缓缓睁开双眼时,这大雄宝殿前的广场已经空无一人。缓缓站起身,一股由神识涌出的喜悦牵起他的嘴角,旋即荡漾开来。

这是何等的机缘,会被自己赶上,丁修实在不敢相信,这短短的片刻光景,自己筑基初期的修为,竟然面临着突破。刚才起身的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筑基初期的境界已经水到渠成,只需按多年来保持的习惯静坐修行,恐怕只需数日光景,便可进入筑基中期境界。

福至心灵,丁修感觉着原本在体内经络之中,一直以液态流淌的灵力,已经大部份融入周身血脉。估计突破筑基中期之日,便是这灵力尽皆融没之时。

有心长啸一声舒解心头的喜悦,却又怕惊扰这应是寺院的,众僧们的清修。丁修悠然感叹似有所悟,略一沉吟间,直接朝那大雄宝殿的北侧,上书天王殿的殿门口走去。不知为何,他的神识忽有所感,仿佛那里有什么事情在等着他。

与大雄宝殿遥相侧立的天王殿旁,与丁修在峰顶巅尖遥遥观望又不一样。这处佛塔高耸,殿宇重重,左方似为僧侣寝居的处所,右边则为斋堂、客室等建筑物,规模宏大。

入得天王殿来,丁修见到殿内中供大肚弥勒,背塑韦驮,左右分列四大天王,东西南北各护一天。塑工精绝,形神兼备,生动逼真。只是,这些并不能牵扯住他的心神,早在进殿之时,丁修便被那大肚弥勒下的,改换了白衣僧袍,黄带束腰的中年僧者所吸引。

一炷清香,点燃着插在供奉的鼎炉正中处,送出香气,弥漫佛殿。那中年僧者默然结迦跌坐于旁,就像多出来的一尊菩萨塑像,令人在视觉上丝毫不感突兀,有如融浑进广阔的庙堂空间,反倒是丁修站在门口,感觉上与庙堂的氛围格格不入。

好在丁修早去了初入世时的浅薄,深知这中年僧者绝非寻常人,所以恭敬的在一袭白衣的中年僧者三四丈左右的距离,悄然站定,束手而立,不言一语。

当清香袅袅燃尽,却听那中年僧者低喧佛号,失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朝丁修缓步走近,直至身前站定。

双手合十施了一礼,那白衣中年僧者往丁修瞧来,眼神变得深邃莫测,圣光灿然,微笑道:“小施主身承道门衣钵,却与佛有缘,更助贫僧突破五眼六神通的大乘金刚境界,贫僧这里率先谢过了。”

“大师谦让了,其实应该说是晚辈适逢其会,得益菲浅才对。”

丁修见中年僧者如此,急忙还礼,不敢少了半分礼数。见那中年僧者微微一笑,他反倒尽去紧张情绪,笑应道:“不知大师如此称呼,这寺院又是何处?说实话,应该是晚辈丁修谢谢大师才对。”

淡然一笑,那僧者缓缓言道:“贫僧普照,负责本寺僧众的饮食起居,倒让施主挂心了。施主所在的寺院,被外界称之为须弥梵音寺,在天兰国度不隶属于任何门派,所以少有人知。由于与世隔绝太久,恐怕修仙界不少人都将这一脉遗忘了吧。”

低喧佛号,那普照大师脸上不见半分伤感,有如古井无波。只见他淡然一笑,用手一指丁修继续言道:“丁施主应是天门中人吧,贫僧观施主身上灵气波动,隐现剑气,应是有自主灵性的法器,急需认主之兆,丁施主可知此事?”

“哦?”丁修被普照大师的一席话吓了一跳,疑惑着从储物袋中将那柄青光闪烁的青灵竹光剑取出,持在手里观瞧。既然这普照大师指出自己剑气显露,那定是这青灵竹光剑所发。这青色小剑丁修近日来一直没有动用,如果不是普照大师提醒恐怕丁修仍不会取出查看。

青灵竹光剑一如往日的青光流动,剑体灵气弥漫,但比之往日不同的是,剑身中多了一些奇妙的金光。丁修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却听普照大师咦了一声凑上前来,望向青灵竹光剑的眸光中满是异色。

“丁施主?”

普照望向丁修目光竟然现出了少许犹疑,许久才接着道:“丁施主,不知这剑可是道门元婴级别的高手炼制的极品灵器?”

见到丁修点了点头,普照细观青灵竹光剑亦是点头道:“佛道本源如一,却都是另辟异径寻灵证道。贫僧观此剑灵气逼人,具有莫大神通,却偏偏无杀伐之戾气,实令人费解。要知剑之一道,灵性初识,便天生杀伐之意,可此剑则有不同,剑灵清明通透,难怪能与佛印真如相通,使得灵性具足,竟能鸣音显露认主之兆。”

丁修早被普照大师说得糊涂,见普照有所领悟,急忙再问究竟。

普照见丁修一脸求知之相,反倒是目露赞赏,他单掌问讯冲着丁修施了一礼才笑答道:“如果贫僧猜的不错,炼制这柄灵剑之人,应是精通佛宗秘法,故能在炼制灵器之时,以梵音秘法,佛家真言为引,自身精血为灵,纳天地精纯灵气才能铸成此剑。贫僧观施主修为,应达至道家筑基之境,虽说不能施展出此剑夺天灭地的威能,倒也可尽展其剑灵的不少威力。”

说到此处,那普照望了丁修一眼,沉吟片刻再道:“单凭如此,恐怕丁施主仍不能驱使灵剑认主,成为自己的本命法宝。这其中恐怕还有其它因缘,使得灵剑灵性大增,对施主有了认主的渴望。至于为何,便非是贫僧能够解答,唯有施主自知了吧。”

丁修此刻内心的震憾,绝对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普照大师的一番指点,令他对青灵竹光剑的来历有了全新的认知,此刻才知自己能力实则浅薄,根本不能将这灵剑的全部威能发挥出来。

灵剑通灵,居然有了认主的意愿,实在让丁修不敢想象。不过,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像这种美事既然落在自己头上,哪还有绕开的道理,当下,丁修再同普照大师问个清楚,转身来到天王殿外。

  第三十六章 须弥梵音

按普照大师的指引,丁修寻得僧众休息之所,简单沐浴更衣,临时换了一身白衣僧袍。

再来到这殿前,丁修盘腿端坐将青灵竹光剑放至地面青石,取白布轻拭剑体,随即诵读咒诀驱灵力相附,然后按普照大师所授的真言手印,打出数道法诀直奔面前的青灵竹光剑。

当法诀没入剑体,在灵剑通体流传的青光之上泛起金光之时,丁修待得咒诀吟诵完毕,猛地咬破舌尖,将一口精血喷至青光流转的剑体。却见那青灵竹光剑蓦地青光大盛,绿意波荡与青光交相辉映的同时,点点金芒附于其中,光芒掩映。接着,那青灵竹光剑,在丁修神识一探之下,鸣叫抖颤竖立竟似欢叫好一阵子,才光芒渐收,立地青石地上。

丁修此刻早上前将剑抄起,神识轻轻与剑灵相拥,手心处一股熟悉之极的灵气潮涌而来,竟与那剑峰灵气极为相似。

“恭喜丁施主灵剑识主!”

齐刷刷的一阵呼喊,把喜不自胜的丁修吓了一跳,回转头时,却见那些僧众不知何时,俱都来到身前,齐声为他喝彩。

丁修急忙还礼,对众僧不敢缺了礼数。说来,这些人在不久前助普照大师突破境界时,还曾帮了他的大忙。

“丁施主,贫僧在突破境界之前,曾注意到施主遁光玄妙,但如今有了灵剑这本命法宝,以后可以以剑光远遁,功效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旁的普照,见丁修对灵剑把玩不止,忍不住作出提醒。

再一次谢过大师,丁修感觉来到须弥梵音寺之后,一切都像是在作梦般,美事连连。

众僧施礼而行,目光中虽然不无羡慕之色,但众僧的眸光清澈直透心扉,却无一人有贪婪之色。丁修便觉心性宁静无波,身居这须弥梵音寺间,丝毫没有入世之时的防范之心,不由生出暂居此地的心思。

此时,往那一旁的普照大师望去,正遇大师充盈超越世情,智能深广的眼神,似是能瞧透丁修心内每一个意图,无有疏忽,无有遗漏。

心神一动,丁修恭敬朝普照大师施礼,心中话还未及说出口,便见那普照大师欢颜跃动,笑道:“施主有心驻留,应是本寺的幸事;不瞒小施主说,本寺有外人来此居住,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

丁修被普照大师似未卜先知的举动弄得目瞪口呆,怔怔间,见大师微笑在前面引路,急忙跟了过去。

自打在寺院住下,丁修通过寺内众僧总算是对这须弥梵音寺有所了解。原来,丁修所处的这座山峰已经处于天兰国度的边缘,与宝象国度仅一江之隔,而两山之间的碧蓝江水便是两个国度之间的界线。

这山峰因奇峰罗列险奇危峻,故罕有人迹,所以寺中众人偶现身迹,便被当地人视作山内有神仙居住,故山下多有寺庙供奉诸佛,且香火极旺。

据众僧所讲,这寺院的山水、殿堂,乃是当年创建此寺诸位长老之一的智通神僧,百年间逐一而建。据传这智通神僧,一身神通无可比拟,兴建完此寺的数年之后,在某天夜里,忽有所悟,竟达到佛宗秘法,破灭金刚的境界,就此得证大道,立身成佛。智通神僧寂灭成佛之后,其肉身坚逾钢铁,其颜不变,后被寺内僧众渡以金身塑像,成为须弥梵音寺的一个传奇,是为佛宗第一人。

不过,须弥梵音寺在修仙界却称之为合光寺,这缘于众僧面临境界的突破时,均采取齐众而出,凭借众僧的佛门金刚法阵,及佛家的真言咒法,共同达到修为提升的目的而得来的。关于这点,丁修身受莫大异处,故深有体会。

须弥梵音寺少有人知,人数也相当稀少。全寺现在只有僧众二十余人,尚有数人在外世修行,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四十人。据普照大师讲,本寺的主持及数位长老均闭关修行,所以,在孤峰巅顶,极少能见到更多僧众的身影。

丁修安心在此居住不过半月有余,日夜专心修炼。这一日,忽感周身经脉跃动,竟然是要突破筑基中期境界。心中狂喜之下,正寻思此事应不应该告知寺内的众僧一声,佛号传来却是一僧,邀丁修外出一行。

天王殿前,早已经众僧齐聚,为首的正是普照大师。其它僧众,杂七杂八各自跌坐,却于散乱中隐见章法可循。

这时,便听普照大师笑言道:“贫僧等在此为丁施主护法,施主可自行修炼突破境界。施主的道家修为,却可与佛宗秘法相融,使贫僧等对道家的白日飞升,还有佛门的顿悟成佛,殊途同归更有所悟。由此可见,贫僧诸人通过施主的修炼,对佛家真义有更深的理解,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丁修默然点了点头,如当日普照大师一样,盘坐于众僧之间。此时,这孤峰巅顶天空一如往日般朗清,没有任何变化。随着丁修吐纳调息,于神识万空灵透之时,他的周身血脉,及尚余少许的液态真元开始沿经络自行流淌。

此际,天空中不知何时,现出朵朵棉絮状的雪白云团,与当日里普照大师冲突瓶颈之时的云彩颜色正好颠倒过来。

云团漫空飞聚,不多时却也形成一个漏斗状的云朵,只是这漏斗却与当日普照大师冲突瓶颈时的漏斗,在比例上小了数倍,漏斗尖亦是直指殿前盘坐的丁修。

云团不断的变小,却越发的浓密,巅顶此时的灵力被云团吸引,纷纷化作缕缕白丝朝漏斗凝聚。漏斗状的灵云,越发低沉,乍一看去,好像一朵怪异白云徐徐落至丁修头顶之上。

怪异一幕就在此时发生。

只见丁修一直掐着法诀的双手,漫天飞舞,种种以灵力书就的符箓,瞬间没入灵云不见。紧接着灵云中似泛起耀眼的白芒,漏斗尖位置徐徐引下一丝灵气,没入至丁修头顶的天灵穴。这丝灵气连绵不绝,似不断注入他的体内,而随着注入的越多,那灵云也同时变小。

这异状着实让丁修四周的众僧迷惑不解,还是那普照大师犹疑片晌,率先诵读真言经文,引领众僧在丁修的四周形成一个金光环绕的罩壁。

奇异的一幕再现。就在灵云最后几丝注入丁修的体内后不久,身旁诸僧皆以为他就此功成之际,盘膝而坐的丁修双手突然变幻莫测,接连结出数种不知名的手印。这一怪异现象不禁让身旁的普照大师脸现异色,但诵经吟咒之声却更急了。

  第三十七章 真言咒法(第二更!)

此刻的丁修处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下;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只知道,当冲击筑基中期的瓶颈即将水到渠成之时,自己似突然化身于物,融入整个孤峰巅顶之中。

奇异的幻境之中,自己仿佛就是那巅顶的一方巨石,与天地同其寿量,与日月同生共灭。这种玄妙感觉由内而外,将他神识化为其中。耳边忽然传来佛语真经,字字清晰莫名。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