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魔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棋魔前传-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时候我的棋瘾很大,每天不下几盘棋就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似的。但无敌最寂寞,和校园里的人下棋已经觉得意思不大,于是就开始到处找高手下棋,一开始还只是在学校附近,后来范围就变得越来越大,到后来只要听说哪里有高手就想方设法也得去跟人下一盘。这样一来二去,慢慢的也就有了一点儿小名气。
    所谓年少轻狂,连着赢了附近的业余高手以后,我的自信心极度膨胀,有了一种无敌的感觉,觉得自已根本就是下棋地天才,加以时日。肯定就会成为刘昌赫那样业余出身的超一流高手。而周围的那帮损友也是推波助澜,总是称赞我棋下的好,比职业的还要职业。师范大学能有我这样的学生简直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整天生活在这样地氛围里,人就是想不轻飘飘也难。到后来。我就已经不满足于在大学周围那点地方称王称霸,打算打出街区,冲出成都,走向全国,进军世界。以刘昌赫为目标奋发向上,成为棋史留名的风云人物。
    所以,就在那一年的冬天,趁着放寒假地机会,我和两位同学相约游历全国,遍访高手。用自已的实力打出一片天空。如果真地下出了名堂,说不定会被破格批准成为职业棋手呢。”说起以前的事,鲍春来是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后来呢?”王一飞好奇的问道。“呵,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两个词就是形容我当时的样子。本以为凭自已的实力肯定能横扫中国业余棋坛。成为业余棋界地天皇巨星。可谁想到还没出四川省,这个宏伟的计划便已宣告失败。”鲍春来苦笑道。
    谁都喜欢五关。斩六将,没人喜欢麦城,不过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当初的糗事现在说出来也成了趣谈。
    “啊?怎么回事儿呢?是不是你爸妈不让你到处跑?”朱慧妍尖声叫了起来,她在为鲍春来没能完成这么有趣的计划而遗憾。
    “不是的。我那时已经二十出头,而且是住校学习,和现在的公主,少爷不同,那时住校生地自立能力可是非常强,父母根本不用管我作什么。我之所以没能继续计划的原因不是家庭的原因,不是因为资金的问题,完全是因为自已个人的问题。”鲍春来答道。
    “呵,你该不会是因为女朋友反对呀?”司机小李笑着猜道。
    “当然不是了。那个时候一门儿心思玩棋,哪有空去交女朋友。实际上,我是因为被人狠狠教训了一顿才知道自已是几斤几两,一顿能吃几碗干饭。”鲍春来笑道。本质上他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人,哪象现在,初中里出现手拉手,肩并肩的事情也不稀奇,嗯。。。。。。,看飞飞现在地样子,好象也是很有女人缘地样子嘛。
    “鲍叔叔,您是说有人把您赢的很惨?”鲍春来在笑什么王一飞哪儿猜得出来,他更关心地是有谁能把鲍春来赢得丧失信心的人是谁。
    “对。离开成都后,我们计划的第一站是重庆,当时重庆名气最大的业余高手叫杨志伟,他在市区开了一家叫做山城的棋社,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闯天下,打名气,到了重庆,当然要找最有名的棋手去挑了。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到了山城棋社,点名要找杨士伟下棋。。。。。。”,鲍春来回忆道。
    “呀,那不和我们一样,鲍叔叔,您刚才还说您没有做过这种事儿呢!”朱慧妍叫了起来。
    “呵呵,当不一样了,我们那次是好说好商量,只是要找杨志伟下棋,又不是逼着人必须要下,哪儿象你们那样,把棋桌摆在人家门口,不出来应战就赢到人家山穷水尽,倾家荡产,跟黄世仁似的。”鲍春来笑道。大学生终究是大学生,虽然狂,但也没狂到能做出堵着门口那么霸道的事。
    “慧妍,别打岔,听鲍叔叔接着说。”王一飞急着听下边的故事,推了一把朱慧妍不叫她再乱插嘴。
    “呵,接着说。我们点名找杨士伟下棋,没想到那天杨士伟去上海参加什么会,三天以后才会回来。
    本来我们还以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没想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站出来,说自已是杨士伟的学生,既然我们是专程来找他师傅的,师傅不在,他这个当徒弟的就应该代劳。
    我们一想,反正来都已经来了,就这么走也觉得有点不甘,所以就应了下来,和杨志伟的这个徒弟下一盘,也算是留个名号吧。
    没想到,人家这个徒弟还真不是盖的,我那两个同学轮翻上阵,结果却被人家杀得是稀里哗啦,溃不成军。
    我一看,好嘛,找人家师傅挑战,结果连人家徒弟都赢不了,这不是笑话吗?于是我亲自出马上阵,要把脸给找回来。
    没想到,连赢两盘以后,人家的底气也长了起来,说我们的棋太臭,跟他下棋,让两个子还差不多。
    当时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哪里受得了这种气,加上周围的人起哄,于是就和他下起了二子棋。
    本来我以为凭自已的实力让二子还不早早就把对手杀得丢盔弃甲,大输特输,可谁想到这个初中生的棋刁钻古怪的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三绕两绕就把我给绕糊涂了。不过就算这样,下到收官的时候黑棋盘面还是略好一点,正常进行下去,大概能赢一目到两目的样子。
    然而乐极生悲,看到胜利在望,我一时心急就走错了一个次序,本来应该是先点后扳,结果直接走了一路扳,平白落了一个后手,让白棋抢到最后一个双先四目的官子,最后一数,反而却输了一子。”看的出来,那盘棋的意义对鲍春来太过沉重,到了现在,说起当时的情况还是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这样就输了?太可惜呀。”王一飞深有体会地叹道,棋手的心情终究只有棋手明白,眼见到手的胜利在最后的关头飞走,那种感觉简直同玩彩票只差一位就中了特等奖没什么两样。
    “呵,是呀,是很可惜,不过并不是没有好处,因为就是这一盘棋让我知道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什么天才,鬼才,以前之所以称霸一方,不是因为自已有多强,而是因为对手太弱,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而我就是那只猴子,以为自已有多么厉害,等碰到了真老虎,结果就成了人家口中的一道菜。”鲍春来自嘲的笑道。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梦想再怎么美好,但终还是会被现实戳破,就象夕阳下照耀下的肥皂泡,漂亮固然漂亮,可惜也只能是一时的美丽。
    “鲍叔叔,您当时一定很难过吧?”小女孩儿动了恻隐之心,睛神中充满了同情。
    “是呀,当时是真的很难过,有一种想把脸钻到桌子底下的感觉。不过后来想通了也就好啦。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中国那么大,能人异士实在是太多了,象当时我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被教训,那还有什么人该被教训?!就算那天侥幸赢了那位初中生,以后碰到其他真正的高手还不是一样会被修理的很惨。呵呵,现在想起来也确实蛮搞笑的,以不到业余四段的实力就想横扫天下,成为业余棋坛的霸主,这还真不是一般的异想天开呢。”  


第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孩子的要求

    听完鲍春来说的故事,几个小孩子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这个也问,那个也问,吵吵闹闹好不热闹。
    如果是一般人说不定早被三个小孩子问得烦了,但鲍春来是师范学校出身,而且当过好几年的导游,口才好,耐心有,肚子里的东西也多,应付起小孩子那是得心应手,小菜一碟。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江南水色,塞北风光,鲍春来是口若悬河,信手拈来,绘声绘色处,听得几个小孩子目不转睛,连饮料都忘了去喝。
    “鲍叔叔,您懂的事情怎么那么多呀?”听鲍春来摆龙门摆得上瘾,王一飞满是羡慕的问道。
    “呵,两个原因,首先是读的书多。上学的时候,因为专业的原因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历史,几年下来读过的书加起来比自已的身高都高。读的书多,知道的事自然也就多了。
    其次,就是去过的地方多。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长一分见识,多一分阅历,日积用累,时间长了,肚子里的东西还能少吗?”鲍春来笑着答道。
    “鲍叔叔,那您怎么能去那么多地方呢?”朱慧妍也好奇的问道。
    “呵,年轻嘛。虽然没有打出四川,但想成为业余高手的心却始终没有死,所以在刚毕业的那两年总是趁着学校放寒暑假的时间到各地去寻找高手学习切磋,后来学校为了增收,连寒暑假也要开补习课,好好一个假期给搞得零七八碎,连完整的一个星期都凑不出来,没有了长假,加上当老师的收入也不是很高,所以我就辞了职到了一家旅游公司当导游。当了导游。那还不是全国个地满世界跑?去过的地方当然就多了。”鲍春来笑道。
    “可是鲍叔叔,这样跑来跑去对棋艺提高有好处吗?”王一飞有点不解地问道。在他想来,想要学好棋就必须肯花时间在棋艺钻研上,全国各地满世界跑,那得有多少时间浪费在路上啊!
    “那还用说,好处当然有了。”鲍春来理所当然的答道。
    “怎么会?!”王一飞不理解,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他地好奇心。
    “开阔眼界呀。你想想,全国各地地高手那么多,如果死守在一个地方。就算到老死能碰到多少?比如说你吧,忘忧清乐道场的高社长。沈老师,李老师,陆老师。他们的确都是高手,但他们再怎么厉害终究只能代表四种风格对不对?”鲍春来笑着问道。
    “嗯。。。。。。,对。”王一飞点了点头答道。因为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就结了。想想这些日子你和那些彩棋手下棋,水平高低放一边,是不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棋风都不一样?”鲍春来接着问道。
    “对。”这也是事实。
    “呵呵,所以啦,如果一个人只想在自已那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当然无所谓,但若想成为真正的高手,不多跟不同风格的棋手对局交流,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是绝对不成的。高手是下棋下出来地,不是靠教就能教出来的。就象老话说地,豆芽长一房子高也是菜货,温室里的花朵长的再怎么鲜艳,碰到风霜也只是一堆杂草。”鲍春来笑道。
    鲍春来地话王一飞是似懂非懂,但他很清楚实战对提高棋力的重要性。
    “鲍叔叔,这么说您的棋是在经过这样地修练后才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朱慧妍问道。
    “呵,倒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但其中所占的份额应该很大。当然,我现在只是个业余五段,拿我做例子不是很有说服力。不过靠这种方式修练棋艺的人也不是没有,而且成功者也不是没有。”鲍春来笑道。实力是一回事,段位是另外一回事,段位高者实力通常要高,但段位低者水平也不一定就低,就象他现在的实力有十足的业六水平,但由于这一年没有参加大的比赛,所以段位始终还是没变。
    “是谁呢?”王一飞追问道。
    “四川业余棋界曾经出过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地名字叫唐晓宏。一九八九年地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四段,完全谈不上名气。但就在那个时期,中日围棋擂台赛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特别是聂卫平九段连破日本棋院几大超一流高手,取得十一连胜的空前战绩更在全国掀起了围棋热,黄河杯,晚报杯等业余大赛也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不愿意就此度过平淡一生的唐晓宏于是辞掉工作开始了江湖游历,从八九年初到九二年初,他的棋迹留在了长江以南的很多地方,南昌,舟山,上海,武汉,九江。。。。。。,会过了很多业余界著名棋手:彭时佳,李家庆,吴铁民,夏胜浩。。。。。。,三年的时间里,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舟山的时候,应人之邀,他到那里教了一个星期的棋,报酬上两百块,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了,而他到舟山的时候全身上下只剩下两块钱。面子和尊严使他靠这两块钱生活了整整一个星期,而这仅仅是他三年游历生涯中的一个插曲,类似的经历不知道还有过多少次。
    就是这样,在三年的游历中,在和各地高手的切磋交流中,他的实力和名气同时在增长,三年的江湖磨砺在一九九二年湖南怀化的千人百团大赛中得到了回报,在这个有六百一十八人参加,其中包括如章德辉,田向东,彭时佳,刘轶一,姜磊等众多业余一流高手的比赛中,唐晓宏得到了他围棋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自此以后,他的神勇状态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九九九年他围棋生涯中的最高峰时,唐晓宏四上北京,参加了向顶尖业余高手公开的阿含。桐山杯,TCL杯,中韩业余对抗赛和有线电视快棋赛等多项业余大赛,在TCL杯中,他再次获得冠军成为定为专业七段。
    怎么样?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吧?”
    对于川籍业余高手的历史鲍春来是如数家珍,要数字有数字,要情节有情节,由不得人不信。
    “三年时间就从业余四段成了全国冠军?哇噻,他可太厉害了!”王一飞由衷的赞道。年纪接近三十的人居然还能长棋,而且长得还这么迅速,幅度这么大,实在是令人钦佩。
    “呵,还有更厉害的呢。江铸久知道吧?”鲍春来谈兴起来就收不住闸了。
    “知道。他在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接连战胜五名日本一流高手,赛后直接破格升为九段,被称为抗日英雄,棋手凶狠善战,特别擅长贴身缠斗,越是复杂凶险的局面越是勇敢向前,所以有个绰号叫做拼命三郎。”对中国围棋的风云人物王一飞也是很有了解,很多人的棋谱他打过了都不止一遍。
    “那你知道他在小的时候跟着他哥哥全国各地跑,逮到高手就一定要跟人家下吗?呵呵,说起来有的时候和你今天做的事儿也差不多,只不过你是为了出气,他是为了和人家比试高低。”鲍春来笑道。
    “哦,是吗?那个时候他有多大?”听说还真有跟自已今天所做的事情相仿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代国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