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语言密码(全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身体语言密码(全文)-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似相同的肢体语言信号也会因为文化差异的缘故而表示不同的含义。一个动作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也许很普遍,而且表意明确,然而,假如置于另一种文化当中,它很有可能就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单纯的动作,甚至它表达的意义会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含义。我们将会在稍后的第五章中讨论文化差异与肢体语言之间的关联。 
  正确解读身体语言的三大规则规则一:连贯地理解初学者经常会犯一个最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将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在忽视其他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以及大环境的情况下,孤立、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譬如说,挠头所表示的含义有很多,比放说尴尬、不确定、去头屑、头痒、健忘或者撒谎等等,所以,其具体含义应当取决于同时发生的其他表情和动作。和说话一样,肢体语言也有词组、句子和标点之分,每一个表情或动作就好比一个单词,而每一个单词的含义都不是惟一的。例如,在英语中,“dressing”一词就至少有十种解释,其中包括穿衣服的动作、食物的调味料、肉类食物的配菜、伤口的包扎敷料、化肥以及马饰等等。 
  因此,只有当你把一个词语放到句子里,配和其他词语一起理解时,你才能彻底弄清楚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动作或表情被称为肢体语言群,就好比我们如果想说一句话,就至少需要用三个词语来组织才能清楚地表达说话的目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声的肢体语言长句,并且准确地将他们用有声的话语表达出来,那么,他的“感知力”一定很强,或者说他的“直觉”一定很灵敏。 
  挠头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去头屑的动作。 
  你没有抓住这个男人讲话的要点所以,如果你想获取准确的信息,就应该连贯地来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 
  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是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断地重做复一个或者多个动作。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是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断地重复做一个或者多个动作。不停地摸头发或玩头发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假如不考虑其他动作或表情,同样的动作却很有可能表示这个人心中很焦虑,或是不确定。人们之所以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摸头发或抚摸头部的动作,完全是因为当他们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抚他们的。 
  为了证明在解读肢体语言的过程中综合理解方式的必要性,我们给出了一种常见的边缘动作。当人们没有记住刚才所听到的话语时,常常会摆出这样的一个姿势:当对方的言辞无法说服自己时,希拉里·克林顿就会摆出这   
  第一章 意在言外(8)   
  样的姿势 
  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将手移至脸旁,用拇指支撑着下巴,食指保持一种向上的姿势贴在脸颊上,而剩下的三个手指则正好将嘴巴挡住。另外,双腿紧紧交叉,而双臂也以类似的姿势环抱于胸前(一种防御的状态),与此同时,他的头和下巴均保持一种下垂的姿势(一种否定或不友善的态度)。种种迹象都表明该聆听者已经对所听到的内容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聆听者通过这一连串的肢体语言“群组”,就是想告诉对方“我对你的话不感兴趣”、“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或“虽然我对你的话很不满意,但是我正在努力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 
  规则二:寻找一致性 
  研究表明,通过无声语言传递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有声话语的 
  五倍。研究表明,通过无声语言传递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有声话语的五倍;而且当两个不同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尤其当这两个人都是女人的时候,她们几乎会全部依赖于无声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而无视话语所传递的信息。 
  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在某次演讲中,你邀请某位听众上台来发表他对你演说内容的意见,而他回答说,他并不赞同你的观点,那么,他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就应该与他的话语表意相吻合,也就是说,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但是,假如他口头上表示赞同你的话,但是,他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却并非如此,那么,他就很可能是在撒谎。 
  当一个人的话语与他的肢体语言相矛盾的时候,女性听众大都会忽视他的话语意思。 
  图片中的人因为感到寒冷而做出了这样的动作,并非想保护自己 
  当你看见一位站在演讲台后的政治家一边信心十足地向观众们说,他有多么尊重年轻人的意见,并承诺一定会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一边却又将自己的双臂环抱于胸前(以示防御),并且下巴微沉(批判、充满敌意的象征),那么,你还会相信他的说辞吗?假如他试图用热情且充满关切之情的口吻来打动你,并且还不时地用手敲打演讲台以吸引你的注意,那么,你是否会真地被他的言行所征服呢?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案例中,病人告诉他,她的婚姻生活十分幸福。在谈话中,这位病人不断地将她的结婚戒指取下,然后又戴上。弗洛伊德注意到了她的这一无意识的小动作,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有消息传来说她的婚姻出现问题时,弗洛伊德丝毫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观察肢体语言群组,注意肢体语言与有声话语的一致性就好比两把金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肢体语言的宝库,从而正确地解读出无声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 
  规则三:结合语境来理解 
  对所有动作和表情的理解都应该在其发生的大环境下来完成。例如,如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见某个人坐在一个公交车的终点站里,双臂紧紧环抱于胸前,双腿也紧紧地夹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他之所以摆出这种姿势,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很冷,而并不是因为他想保护自己。但是,如果是你和某人隔桌而坐,而你又试图向他阐明自己的一些观点,或是向他推销某种产品和服务,面对你的说辞,对方摆出了一个和上面那个男人一样的姿势;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对方其实是想借此告诉你,他对你的话持否定的态度,或者说他对你的推销很抗拒。 
  观察肢体语言群组,注意肢体语言与有声话语的一致性就好比两把金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肢体语言的宝库,从而正确地解读出无声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本书中所谈到的所有肢体动作和表情都应该结合当时的情景来理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你也应当综合前后动作和表情,连贯地思考问题。 
  为何我们容易产生误解 
  一个人如果和他人握手时总是软绵绵的没有力气,或者握手的方式很温柔,尤其是男人。人们就很有可能会因此得出结论,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会探讨有关握手的技巧,届时,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委了。然而,假如某人有关节炎,那么,他也很有可能会采取这种轻柔的握手方式,从而避免强硬握手而带来的疼痛感。艺术家、音乐家、外科医生以及那些从事的职业十分精细且需要用到双手的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喜欢和他人握手。但是,假如不得不与他人握手时,他们就会采取一种“一带而过”的轻柔的握手方式,从而达到使自己的手不受伤害的保护目的。   
  第一章 意在言外(9)   
  有些人,由于身着的服饰与自己的身材不合或者过于紧绷,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做出某种动作而影响肢体语言的使用。举例来说,肥胖的人通常都无法跷起二郎腿。身穿短裙的女人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会在坐下的同时双腿紧紧合拢。但是,这样的姿势却会让别人产生一种拒他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亲和力不够,所以,在舞会上她们得到的受邀请的机会有可能会比其他女人少。虽然以上这些情况仅适用于少数人群,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对于理解无声的肢体语言而言,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彻底地了解了个人能力及其身体的局限性对肢体语言的影响,我们才能正确地领悟无声语言背后的含义。 
  为何孩子的身体语言容易理解 
  与年轻人相比,要想正确理解老年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似乎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老年人面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比年轻人差很多。 
  完成某些动作和表情的速度,以及在他人眼中,完成动作和表情的明显程度与每个人的年龄息息相关。例如,如果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撒了谎,他很可能会在说完之后就立刻用一只手或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孩子捂住嘴巴的动作往往会提醒父母,孩子正在说谎。而这一动作也很有可能会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动作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当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说了谎,他也会像之前那个说谎的孩子那样,将手移到嘴边。不过,与之前迅速地遮住嘴巴不同的是,他只是将手指放在嘴边,轻轻地在嘴边摩挲着。 
  说谎的小孩撒谎的少年 
  成年后,人们在年幼时养成的一撒谎就捂嘴巴的习惯动作的速度甚至变得更快了。当一名成年人说了谎话,他的反应和五岁的孩子以及少年说谎时的反应一模一样,将手向嘴巴的方向移去,就好像他的大脑向手发出了指令:捂住嘴巴,从而不让那些不真实的话语说出口。但是,最终,他举起的手并没有放在嘴巴上,而是在轻轻地碰触到鼻子之后就又重新放下了。这就是一名成年人在试图掩饰谎言时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肢体动作,其本质上和五岁孩童捂嘴巴的动作是一致的,只不过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已。 
  比尔·克林顿正面对大陪审团,回答他们所提出的关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问题这就表明,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就随之变得不再那么明显,所以,同样是解读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假如对象是一名五岁的孩童,而不是一位五十岁的中老年人,那情况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你能伪装表情,做假动作吗 
  常常会有人问我们:“你能够在自己的肢体语言上做手脚吗?”通常情况下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假如我们对肢体语言弄虚作假,那么,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主要肢体动作和表面表情,肢体细节所传递的微信号以及我们的话语,这三者之间必定无法达成一致。假如我们对肢体语言弄虚作假,那么,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主要肢体动作和表面表情,肢体细节所传递的微信号以及我们的话语,这三者之间必定无法达成一致。例如,摊开的手掌通常被认为是诚实的标志,但是当作假者对你说了谎,虽然他面带微笑,而且向你摊开了手掌,但是一些细微的身体动作和表情却会让他的谎言不攻自破。他的瞳孔可能会变小,他可能会扬起左边或右边的眉毛,而他嘴角的肌肉则可能因为紧张而略微有些抽搐。所有这些信号所传达的信息都与摊开的手掌和真诚的微笑代表的含义相悖。结果,他的谈话对象,尤其是女人,通常都不会相信他的话。 
  相比较而言,两性中,男人更容易被虚假的肢体语言所蒙蔽,而女人解读肢体语言的能力比男人更胜一筹。 
  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谎的求职者 
  在我们开展的一次面试中,一位男性面试者向我们解释了他放弃之前那份工作的原因。他告诉我们,他觉得之前的公司没能给他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他和所有的同事都相处得十分融洽,所以在是否离开原来那家公司的问题上,他一直有些犹豫,觉得很难抉择,直到最近才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听完他的陈述后,一位女面试官说,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位求职者在说谎,而且尽管他对自己的前任老板赞美不已,但是事实上,他却并不认可这位上司。通过对面试录像进行慢动作回放,我们注意到,每当提到前任老板,这位求职者的左脸上便会闪现出一种转瞬即逝的嘲笑的表情。   
  第一章 意在言外(10)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自相矛盾的信号都会在说谎者的脸上显现出来,但是显现的时间却非常之短暂,稍纵即逝,因此,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观察者大都无法发现和辨认这些细微的信号。事后,我们致电他的前任老板,结果发现,这位求职者是因为与其他同事共同贩毒而被公司开除的。显然,他相信自己能够用虚假的肢体语言骗过我们的眼睛,但是他自相矛盾的细微肢体信号却让我们的女面试官发现了他的破绽,从而揭穿了他的谎言。 
  通过上述故事里提到的方法,我们完全能够区分真假肢体语言,判断出对方究竟是个诚恳诚实的人,还是一个说谎者或冒名顶替者。摊开手掌以示诚恳的方法学起来并不困难,但是一些细微的身体信号,譬如说瞳孔放大、发汗、脸红等,却很难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而掌握。 
  作假者的谎言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 
  不过,在某些个案里,当事人会有意地制造虚假的肢体语言从而取得某方面的优势。举例来说,在世界小姐或环球小姐竞选中,每一位参赛者都会故意做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肢体动作,从而为自己营造一种真诚而热情的气质,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获得较高的评分。然而,即使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参赛者,她利用虚假的肢体语言蒙蔽评委和观众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时间一长,其他的那些肢体信号就会暴露出许多与有意识的假动作相矛盾的信息。为了争取投票者的信任,许多政治家们都十分善于利用虚假的肢体语言,堪称这方面的专家。而那些成功地利用虚假的肢体语言赢得大众信任和好评的政治家们,譬如说约翰·F·肯尼迪和阿道夫·希特勒则通常会被人们认为具有某种神奇的“感召力”。 
  总而言之,要想长时间地利用虚假的肢体语言来隐藏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