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量、很大量的难民涌入湖北,对杨家上下的考验也是不小,难民可不都是青壮,一天小十万的数量,近期也是难民涌入湖北的顶峰时期,来了就保你饿不死,至于吃饱喝足,就要另说另讲了。

    即使是这样,杨猛在湖北,一天的消耗,也是以万两银子为单位来计算的,加上基建的一些投入,自打杨猛驻在了武汉三镇,这每日的花费,就没少过三五万两,有的时候或许更多。

    自去年初到现在,所有东西都加上的话,一千几百万两的银子,砸出去之后,也基本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爷,如今聚集在黄州、鄂州的百姓越来越多,那边已经不堪重负了,是不是往别处分流一些呢?”

    粮食不缺,但州县的资源毕竟有限,已经过百万的难民,对黄州、鄂州的负担有些太大了,古雅月将下边的难处报给了杨猛,有些事儿可不是想一想就算完事儿的。

    “嗯!看看湖北的州县,哪里缺人,哪里撂荒的土地多,就暂时分流一些,各处要建的厂房、该修的河道,不管时节如何,就趁现在拨派人手吧!

    让云南的杨福泽、广州的丁泰辰,再拨配一批精锐的管事到湖北,各处的矿窑,差不多就开工吧!

    如今这时节,没有那么多的后路可想,打到哪算哪!实在不成,再调整就是了!”

    壮丁无论走到哪都能谋条活路,战乱时节最倒霉的就是老弱妇孺,孩童在湖北还成,直接发进学堂就是了,可那些老弱妇女,却需要给他们弄些谋生的营生,白养着,杨猛不是养不起,可吃白饭的那些,吃的都是粥铺那边清汤寡水的玩意儿,吃不饱饿不死,也是遭罪啊!

    杨猛打造的畸形工业,现在还在起步之初,现在需要最多的就是壮劳力,多少有些劳力的老弱妇女,想在这个时候谋生可不容易。

    织布、缫丝等等手工的活计,杨猛就没怎么在湖北发展,想要一下安置大几十万的老弱妇女,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爷,您之前在云南弄得纺织,四川的猪鬃,江南也产生丝,咱们能不能在这些方面下手呢?”

    与古雅月只负责汇报不同,魏芷晴还有提建议的任务,两湖如今没有兵工厂,老弱妇女的出路窄了一些,做这些说不定是条不错的生路。

    “嗯!办一办也成!机器缫丝西山之前关注过,这样吧!让西山那边,弄一批机器,从缫丝到纺织,再到成衣,成衣近期在国内销售,其他的按照西洋流行的样式做成布匹销售,这样咱们的利润也能高一些,用的人也能多一些!

    让西山的葛师傅,专门成立一个手工业学堂吧!只要是能消耗人力,能挣钱的买卖,最近都上一批,能挣钱的留下,不好经营的,论证一下,实在不成,就放弃吧!”

    这个时候的市场需求,杨猛也不甚了了,只能漫天撒网让市场决定成败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 厚与黑(二十二)

    太平军在长沙周边频频得手,但大军的补给依旧有些捉襟见肘不甚富足,连战连捷攻城拔寨之后,太平军的战心也在慢慢的恢复,石祥祯也借机轮换了一下自己的部属,这样一来,大军上下又是战意澎湃了。

    撤围岳州之后,一路顺风顺水,打湘潭合围长沙也就顺理成章了,石凤魁的大军分兵七千,由林绍章带领,直逼湘潭。

    湘潭的地位重要,但为了拱卫长沙,骆秉章事情做的也有些惶急,把长沙周边的绿营兵,几乎都给调了个干净,湘潭这个长沙所属的军事重镇,只有区区五百兵丁把守。

    五百对七千,别说守城了,跑都是个麻烦事儿,守城的绿营兵,一看势头不好,这湘潭连守都没守,直接弃城而走。

    湘潭失守,林绍章的七千人马,就断了长沙城的后路,加上宁乡的石凤魁部,湘阴的韦俊部,这长沙已经成了一座无援的死城。

    湘潭的失守有些出人意料,谁能想到,长毛贼不打长沙反攻湘潭呢?

    湘潭的失守更是令人棘手,后路一断,长沙就成了死城,这道理大多数人都清楚,长沙有多少存粮?又能坚持多久?

    长毛贼三路大军围困,打长沙,竟然摆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就是打江宁的时候,长毛贼也没有如此费尽心机吧?

    先手已失,想要保住长沙,为今之计,只有重夺湘潭,不然死守。一两个月之后。长沙的粮食告罄。谁也找不到活路的。

    出城、夺城,为保长沙只有一条路可走,若是降了长毛贼或许也是条路,但这条路长沙上下的官员,又有哪个敢走呢?

    派谁出城也是个麻烦事儿,按说湖南提督鲍起豹是最高的军政长官,出城夺湘潭这事儿,理应鲍起豹带着绿营兵前去。可人家鲍起豹也不是傻子,带着绿营兵出去,找死吗?

    曾国藩,这个时候,也不主动求战了,只是和骆秉章联手逼迫鲍起豹出城,如此做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削去他曾涤生头上的紧箍咒。

    与武汉三镇的杨老三不同,曾涤生曾侍郎,只是个帮办团练大臣。所谓帮办,就是要受湖南巡抚衙门的统辖。骆秉章曾国藩能搞定,这鲍起豹么?吓退就是了。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鲍起豹还是留在了长沙,而曾涤生的湘勇,就负起了重夺湘潭的重担。

    官军的情报显示,湘潭的林绍章,只有七八千人马,而靖港的韦俊,却有两万多人马,湘潭在上游,靖港在下游,曾国藩的算计也很大,先下湘潭,之后顺流而下打靖港。

    既然左季高无兵无将都能守住岳州,他曾涤生吃下长毛贼的小三万人马,应该也是很轻松的差事。

    左季高从从容容守住了岳州,也让曾涤生的心气,瞬间冲天而起,长毛贼不堪一击的想法,在他心里已经转了半个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曾涤生一心想求战,只可惜之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一万余湘勇的水陆大军,刚出长沙不久,曾涤生就得了一个好消息,靖港空虚,这样一来,就可两路并走了,下湘潭收靖港,也算是大功一件。

    曾国藩分兵的想法,大部分将官和幕僚不认同,但情报如此,主帅也坚持分兵,曾涤生倔强,认定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为了照顾主帅的颜面,罗泽南、塔齐布、曾家老九曾国荃率一半人马打湘潭,而曾涤生的率另一路人马占靖港。

    两路人马都是六七千人,打湘潭差不多也够了,曾国藩的念头通达了,也带着满腔的热血直奔靖港而去。

    打仗,情报和战术是关键,曾涤生出长沙打湘潭的战术是不错的,只可惜半路杀出了一个靖港空虚的情报,这两路分兵,就有些心急了。

    长毛贼怎么打,都是那么多的数量,杨秀清分兵无果的前车之鉴,显然曾涤生是没有仔细考校的。

    罗泽南、塔齐布、曾国荃的人马一路顺畅,成功的围了湘潭,还学着左骡子,顺手把林绍章的战船给烧了个精光,这下林绍章的水路被断,也只能死守湘潭了。

    可湘潭毕竟不是岳州那样的要塞坚城,湘勇初战军心可用,攻城战打的极为凶悍,若是曾涤生能坐镇湘潭的话,这城防怕是旦夕可下。

    可惜,曾涤生选择了分兵而走,靖港确实空虚,曾国藩顺利的进驻了靖港,这前戏做完了,韦俊的后戏也就来了。

    三国之中的战法、战策,无疑是太平军的主流兵法,孙子兵法、韬略这些东西,一群不怎么识字的苦哈哈,也研究不透彻,唯有说书先生常讲的三国深入人心,里面的许多战法,都被太平军的将领用上了。

    空城计,很简单,加上靖港的地形复杂,湘勇的水师只是一群架着舢板、木排的货色,大败一场也是毋庸置疑的。

    韦俊兵多,曾涤生兵少,但湘勇是久经操练的,若是曾涤生能组织好反击,也能靠着地形之利,对抗一下韦俊,只可惜,突然受袭,作为主帅的曾国藩失了方寸,将乃兵之胆,主帅失措,手下的兵将自然要溃逃的。

    虽说曾国藩亲自操刀做了督战队,可兵败如山倒,可不是你喊几句,后退者死,就能阻挡败军的,望着漫山遍野的长毛贼,曾涤生也是手足无措了。

    为什么曾天养一个不识字烧炭佬能带兵,而曾涤生这个满腹经纶的夫子不能带兵呢?原因很简单,临战的反应。

    曾涤生本就有些迟钝,做个运筹帷幄的将帅还凑活,做先锋,他显然是不够格的,将帅亲率大军征战,可不是说说话就成的。战前没有战略战术、战时没有快速的应对、战后没有撤退的后路。就是带着百战精锐。也只能吃败仗。

    曾涤生到靖港的时候,一心只想着立功,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全然没有应对之法,没有合理的指挥,直嚷嚷着大军死战不退,傻子才不退呢?

    靖港一场大败,曾涤生的六七千人马。仅剩了两三千,没了的那些,也不知是被杀了呢?还是跑路了?

    逃出靖港之后,曾涤生的脸上除了呆滞还是呆滞,现在他的心里只有四个字,丢死人了!

    被长沙官员排挤到衡阳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落魄?重入长沙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再出长沙之时,自己又是何等的雄心万丈?

    湘勇比绿营兵厉害,湖南唯有湘勇可用。曾侍郎文武俱全、出将入相,这些恭维的话。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刺耳啊!

    当时长沙官员脸上的笑意,现在也变成了阴冷的讥笑,自己这边都败了,湘潭那边能好的了?

    自己不去丁忧守制,跑出来肆意妄为,这下好了,面皮都丢尽了,他曾涤生可成了天下的第一大笑柄,想起以往的种种,曾涤生死的心都有了。

    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死了,总能全个名节,不若就此死了吧!

    想到就要做到,曾涤生想通了这一节,拐出了船舱,‘噗通’一声就学了庐州的江忠源,投进了湘江之中。

    曾涤生的想法很简单,与其带着残军败将回到长沙,被长沙上上下下的官员奚落,与其回去等着朝廷的制裁,不若死了干净,一了百了呐!

    好在见主帅心绪不定,幕僚们守在旁边,见曾涤生投了水,幕僚们七手八脚的又把他从鬼门关给拉了上来。

    “大人!湘潭还未见战报,不若等湘潭的战报来了,再做计较!”

    现在能劝服曾涤生的,也只有这句话了,曾国藩的大军,就这么在长沙与靖港之间漂了三天,得知湘潭大胜,林绍章全军覆没之后,曾国藩的脸上,才多了几许笑意。

    曾国藩靖港一败,这消息竟先于杨猛,到了湖南提督鲍起豹和布政使徐有壬的手里,这两位怎么说呢!应该都是小人,鲍起豹怒曾涤生抢了兵权,而布政使掌管一省财权,徐有壬也没少与曾涤生和他的手下人置气,如今曾涤生在靖港一败涂地,可是让两人抓住了机会,参劾的折子,想都不想,直接就发了出去。

    等到湘潭大胜的消息传回长沙,这两人想拦住折子,早就晚了一天,左骡子在岳州先是烧了长毛贼千余战船,后是挡住了长毛贼的攻势。

    鲍起豹、徐有壬参劾曾国藩跋扈、乱法、兵败;这三分折子走得六百里快报,曾国藩先是靖港兵败,后是湘潭大捷的折子,走得是八百里加急,于是乎赶着前后脚到了京师的四份折子,把军机诸臣和咸丰帝都给弄蒙了。

    到底是胜是败不得而知,先胜先败难以区分,朝廷发了谕令询问,这事儿办成这样,也惹得四色棍大发雷霆,守住岳州的左宗棠是谁,他不知道,这事儿军机们也不算清楚。

    虽说杨老三因为这事儿与军机别过车马,可那时候杨老三重要,军机诸臣也没怎么关心左骡子是干什么的。

    至于曾涤生,四色棍对他的印象本就不佳,鲍起豹、徐有壬的折子,黑起曾涤生来,也是笔下生花,结合着前尘往事,四色棍也想处理处理曾涤生,但这些都被军机首辅,祁寯藻给压住了。

    湖南出了两员可用之臣,而且俱是汉臣,左季高是谁祁寯藻是清楚的,曾涤生之败,按祁寯藻的分析,应该是先败后胜,这事儿要是他张嘴说了,皇帝对两人的印象,必然不深,查一查左季高的履历,看一看曾涤生的战绩,对两人没坏处的。

    靖港一败、湘潭一胜,对杨猛来说也没什么所谓,但对曾涤生的影响不小,杨猛估摸着,湘潭大胜之后,湖南的太平军怕是不好混了。

    本想着让石祥祯等人,给曾夫子一个大教训,看来这事儿,只能让石相公做了,靖港一败、湘潭一胜,曾涤生的心里必然要长草的,自己那些话,怕是这位要抛到脑后了。

    不过这样也好,现在的湘军还不算真正的成军,打完了石祥祯、石凤魁,想必湘军也有了名号,石相公给自己这两个族兄报仇的时候,必然轻饶不了曾涤生,到时候这曾夫子怕是要败得更惨!

    左骡子那边,机会也合适,看来也该让他请折子组建楚勇了。就在杨猛准备给左骡子去信的时候,朝廷那边的闹剧,却传了回来。

    这机会不错,这次鲍起豹可能跑的了,但徐有壬就要倒霉了,若是一胜一败,他或许没事儿,但一败一胜,这位选的时候不好,祁寯藻那老东西怕是要拿着徐有壬这样的开刀呐!

    正好也让曾涤生稳固一下地位,不然左骡子猛地蹦出来,怕是要抢了曾涤生的饭碗,在读书人的心目之中,曾涤生是夫子,而左骡子只是取巧之辈,两人的地位大差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五章 厚与黑(二十三)

    湖南的事情与祁寯藻预料的差不多,曾涤生是先败后胜,那徐有壬这厮就属于找死了,布政使掌管一省钱粮,品制可一点不比巡抚差,巡抚挂了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的衔,也不过是正二品,而布政使也是正二品。

    各省藩台为难抚台的事儿也不少,这徐有壬跨着巡抚骆秉章密折参劾曾涤生,肯定是与巡抚不合,与巡抚不合,与曾涤生这个团练大臣不合,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左季高的履历也报了上来,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