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旦舰队突入广州周边,即使能打退或是消灭这支舰队,杨猛这边也要付出相当的死伤,一千门火炮可不是一千条洋枪,实心弹、开花弹、葡萄弹,即使是云南的新军,也不一定能在这样的密集炮火之中作战。

    一旦丢了广州,五国船厂也就成了泡影,军舰在江面上是可以炮击广州城垣的,对海战的不熟悉,让杨猛有些想当然了。

    “不错的情报!值五千金镑,不知宝灵总督对以后的去处有什么打算呢?”

    有了宝灵的情报,杨猛在心中转了一下珠江口的地形,虎门、大湾一线,大吉沙一线,广州码头的炮群,组成的三层防御网就在杨猛的心里成型了。

    将主战之地定在广州码头附近,用臼炮、岸防炮组成一个足以笼罩十数里江面的炮群,用虎门、大吉沙一带的炮台封锁,即使是五六十艘战舰,也足以应付了。

    “法兰西吧?”

    英法虽说是宿敌,但宝灵还是选择了法兰西作为落脚点,这对宝灵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宝灵这个英吉利的海外总督,法兰西政府解读英吉利的政策,就有了一个相当权威的高参,这样是有利于英法之间的合作。与杨猛的利益不符。

    “法兰西?你确定?你就不怕成为英法两国合作的牺牲品?而且作为英吉利人。你若是叛逃到了法兰西。也会处处受白眼的。

    这个抉择是你自己定的,近期法兰西倒是有一支回国的舰队,你要是决定了,我给你安排船只。”

    如今的宝灵心防大开,无论杨猛说什么都能给他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暗示。

    “杨部堂真是清楚欧美之间的国际关系,您认为我该去哪一国呢?”

    宝灵觉得杨部堂的提议很现实,对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理解的也很透彻,看来法兰西不是自己理想的去处啊!

    “德意志!”

    “德意志?”

    “对!就是德意志,如今的德意志正在整合之中,德意志一统之后,就要图谋欧洲霸权了,无论是英吉利还是法兰西,都是德意志潜在的敌人。

    宝灵总督,作为英吉利的海外总督,无论是对英吉利还是法兰西,都有相当的认知。以您的资历,做德意志军方的高参。是绰绰有余的,到了德意志之后,利用德意志军方的关系,您甚至有可能与家人团聚也说不定呢?

    毕竟,对于德意志来说,您的到来,是笔无形的财富,是价值极高的一份资产,为了与您合作,德意志军方也会付出相当的代价的。”

    看着宝灵脸上一闪而逝的喜色,杨猛知道目的达成了,但这对英吉利的打击是不够的,五国船厂的政府投资,英吉利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宝灵对杨猛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烟雾弹,来路不明的海盗、失落的草约、消失的宝灵,串联起来不正是大笔资金的去处吗?

    “杨部堂对欧洲的局势掌握的极为精准,不知道近期有没有德意志的商船返回本土呢?”

    对局势的精准把握,熟稔的外交手段,深厚的军事功底,谨慎的性格,这位杨部堂无疑是帝国将来一段时间头疼的人物,即使到了德意志,宝灵认为自己与杨部堂的这段交情,也能给他增加不少的政治筹码。

    “有!而且是与法兰西的商船一起回欧洲的船队,商船数量,足有十几艘,这样规模的船队,是不会受到海盗袭扰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但走之前,有件事情宝灵总督还是不得不做的,您走了之后,草约失落、大笔资金下落不明,贵国的政客势必要将这个责任推到您的身上,一旦此事成真,很可能会危及您在本土的家人安全。

    我认识几个法兰西的记者,宝灵总督可以将草约之事的前后,交给这些法兰西记者,另外,港岛肯定有与您长得相似的本国人。

    找两个,一个登上法兰西的商船,另一个可以安排他在港岛坠崖或是坠海,设下这层层迷雾之后,宝灵总督就可以轻松抵达德意志了,最好的结果就是能给您争取到营救家人的时间。

    若是安排的恰到好处,法兰西的报纸刊登您所揭露的内幕消息,应该是在您营救出家人之后的事情了,这样一来,您家人的消失也可以归罪与贵国的政客们,这样宝灵总督就可以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是赢得信任的基本条件,杨猛给宝灵的计划,无一处不是为宝灵着想,宝灵叛逃的心思已经笃定了,即使不与德意志军方合作,五千金镑也足以保证他以后的温饱生活了。

    “完美的计划!”

    听完了这些之后,宝灵在杨部堂的称呼前面,又加了一个狠毒的阴谋家的称号,这样的人无疑是帝国最大的敌人,一旦额尔金的步伐受阻,帝国恐怕就没有心思追查自己消失的事情了。

    “政客的基本功而已!宝灵总督,需要本部堂给您安排法兰西记者的专访吗?”

    “港岛那边需要时间安排,给我五天的时间吧!”

    “嗯!五天之后,法德船队就会出发,第四天夜里我安排法兰西的记者,对您做个专访,五千金镑我会放在德意志的船上。

    为了您的安全,我会雇佣几个德意志的佣兵保护您,至于这笔费用,权当是朋友之间的问候了,希望您效力与德意志之后,咱们还有见面的机会。”

    做这些,以安德烈如今的本事来说是轻而易举的,看着英吉利政府内部爆出丑闻,帮助英吉利的港督叛逃,想必安德烈也是极为期待的,毕竟草约的事情是他们三人合伙做下的,善后的营生,安德烈也是推脱不掉的。

    这样看来,英吉利政府投入的资金,应该就是这两千余万,沉船之中,应该有价值五百万的草约,这份就是杨猛白得的财富了,至于安德烈与壬雷斯的分红,无非是云烟而已,这东西多得是!

    而宝灵也只能选择信任杨部堂了,如今的他毫无退路可言,叛逃生、不逃死!有了安稳的叛逃路线,和一笔不菲的财富,宝灵已经完全沉浸在邪念之中了,反省、反思这段时间与他没关系了,即使之后这位回过味来,事情也早已成了定局,没有确凿的证据,宝灵跳出来,只是找死而已!(未完待续。。)

 第七百章 丑闻

    将宝灵要叛逃的消息,透露给安德烈之后,这位法兰西的官商,乐歪了嘴,这样的趣事是极不容易见到的,亲手执行这样的密事,对安德烈来说也是一种荣幸与荣誉,策反一个英吉利的海外总督呐!百年之内未有之趣事啊!

    乐呵呵的应承下了杨猛的条件,组织船队,对杨猛和安德烈来说更容易,在海盗层出的时候,组织一支有武力保护的船队,无疑是商人们听到的,最幸福的消息了。

    二十艘商船组成的法德舰队,两天之内就完成了装货与集结,带着财富梦想,这支舰队驶向了港岛。

    就在这支舰队停留港岛补充给养、维修船舶的时候,一个对英吉利来说相对不幸的事情在港岛发生了,港督猝死于一场桃。色事件引发的火灾之中,而火灾的地点,就在港督的官署之内,许多极为重要的文件都被付之一炬了。

    不幸的丑闻!就在港岛的许多英吉利人,沉浸在猜测之中的时候,据说有位长得极像港督的人,登上了法兰西的商船,层层迷雾、纷纷扬扬的小道消息,大量缺失的文件、档案,打乱了港岛行政的步伐与节奏。

    港岛上下混乱的这些天,每天夜里都有几十艘小船,在港岛登陆,许多苦力打扮的潮汕人,背着长长的包袱,加入了港岛淘金者的行列。

    港督官署的火灾烧死了许多人,也烧毁了许多文件,作为一些秘辛的知情者。英吉利驻广州公使巴夏礼。暂时掌握了港岛的大权。而总督官署的一间屋子里,烧死的十几个人,却让巴夏礼的眉头皱的解不开了。

    这十几个人里面,有几个人是带着金银配饰的,很巧合,巴夏礼恰恰认识这些配饰,这些配饰的主人,正是十天之后。要参加五国船厂正式合约签订的政府商人,这是巧合还是阴谋?

    就在巴夏礼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更大的丑闻,被停留在港岛的法兰西记者爆了出来,涉及到近百万英镑政府资金的去向,这个一下就引起了巴夏礼的注意。

    前港督宝灵,指责国内政客,借五国船厂草约的事情,并吞近百万英镑的国家资产,事情即将暴露之时。港督宝灵这个政府计划的执行者,做了政客们的替罪羊。港督宝灵之死,并不是什么桃。色事件,或是偶发的意外事件,港督宝灵是被大英帝国的政客们暗杀的。

    这样的丑闻,突然在五国船厂签约期临近的时候爆出,绝对是令港岛措手不及的一件事,法兰西记者们爆出的丑闻,说的真真切切,或许在某些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个讹传,但在巴夏礼和各国商人的眼中,这事儿却是有相当真实性的。

    因为资金的规模与之前的约定完全一样,五国船厂草约签订之后,杨猛私下里与众洋商商议了一下对外宣传的募资数量,商议的结果就是真正本金的十分之一,有了资金数量为依据,这样的丑闻与宝灵猝死的事情结合起来,就不是巧合而是阴谋了。

    “该死的宝灵!”

    事到如今,巴夏礼也清楚宝灵的死因了,恐怕宝灵是死于那庞大的国家资产吧?

    找来原总督官署的人问了一下,宝灵总督的牙医也死在了那场大火之中,这样一来,宝灵是真死还是假死也就成了巴夏礼要调查清楚的事情,可宝灵所在的屋子,大火烧得最为猛烈,除了一堆焦炭和几颗牙齿之外,没有什么能证明被烧死的就是港督宝灵。

    英吉利的几艘商船被海盗劫掠的事情,也从正式的渠道传到了港岛,对照了一下沉没的船只,宝灵的诡计也就变得有些拙劣了,那几艘商船,恰恰是这几个商人乘坐的,这些人应该早就死在了海中,怎么可能出现在港督官署呢?

    这究竟是国内政客的阴谋,还是宝灵的诡计,亦或是筹划五国船厂杨部堂的圈套,三大可疑目标,在巴夏礼的心中转来转去,而前两者的嫌疑是最大的。

    作为一个中国通,巴夏礼在国学上也多少有些根底,毕竟巴夏礼之前做的是翻译,而与英商打交道的多是读书人,没有一定的国学功底,想做一个合格的翻译,也是困难重重的。

    借着对清国的了解,借着对一些阴谋诡计的熟稔,巴夏礼的心里,也大概的有了一个眉目,涉及几百万英镑的资金,应该是被政客和宝灵双方吞并的。

    政客们在海上做了一票,或是之前就做了,只是在海上演了一场戏,而剩余的草约,跟着商人们到了港岛,宝灵不想被政客们利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筹划了一场大火,并吞了剩余的草约。

    政客们吞并一部分草约的目的,恐怕是想引发战争,而宝灵吞并草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当政客们的牺牲品,毕竟涉及到几百万英镑的归属,一旦出了岔子,就是要命的大事儿。

    参照几日之前宝灵匆匆到广州会晤杨部堂一节,巴夏礼对整件事情的轮廓,也有了一个清晰的描摹,国内政客们吞并了一批草约,宝灵到广州试探杨部堂的态度。

    草约签署的一些条款限定,巴夏礼虽说不是草约的签署者,但通过众人的对话,在签约之时,巴夏礼就知道了草约对于资金的重要性。

    没有草约就没有前期募集的资金,杨部堂的态度肯定是极为坚决的,加上虎门炮台暴增的实力,西马糜各里前期之败,宝灵觉得政客们的阴谋是拙劣的,他很容易被牵扯到政治阴谋之中,假死叛逃也就成了宝灵必选的道路。

    丑闻、传闻、小道消息,巴夏礼整合了一下港岛最近流传的消息,也就很容易把握宝灵的去向了。

    继续深入调查,可线索自法兰西记者和貌似宝灵的人登上法兰西商船为止。再往下就没有任何进展了。浓浓的迷雾、深深的黑幕。巴夏礼也知道,近期再调查五国船厂草约之事,就是找死了。

    想要弄明白草约之事,巴夏礼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身在广州的,五国船厂之事的组织者杨部堂,将港岛的事情,梳理了数遍、细致的调查了数遍。巴夏礼得出大致的脉络,无法继续深入之后,就在草约签署的前几天,乘船来到了广州。

    “巴夏礼公使,您也是草约签署的见证者之一,草约签署的保密条款,想必您也清楚,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您不觉得欠妥吗?”

    会晤杨猛、提出问题,就是巴夏礼弄明白草约一事详情的捷径。只要知道了资金的归属,阴谋的策划者也就无所遁形了。

    可这样的问题。对草约的组织者杨部堂来说,回答起来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毕竟这涉及到了商业的诚信问题,如果五国船厂草约之中约定保密的事情,很轻易就透露了出去,对于杨部堂的信誉是个不小的打击。

    “杨部堂,此事的后果想必您也是清楚的,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那七分草约资金的归属,不回答我的问题,战争即刻就会爆发。

    那么一大笔资金,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也是轻而易举的。”

    战争威胁,是英吉利外交官手中最有效也是最无力筹码,对于叶名琛,这所谓的战争或许有些威慑力,但对杨猛来说,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的威慑力呢?

    “甭跟我来这个!打就打,无所谓的,你们英吉利政府想要破坏五国船厂签约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本部堂的信誉就是建立五国船厂的基础,没有各国商人的点头,草约资金的去向,即使你们发起战争,我这边也不会透露分毫的。”

    信誉,对杨猛来说很重要,虽然他也很想将一些事儿告诉巴夏礼,但是,说了就是违约,在签约之前的关键期,杨猛是不会犯也不敢犯低级的错误。

    “那杨部堂能否说一下,我国的资金是否还在?”

    巴夏礼也知道如今港岛的军力奈何不了广州,杨部堂的拒绝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事情要弄明白,有些时候并不需要泄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