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魔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棋魔前传-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王一飞不好意思地笑道。
    “呵,好了,别在卫生间里猫着了,这里坐不得坐,站不得站多难受,到屋里去读吧。等会儿到了七点咱们一起到餐厅吃早点。”小孩子好学是件好事儿,梁明泉拍了拍王一飞的头顶说道。
    “嗯。”拿着手里地纸张,王一飞离开卫生间回到客房继续背书,梁明泉则开始刷牙洗脸,整理仪表。
    一切收拾利落,回到屋里一看表,七点过两分,梁明泉先给住在另一个房间的两名队友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去餐厅吃饭,然后带着王一飞乘电梯来到了位于宾馆十六层地餐厅。
    高档的宾馆里边地餐厅也不会一般,数百平米的大厅内摆着几十张餐桌,每张餐桌都是花曲柳地硬木,上面铺着雪白的桌布,摆着精致的餐具,餐桌四围摆着的八把靠背椅也是擦得油光发亮,就好象刚镀了一层清漆似的。
    两个人进入餐厅的时候里边已经有不少人在就餐,有在这里住宿的客人,但更多的则是参加晚报杯赛的各地棋手,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整个餐厅好不热闹。
    一边和认识的朋友打着招呼,两个人找了个僻静点的位置坐了下来。
    “先生,要用餐吗?”女服务员走过来礼貌地问道。
    “对。A号套餐四份。谢谢。”仔细看了一遍桌上摆着的菜单梁明泉说道,他是一个比赛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对于下榻地方方面面的情况早就了解的非常清楚,因为等会儿就要比赛,早餐不宜吃得太丰盛,所以他选择了比较清淡的A号套餐。
    女服务员离开,也许是上了星级的餐厅服务就是好,也许是套餐的准备相对轻松许得多,没过三四分钟,四份餐点便端到了他们的桌上。
    “呵,老梁,起来的够早的呀?”就在这个时候,住在另一个房间的黄志平和冯云散也来到了餐厅,见两个人已经点好了早点笑着说道。
    “呵,我这还算早啊?告诉你们吧,飞飞六点钟就起床了,等我起来的时候,人家都在楼上跑了一圈儿,回来又背了半个多小时的《道德经》了。”招呼两人坐下,梁明泉笑着说道。
    “什么?起那么早?呵,这咱可比不了。对了,怎么还背《道德经》?现在小学毕业考这个吗?”冯云散笑着问道,这是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留着一脸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形象颇为粗犷,实际上也是一个神经非常大条的人。
    “呵,没学问了不是?小学毕业考这个干嘛?这是教飞飞的语文老师单给他吃的小灶,为的是让他多学一些古文经典,对他以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思想境界有好的影响。”梁明泉笑着说道。
    “呃,这个老师不错,素质教育啊,比我那时候强。我那时候的老师就知道考试,做习题,一天到晚就是死背书,搞的人一提上学读书就脑袋疼,我们几个比较皮的学生每次考试就考六十分,气得老师吹胡子瞪眼,直拍桌子。”冯云散笑道。
    “呵,你呀,一看就知道是个问题学生,人家老师让你背书做题也是为你好,你不领情也就罢了,还搞这种花样气人,我要是当老师的摊上你这样的学生,二话不说,先给屁股上印两个大鞋印子再说。”黄志平笑道。他是一个大学没毕业几年的大学生,脸上戴着个眼静,是个斯斯文文的白面书生。
    “呵呵,打学生,也难怪你当不了老师,就再在的那些学生家长,不要说你动手打人,就是骂的话稍稍重点也能告得你下岗吃自已。”冯云散笑道。
    “呵,是啊。现在学生家长的维权意识强了,老师的权威大不如前,长远看来,也不知道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对了,学习那些古文真的有用吗?再在网络上可正在进行大辩论,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中国近代的疲弱就是因为数千年的儒家礼教的熏陶,当然,这种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结论的,但对下棋来说,学这些传统的东西有意义吗?”也许就是文人好思辩,黄志平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第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古今之争

    义?当然有啦。围棋虽说是一种智力竞技,但也在里边,黑白,阴阳,调和,均衡,因势利导,天圆地方等等等等,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还真是挺有意思呢。”梁明泉想了想答道。
    “呵,你这种想法大概是受围棋起源于占卜说吧?”黄志平笑道。
    “呵,关于围棋的起源说法很多,占星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不过咱们做为非专业人士也没必要非得追根究底,重要的是从中能汲取到对自已有用的东西。”梁明泉笑道。
    “嗯,那倒是。如果按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造棋以教其子丹朱,到现在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了,不是专门研究棋史的谁搞的清楚。咱们这里说来说起也当不了真。不过我说到对围棋的理解,我是认为现代人比古人要深刻的多。古人的意识还停留在攻杀战取的初级阶段,很多棋局就是一个字“杀”,境界低的很。”冯云散笑着插嘴道。
    “呵,这也是必然的。怎么说现代围棋是在古代围棋的基础上发挥而来,去伪存真,继承发展,一代代的累积下来,如果还比不上古人那不成了怪事儿?牛顿不是说过吗‘我之所以看的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黄志平说道。
    “说的有道理。围棋理论总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发展,这一点上应该不会异议,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那就未必正确了。比如清时有棋圣之誉的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他们对围棋的理解就远远超出他们那个时代,有时我经常想,如果有谁能发明时空穿梭机,把这三位棋圣带到现在,以他们的实力相当于现在哪种等级的棋手呢?”梁明泉笑道。
    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最容易得到呼应,还没等同桌的几位回答,旁边先有了回音,“哈,那还用问。抛开天赋不论,单就棋的内容而言,古代最杰出的棋手也未必下得过现在地业六业七,估计最多也就比面五稍强一点儿。”
    几人回头一看,旁边一张桌上坐着四个人,说话的是其中一位年纪大约在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剑眉虎目,满头的黑发象刺猥一样根根朝天,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西装,脖子上系着一根深蓝色地领带,满脸的锐气显得非常精神。
    “呃”,这个年轻人梁明泉不认识,估计是最近刚冒出的棋坛新秀,看看其他几人,却原来这是山西晚报队的人,因为坐在年轻人左手边的是经常在比赛中碰面地老棋手寇仲平。
    “呵,老梁,这是我们队的徐晨风,年少气盛,说话不会拐弯,你可别介意。”突然插进别人的谈论总不是一件礼貌地事情,寇仲平连忙笑着解释道。
    “噢呵呵。没关系。没关系。年轻人嘛。有想法表达出来并不是坏事儿。不过小徐是吧?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而且还能精确到这种程度?”自已一个队地人吃饭聊天儿好好地。关系又不是很熟。突然插进个陌生人说话。要说一点不在意是不可能地。不过梁明泉怎么说也是业余棋坛地老人。而且还是北京代表队地带队人。如果明显地现出不悦岂不是自降身份。显得没有风度?
    “很简单啦。我是从棋地内容上得出地结论。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古人地棋力。而是因为时代地局限性使得古人无论怎么聪明也不可能超越时代太远。就象大物理学家牛顿所掌握地知识还不如一个普通地物理专业大学生一样。
    看看《围棋天地》现在正在连载地古谱精解吧。里边经常出现地一句就是‘此处地亏损远比赔了夫人又折兵地平方还要多’。以我地经验。只要具备普通业五实力地棋手就不会下出那么亏损地招法。由此可以推断。古人地棋手了不起也就是业五水平。包括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也不例外。”徐晨风答道。
    “呵。我地看法和你不一样。我虽然也认为总体而言古人地棋力比不上今人是一定地。但具体到某个人。情况就未必那么简单了。不错。从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等人传下地棋谱上看。他们地确是犯过一些现代普通业五也不会犯地错误。但是不要忘记。他们走出地招法中那些即便是当代超一流高手也未必走地出来地妙手呢?如果我们只盯着古人地弱点不放。而忘记他们地长处。那种情况是不是有点象猫笑话老虎不会爬树一样?”黄志平同样也是个年轻人。没有梁明泉那份沉稳和涵养。他是直接
    面反驳。
    “拿猫和老虎地比喻?呵呵。有点儿意思。不过却不是很恰当。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吧?如果前进地方向不对。再怎么样地努力也不会有好地结果。不错。黄。范。施他们三位地战斗力非常强大。黄龙士甚至被称为具有十三段超强中盘战斗力。但光是战斗力强就行吗?一盘棋不是光有中盘。还有布局。官子。古棋那种一上来就开始扭杀地棋谈得上布局吗?那些激烈地战斗是必然地吗?只要打过古谱地人就会发现。他们地力量经常是用在错误地方向。明明简简单单就能取得优势。偏要打入分断制造麻烦。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没占便宜。反而吃了亏。现在只要有业五以上实力地棋手对付这样地棋手有地是办法。只要弃几个子让他们吃去。轻轻松松就能把棋赢下来。”徐晨风不以为然地答道。
    “噢,你的意思是说今人一定胜过古人?未必吧?我不否认在大多数领域中是这样,但绝不会是全部。比如说唐诗宋词,现在大概没人敢说比那时的人强吧?”同是一个队的人,胳膊肘儿当然要向里拐,冯云散插言道。
    “呵呵,诗词不如古人的问题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说现代人做不出好事,而是现代很少有人正儿八经地去学习古诗词,小学课本里,古代诗词的部分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就是例证。投入才能产出,没有投入精力,水平当然不会提高。可是围棋呢?现在的职业棋手可是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古代棋手不象现在,有棋院发工资,有固定的比赛参加能拿对局费还有奖金,不必为生存发愁,那个时代棋手根本就是个清客,如果不是被人养着,就只能靠下彩棋糊口,哪儿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棋上?至于那些文人雅士,下棋不过是附庸风雅,搁现在就是围棋爱好者,水平就更是惨不忍睹了。”徐晨风口才不错,反应也很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未必吧?按照阁下的逻辑,明代,清代学习诗词的人也很多,清代的诗歌数量也比唐诗多的多,象乾隆皇帝,据说他的御制诗比流传诗作最多的宋代诗人陆海还要多几倍,可谁会说他的诗比李白,杜甫这些大家高明?”黄志平抓住机会质疑道。
    “呃,诗词是诗词,围棋是围棋,所处的环境不同,结果当然也就不同。书画这类超过古人的概率比较小,可能只有等**实现以后,大家都不用干活了,天天在家里练书法的时候才能出个兰亭序第二吧。但围棋如果以当湖十局做为古代最高水平的话,那么现在的大多数业余高手已经远远超过了。”被抓住逻辑上的错误,徐晨风先是微微一愣,不好应,别处走,他马上转移了战场。
    “呵呵,关于古今围棋棋手水平的问题向来就是各说各理,难有一个答案。其实我倒觉得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听听职业棋手的意见。就我所认识的几位职业棋手,他们对古棋的评价可都是不怎么高。”辩论既然开始,双方立场也就划分开来,见北京队的人一拥而上以多欺少,寇仲平于是也加入战团。
    “职业棋手评棋?嘿嘿,也未必比普通人高明的了多少。李昌镐刚出道的时候,赵治勋一脸的诧异,质问曹薰铉为什么老输给徒弟。李世石刚出道的时候,聂卫平也曾谓之曰‘不会下棋’,可后来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呢?”黄志平质问道。
    “哈哈,就是,职业棋手可以评棋,业余棋手也可以评棋,区别只不过是谁更有权威一些,但并不等于权威大的人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围棋可以,书法也可以,现代书法家也可以评论王羲之的不足之处,不过现代书法家里没有一个水平有王羲之高是肯定的。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代人用的纸和笔比当年王羲之用的好很多。当然,如果说现代制作的围棋棋子,棋盘比古代质量高,这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冯云散是趁胜追击。
    “呵呵,老冯,未必吧,棋盘、棋子也未必就是现在的质量高,科学这么发达,可棋盘棋子的加工还是手工制作的才是上品现在可没人精心制作什么贡品之类的了。”梁明泉笑着纠正着冯云散话语中有漏洞的地方,明着是在替他纠错,实际是在给他的论点增加论据。  


第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自已的想法

    呵,这话扯的就有点儿太远了吧?说的是古人今人的,怎么跑到棋具好坏上去了?我想棋具好坏和水平高低应该没有关系吧?要是用好的棋具就能下出好棋,那棋手们也没必要苦研深读费尽心思提高棋艺,干脆直接买副最贵的棋具算了。”徐晨风笑道,偷换概念是辩论时常用的一种招数,这一套他玩的多了。
    “嗯,你说的对,这确实就是一个笑话,我之所以这么讲只是想说明,要想对古人棋力和水平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很容易就偏离方向。在我看来,我们评价古人棋手的时候很容易陷于一个误区。就是仅仅通过棋谱来评价棋手的棋力。通过棋谱来评价棋力,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分析好棋与坏棋,好棋多,棋力就强,坏棋多,棋力就弱。
    然而问题也正产生于此:好棋好到什么程度,坏棋坏到什么程度,有时全凭观棋的主观感受,同样一着棋,有些人可能觉得古今罕见,绝妙无双,有些人则可能觉得并没什么了不起,随便一个业五以上棋手就能下出来。有时观棋自身并没有主观偏见,但由于现代人的身分还有长期所受环境的影响,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对古人的评价。于是,分歧就这样产生了。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前题条件是:古今围棋规则是不同的。古代围棋是座子开局,这种开局方式利于战斗而不利于连片成势,这一点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