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子渭报上来的消息虽说是好消息,但事情出在了广西,他这边一无所知,得知此事,竟是来自广州,不得不说下面的人做事有些懈怠了。

    “此事为何先至广州呐?云贵两广,不是咱们的地盘吗?

    再者说了,朝廷不许洋人入内地传教,有洋人在西林传教,咱们为何不曾事先获知呢?”

    问这些的时候,杨猛的脸色有些阴沉,田庄、武庄、新军、影子、官府的势力,杨家在西南的势力之大,一直都是杨猛的底气所在,出了这么档子事儿,他这边一无所知,是底下的人出了毛病还是这西林不在杨家的势力范围之内呢?

    “三爷,事出有因,这西林属滇黔桂三省的交界之处,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很麻烦,咱们的人一直未曾入驻此地。

    当然,因为战乱的原因,影子在此事上也有些差池,怕是李海那边的人手不怎么凑手吧?”

    有些人有些事儿,也不是徐子渭能随意指摘的,西林教案出了之后,他只关心教案的始末了,对于这些疏漏之处,他却没怎么上心。

    “这不是原因,知会秦子祺、李海,缺人就补上,这样的疏漏是罪过!

    西林教案的始末你清楚吗?这事涉西林教案的人又是从哪入得广西?目的何在?”

    广西这地界棘手的很!太平军起事的地方,法兰西的一个神父死在了西林,对杨猛来说没什么所谓,关键的还是法兰西的心机。

    广西不仅与云南打交界,与安南一样的打交界,而且这广西靠海,对法兰西来说,占据安南之后,最好的跳板不是云南而是广西!

    看来法兰西那边,也想抛开自己单干呐!广西与云南的地理差不了多少,除了矿产少一些之外,也算是个打通大清西南的门户之地。

    “涉事的法兰西传教士马赖。咸丰三年潜入广西。因太平天国的缘故。广西当地有些信仰洋教的百姓,马赖与他们联系上之后,就一直在广西一带活动。

    此次教案,实则是西林当地一些洋教信众图谋不法为害乡里,新任的知县因太平军之事,打压的严苛了一些,才致使此案发生。”

    西林教案之事,因为没有广西当地的汇报。徐子渭也是所知有限,只能大略的说一下。

    “太含糊!再查一查,嗯……不必再查了,将马赖等人毁尸灭迹就好!这事儿越糊涂越好!

    咱们这边占理吗?”

    本想着再查一查西林教案的始末,但杨猛转念一想,这事儿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马赖非法潜入在先,死了就死了,又不是大清的百姓,不值得为他耗费心力。

    但有一点。杨猛还是挂怀的,那就是条约。只怕这条约之中,有不利于朝廷的条款。

    “不占理!中法《黄埔条约》第二十三条之规定,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清国官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馆收管。清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之好。

    马赖之死,盖因新任知县张凤鸣处置失当所致,咱们并不好说话。”

    领事裁判权,听了黄埔条约的内容,杨猛也是皱起了眉头,这不平等条约就是这么个鬼样子,让人不好占理!

    “将涉事之人一律火化烧埋,张凤鸣等人该杀杀、该救救,伪造瘟疫致死,把事情办得妥当一些。”

    处置广西的传教士,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要做的是把马赖之死推给天灾,不然面对那黄埔条约,再怎么谈也是朝廷理亏在先。

    欧美之人注重契约,此事无论正义与否,大清朝廷的官员,毁约在先却是事情,想要在舆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只能从马赖之死入手了。

    “三爷,据广州那边的消息,马赖委实在广西图谋不法,咱们没必要低声下气呐!”

    杨猛之前做事儿,一直是嚣张跋扈的,这次变得委婉了,徐子渭也有些愕然,若是按着三爷之前的行事法度,无非这马赖不是好人,怎么说怎么是!

    “事儿不是这么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些时候,还是要按着规矩办事儿的,你筹划去职的折子吧!西林之事虽说难办,但不得不办呐!

    只怕法兰西那边出了声响,英吉利也该动作了,咱们也要加快速度了。”

    占据舆论优势,徐子渭怕是不明白西洋所谓的契约精神,若是大清毁约在先,拿在法兰西百姓的眼里,大清就是邪恶的,若是法兰西政府主动挑衅,一旦前方战败,法兰西政府就要备受责难了。

    还有一点就是,这马赖是个传教士,在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度了,一旦舆论对大清不利,这战争也就成了正义之战,马赖的死因,并不是无关轻重的小事儿,若是马赖死于瘟疫,即使是圣战,法兰西也少了由头,开战的由头不正当,将来才能让法兰西政府被民众诟病。

    杨猛这边应战,法兰西的民众反对,这就是所谓的大义之处,具体的细节,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这么重要了。

    “三爷,这西林教案的始末,咱们要报备朝廷吗?”

    在心里筹划了一下去职的折子,这样的事情徐子渭也是头次经历,许多东西还是要向杨猛求教的。

    “不必!朝廷那边自有分说,咱们要说的是英法联盟之事,让朝廷提高警惕而已,前有英吉利在江宁作祟,后有法兰西打着教案的名头说事儿,战争之始,朝廷应该可以闻出其中的味道。

    让秦子祺和孙伯青查一查安南法军的人数与动向,马赖潜入广西,恐怕是法兰西那边要收集广西的地理情报,彻查一下马赖的行装,看看有没有此类的证据。

    让秦子祺那边速度一些,发折子之前,必须要有这方面的证据,有了证据之后,抄本给朝廷,原件咱们留着,等到了广州,也好与法兰西那边说道说道。”

    间谍这么个说法,应该可以大大抵消,马赖身为传教士的影响,虽说多半的传教士都在做着间谍的营生,但有了证据之后,这马赖的身份就值得商榷了。

    有证据最好不过,没有证据,凭着明湖和西山的那些个传教士,伪造一份证据,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只要有了证据,马赖之事,即使是理亏,也能在道义上与法兰西一较高下了。

    给朝廷抄本,也是有原因的,朝廷之中不愿与洋人开战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若是被他们相机毁了证据,那自己办事儿就没了凭据,有些事儿不得不防呐!

    西林教案,对杨猛来说也有些棘手,但此事由法兰西挑起争端再好不过了,一旦英吉利寻衅在先,法兰西尾随其后,这舆论就不是那么好制造了,而且有了英吉利这个先锋,在谈判之中,法兰西的底气也会充足许多的。

    如今这局势,法兰西寻衅在先,在谈判桌上打败他们之后,一旦英吉利战败,法兰西就会变得首鼠两端,没了英法这个联盟,杨猛将来的压力也会小一些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 南洋大臣

    杨猛要卸去身上的大半职务,赴粤帮办西林教案的折子,打了军机和四色棍一个措手不及,朝廷这段时间虽说在冷落、打压杨猛,但他杨猛杨老三依旧是朝廷对付长毛贼的一记杀手锏,江南的局势依旧不稳,一旦江南出了差池,就该是动用杨老三的时候了。

    他这个时候请辞,若是单独来看,绝对就是在胁迫朝廷,但搭上西林教案背后,法兰西的野心,广州那边的事情,还真是有些刻不容缓的。

    西林教案,朝廷也是刚刚得了两广那边的折子,这样的事情,对朝廷来说当不得什么大事儿,对皇帝而言,只是死了一个洋夷,即使理亏的话,至多也就赔几千两银子,撤换了西林知县张凤鸣而已。

    可杨猛的折子里,对法兰西之野心分析的相当独到,如果将法兰西、安南、广西联系在一起的话,西林教案就不是一起简单的案件了。

    长毛贼起于广西,用的就是洋教的名义,如今法兰西占了大清的属国安南,还悍然在广西发展信徒。

    江宁、上海道附近的英夷与长毛贼不清不楚,这次法兰西更好,直接在广西发展洋教,准备再次煽动叛乱,这些都是诛心之举呐!

    有些事情不怕糊里糊涂,就怕较真,杨猛这么一比划,这江南、西南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为微妙了。

    若是在英夷的支持之下,长毛贼取了皖赣苏浙,独立于朝廷之外。法兰西自安南进军。占据广西之后图谋云贵川藏。朝廷大半的疆土将易手他人呐!

    这些东西,或许是杨老三的危言耸听了,但英夷在江宁做的事情摆在那里,法兰西的那个名为马赖的传教士,将广西的山山水水都画了个遍,许多进兵的要道,都在他的日记之中有记载。

    马赖的日记,不是杨猛作假的。作为法兰西政府委派的传教士,马赖也确实涉及到了谍报之事,他的日记之中,就记载了一些广西的战略要地,已经他从广西信众口中得到的一些消息,影子的人,再稍一润色,这马赖日记,就成了一份法兰西进军大清的战略报告。

    洋人的图谋,以文字的形式摆在大清皇帝面前。也不是头一遭了,但洋人覆灭大清的图谋。摆在四色棍面前,却真是头一遭,看着面前的两本日记,四色棍的脸色白中泛青,眼神飘忽不定,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帝不说话,彭蕴章一众军机也不好说话,看皇帝的样子也是在权衡利弊,就彭蕴章来说,他是支持杨猛去广州处理西林教案的。

    如今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性木、自负,虽说勤于吏治有些官威官体,但他并不适合与洋人交涉,数数这几任两广总督,耆英擅游走哄骗、徐广缙态度强悍异常,这都是处事的法子,唯有叶名琛对于广州商埠的洋人不予理睬,每每处置夷务,或是不答或是两三字应付了事,这不是做事的法子,此人在夷务上委实不堪大用。

    数来数去,这大清朝,若论洋务、夷务的话,可堪大用的唯有杨老三一人了,这倒不是彭蕴章捧杀杨老三的法子,而是彭蕴章心里的实话。

    自打杨老三提出了英夷之威胁,作为军机首辅的彭蕴章,自然要涉猎一些洋务的,林元抚之前的折子、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作为军机首辅的彭蕴章,都单独花时间翻阅了。

    不说别的,单单那庚子一役,若是依着杨老三的说法,当年也是可以预判战事的,如今的局势,与当年何其相像,若是再加上,杨老三前几次发到朝廷的,有关西洋诸国的消息,与洋人的战事必将重启,而且时间就在这三两年之中。

    就冲这些,足以证明这杨老三是个堪比林元抚的洋务干臣了,若单是西林教案,委派个猫猫狗狗的过去就是了,但涉及到了法兰西的机心,这事儿朝廷不得不慎重处理了。

    “众卿,杨猛所言法兰西之威胁,有几分可信?”

    一直沉默不语的四色棍,翻了翻马赖的法语日记,又翻了翻理藩院的译本,嘴皮子开阖数次之后,终是轻轻的丢了一句话出来。

    “陛下,奴才以为这杨猛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了,这又是克里米亚又是英法联盟的,小人误国之言,我大清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是罗刹鬼可比拟的,洋夷就是想要战,也不过战于海疆,深入我大清,他们是断然不敢的!”

    说这话的是新任的军机大臣文庆,此人也算是个宦海老吏,对于洋夷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洋夷数次提及修约之事,想必对于大清朝他们还是忌惮有加的,现在朝廷的财税捉襟见肘,开战,非万不得已而不能。

    杨老三跋扈之人,一旦他去了广州,只怕如当年的林则徐一般,几个来回就要引发战事。而今朝廷的大患是长毛贼,长毛贼不除国无宁日,而洋夷这边却是可以舒缓一下的,实在不济,允了他们修约之请就好,开战,大清国怕是没有那样的财力了……

    “文庆,京畿附近的天津卫紧邻海疆,若是洋夷攻掠天津卫该当如何?”

    有了杨猛的灌输,四色棍对于英夷的战略,也多少有些了解,这就是杨三哥的猜想之一,如何应对呢?

    “这个……”

    迁都的话,文庆是断然不敢出口的,但事实俱在,一旦洋夷寇犯天津卫,朝廷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迁都,但这话说出来就要获罪,皇帝虽说登基有日子了,但依旧年轻啊!这话说不得。

    “哼……穆荫,你来说说看!”

    瞄了文庆一眼,四色棍也大体能猜出文庆掐断的话头,去热河?丢人呐!

    “陛下。奴才以为杨部堂的话。有三五分把握。这洋夷包藏祸心不得不防呐!”

    皇帝的一声冷哼,让穆荫品出了其中的味道,顺水推舟的话,穆荫也是张口就来。

    “彭师傅你呢?”

    穆荫的回话算是合了四色棍的心意,但穆荫的身份差了一些,彭蕴章的话,就变得有些关键了,对于杨三哥所说之事。四色棍是深信不疑的,舍弃兵权,奔赴广州,这是三哥在为自己解忧呢!

    “陛下,臣以为杨部堂所言有**分的把握,这段时间,臣参看了早年庚子一役的前后,发现与如今这状况大差不差。

    洋夷修约之请,委实苛刻,在京师开使馆、驻公使、扎军丁。是断然不可接受的。

    全境通商更是如此,若洋夷的炮船。在大清的河道纵横往来,大清的商事夷商俱都涉及,这大清还是朝廷的大清吗?

    洋夷开战为的修约,修约的目的,洋夷是想让大清国,做他们的奴才、做他们的长工,这事儿万万应允不得!

    但开战之事还是要慎重的,如今朝廷内有长毛作乱,财税入不敷出,一旦与虎视眈眈的洋夷开战,这大军的饷粮何在?”

    彭蕴章这一番话,却有些油滑了,把洋夷的威胁说的不可忽视,却又不主张开战,实实在在的又把难题推给了做皇帝的四色棍。

    “彭师傅!那杨猛之请当不当允?”

    彭蕴章的话没头没尾,四色棍也有些恼怒,重重的点了彭蕴章一下,他的问题又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