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本经逢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9-本经逢原-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x发明x 衣鱼主中风项强,摩之即安。惊痫天吊口 、淋闭,服之即愈,皆手足太阳经 
病,乃《神农本经》之药。古方盛用,今人罕知。合鹰屎、白僵蚕敷疮瘢灭。 

卷四虫部
鼠妇
内容:x《本经》名 ,即湿生虫x 
酸咸无毒。 
x发明x 《金匮》治久疟,鳖甲煎丸中用之,以其主寒热去瘀积也。古方治惊痫血病多用 
之,厥阴血分药也。《千金》治产妇遗尿,以鼠妇七枚熬研,温酒服之。痘疮倒靥为末,酒 
服一字即起;又解射干、蜘蛛毒。 

卷四虫部

内容:x《本经》名地鳖x 
咸寒有毒。或去足炒用,或酒醉死,去足捣汁用。 
《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 
x发明x 虫伏土而善攻隙穴,伤之不死,与陵鲤不殊。故能和伤损,散阳明积血。《本 
经》治心腹寒热洗洗,亦是积血所致。《金匮》大黄 虫丸用水蛭、 虫,取其破坚症、下 
积血耳。无实结者勿用。跌扑重伤,焙干为末,酒服二钱,接骨神效。 

卷四虫部
虻虫
内容:x即蜚虻x 
苦微寒有毒。即啖牛血蝇,去翅足炒用。 
《本经》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九窍。 
x发明x 虻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肝经血分药也。《本经》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 
而发 
寒热,与蜣螂治腹胀寒热不殊。仲景抵当汤丸水蛭、虻虫虽当并用,二物之纯阴悬殊。其治 
经闭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甚良。以破瘀血而不伤血也。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其 
性虽缓,亦能堕胎。 

卷四虫部
蟾蜍
内容:皮辛凉微毒,肉甘平无毒。捕取风干泥固, 存性用,其目赤嘴赤者有毒。一种 
色青而生陂泽中者曰蛙,与此不同。 
x发明x 蟾蜍,土之精也,习土遁者赖之,其形大而背多痱磊者是。土性浓重,其行极迟 
,土生万物,亦能化万物之毒。故取以杀疳积,治鼠 阴蚀疽疠,烧灰敷恶疮并效。弘景治 
温病发 困笃,用以去肠,生捣一二枚,啜其汁无不瘥者。治 犬伤,先于顶心拔去血发三 
四茎,即以蟾蜍一二枚捣汁生食,小便内见沫其毒即解。又破伤风用二枚,生切如泥,入椒 
一两,同酒炒热,入酒二盏乘热饮之,少顷通身汗出而愈。发背疔肿初起,以活蟾一只系定 
放肿上半日,蟾必昏愦,即放水中以救其命。再换一只如前,蟾必踉跄。再易一只,其蟾如 
旧,则毒散矣。其金蟾丸治肿胀腹满,并治小儿疳劳,腹大胫细,方用大蟾一只,以砂仁入 
腹令满,盐泥固济, 存性,黑糖调服一二钱匕,下尽青黄积粪即愈。未尽,过二三日再服 
,以腹减热除为度。若粪便不能溅注而淋漓不前者,此元气告匮,不可救也。 

卷四虫部
蟾酥
内容:辛温有毒。 
x发明x 蟾酥辛温,其性最烈,凡用不过一分。齿缝出血及牙疼,以纸 少许按之即止 
。蟾酥丸治发背疔肿一切恶疮,拔取疔毒最捷,入外科有夺命之功。然轻用能烂人肌肉。 

卷四虫部
蛤蟆
内容:甘寒小毒。 
《本经》主邪气,破症坚、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 
x发明x 蟾蜍、蛤蟆同类异种。故其功用亦不甚相远,服之不患热病。即弘景治温病发 
困笃之意。时珍言古方多用蛤蟆,近方多用蟾蜍。盖古人通称蟾为蛤蟆,而蛤蟆不复入药矣 
。 

卷四
虫部
内容:x俗作蛙x 
甘寒无毒。 
x发明x 时珍曰,蛙产于水,与螺蚌同性,故能解热毒,利水气。但系湿生之物,其骨性 
复热,食之小便苦淋。妊娠食蛙令子寿夭。小蛙多食令人尿闭,脐下酸痛,擂车前水饮之可 
解。戴原礼云∶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熟食之,则自消也。嘉谟曰∶ 
时行面赤项肿名蛤蟆瘟,以金丝蛙捣汁水调,空腹顿饮即效。 

卷四虫部
蝌蚪
内容:x发明x 蝌蚪生水中,蛤蟆子也。有尾如鱼,渐大则脚生尾脱,因其所禀之毒未化,故藏 
器取治火 热毒及肿疡疮,并捣碎敷之,或化水涂之,或配入敷药中并效又得效方,多用蝌 
蚪阴干,待桑椹熟,等分置瓶中密封悬屋东,或捣汁浸埋东壁下,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 
如漆。 

卷四虫部
蜈蚣
内容:辛温有毒。火炙去足用。 
《本经》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除温疟,去三虫。 
x发明x 盖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厥阴经药也。岭南有蛇瘴,项 
大肿痛连喉,用赤足蜈蚣二节研细,水下即愈。又破伤风欲死,研末擦牙边去涎沫立瘥。《 
本经》言啖诸蛇虫鱼毒,悉能解之。万金散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去足炙黄,入朱砂、轻粉 
、乳汁为丸,服少许即安。双金散治小儿天吊目久不下,口噤反张,蜈蚣一条酥炙去头足, 
入麝香为末,以少许吹鼻至眼合乃止。若眼未下再吹之。小儿撮口刮破舌疮,蜈蚣末敷之。 
《千金》治射工毒疮,蜈蚣炙黄为末敷之。小儿秃疮,蜈蚣浸油搽之。《直指方》治痔疮疼 
痛,蜈蚣炙末,入片脑少许唾调敷之。《急救方》治温疟洒洒时惊,凉膈散加蜈蚣尾服之。 
《摘要》治妇人趾疮,甲内鸡眼及恶肉突出,蜈蚣一条去头足,焙研入麝香少许,去硬盖, 
摊乌金纸留孔,粘贴一夕即效。如有恶肉,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周,其祛毒之功,无出其 
右。 

卷四虫部
蚯蚓
内容:x即地龙x 
咸寒小毒。白颈者良。解热毒,入盐化水用。通经络,炙干用。 
《本经》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疰蛊毒,杀长虫。 
x发明x 蚯蚓在物应土德,在星为轸水,体虽卑伏而性善穴窜。专杀蛇虫、三虫伏尸诸毒 
,解湿热,疗黄胆,利小便,通经络,故活络丸以之为君。地龙汤治痘疮,脾肾虚热娇红, 
五六日渐变干紫伏陷者,同荸荠捣,和酒酿,服之即起。若干紫色黯皮坚,为肝脾血热,即 
宜犀角、紫草、黄连清解,非地龙所宜。温病大热,狂妄,天行大热,和人尿捣绞服之,热 
毒从小便而去也。小便暴秘不通,亦宜用之。入葱化为水,疗暴聋。 

卷四虫部
蜗牛
内容:咸寒小毒。 
x发明x 蛞蝓蜗牛生下湿地,阴雨即出,至阴类也。治诸肿毒痔漏,制蜈蚣、蝎虿诸毒, 
研烂涂之,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其形尖小而缘桑上者谓之缘桑蠃。治大肠脱肛,和猪脂涂 
之立缩。此蠃诸木上皆有,独取桑上者,正如桑螵蛸之义。 

卷四龙蛇部
龙骨
内容:甘平无毒。粘舌色白者良。 赤,水飞用。飞之不细,粘着肠胃,令人寒热。 
《本经》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 
惊痫。 
x发明x 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本经》主心腹鬼疰,精魅诸疾, 
以其神灵能辟恶气也。其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 
入肝破结,症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得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 
伐肝之力尤捷。许洪云∶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有以制伏之也。其性收阳中之阴 
,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夜梦鬼交,多梦纷纭,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 
,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故仲景治太阳证,火劫亡阳惊狂,有 
救逆汤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少阳病误下惊烦,有柴胡龙骨牡蛎 
汤。《金匮》治虚劳失精,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千金方》同远志酒服,治健忘心忡。以 
二味蜜丸朱砂为衣,治劳心梦泄。《梅师》用桑螵蛸为末,盐汤服二钱治遗尿淋沥。又主带 
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 
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涩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 
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 

卷四龙蛇部
龙齿
内容:涩平无毒。 赤,醋淬七次,水飞用。形如笔架,重数两外,光泽如瓷,碎之其 
理如石,内如龙骨,舐之粘舌者真。亦有微黑,而 之色如翡翠者为苍龙齿,较白者更胜。 
其小如笋尖,或如指状者,海鳅齿及骨也。丛生如贯众根者,海马齿也。舐之亦能粘舌,世 
多以等类伪充,不可不辨。 
《本经》主杀精物,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 
x发明x 龙者东方之神,故骨与齿皆主肝病。许叔微云∶肝藏魂能变化,故游魂不定者, 
治之以龙齿。古方有远志丸、龙齿清魂散、平补镇心丸皆取收摄肝气之剂也。又龙骨以白者 
为上,取固上气以摄下脱。齿以苍者为优。生则微黑, 之翡翠可爱,较白者功用更捷。产 
后血晕为要药,取其直入肝脏也。予闻神龙蜕骨之说,初未之信,及从药肆选觅龙齿,见其 
骨有变化未全者,半与牛骨无异,始知宇宙之大无所不有。即如蛇虫之属,皆能脱形化体, 
岂特云龙风虎而已哉。龙禀东方纯阳之气,故能兴云致雨,东方木气主乎生也,其耳独不司 
听者,阳神别走于角也。春夏发现而秋冬潜伏者,随阳气之鼓舞也。虎禀西方阴暴之性,故 
啸则生风,西方金令主乎杀也,其项独不能仰者,阴威并振予尾也,昼潜伏而宵奋迅者,乘 
阴气之炎威也。以是惟之,则虎骨能搜风气,健筋骨、疗疼肿,睛能定人魄。魄者,阴之精 
也。龙骨能涩精气,收神识,止滑脱。齿能清人魂,魂者,阳之神也。然龙性飞腾而骨独粘 
者,正以其滞而欲蜕之,如得飞冲御天,非飞冲后而蜕其骨也。观《本经》惊痫癫疾结气, 
甄权镇心安魂魄等治,总皆入肝敛魂,用以疗阳神之脱,同气相求之妙。许叔微云∶肝藏魂 
能变化,故魂游不定者,治之以龙齿。时珍曰∶龙者东方之神,故其骨与齿皆主肝病。 

卷四龙蛇部
龙角
内容:甘平无毒。 
x发明x 龙禀东方木气,而角又督脉所发,故治惊痫螈 ,神魂不宁。龙火上逆,身热如 
火及邪魅不祥,深师五邪丸用之。而《千金》治心病有齿角同用者。 

卷四龙蛇部
鼍甲
内容:x《本经》名鼍鱼x 
酸微温小毒。 
《本经》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小腹阴中相引痛,崩中下血五色及疮疥死肌 
。 
x发明x 《本经》鼍甲所主之证多属厥阴,其功在平肝木。治血杀虫与鳖相类,亦能治 
阴疟。《千金》有 甲煎,今药肆多悬之。云能辟蠹,亦杀虫之意。 

卷四龙蛇部
鲮鲤甲
内容:x俗名穿山甲x 
咸微寒小毒。或酥炙,或黄土,或蛤粉炒发松研用,尾甲更胜。 
x发明x 穿山甲入厥阴、阳明及阴阳二 。通经下乳,疟疾痈肿发痘为要药。盖其穴山 
而居,寓水而食,出阴入阳,能窜经络达于病所,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 
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内加穿山甲七片、全蝎炒十个,葱姜水煎热服,取汗 
避风甚良。痈疽溃后不宜服。 

卷四龙蛇部
石龙子
内容:咸温小毒。《纲目》作咸寒,误。产平阳山谷荆襄等处,其类有四。一种生岩 
石间,头扁身长,尾与身等,长七八寸,大者尺余,其状若蛇。而脚似梅花,鳞目五色者为 
雄,色黄身短者为雌。此物最惜鳞甲,故见人不动,捕之亦不螫人,以其生岩石间。故《本 
经》谓之石龙子,以其善于变易吞霾吐雹,有阴阳析易之义,故《字林》谓之蜥蜴,楚人名 
为蝾螈,实一物也。入药雌雄并用,去头足酒浸酥炙用之。入传尸药醋炙用之。一种生草泽 
间,头大尾短身粗,其色青黄,有伤则衔草自敷,故谓之蛇医母,能入水与石斑鱼合,故又 
名水蜥蜴,不入药用。一种生人家屋壁,形小身细,长三四寸,色褐斑黑者谓之 蜓,吴俗 
名为壁虎,以其居壁而善捕蝎蝇也。或云,饲之以朱,点宫娥臂,故名守宫。一种似守宫而 
头圆身细,长五六寸,色白如银,通身细鳞,雌雄上下相应而鸣,情洽乃交者,蛤蚧也。荆 
襄岭泽皆有,而西川产者最胜。捕得成对线缠,炙干卷榕树皮中者是也。以此明辨,方无误 
用之失。 
x发明x 石龙子为《本经》中品,而《纲目》主治中有《别录》,而无《本经》,岂《本 
经》之文有所残缺欤,抑《本经》之文误注《别录》欤?其治五癃邪结气,利小便水道,破 
石淋下血者,以蜥蜴能吐雹祈雨,故治癃淋利水道,是其本性。《千金》治症结水肿尸疰留 
饮,有蜥蜴丸,《外台》治阴 方用之,皆取其长于利水道耳。按∶蜥蜴即是石龙。今房术 
药中用之,以其兴发助阳而无止涩之患也。 

卷四龙蛇部
守宫
内容:x一名 蜓,俗名壁虎x 
咸寒小毒。 
x发明x 守宫食蝎虿,蝎虿乃治风要药。详守宫所治风疰惊痫诸病,犹蜈蚣之性能透经 
络也;且入血分,故又治血病、疮疡,以毒攻毒,皆取其尾善动之义。麻城移痘方治痘出眼 
目及正面稠密,用以移痘于不伤命处,其效最捷。观术士以守宫尾杵为细末,弹熟肉上,其 
肉便翕翕蠕动,移痘方得非从此悟出。陶弘景云∶ 蜓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 
干末,以涂妇人臂,有交接事便脱,故名守宫。苏恭曰∶饲朱点妇人臂,谬说也。张华言∶ 
必别有术,今不传矣。时珍曰∶守宫祛风,石龙利水,功用自别,不可不知。 

卷四龙蛇部
蛤蚧
内容:甘咸温小毒。生岭南城垣榕树间及粤西横州等处者,长七八寸。蜀中产者不过五 
寸,头圆肉满鳞小而浓,形似守宫,鸣则上下相呼,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 
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劈之,至死不开,取以曝干,为房中要药。即寻常捕得者,功 
用亦相仿佛。但验其囫囵成对,卷榕树皮中者即真无疑。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