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续医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49-续医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肺为治服之三日病者鼻闻肉味觉香取啖之甚美此事宋人载于传记余考之岐黄书皆无食挂之说 
或记者假托耳或史公妄言以欺世惑人欤二者皆未可知也 

卷三辩惑
社日受胎
属性:今人指须眉发如雪而肌肉纯白者以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此说非也按徐巽胎育 
产化 
论云受胎之时母之经水正行荣血泛溢是以成胎则肌肉色白褚氏遗书所谓血先肌肤则身白者是 
也或又问曰毛发皆白目视KT KT 者何也经曰毛发者血之余又云肝受血而能视今值水月方行血耗 
肝虚毛发失所润目睛失所养故也此理晓然足以破愚者之惑(席上辅谈) 

卷三辩惑
通则不痛
属性:王荆公解痛字云宜通而塞则为痛今医人凡痛须用通利脏腑故曰诸痛为实痛 
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 
在里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故经曰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此之谓也 

卷三辩惑
抑阳扶阴
属性:空同子曰夏月阳气发散在外伏阴在内谓丝丝未绝之阴潜伏待时夏至为 如冬至之复也验 
之井 
泉则阴之伏亦九渊之底而病暑者以大顺散治之姜桂大热意为过饮冰水瓜果者设非谓伏阴而用 
之也正丹溪所谓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冷看其误甚矣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太仆注春食温夏 
食寒所以抑阳扶阴之义也 

卷三辩惑
圣散子方
属性:圣散子方因东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胜纪余阅 
叶石林避暑录云宣和闲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医顿废之昔坡翁谪居黄 
州时其地濒江多卑湿而黄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湿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药而多效是 
以通行于世遗祸于无穷也弘治癸丑年吴中疫疠大作吴邑令孙磐令医人修合圣散子遍施街衢 
并 
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无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孙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圣散子方中有附 
子 
良姜吴茱萸豆蔻麻黄藿香等剂皆性味燥热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辩阴阳二症一概施治杀人利 
于刀剑有能广此说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 

卷三辩惑
祝由科
属性:外台秘要载祝由一科丹溪谓之移精变气祝说病由而已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 
正大 
之法然符水惟膈上热痰一呷凉水胃热得之岂不清快亦可取效若内伤涉虚之人及冬天严寒之时 
符水下咽胃气受伤反致害者多矣予考之文献志云祝由南方神也或以祝训断谓但断绝其受病之 
由二说两存之未知孰是 

卷三辩惑
从乎中治
属性:王好古此事难知云从乎中治中治者少阳也又云寒热俱伤必当从乎中治中治者温之也一书 
两出而 
各异余切有疑焉后阅东垣先生医学发明云此中字盖欲医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是中庸所谓君 
子而时中之义也此帮助白 

卷三辩惑
草庐论运气
属性:世之言运气者率以每岁大寒节为今年六之气所终来年一之气所始其终始之交隔越一气不 
相接续 
余尝疑于是后见杨子建通神论乃知其论已先于余余请以先天后天卦以明之夫风木冬春之交北 
东之维艮震也君火春夏之交东南之维震巽也相火正夏之时正南方之离也湿土夏秋之交南西之 
维坤兑也燥金秋冬之交西北之维兑干也寒水正冬之时正北之方坎也此主气之定布者也地初正 
气子中而丑中震也地后间气丑中而卯中离也天前间气卯中而巳中兑也天中 
正气巳中而未中干巽也天后间气未中而酉中坎也地前间气酉中而亥中艮也地终正气亥中而 
子中坤也此客气之加临者也主气土居二火之后客气土行二火之间终艮始艮后天卦位也始震终 
坤先天卦序也世以岁气起大寒者似协后天终艮始艮之义然而非也子建以岁气起冬至者KT 契先 
天始震终坤之义子午岁之冬至起燥金而生丑中之寒水丑未岁之冬至起寒水而生丑中之风木寅 
申岁起风木卯酉岁起君火辰成岁起湿土巳亥岁起相火皆肇端于子半六气相生循环不穷岂岁岁 
间断于传承之际哉然则终始乎艮者可以分主气之所居位而非可以论客气所行之序也(草庐文 
集) 

卷三辩惑
解内经义
属性:内经云天明则日月不明近见虞天民解云君火太过热令早行火为离明之象故曰明淫观其所 
释 
终不了然偶阅医垒元戎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 
明 
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论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大泄露当清净法 
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风热之害人则九窍闭塞雾露之为病则掩翳精明取类者在 
天则日月不光在人则两目隐耀也 

卷三辩惑
褚氏转语
属性:褚氏遗书其论男女之脉与叔和大异不知有所据否如本气篇中有一转语云心以役气肺以通 
气脾 
以养气肾以泄气惟肝不用愚谓肝非无用也素问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四脏皆与气相关不以 
肝而节度谋用焉则必至于太过不及之患矣黄庭内经云肝脏胆腑最为紧切如变化设施断谋远虑 
其功有过于四脏者但以心主血肝藏血者收藏之义大抵血随气行不以气而制驭之则血妄行若言 
肝与气不相关则不可也 

卷三辩惑
肝常有余
属性:近时医者多执前人肝常有余肾常不足之说往往举手便用平肝之剂按圣济经云原四时之所 
化始 
于木究十二之所养始于肝女子受娠一月是厥阴肝经养之肝者乃春阳发动之始万物生长之源故 
戒怒养阳使先天之气相生于无穷所以肝主色气和则体泽气伤则枯槁故养肝戒忿是摄生之切要 
也不可专泥前说 

卷三辩惑
饮食入肝
属性:症治要诀伤食门有云人之饮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伤肝食不理故痰 
涎壅 
塞如中风状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风药则误矣余谓此论甚正但云食下咽而先入肝次入 
脾再次入胃之语未免有疑按存中笔谈云凡人之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下 
入胃脘次入胃又次入肠又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出入息五脏之气呼吸正如冶家之鼓 人之 
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 
洞达但滓秽即入大小肠矣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以气味到彼尔物质岂能至彼哉余因未 
谙前说而书此以证之或原礼别有一说也 

卷四格言
异法方宜
属性:近时医者偏执己见或好用热药或好用凉药然素问有异法方宜论抑何尝偏执邪古之良医必 
量人 
之虚实察病之阴阳而后投以汤剂或补或泻各随其症若的是阳虚失血治以干姜附子诸虚百损补 
以人参黄 痰热壅嗽清以芩连大便结热利以硝黄其法岂尽废乎许叔微有云形有寒邪虽婴孩亦 
可服金液脏有热毒虽老羸亦可服大黄至哉通变之说也 

卷四格言
正治反治
属性:病有正治有反治然正治之法人皆知之反治者从顺病气之法也假如治热症不可纯用寒凉佐 
以辛 
温之药为之向导治寒症不可纯用温热佐以辛凉之药为之向导否则病拒药而 格不入其病反纵 
反纵则痛发尤甚丹溪治疝用山栀除湿热佐以乌头散寒郁古方以蜜煎附子葱白散加大黄之属即 
经所谓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意云 

卷四格言
权变处治
属性:昔闻老医云治北方之疾宜以攻伐外邪为先治南方之疾宜以保养内气为本盖北方风气浑浓 
禀 
赋雄壮兼之饮食倍常居室俭素殊少戕贼元气之患一有疾病辄以苦寒疏利之其病如脱而快意通 
神 
矣若夫东南之人体质柔脆腠理不密而饮食色欲之过侈与西北之人迥异概以苦寒之剂攻之不几 
于操刃而杀人乎余因其言而推展之曰北人禀气固浓安能人人皆实南人禀气虽薄安能人人皆虚 
学人当以权变处治因其虚实而药之斯无一偏之弊矣 

卷四格言
治病六难
属性:嘉禾周伯器(鼎)云惟贵势人之病难治者有三群医争欲售所能攻补杂施一难也遇下不以礼 
自重 
者不苟往所往者非所重二难也唯唯取悦孰得尽禁其欲三难也余亦有三难以补周之未备朝病暮 
药速欲求效四难也猎涉方书有病自治五难也不信服药惟仗鬼神六难也 

卷四格言
元气为本
属性:脾土上应于天亦属湿化所以水谷津液不行即停聚而为痰饮也夫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老 
人不 
宜速降其火虚人不宜尽去其痰攻之大甚则病转剧而致危殆须以固元气为本凡病推类而治之亦 
思过半矣(空同子) 

卷四格言
处方贵简
属性:医者识脉方能识病病与药对古人惟用一药治之气纯而功愈速今之人不识病源不辩脉理品 
数多 
每至十五六味攻补杂施弗能专力故治病难为功也韩天爵医通云处方正不必多品但看仲景方何 
等简任丹溪谓东垣用药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者盖讳之也 

卷四格言
心腹内虚
属性:夏文靖公云夫人之痈疽伏于身未溃则忧不测已溃则可缓治宜进和平之剂加之资补俟血 
气 
调和而自愈若不小忍而惟毒之是攻侵淫不已心腹内虚恐患复生于他处不可不虑此虽文靖借喻 
国政之言深得病情故表出之 

卷四格言
形症脉病
属性:医乃人之司命不可妄意为之须心中晓然指下明白以形症脉以脉究病按指当有法而指无大 
遽 
病必有源而病必详推然后察人之虚实视时之寒燠体之肥瘠以至风土异宜如西北之地山广土浓 
其 
俗所食黍麦粱肉故其禀差壮而多风痹之疾东南之地土薄水深其俗所食粳稻鱼虾故其禀受差弱 
而多脾胃之疾苟能察此用药则庶乎可以言医矣 

卷四格言
附子单服有毒
属性:吴球诸证辩云处州地阜岚气湿热每行辛凉之药多效金华连境相隔百余里民俗有病动辄便 
施附子姜 
桂以为常事地之相近尚且不同况南北之地相去千里者乎余尝闻台州村落愚民有病单服附子是 
以患喉症死者多矣陈无择三因论有云附子不宜单服须佐以人参甘草生姜方可以制其毒经云六 
分分来一分寒故热病多而寒病少也医者用姜桂乌附 燥之药不审寒热虚实岁运迁移犹如抱薪 
救火为害滋甚可不慎乎 

卷四格言
学贵知要
属性:世医治病不先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是不明标本之理也凡人病脾虚发热痰气壅塞不审虚实寒 
热动 
辄牛黄清心丸一概施治殊不知药性稍凉胃气受伤失其本矣惟宜温养其胃使其饮食少进而后攻 
其他疾是之谓标本之理也前辈有云学贵知要不在贪多用贵适时不专泥古正此谓欤 

卷四格言
脾胃属土
属性:经云脾为黄婆胃为金翁主养五脏六腑若脾胃坚固则津液通行气血流转使表里冲和一身康 
健 
若脾胃一虚何病不起盖脾胃属土万物资生李空同曰五行木金水火四气不纳邪邪入则坏惟土纳 
汗汗变则化化则神是故贯四时而独功也在人脾为土游溢精液输灌肺肾肝心不然百物食之腥荤 
臭味秽杂于胃中何以发神明而行变化庄子曰神奇则臭腐臭腐复为神奇盖言土也 

卷四格言
真元根本
属性:五劳者五脏之劳皆因动作勉强用力过度曰劳索矩新书云受气贪欲则为劳夫人身之真元根 
本气 
血精液是也世之劳瘵之症最为难治盖因人之壮年恣意酒色以致耗散真元不生津液遂至呕吐血 
痰骨蒸体热肾虚精惫面白颊红白浊遗精及痰涎咳嗽谓之火乘金候重则半年而死轻则一年必危 
俗医不究其源苦以大寒大热之药妄投乱进殊不知大寒则气愈虚大热则血愈竭是以世之犯此疾 
者多不能免于死由医之不得其人也良可悯哉 

卷四格言
用药有权
属性:震泽王文恪公云今世医者率祖李明之朱彦修其处剂不出参术之类所谓医之王道也信知本 
者矣 
然病出于变非参术辈所能效者则药亦不得不变可变而不知变则坐以待亡变而失之毫厘则反促 
其死均之为不可也故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药而能权可谓妙矣明之彦修未尝废权也世医师其常而 
不师其变非用权之难乎(震泽文集) 

卷四格言
寒热折衷
属性:东嘉项昕氏云坚痛为热本指疮疡而言经曰诸痛肿痒疮疡皆属心火盖心主热化故痛属热即 
不以寒言至于急痛因寒故举痛论诸痛为寒之说经曰寒淫于内以辛热散之 
佐以苦寒张长沙以辛热之剂散其错乱风寒之 
气良以此耳凡所临症固当察脉之阴阳验人之虚实不可专以为有热而无寒亦不可专以为有寒而 
无 
热斯能尽折衷之道也 

卷四妄治
刘文泰
属性:弘治末年 孝宗皇帝之崩病热也院判刘文泰误以热剂进 上服之渴甚索水饮文泰执不 
可内侍有进西瓜者 上啖之仅能出 
言召大臣刘健等受顾命于是文泰下狱然仅谪广西戍而死昔后周姚僧坦名医也帝因发热欲服 
大 
黄药僧坦曰大黄乃快药耳至尊年高不宜轻用帝不从服之遂至不起及明帝有疾诸医皆谓至尊至 
贵不可轻脱宜用乎药僧坦曰脉洪而实必有宿食不用大黄必无差理帝从之果下宿食乃愈医者当 
先明强弱虚实又察脉之沉浮非大黄之罪医者之误也 

卷四妄治
刘观妄对
属性:太医院院判刘公(观)常侍 太宗左右大暑中 上方束一带乃片脑合成者问观曰此带何 
如观 
对曰片脑性寒伤肾惟有香耳 上遽命解去按本草云片脑性大辛善走故能散热今刘谓之性寒 
何也丹溪云龙脑属火诸香皆属阳岂有至香之物而反寒乎噫刘观漫言盖不学无术之过欤 

卷四妄治
医僧庸妄
属性:陈汝中尝病脾胃郁火之症求治于盛用美盛诊其脉曰如此治可生如彼治可以死如此治可以 
少生 
如彼治可以速死既而治之汝中迟其效或以浮屠善医荐者汝中惑其说遂求治饮其药呕血一升遂 
死 
噫医以用药药以攻疾疾不能去而反以致死则何以医药为哉彼浮屠者乃庸妄人也目不知医经口 
不 
辩药性指不察脉候人之虚实病之新久一切置之不问而惟药攻击之其杀人盖亦多矣予咎汝中之 
不善择医而致速死书此以为世轻服药者之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