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千人,怕是赶不上新军两千五百人的战力,就这点实力,去打一万多一样有枪有炮的太平军,这就有些冒险了。

    “三爷,此次出击,我来领军!”

    望着直愣愣站在自己面前的于彪,杨猛叹了口气,翻了翻白眼,张嘴也没啥好话。

    “于彪!这杨家几时轮到你发号使令了?老子还没死呢!你带着新军和练勇拱卫武汉三镇,一旦老子败了,想必太平军的损失也不小。

    若是他们来武汉三镇,你知道如何应对吗?”

    不管不顾为所欲为,若是在国外还好些,但在国内,杨猛也要依着规矩做事儿,不然弄得他那什么了,只怕招致天下人的敌视。

    杨猛现在的无奈就在于实力的展现上,武昌驻军的实力,怕是连杨家实力的几百分之一都赶不上,但对朝廷来说,武昌驻军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

    带着五千兵马去正面迎击韦俊、石祥祯的太平军精锐,实话实说也是胜负对半开的,一个高明点的战术,一群悍不畏死的对手,洋枪洋炮怎么了?一旦处于绝对的劣势,武器再好,也会溃败的。

    杨猛的作战方式,与大清地界的战争也大不相同,杨猛喜欢打歼灭战,而官军和太平军,打的都是正面的对抗战,战败之后的损失不是太大,往往几万人的大战,战败的一方,除了丢盔卸甲之外,损失与战胜的一方,也差不了多少。

    官军是一触即溃的玩意儿,太平军可不是,一旦开战,不打歼灭战,没有一定量的损失,太平军也不会溃散,杨猛也想让韦石二国宗,见了杨字血旗掉头就走,可只怕杨三爷在太平军的这两位皇亲国戚的心中,没那么大的威名啊!

    杨猛心里,就没有与太平军打生打死的念想,但遇上了,他也不会客气,不管是拿刀拿枪的太平军将士,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平军老弱,该杀的时候,杨猛也不会眨眼的。

    与韦石一战,即使自己战败了,相信怎么也能把万多人打成五六千,五六千人马,对武汉三镇的威胁依旧不小,于彪的防卫手段,也是要谨慎一些的。

    还有一点,杨猛不想说,那就是如今的五省水师,只能由他一人出头做将,大功独揽,若是于彪立了战功,被朝廷那边侦知的话,朝廷八成不会放过于彪,扶持、制衡是朝廷的一贯手段,杨猛可不想自己的亲信,被朝廷策反。

    于彪是杨家的铁杆不假,但人都有个价格的,或许一个参将、总兵打动不了于彪,但换了提督、巡抚亦或是总督呢?这事儿,杨猛也不敢打包票的。

    “出城沿江迎击!实在不成,就用翻江龙!

    但是,三爷,兵事凶险,这次您还是坐镇武昌为妙!”

    翻江龙是杨猛手里的一个大杀器,只要是在水面上,这时代,怕是没什么武器,能与翻江龙的火力密度相媲美,遇上几万人的军阵,只要在射程之内,翻江龙几轮齐射,就能打散他们。

    于彪沿江迎击的法子是不错的,但让自己坐镇武汉三镇,只能当做暖心的话儿,听一听了。

    “嗯!战略算是不错的,我这边你就放心吧!白玛的那支康巴精骑也不是吃素的,虽说只有百人,但护着我逃离战场。还是绰绰有余的!”

    随随便便把命丢了。也不是杨猛该做的事情。再说了,把命丢在韦俊与石祥祯那万余人的手里,有些掉价啊!若是对上整个太平军,兵败身死还符合杨猛的身家,死在这俩手里,那死法也是窝囊无比的。

    百人的康巴精骑,就是杨猛除了睚眦之外的另一个保命手段了,索朗白玛这次带来的康巴精骑。下马对战,可一点也不次于睚眦,要说战斗力的话,只怕百余人的马队,对付个千余太平军,也是手到擒来的营生。

    杨猛这话一说,于彪那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百人的康巴精骑都是一人双马的,速度虽说赶不上朝廷的八百里加急,但一半天的功夫。从黄州跑回武昌,还是可以的。

    魏芷晴和古雅月。也被留在了武昌,带着这俩去打仗就是累赘了,索朗白玛马上的功夫不差,秘书的差事她之前也做过,带索朗白玛好过带上魏古二女。

    杨猛的五千人马,说走就走,田家镇大败,湖北粮道徐封玉、汉黄道张汝瀛等多人战死,数万官军溃散,坐镇武汉三镇的巡抚崇伦也满心忧虑,杨老三肯发兵去救黄州的吴文镕,也算是尽力了。

    想是这么想的,说是这么说的,但做起来就不一样了,杨猛在巡抚衙门说服了崇伦,出城之后,却是磨磨唧唧的且行且住,完全没有驰援黄州的架势。

    他的五千军马,摆出的架势,也有些诡异,堵着路走,这要是遇到了溃兵和追击的太平军,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溃军了。

    杨猛的想法也简单,若是遇着吴文镕,那就把他的退路给堵死,堵着吴文镕的人马,让太平军杀光他们,无非已经和吴文镕翻脸了,留着也是个麻烦不如让太平军顺手结果了他。

    一路走走停停,杨猛也收了不少的官军,加起来三千多人还是有的,但凡跑得快的官军,多半有些本事,老弱的就地遣散,可用的打入辎重队伍,至于大烟鬼,走在大军前方一里的位置,落后者,杀!

    隔着黄州还有一天的路程,前线就传来了战报,田家镇兵溃之后,长毛贼乘胜追击,当天就下了蕲州,第二天就打到了黄州城下,新任的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总督府的一应直属官员,也都失落在了乱军之中。

    长毛势大,按着吴文镕的脾性,也应该跟着溃军一起逃散的,只可惜这位总督大人的速度慢了一点,长毛贼的步伐又快了一些,但战死总比解京问罪强一些,起码吴文镕可以算是个死节的忠臣了。

    太平军的队伍,走得是水陆两线,到了黄州左近,杨猛也是沿江而走,时刻准备着与韦俊、石祥祯西征军接火。

    黄州一带的江面,算是中等宽度,军中携带的臼炮使使劲也能覆盖江面,选了一个叫董家塆的地界,杨猛就把营地给扎下了,这里江面算是周围最窄的,加上地势不错,打个阻击战什么的,还算是凑活。

    营地扎下了,杨猛就等着韦石二人进攻了,也不知石相公来的时候,提没提醒他那个族兄,若是强来的话,打杀了那个石国宗,也不知石相公会不会翻脸。

    杨猛的营寨扎下之后,刚刚打进黄州的韦石二人,也都皱起了眉头,杨字血旗是个什么物件,别人或许不怎么清楚,但身为北王和翼王的族弟族兄,韦俊和石祥祯,还是知道,这血旗代表的是哪个阎王。

    北王韦昌辉,一直受到东王杨秀清的压制,行事在太平军的高层之中,算是小心谨慎的,韦昌辉的族弟韦俊,是个有才的,这次出来一直没什么兵权的北王,也想争取一下在军中的地位,韦俊就是北王的竖在明处的大旗,太平军的许多秘辛,韦昌辉都告诉了这个族弟。

    石祥祯那边也是如此,太平军出武昌的时候,被人拦江劫财,虽说别人不敢十成十的肯定是杨老三做的,但石达开清楚。

    杨家人马的厉害,石达开更清楚,石祥祯出征之前,石达开的给他话也简单,遇着杨字血旗,管他是东王的军令还是天王的谕令,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若是实在跑不掉,就在第一时间缴械投降!

    “韦国宗,对面这支人马是昆明杨老三的,您要如何决断呢?”

    北王的地位高于翼王,自然这韦国宗,也比石祥祯的地位高一些,自南昌分兵以来,这支人马的领队,一直都是韦俊,他石祥祯,不过是个副职而已。

    “石国宗,你的意思呢?”

    遇着杨老三的人马,韦俊也是有些头脑发炸,这杨老三,可不是个庸手,道州城、罗大纲;岳州城、胡以晃、秦日纲,这三人可都是太平军中流砥柱般的人才,结果怎样?遇上杨老三,就是个死!

    秦日纲是悍将,罗大纲、胡以晃智勇双全,韦俊自忖自己的本事,就是强过三人,也是强的有限,虽说黄州对面的人马不多,但杨老三的威名可是吓人的紧。

    “石祥祯唯韦国宗马首是瞻!”

    太平军就没有争斗了吗?现在天王、东王、北王、翼王,私底下都是不怎么和气的,韦石各有立场,当然也不是一团和气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章 厚与黑(八)

    “那石国宗,就带着三千人马去会会杨老三?”

    说这话的时候,韦俊也有些底气不足,太平军当家的是天王和东王,至于北王和翼王,地位却是差不多的,北王虽说排名高过翼王石达开,但石翼王却是手里有兵权的王爵,东王对翼王也是赏识有加,指挥石祥祯,这事儿也只能试试了。

    “祥祯才具有限,怎堪如此大任?一路走来都是韦国宗统管人马的,这打仗的差事,祥祯不敢逾越,打胜自然是好的,若是败了,岂不是伤了韦国宗的脸面?”

    石祥祯说话很有底气,他可不是韦俊这样的孤家寡人,这次出征,翼王可不是派了一个国宗前来,石凤魁和石镇伦俱在这支人马之中,韦俊想玩硬的,怕是要没事找事儿了。

    上行下效也不过如此,定都天京之后的太平军已经没了之前那般融洽的氛围,天王不怎么管事儿,东王野心勃勃,北王备受打压,翼王特立独行,下面的人自然也会分派系站队的。

    见石祥祯一副要抗命的样子,韦俊也没什么办法,功劳可以分润,可这罪责就不好分润了。

    对上那个神神秘秘的杨老三,太平军就没有胜的时候,这杨老三屯兵黄州城外,目的也很明确,这是要划分地盘呐!

    若是想打仗的话,杨老三怕是早就攻城了,这杨老三不想打仗,态度很明确,但韦俊也有不得不战的苦衷啊!

    这次他能出来带兵,北王也是费了心机的。曾天养打安徽。韦俊打湖北。北王韦昌辉的算计也很明显,他要让自己的族弟,打下湖北,让天王看看,他韦昌辉可不止是个能管辎重后勤的王爷。

    东王那边,韦昌辉一直姿态很低,可韦昌辉的姿态越低,东王杨秀清对他的打压越甚。韦昌辉为什么要举家入太平军,还不是为了一口气,他韦家上下不想再受气了。

    韦昌辉也是个半拉的读书人,韦家老爷子花钱给他弄了一个秀才的功名,这功名可是个炫耀的物件,可韦家炫耀的时候,却有些逾制了,就因为这个,韦家老爷子被下狱,韦家被官府敲诈勒索。没有这一条,谁会没事儿加入这劳什子拜上帝教?

    入教之后。韦昌辉带着韦家上下也逍遥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随着太平军的盘子越来越大,内部的征伐也越来越激烈了,主要挑拨矛盾的就是东王杨秀清,对于天王和东王,韦昌辉都是死命的巴结。

    天王那里还好些,可东王对他的打压,自打西王萧朝贵被打死之后,就越来越厉害了,入了拜上帝教,成了首义六王之一,随着西王、南王的陨落,韦昌辉也坐上了太平天国的第三把交椅。

    地位是有了,但受欺负的命运,却又缠上了韦家,不仅东王打压北王,东王的家属下人,也在死命的打压韦家上下的亲眷。

    反观地位最低,年纪最轻的翼王石达开,因为带兵打仗的缘故,不仅天王对翼王格外的亲近,这东王更是不遗余力的拉拢,天王和东王,对翼王的态度,那是既有重视又有尊重,而他坐第三把交椅的北王呢?

    说实话,韦昌辉现在的感觉,就跟洪秀全的家奴似得,而杨秀清就是个大管家,处处欺凌他这个家奴的大管家。

    这反也造了,身家性命也搭上了,太平军的北王也坐上了,还要架着尾巴做人,就是韦昌辉无法忍受的了,一边在天王和东王面前谄媚,北王韦昌辉,也想学学这年轻的石翼王,在战场上提高一下自己的地位。

    亲自领军,韦昌辉倒是想呐!可东王对于兵权的掌握,却是滴水不漏的,之前领军的石翼王,都被拿了兵权,自己,怕是也没什么希望。

    自己顶不上去,只能找手下了,外人,韦昌辉信不过,同族之中,也只有韦俊是个人才,凭着北王的身份,给韦俊争一个统兵之将的身份,韦昌辉还是可以办到的。

    率军入鄂,韦俊也委实有些本事,复克九江、大败清军于田家镇,这两仗打的酣畅淋漓不说,还给北王挣了偌大的名声。

    可这韦俊的运气,跟韦昌辉也差不了多少,若是没有杨老三,他还真能在湖北肆虐,但遇上了杨老三,也只能好景不长了。

    石祥祯有了翼王的吩咐可以退避,但韦俊却是扛着北王的大旗无法退避,打杨老三,韦俊心里不免的有些忐忑,不打,北王那边又无法交差,弄不好吃了败仗,还要牵累北王吃东王的瓜落,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韦俊心里一琢磨,索性将这个难题,丢给了天京的高层。

    韦俊、石祥祯的人马固守黄州不出,杨猛一看这事儿也算有门,这仗一打就要死人,与其死人不如让韦俊的西征军,自动退去,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岂不是更好。

    黄州的太平军不动,杨猛也就不动,他驻扎在了董家塆,只是一味的收拢溃退的官军,但凡是参将以上的官员,只要是溃退的,到了杨猛的手里,杨猛可不管谁是谁,抓着就是一刀。

    在董家塆驻扎了三天,十多个绿营的参将、副将、总兵也掉了脑袋,杨猛给朝廷的折子也简单,凡属逃兵,只究统兵将官的责任,一旦遇上官军的溃兵,管你是把总还是提督,只要是从前线逃下来的,管你是谁,杀了之后再论理。

    田家镇的溃兵、黄州的溃兵,杨猛三天的时间拢了七千多,剩下的那些,八成是早就跑路了,但湖北也就那么大的地界,谁是田家镇的溃兵,谁是黄州的溃兵还是很好区分的,跑了就没事儿了?

    这是不可能的,杨猛要做的就是打散湖北的官军,一万多溃军。又被杨猛强行拉回了前线。加上之前拢起来的七千多人。再加上杨猛的本镇人马,也是两万多的大军。

    溃退的将领,一律斩杀,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