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魔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棋魔前传-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老刘,你想吃喜糖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为了这一天早日到了,你还是帮他先找个女朋友比较实际。”董彦在旁边笑着插嘴道。
    “啊,小曹,还没有女朋友?怎么搞的?以你的条件怎么可能?”刘涌惊讶叫道。
    “比赛任务太多,没时间。”曹灿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答道。一线活跃棋手,国际国内比赛加起来一算,一年至少也要下**十盘棋,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两盘棋,呆在外地的时间远比呆在北京的时间多的多,对优秀棋手而言,这的确是个问题。
    “什么没时间?这也算是问题?不就是没时间多接触女孩子吗?呵呵,简单,中关村这儿和你年纪相当的优秀女孩子多的是,到时候我帮你张罗张罗,保你挑到眼花。”刘涌笑道。
    “呵,那就谢谢您了。”曹灿笑着说道。
    二十七八,是该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了。
    “哎,刘院长,帮曹哥找媳妇的时候能不能顺利也帮我找一个?我的要求不高,就三点,第一是漂亮,第二是漂亮,第三,还是漂亮。”跟在后面的宋玉柱笑着插口打趣,也不知说的是真是假。
    “呵,你倒是好说话,没听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吗?你就不怕被连骨头带肉被人家给吃了吗?”刘涌笑道。
    “不怕,她要是老虎,我就是武松,到时候谁把谁降了还不知道呢?”宋玉柱自信地说道。他的性格开朗阳光,有他在,场面很难冷场。
    “小宋,人家小曹二十七八了都不着急,你才二十一,急个什么劲儿。看看海鹏,和你岁数差不多吧?人家怎么就没你那么猴急。”董彦笑着问道。
    “呵,董老,瞧您找的这个人,棋院上下谁都能当我的榜样,就是这个家伙不成。谁不知道咱们那里最漂亮的朵花被他占了,多少人看的眼红,恨不得拿着口袋套他脑袋上暴捶一顿解气!”宋玉柱不服气地叫了起来。
    “喂,别瞎说。妙龄是人,什么占不占的,多难听!”陈海鹏闻言连忙制止。
    “哈哈,看到没,不打自招。我又没说那朵花儿是谁。董老,没话说了吧?”抓住对方的口实,宋玉柱更是得意。
    “呵,好啦,算你有理。老刘,咱们上去吧。”
    都说十年一代沟,看来自已是理解不了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了。哈哈一笑,董彦和刘涌在前,其他人在后,一行人走进了昊海楼。  


第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标底线

    闭幕式开始还有十几分钟,刘涌先把几位国手带到~室里休息,外边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他去安排打理,打了个抱歉,刘涌离开会客室,林枝福则留下来代他招呼众人。
    “呵,老林,咱们得有两年多没见面了吧?”喝了一口热茶,董彦笑着问道。他和林枝福是同一代棋手,以前没少在比赛中打交道,只不过一位功成名就,领袖群伦,一位则默默无闻,成为众多基石中的一员。在胜负的世界里,这就是现实。
    “是呀。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自上次重庆一别,好象只是一转眼,两年多就过去了。”林枝福笑道,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回忆过去,想想以前自已在一线棋战摸爬滚打的岁月,不由得感慨万千。
    “呵,你怎么不再参加比赛了?说起来你比我还小两岁呢。”董彦笑道。
    “说笑,我和你怎么比。与其浪费参赛名额当‘林一轮’,还不如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倒是你,这么多年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叫人想不佩服也难。”林枝福叹道。
    “呵呵,有什么可佩服的。我也过是在强撑罢了。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厉害,过不了一两年,这个世界就是他们几个的天下了。”用下巴指了指曹灿,陈海鹏还有宋玉柱等人,董彦笑着说道。
    “呵呵,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围棋想要发展,就离不开这些年轻人。不过话说回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老将也有老将的长处,以你现在的状态再撑个三五年应该没有问题。”林枝福笑道。
    “呵,我也想呀,问题是这些年轻人不干啊。”看着几位年轻棋手,董彦笑道。
    “董老师,瞧您这话说的。我们可是都很尊重您,希望您能青春永驻,永远强大,幸好林老师也不是外人,要是让不知真相地人听见,还不得以为我们都是欺师灭祖,不懂人情的无耻之徒吗?”自已也是年轻棋手中的一员,提到了自已,宋玉柱连忙反击,表明自已地立场。
    虽然都是国手级别的人,不过聊起天儿来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哎。谁打算要欺师灭祖啊?别着急。先让我来个立此存照。省地以后没证据。”屋里几个人聊地正热闹。房门再开。郝志强从外边走了进来:今天是晚报杯地最后一天。各队地名次以及各人地名次都是在今天决出。而且闭幕式上还有职业对业余地对抗赛。这种热闹场合。怎么能少地了他呢?
    “呵。老。我说呢。刚刚我还奇怪。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现在看见你。我这才算是明白了。原来就是少了你这个包打听。”认出是志强。董彦笑着打趣道。
    “呵呵。那是。你董老大都亲自出马了。我一个小小地包打听能哪敢歇着呢。”也不用人请。志强自已找了个位子坐下来。
    “哇。精兵猛将。董老大。看这架势你们是打算把业余棋们手剃成光头吧?”环顾一圈。发现坐在会客室里地几位棋手全是当今中国棋坛上地风云人物。郝志强惊讶地问道。
    “剃成光头?想当然是想了。不过可能性不大。现在业余棋手地实力都很强。打成平手就已经可以知足了。”董彦答道。
    “这么谦虚?呵。有点不象你啊。对了老林。今年地手格是什么?”记者地职业习惯。刚刚坐下。郝志强就开始了发问。
    “前三盘让先,后三盘让二子。”林枝福答道。
    职业、业余对抗赛最初的时是统一由职业让业余二子,那时业余棋手的实力普遍较弱,虽然被让二子,但还是输多赢少,难以翻身。后来,随着棋院改革,专业棋手变成了职业棋手,一部分原来专业队棋手退役加入到业余队伍之中,促进了业余棋手整体水平的提高,慢慢地,业余棋手在让二子的对抗中占到了上风,所以,为了保持比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以及比赛结果地悬念,便把固定的让二子改为升降制,打个比方,比如双方均是六人出战,职业方取得四比二以上地胜利,则来年比赛时业余方就要被多让一子或增大还子数目,业余方职果取得四比二以上的胜利,则来年要减少让子或者还子地数目,如果三比三打平,则维持今年的比赛规则,双方不做更改。
    通过这种增加或减少负担的方法,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在比赛中形成了相对意义上的均势,从这些年对抗赛的结果来看,职业一流高手和业余一流高手的
    距基本在让先到让二子之间,让先,业余棋手基本:让二,则职业一方非常困难,近十几年来,双方的对抗一直是在这个范围内摇摆。
    去年的比赛中,在受二子的情况下业余一方发挥出色,以五比一的战绩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所以今年的比赛级别调高一档,由全部让二子改为一半让先,一半让二子。如果还是取得胜利,则明年的比赛将变成全体受先。
    对职业棋手而言,让先是对业余者的底线,保不住这条底线对棋手而言虽没什么实质影响,不过面子上总会觉的有点难看。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对抗赛棋赛才派出了以董彦为首的豪华阵容,为的就是确保胜利,把业余一方打回到二子局。
    “董老大,那你预测结果会是几比几呢?”郝志强又问。
    “我嘛,前三盘让先棋基本问题大,后三盘二子局,我想总该能赢一盘,估计总分四比二吧。“董彦想了一下儿答道。
    “小曹,董老大觉得是四比二,你觉的呢?”郝志强再向曹灿问道。
    “嗯,我的想法和董老师一样,既然是三盘让先,三盘让二子,我们的最低目标是三比三保平,争取四比二获胜,最好五比一大捷,当然,如果能六比零全胜就完美了,只是那种机会大概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曹灿笑着答道。
    棋手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盲目的自信就会成了狂妄,无论董彦还是曹灿都很清楚自已拳头的力量,不过他们也同样清楚现在业余一流棋手的实力,所以两个人对这次对抗赛都是谨慎的乐观。
    “呵呵,董老大,看到没?到底是年轻人,冲劲就是比你足!”志强笑道。记者最喜欢听的就是那种充满刺激性的宣言,因为这样才能让他有更多的空间发挥自已的文笔。
    “呵,人不轻狂枉年少,年轻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对了,老林,比赛应该已经结束了吧?这次的前六名都是谁?”所谓知已知彼,方胜百战不殆,职业棋手这一方的情况自已都了如指掌,但业余一方的情况却还并不清楚,董彦于是向林枝福问道。
    “噢,都已经出来了。”从上衣口袋内掏出一张报表,林枝福开始向众人介绍。
    “这次比赛的前六名大多是常打交道的老对手,第六名是上海的张建兵,第五名是杭州的段天德,第四名是成都的谭啸天,第三名是浙江的陶国才,亚军是上海的沈荣基,冠军是北京的王一飞。”
    “王一飞?林老师,您再说一遍,冠军是谁?”别人的反应到不是很大。陈海鹏心里却是一惊。
    一线职业棋手通常不会对业余比赛有兴趣,因为他们一年到头有的是比赛要下,忙自已的事还忙不过来呢,所以,晚报杯的比赛再热闹,消息到他们那里大概也就是扫上一眼了事。
    “王一飞呀?怎么了?”看了一眼报表,林枝福不解地问道,其实不必去看报表,十六连胜,超出第二名六分的王一飞在昨天上午的比赛结束后就已经是事实上的冠军,林枝福就算闭着眼着也不会搞错。
    “这个王一飞多大岁数?”北京市有一千六百多万,其中有同名同姓者也未可知,陈海鹏接着问道。
    “十二岁。”林枝福答道。
    “果然是他”十二岁,又叫王一飞,这下肯定错不了了。
    “十二岁?这么小就拿了冠军?”董彦也是颇为惊讶。职业业余对抗赛他以前也曾经参加过几回,对现在业余一流高手实力的认识还是比较了解的,以十二岁之龄能在众多高手之中夺到冠军,这个成绩不敢说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了。
    “哎,海鹏,这个王一飞该不会是忘忧清乐道场的那个小不点儿吧?”宋玉柱曾经和王一飞以道场棋社对抗赛中见过一面,当时王一飞的棋才给宋玉柱留下了相当深的印象,此时见陈海鹏听到这个名字表情很惊讶,六七年前的回忆突然间便在脑海里跳了出来。
    “应该是他,错不了。”陈海鹏点了点头。他相信,如果是王一飞,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有可能。
    “海鹏,别光自已说的带劲儿。你认识王一飞?”曹灿好奇问道。
    “呵,当然认识,其实他你也见过一次。”陈海鹏笑着答道。  


第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提前实现的梦想
    见过?什么时候?”事情过去了已经很久,曹灿来了。
    “呵,大约六年前,那时我还没有拿到职业段位,正在忘忧清乐道场的冲段班进行训练。道场在暑假新开了一个暑期提高班,开幕那天请您出席助威,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由您和我做让三子棋表演,高社长做大盘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他就对局中的一个局部变化向现场观众进行有奖征答,奖品是一付棋具。结果,有一个六岁大小的孩子答对了问题,对局结束后,高社长让他上台领奖,那个小孩子就是王一飞。”陈海鹏答道。
    “呃,你这么一说,好象还真有这么回事儿。”曹灿托着下巴仔细回亿,隐隐似乎有了那么点印象。
    “哦,如此说来这个王一飞和你们还挺有缘的,当今国内最活跃的三位青年俊杰他居然全都认得。呵呵,十二岁能拿晚报杯冠军,王一飞的才能相当不错,等会一定要好好瞧瞧。”董彦笑道。
    “呵,董老大,这么说你要打第一台了?”郝志强敏感的问道。
    六对六对抗赛,业余一方是按比赛的名次决定坐阵的台次,而职业一方并没有类似的比赛,不存在顺位问题,故而谁打哪一台并不固定,主要看棋手自已的意愿。
    “是啊,少年英才,我不能交臂而失之。”董彦笑道,十二岁的全国冠军并不多见,他很想见识一下。
    “呵,交臂而失之的可能性是不会有的。王一飞现在已经拿到了职业段位,等六月份毕业考试过后,他就将开始参加职业赛事,见面的机会绝不会少。”志强笑道。
    “啊,他已经拿到职业段位了?”除了陈海鹏,林枝福,其他几个人都是吃了一惊。
    从水平上看,现在的晚报杯赛冠军具备职业水准并不奇怪,终究有很多业余高手就是从职业三四段转过去的。
    让他们惊讶地是王一飞地年龄。
    “对。去年成都段位赛拿到地。而且现在虽然还在上小学。可他已经在业余时间跟着国少队训练。成绩相当不错呢。董老大。你可要小心点儿。这个小家伙可不好对付。”志强笑道。
    “呃?能进国少队?不简单啊。看来今天真得卖卖力气了。”董彦笑道。
    放寒假以前。王一飞只是在休息时间去棋院参加训练。而那个时候。大部分国手都回去休息了。所以除了国少队地成员。知道王一飞地人并不是很多。董彦作为国内头号棋手。比赛时间安排地很紧。每个月只有几天留在北京。所以并不清楚国少队里又出来一位成员。
    “呵呵。猛狮搏兔。必尽全力。能提前和你这位大高手学习。对王一飞来说也是难得地机会。”志强笑道。
    说笑间。刘涌推门进来了。“聊什么呢这么高兴。老远就听见你们笑了。”
    “呵,没什么,怎么,会场布置好了?”董彦问道。
    “是呀,都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现在就是请等诸位国手出场助威呢。”刘涌笑道。
    “好,那咱们走吧。”
    国手不是娱乐明星,虽然就比例而言,成为国手的比例比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