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六百八十九章 怯懦

    宝灵的咆哮与叫嚣,到底有多少底气,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全面开战亦或是大规模开战,宝灵嘴上说的流利,但他并没有这样的权力,英吉利是一个国家,决定权在政府和内阁的手里,宝灵,没这资格。

    咆哮与叫嚣,是怯懦的表现,一旦露出了怯懦的一面,就会招来饿狼,英吉利的发展,需要资源需要财富,杨猛这边何尝不是呢?他需要的东西,比英吉利要多得多。

    清廷的怯懦,招来了英吉利这头饿狼,面对英吉利的怯懦,杨猛的双眼也放出了野兽才有的幽幽绿光,宝灵所叫嚣的大规模开战,正是杨猛所期待的。

    主动开战,杨猛如今没有主导清廷的本事,被动的防御战,以杨猛手中的实力来看还是绰绰有余的,话还是那么个话,一旦开战,战争结束与否,是不以一方的态度为准的,只有双方共同想要结束战争,这战争才会真正的结束。

    英吉利对大清开战,很容易,但结束的时间,由谁来定,尚未可知呐!

    如今的港岛,气氛紧张异常,没了西马糜各里的战舰和陆战队,港岛的防务出奇的空虚,也是出奇的紧张,现在该让林李的太平军的一部分精锐,潜入港岛了,太平天国貌似不是大清所属,因此引发的外交纠纷是英吉利与洪杨之间的事情。

    “伯青,港岛的事情,你那边办的如何了?”

    真正论到动手,孙伯青的血影无疑是适合港岛的,被异族统治。谁也不会服服帖帖。若是港岛那边的亲英士绅死个干净。也是一呼百应的场面呐!

    “三爷,初期潜下来的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但还是以帮派为主的,若林李的部分人马进入港岛,我所担忧的是他们真正的反水,一旦林李的人马失去控制,咱们很难处置他们!”

    在港岛之事上,孙伯青的意思也很明确。用林李不如用自己人,驻扎在归善的林李所部,虽说里面混杂了新军与影子,甚至暗影与血影的人也有,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洪杨的死忠呢?

    虽说这些人在静海被清理了一遍,但能剩下的全都是有能耐的,这些人反水,对杨家的威胁更大。

    “反水?再好不过了,林李可是在朝廷数得上的逆匪。港岛如今也与咱们没多大干系,无非是大清百姓与英夷之间的屁事儿。朝廷、太平天国、英吉利、咱们,这之间的关系杂乱着呢!

    林李的事情,分属太平天国的洪杨,这是没有异议的,即使他们反水,英吉利人对他们的怀疑是远超过咱们的,在港岛留些直属的人手就好,若是林李做了汉奸,你的人挑拨一下,就能让他们里外难做人,若这林李真不想做人的话,老子有的是招数折磨他们。

    再者说了,太平军的人马,多半是读三国的,叛一次还好,两次就叫做三姓家奴了,草莽之人义气深,这事儿没多少疑虑的。

    但林李发动的时间要掌握好了,这段时间暂且潜伏,若我这边的战事不利,就让他们捣捣乱,一旦英吉利有大败求和的征兆,港岛就要清洗一下了,不是黄肤黑发之人,一律杀绝,这事儿时机到了你斟酌着办吧!”

    有些时候,总要树一个死敌来立威的,不是死敌,一些离谱的招数很难用的上,与大清远隔重洋的英吉利,如今也占据了绝对的地理优势。

    有了庞大的海军运兵,要战要和貌似是抓在英吉利手里的,有些时候要治病,一两剂的猛药、狠药还是需要的。

    “知道了!”

    虎门一战之后,广州又进入了平静的时期,杨猛手里的事情也很多,报捷、船厂、码头、绿营、新军,这些都要整合一下了。

    报捷的折子已经发了,三艘英吉利战船船头的雕像,就是杨猛发给朝廷的战利品,发人头,如今却有些不合时宜,一旦因为这个触怒了整个西方世界,就遂了英吉利的心意喽!

    杨猛的折子进京之后,军机与皇帝却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杨老三真不错,能挡得住英吉利的洋夷,但忧虑之处更多。

    这第一个要担忧的就是民团的战力,在皖赣死围安庆的湘楚二军六万、九江的水师团练万余、苏浙一带冯桂芬的苏浙勇营两万余,杨老三在广州新组的广州民团两万余,这些加在一起足足十一二万,这些民团练勇的战力,也是远超绿营和八旗的。

    别的不说单说新组的苏浙勇营,长毛贼新丁,李秀成、陈玉成,打得托明阿与和春节节败退,若没有冯桂芬的这支人马,只怕陈李二人造就抵顶苏浙大部了。

    托明阿的人马,这两年没怎么补充,除了原本江北大营的人马,就是江苏的一些绿营兵,但和春江南大营的残兵,却是经过补充的,自安徽和京畿的战局有了起色之后,西北的几营兵、僧格林沁与胜保所属的几营兵,都是朝廷视之为精锐的兵马,可到了苏浙一带,还是个连战连败的鬼样子。

    绿营兵不成了,八旗兵还不如绿营兵,如今又出了一大群不怎么受朝廷统辖的勇营兵,不担忧才是假的呢!

    一旦勇营叛乱,谁来制衡?大清江山、汉家衣冠,这个是朝廷永远忌讳的所在,而九成九的勇营兵都是汉人,这也由不得朝廷不担忧。

    杨老三是厉害,人也忠勇,可曾涤生、左季高之流也不是废物呐!朝廷在勇营上担忧的可不是杨猛,而是皖赣的曾左,曾左两人,曾涤生尤为让人担忧,如今的湘勇,人数可不止三万,据朝廷的眼线所报,曾涤生一路征战,除了收摄长毛贼的败军之外。还在湖南继续练兵。左季高那边也是一个样。

    自杨老三奔去广州之后。曾左二人越发的肆无忌惮了,这湘楚二军,如今有多少人马,朝廷探不出来,但保守的估计,至少在**万左右。

    杨老三所属的人马,九江一万、苏浙两万、广州勉强算是两万,如今又被打残了。算算人数也就不到四万,一旦曾左发难,这百战百胜的杨老三怕也不是对手。

    而且曾左军中的骁将,都是一衣带水的湘楚老乡党,做些什么,凭着乡情也容易很多,随着江南剿匪的深入,随着杨老三退出江南,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如今已经不是长毛贼了。而是手握重兵的曾左二人。

    好在如今的曾左还能执行杨老三之前的部署,死围安庆。但曾左的手下,这段时间却频频越界。左季高的人马在联结江苏,曾涤生的人马在联结浙江,这都不是什么好苗头呐!

    安庆未下,突入苏浙,这两人的心机莫测呐!

    这第二忧就是杨老三在广州的大胜,虽说听着提气,但在军机和皇帝的眼中,英法俄三夷就是大清惹不起的存在。

    克里米亚战争,是杨猛丢出来让朝廷防备洋夷的手段,但如今却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之一,英法联军六十万,峨罗斯的人马一百万,由不得朝廷不怕呐!

    区区两千英军,就打得广州民团死伤七成,若是三五万,朝廷最少也得拿出十万以上的精兵对付英夷,这所谓的十万精兵,绿营和八旗是不成的,曾左的湘楚二军勉强可以,可一旦没了曾左,江南大局必将破败。

    用绿营和八旗,怕是二三十万都不济事,还有一个就是洋夷的坚船利炮,京畿之地,有津口一个大窟窿,一旦洋夷兵进津口,可如何是好呐?

    “这打也打了,闹也闹了,广州那边的事情,就不要做得太过了,杨猛是个干员不错,但行事未免激愤了一些。

    这处置汉奸,只诛首恶也就是了,平白的牵连五六百人,委实有些过了。

    但杨三哥终是个公忠体国之臣,他只知自己行事激愤,就把后事交给了叶名琛办理,这事儿做的是不错的。

    两广官员所提精练绿营,穆克德纳所提整顿八旗之事,也是势在必行,这样吧!杨三哥最近一段,就先把交涉的差事交给叶名琛,他主要负责练兵吧!

    但之前杨三哥练兵汰勇过多,这八旗还是让他高抬贵手吧!不然弄得太难看,有伤朝廷的体面。”

    内有长毛、捻子作乱,外有洋夷侵扰,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四色棍不是不清楚这些,改变,说的容易做的很难,绿营是要受地方督抚统辖的,八旗更是难缠,没有杨三哥之前,这些都只能想想而已,有了杨三哥,许多事情都好办了,这就是杨猛这些年在朝廷的收获。

    “陛下,叶名琛愚顽不通洋务,交涉之事还是要用杨部堂的。

    夷人贪婪,虎门一役,英夷死伤绝大,由着他们开条件,这修约换约一事,势必要旧事重提,洋夷修约之请,过于苛刻,即便要让叶名琛统管交涉之事,修约、割地、赔款,还是要有个章程的。

    至于练兵,绿营交由杨部堂整训倒是可以,这八旗么?还是交由旗人为妙,毕竟杨部堂练兵杀伐过甚,一旦……”

    胜了议和,谁也能拿得出章程,皇帝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段时间皇帝频频招满大臣入宫议事,彭蕴章看的明白。

    但议和之事,委托于谁,还是要斟酌一下的,叶名琛败类而已,本事有限的很,而且与杨老三相比,这叶名琛对军机的威胁更大,在其位谋其政,让叶名琛接着与洋人交涉的机会入住军机,彭蕴章也要思量一下的。

    至于让杨老三练八旗,纯粹是皇帝一厢情愿的事情,杨老三练兵无论是在两湖还是在广州,都裁撤了大批的绿营兵勇,这广州的八旗老爷兵到了杨老三的手里,还不得给裁撤的一干二净?

    一旦杨老三怒了八旗的爷们,这广州的差事就不好做了,如今的杨老三可是架海金梁柱一根,有些事情,军机和皇帝都要依仗杨老三。

    如今这大清,公忠体国、忠勇可嘉、手段非常的只有杨老三一个,制衡洋夷需要杨老三,制衡皖赣的曾左也需要杨老三,练八旗兵这事儿轻易的应承不得,有些东西做了,就怕失了圣眷呐!

    “嗯!彭师傅的话,老成些!无非虎门已然胜了,英夷尚未发难,还有这精练八旗的营生,具体如何,让杨三哥说道说道,他若是有心,就照着他的来,他若是发怵,朕这边再给他派几个满大臣。”

    议和之事,四色棍也有些无所谓,他真正要用的是杨三哥练兵的本事,现在看来,胜保、僧格林沁之流,都不是什么柱国之将,若练八旗,唯有杨三哥可用!(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章 裁勇

    “喏……议和、练勇、重整八旗兵,京师的爷们倒是看得起老子,计长,这事儿你怎么说?”

    将手里的折子丢到一边,杨猛想了一下,觉得这些事儿还是大有可为的。

    “嗯……议和之事,当由叶名琛主导,胜了议和容易招惹骂名,咱们端坐幕后即可,在前台打打杀杀惹骂名的营生,叶名琛接着最好不过了!

    练勇,无所谓,只要朝廷放权就是了,这两年咱们的开销不小,而且许多财物都是咱们自己掏腰包的,将两广的绿营裁撤大半,剩下的军费也能贴补咱们一下。

    至于重整八旗之事儿,哪个愿意做,就让哪个去做,咱们不沾这堆臭狗屎,练好了没人叫好儿,练不好就是罪责,这热脸贴冷屁股的事儿,咱们不该做!”

    沉吟了一下之后,徐子渭也拿出了自己的章程,趁胜议和尚算老成,编练绿营也是好计,只是这八旗的老爷兵,却是坨臭狗屎,哪个沾上哪个倒霉。

    “大差不差吧?议和之事劳心费力不讨好,让叶名琛办理也是应该。

    练勇之事已成定局,这军费咱们怕是也不能一家独占,用新军取代两广绿营,现在是个机会,也是个尝试的法子,登去广州八旗,两广还有接近七万的绿营兵,与离练八旗相比,这绿营更得罪人呐!

    不过这些个废物,得罪了又能怎样,他们也就能在背后骂爷两句,不疼不痒的无所谓。

    至于这练八旗。我倒觉得是个机会。八旗也分满汉的。这些人总不能全杀了,惹后人诟病,有点儿希望咱们就要争取一下,而且,这未必不是个埋钉子的机会,富贵从来险中求,试一试也未可知呐!”

    四色棍能将训练八旗兵的事情交给自己,倒是杨猛不曾想到的。即将到来的大战,还是需要这么一批人的,杨猛想要把脏水栽倒大清朝廷的头上,同样也需要这么一批人。

    但这事儿不好操作,一旦练兵的过程之中树敌过多,对以后的计划也有莫大的影响,京师最多的还是旗人呐!

    “三爷……做这事儿招人恨呐!各地的驻防将军,就是一股绝大的势力,一旦让他们联起手来,朝廷也要忌惮三分。您这是何苦呢?

    灭国灭族古来有之,与其费力不讨好。不若再练一批汉人勇丁,到了相应的时候,该杀杀、该埋埋,社稷之事大过天,如今还是稳妥为上。”

    这事儿不用细想,里面的陷阱太多,一旦三爷接了这个差事,若是真练出一支强力的八旗兵,汉家衣冠,就不是个说法了,徐子渭从根本上想了一下,还是不赞成这事儿。

    “计长,莫要忘了满蒙一家呢!北方还有个峨罗斯,有些事情,咱们想到了就要做,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就不能再练了?

    这次是个不错的尝试机会,当年曾涤生手下的塔布齐不是一样的忠诚可用吗?咱们就选不出那样的人?

    再者说了,御晦,乃是一国之事,而非是一家之事,虎门一役,我为何要用吴元猷的广州民团呢?

    做局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广州的民众体会御晦的切肤之痛,单靠咱们一家,将来就是穷兵黩武,大清百姓众志成城,才叫做御晦!

    若只是为了战败英吉利,老子的睚眦出手,全歼那支英军,只在反掌之间,若是仔细的谋划一下,三千余死伤?三百就到天了!

    有些时候,急功近利也不是好路子,咱们的路子已经是邪路了,走的太急,未必是什么好事儿。”

    战争,国战,涉及的人口千百万,云贵川藏虽说心向杨家,但死伤过巨,杨家也一样失人心的,一人强不是强,团结起来是群狼,大利益有时候也是必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