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文坛亲历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十年文坛亲历记-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经历过这样斗争的人们中,本是很容易理解的。敌人也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个性,而并非像某些舞台、银幕作品中那样脸谱化,千人一面(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日本鬼子,不见得比没有文化的,更不凶残、狡诈。只是每个鬼子个性千差万别罢了)。这在今天的读者,也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在过去文艺创作上人为清规戒律盛行的年月,谁要写个有点文化教养的日本鬼子,那就犯忌了,不批评你是“美化鬼子”,才怪哩!至于战俘题材,写自己人被敌俘虏,并写战俘在敌营中艰难的生存环境,那更是犯忌的。记得60年代苏联作家萧洛霍夫写了一篇动人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是写一个曾被德军俘虏的红军军人在战后艰辛的处境。中国译介并放映根据小说拍摄的影片后,文艺界负责人周扬曾在一个讲话中说,这个作品是“政治上的和平主义,思想上的人道主义,活命哲学,艺术上的自然主义。”这是因为,也许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对当过敌人俘虏的人的处置,都太严太“左”了。既不如我们的先人,如汉朝对待曾在敌营九年娶妻生子的张骞,汉武帝对他的评价是实事求是,认为他“持汉节不变”,而继续信任,用他。也不如西方国家,如法国,有威望的密特朗总统,就曾是战俘并为了地下抗德的需要而在维希政府里待过。这扯得似乎远了,其实我要说的是苏策两篇以过去战争岁月为背景的小说新作,都以被敌人俘虏和被敌人俘虏过又回到自己队伍的人的遭遇、命运为题材并以他们做作品主人公。《臭棋》写的是养病中不幸被敌人俘虏的一个八路军军分区富有一定经验的敌工科干事,在敌营里以不得已的方式,包括审慎地下围棋(两人都是中国围棋的爱好者,曾将棋艺用于战争的攻防、拼杀之中),同敌人作曲折、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功地掩护了部分同难战友胜利逃出;而他自己,最后在精神上,包括棋艺上完全压倒敌人并壮烈牺牲。这是一位英雄烈士,作者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真真实实英雄人物的塑造。不论是对敌方人物栗本少佐或我方主角孔志友,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描写之逼真,细节之准确、丰满,心理刻画之细腻,艺术构造之完整,使人相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甚至曾设想,这是否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影子?其实作者在战争中虽历尽艰险,但并没有被俘过。   
  硬汉子作家苏策(2)   
  《寻找包璞丽》这篇,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篇力作。我读着,完全被十七八岁年纪,从广东到遥远北方来参加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年轻姑娘包璞丽,其活跃、美丽,光彩照人的青春个性;以及小说扣人心弦,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中的事态、故事发展所吸引。随着作品情节进展,女主人公无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愈来愈确定,悲剧的氛围越来越浓郁,我的心趋于沉重。。严酷的战争环境,这青年女子不幸被敌所俘,在那样情况下,她仇恨敌人,对敌斗争的坚定决心没有改变;不仅如此,她还设法将自己同难的同志营救出去。但当她从敌寇虎狼窝里逃了出来,回到自己队伍,这个年轻单纯的女孩,却没有精神准备,也没有经验去面对、去适应组织对她不再信任,以及没完没了的审查,又不允许她回到原来的老部队去。这就注定了她必然的悲剧命运。审查单位既不能用她,也不能长久收留她,只好以“考验”为名,派她到敌人重兵把守的北方一座大城市,去做搜集敌人情报一类的工作。她一个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天真单纯的人,怎么能适应这险恶、复杂的环境,生存下去呢?一个一腔热血的爱国抗日青年,到了这步田地,她的悲剧命运已无法逃脱了。 
  作家精心构思了她的故事,整篇作品的结构是由一个党史办的年轻人,采访四个见证人,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凸显出来。第一个采访的是位老将军,当年参加松岭战役的老英雄;从老英雄嘴里了解到,真正的英雄是名不见经传的他的同时代人,那时非常年轻、来自遥远广东的一个不到20岁,能歌善舞的姑娘,她名叫包璞丽。是她甘愿牺牲自己,主动以歌舞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掩护了部队,才有可能取得松岭战役的胜利。然而,她却被捕,成了日军俘虏。老将军带感情的叙述,说明他对包璞丽同情和肯定。第二个被采访的是老将军的夫人,她也是个见证人,那时是个保卫干事,正是一年后,包璞丽从敌人那儿逃出,回到部队,当年具体执行审查、监视她的人。将军夫人(那时还未与将军成婚),对她的看法不好,认为她可疑,曾经主张枪毙她,后来上级表示不同意,才改派她去敌占区考验她。老夫人觉得老将军年轻时爱过那女子,她不同意老将军对她的肯定。第三个采访的,是老夫人提供的线索,一个曾被俘,原是我军机枪班长后来被迫在伪军中混事的人,但这人仍保持着正直中国人的良心。他也是个见证人。为了和同难的包璞丽一起逃跑,在敌人逼迫下,他们曾假结婚。包璞丽逃出后,被自己部队派去太原,他曾掩护过她,后来又目击日本人追捕她。这个在解放战争中起义过来的人蒙政府宽大处理。全国解放后,他遂去太原寻找包璞丽的下落;又曾写信给部队老首长,即前述那位将军,见证包璞丽的清白,关心包璞丽的结局。这位前机枪班长是同情、肯定包璞丽的,为她辩护。第四位被采访的是当年敌工站长,他看不惯包璞丽,认为她问题很大,和一个伪军人员(指前述原机枪班长)混在一起,本身就是问题。后来又曾看见她出入舞场,和日本人、汉奸混在一起,更觉得她可疑,起码是堕落了,以后干脆同她切断一切关系。他认为包璞丽最后被日本人处死,也完全可能,因为“鸟尽弓藏”嘛。何况敌人内部也有很复杂矛盾,还“加上争风吃醋———”所以敌工站长对包璞丽是持基本否定态度。但包璞丽究竟下落如何,他也说不上来,只说“她确实是失踪了”。站长最后连批评带劝导年轻的党史工作者:“我觉得你们党史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抓好。建军几十年,英雄模范数不完,你们不去采访,却花了那么多差旅费,跑到我这里来打听这个女人的情况。” 
  四位被采访者、见证人,对包璞丽的评价不一样,可以说是一半对一半。读者的判断似乎趋向老将军和前机枪班长,认为他们讲的比较真实,求是。但肯定有读者站在将军夫人和敌工站长一边。还有一个人物———采访者,党史工作者,第一人称的“我”,他无疑是同情包璞丽的遭遇、命运的,但心里也有点儿游移不定。他多么盼望明亮的包璞丽就站在阳光下,但时常有云雾遮盖她。一直到最后,他还想寻根究底:“啊,包璞丽,你究竟到哪里去啦?叫我好找。快说说吧,他们讲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的最后叙述是:“一阵狂风袭来,沙子迷了我的眼———包璞丽的形象消失了,只看见太阳从云层中露出了脸,像是挂在树梢上的一个叹息似的灰白色的圆盘子。” 
  作家采取的是严谨的现实主义写法。小说是写人物的,他所塑造的五个人物(将军,将军夫人,前机枪班长,敌工站长,党史办青年)以及作品主人公包璞丽,都有其真实的个性生命及典型性。所写敌后环境,包璞丽和那个机枪班长被俘后的遭遇、命运,都富有真实的典型性。作家将女主人公,一连串的遭遇,及最后不清不白的悲剧命运,都留给人们去思考。作品的深刻性在于作者几乎是将情感尽量隐忍在自己心底深处,相当客观冷静地来面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深层的矛盾,以及人们的看法、歧见最终铸成的人的遭遇、命运的悲剧,包括过去参加抗战的热血青年包璞丽谜样的结局,今天也并非能完全避免的对好人的错误处置。这些都值得人们去研究、思考、探索。我觉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那像细菌一样常常侵害人们心灵,束缚人们正确行动的“左”的简单化(像将军夫人和敌工站长那样思维和行事的人,可能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使人们在历史、现实面前,在事关人的命运这样重要的问题面前裹步不前,不能像真正共产党人那样,坚持实事求是。   
  硬汉子作家苏策(3)   
  我是随后读了作者寄给我的散文集中一篇散文《难忘余琼》,才知道小说《寻找包璞丽》女主角真有其人,就是作者在战争初期的恋人余琼。他的怀念文章更带感情,而他写这篇小说,也是希望“为她这个清白的冤魂作诠释”。但如前所说,作者采用的是严谨现实主义写法。即小说只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提出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研究,而无须做出结论。而结论有时也无法做出来;这也并非一篇小说所要完成的任务。 
  《千言万语》这篇以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的小说,堪称近年全国发表的中篇中的杰作。作家独辟蹊径,写了一个在一次艰难的山地作战中取得胜利后的年轻连长遇见的,他本人和有关干部、连队战士,“千言万语”,“说不清楚的”尴尬遭遇。这位连长徐勇的形象,被作家塑造得格外真切感人。 
  夺取敌人一个山顶高地的正面战斗开展前,徐勇的亲密战友、副连长方天荣奉上级命令,带领一支小部队穿插到敌人后边侧翼去。那条路,徐勇和方副连长曾去附近考察过,因地形艰险、复杂,难以通过,徐勇建议取消此次穿插。虽得到团长支持,却被上级否决。及至夺取高地战斗取得胜利,副连长方天荣率领的小部队却没有返回,甚至没有消息。不久敌方却广播了方副连长“投降”的“自白书”,讲得有鼻有眼儿,像真有那回事儿似的。由此上级有看法,波及到连队、徐勇,甚至团部。部队议论纷纷。徐勇当然不信自己的战友,久经战阵,那样一个实在的,积极参加战斗的人,会投降敌人。但是,敌人广播引起的风波,事态还在发展。指导员告诉徐连长,说团部说,不再派人来整理此次战斗胜利的材料;指导员劝他,“你可再不能替他说话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已经有人送来材料,说他平时思想就有问题,牢骚很多———他究竟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上边对这件事很恼火。你听说了吗,已经有人在嘀咕,说你平时和他关系好———咱们小心别叫牵连上。”而友邻部队战士也跑来取笑连队,“你们连出了叛徒!”闹得本连战士和他们争吵起来。徐勇连长觉得要对连队的荣誉负责,要将方天荣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只有自己立刻去那现场。他去团部找团领导请示。团长原很欣赏方副连长能干,作战勇敢,他不相信他会出那事,但现在有点儿顶不住了。敌人的广播讲得太具体,方副连长爱人有病,她给他寄了件蓝色风衣,甚至连队情况,他们怎么能了解?关于方副连长牢骚多,几次申请转业回家,徐连长代他解释,那是因妻子残疾,需有人照顾。他也承认方副连长在这方面是有些问题。团长就讲,“按理说,投敌,他是不会的。可是,思想不开展,包袱重,遇到被俘情况,政治上就很难顶得住了。当然咱们讲实事求是,还不能光听敌人的。” 徐勇则说,“我总觉得,他投敌很蹊跷,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仍请求批准他带几个人,顺着那条路去看看。但团长犹豫了半会,终于告诉徐勇:“小伙子,你知道吗?上边打了招呼,不准你出去。”徐勇觉得像一盆冷水从头上泼下来,连打仗抢山头,也没有这般累。可是他仍坚持要去。最后团长透露了自己心里的话:“你以为你们连出了个叛徒,只有你们难过是吧?已经有人在议论着调换我和政委的工作了,你听说了吗?”与连里来的几个战士正在谈话的团政委就更严厉了,政委轻声对徐勇说,“现在你不能去那儿了。”徐勇说,“我知道,政委,上边有人怀疑到我身上了,可是我不去把他的问题弄清楚,对全连同志都没法子交代。”政委说,“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方天荣平时和你的关系最好,是吧?”政委又轻声对着他耳朵说,“查他的问题,你还是回避一下好。就是为了避免闲话,也该注意点嘛。”团长却走上前去,对着政委耳朵轻声说:“我已经仔细想过了,派别人去真的不如他去合适。情况是非要马上弄清楚不可,不然,咱们两个都被动。我看你就允许他去吧。”政委反过身来对着团长耳朵说,“怎么是我不叫他去?你还不知道吗?”团长微笑一下,“说要审查一下徐勇的,只是一位首长的意见,不是决定嘛!”政委:“刚才师部打电话来,敌人又广播了,说方天荣讲,他一直反对打仗,他们连长和他是一个观点———”这时蹲在地上的徐勇猛跳起来挥着双手:“这全是造谣,全是造谣!原来我还相信小方投敌有点像真的,可这么一说,就是骗人的了。假的,假的,全是假的!方天荣牢骚多,可从来没反对过我们的边疆保卫战。我更没有这种思想。笑话!我还不明白我自己吗?小牛,张海林,我们快走吧,不能再耽搁了。”他没有向团长、政委敬礼,飞快地跑了。 
  政委急了,“团长,你看,这有点不大合适吧!上边追问下来,怎么说?那里已经有消息,说要撤他的职,送到后方审查。咱们团可不能再出什么事故了!” 
  “这不公平嘛!”团长厉声说,“方天荣出了问题,可是徐勇是打了胜仗的呀!咱们天天讲实事求是,讲到哪里去啦?敌人的广播是咱们能听的吗?” 
  政委:“敌人的广播,当然是敌人的广播。可是他广播了,你说上边听了应当怎么办?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他们有什么别的办法?把他审查清楚了,大家不就放心了吗?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硬汉子作家苏策(4)   
  团长拿出纸烟,不知道为什么,打火机“咔嚓咔嚓”地响,一直没有打出火来,他像是生气地看着打火机说:“他妈的。你们以后怎么处理他,我不管。他这次行动,有什么问题,我完全负责。” 
  我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