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回事?”

    他杨猛是杨家的三爷,不是猴子,这些刀手虽说属于武庄,可他的命令他们也不能不听啊!从靶子前转身,杨猛的手就放在了刀柄上。

    “老三,不怪他们,你自己看看那些鸟铳吧!”

    庄子里的刀手不济事,杨士勤的老脸也挂不住,这事儿怎么说呐!都是因为鸟铳。

    杨猛接过一把鸟铳,仔细一看,上面还刻的字,大清康熙年制,再看了一把,大清乾隆年制,十余把鸟铳,几乎跨越了大清历代皇帝,这事儿真不好说了。

    而且越是古老的鸟铳,做工越是精细,虽说不是钢管,可铸铁的枪管也光滑无比,再看看道光本朝的鸟铳,光那粗糙的铁管,看着就让人心惊。

    “依着正常的药量,给我装上。”

    杨猛选了一把,做工最为精巧的鸟铳,让身旁的刀手给他填装,鸟铳装好之后,杨猛举了起来。

    “老三!当心炸膛,别过头去不要盯着靶子!”

    看着杨猛的动作,做老子的害怕了,这万一炸了膛,伤了眼可怎么办呐?

    “轰”的一声,杨猛手里的鸟铳,成功击发了,围在一旁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杨猛却不管这些,快步走到靶子跟前,一半嵌入原木的铅弹,让他有些气闷了。

    这鸟铳击发的时候漏气,他的右手被灼了一下,现在依然隐隐作痛,可这一枪的威力,却让杨猛的心里更痛。康熙年的鸟铳,距今一百七八十年了,那个时候大清就有这么好的火器,只要留心一些,何至于此啊!

    而现在的这些鸟铳,还是与一百多年前一个样子,质量却更差了,威力也更小了,这话没法说了。

    回身让刀手将洋鬼子的颗粒火药,再装入鸟铳之中,杨猛又成功的击发了一次,凭着良好的枪感,这次正中白圈的中心,威力与伯克枪不相上下。

    看了看手中鸟铳的年代,乾隆年间的,又是近百年的时间,望着几把道光本朝的鸟铳,杨猛也不敢再试了,那粗拉拉的外观,装足了火药难免不炸膛。

    “别看了,这些都是云南绿营最好的火器,我当年花了几万两银子,才弄出来的,抬枪、鸟铳一共五十把,抬枪还好些,可这鸟铳……伤了十好几个人了。”

    这些抬枪、鸟铳,杨士勤可一直珍藏着,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可这玩意越用越不敢用,现在杨家的老刀手们,不怕挥刀子玩命,就怕使唤这些个火器。

    杨猛深深的叹了口气,无奈啊!现在也只能指望着,那些匠人,能将这些洋枪修复了。走上去看了一下洋枪的结构,杨猛指点了那些工匠,如何拆卸这些火枪,拼凑一下,应该能弄出几百把合用的。

    至于那些没有弹丸的短枪,就更简单了,依着口径让他们单独制作弹丸吧!虽说费劲,可这火枪的杀伤力很可观,单对单起码是无敌的,而且短枪易于藏匿,马帮的人手,应该配上。

 第五十三章 西山兵营

    把一项项要办的事情吩咐下去,杨猛赫然成了杨家的话事人,老子杨士勤乐呵呵的坐在一旁,自家的老三不错,做事有条理,看东西有门道。

    老大杨勇也是佩服自己的三弟,这些洋枪都是他经手的,说实话他自己也不会玩这火枪,更别说指挥人手,修理这些洋人的精巧玩意了。

    “爹,今天回去,就选出五百信得过的人手,这几天我帮着武庄训练一批枪手。大哥,你那里也是一样,走马帮的弟兄,选出一两百来,我给你训练一下,这样出去的话,安全上也有个保证。”

    这些火枪如何划拨也是问题,杨家武庄、马帮、自己的宜良的庄园,都需要这样犀利的火器,可枪支的数量却有些捉襟见肘。

    再一个杨猛考虑的就是人手的忠诚,武庄和大哥手下的都是些老人,在忠诚度上没什么问题,而自己的宜良田庄,却大多是新手,忠诚度上难以保证,现在是杨家起步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乱子。

    “行了,明天我就让人过来。”

    杨士勤很清楚杨猛的目的,也知道他的苦衷,洋枪犀利,还是握踏实一些为妙。

    “马帮的人,就没必要带着些东西了,扎眼!”

    杨勇的想法简单,走马帮带上许多的刀手,已经很扎眼了,再装上洋枪,哪家的商帮带这东西。

    “不行,你的马帮必须配上短枪,咱们现在做的可不是什么好买卖,去的时候还好说,回来的路上马帮带的大多是金银,一旦被人盯上就是恶战,光靠刀把子,马帮的百十号人不行!”

    云烟买卖利润太高了,一两次还能瞒的住,次数多了难免会被盯上,保证商路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老大,你就听老三的,这事儿没得商量,这次三十万鹰洋还好说,下次如果是三百万、五百万呢?银子是重货,马帮走得慢,万一被人盯上,没法跑的,只能硬顶着上,洋枪犀利,若是人手一把,你那百十号的马帮,能挡住五百以上的悍匪。”

    杨士勤见过火枪的威力的,也知道商路上的凶险,这些年杨家有了名声,敢打杨家马帮主意的人几乎没有。

    老大杨勇也就是接了个太平买卖,商路上最初的血腥,都是杨士勤带着他那一帮老兄弟趟出来的。对于商路上的危险,老大只是听过,却没有见过。

    而老三的买卖,一个是害人,另一个就是暴利了,这样的买卖一旦漏了,各地的豪商大户,就会像见了血腥的饿狼一样。别说现在的杨家不是头猛虎,就是猛虎,也一样架不住狼多。

    合作?更是不可能,老三做的东西,卖给洋鬼子,他杨士勤双手赞成,可卖给大清的百姓,这买卖要是做开了,就是死他也闭不上眼。

    “行!我听还不成嘛!”

    老爷子杨勇不敢顶撞,老三也是一样,别看他现在开了窍,对于下死手的老三,杨家老大还是很忌惮的。

    将其他人留在西山,杨家父子只带着心腹的刀手,回了武庄。

    这一晚上,他们也没闲着,老爷子、老大在挑选合适的人手,杨猛则是安排人回宜良,调派民壮了。

    西山是大本营,那里的东西比宜良重要的多,杨猛打算趁着农闲,让民壮把西山经营成一个要塞兵营。

    精通地理的江树先,再次派上了用场,西山这个地方,这些日子以来,也被江树先走了个遍,一张西山的布防图,就是江树先的成绩。

    这张图,从杨猛那里换来了三百鹰洋,这可把老江乐坏了,他寻思着,是不是该把整个云南的矿藏图献出来,那样自己一家就衣食无忧了。

    江树先的布防图,也是他四处打听弄来的,为此花了不少银子,作为云南总督府的书吏,他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熟悉云南的军政和人才。

    这年月,有才能不一定会被重用,而这样的不得重用的人才,遍布整个大清的每一处,一壶老酒一桌土菜,江树先轻易的从别人嘴里,套出了布防图的基础,他只要稍加组合就是了。

    江树先的布防图,在杨猛的眼里漏洞百出,但是在大清这张图纸还是有着极高水准的。在心里将布防图的漏洞补了个大概,杨猛把图纸交给了江树先,他现在就是整个西山兵营的建造总管。

    时间很紧迫,砖石建筑需要的时间太长,杨猛在这方面也做了变通,就地取材,建造木楼与竹楼。西山谷地的树木也需要清理一下,保密现在是最重要的,杨猛可不想,让这些树木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掩护。

    争取在农时到来之前完工,这就是杨猛交给江树先的任务,粮食是个大问题,决不能因为任何事情耽误了粮食的生产。

    宜良有个滇中粮仓的名头,可那里的庄农佃户过得如何,杨猛最为清楚,最近一段时间,自己频繁的买粮,也提高了宜良周边的粮价,这对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好事,可对农民就算是灾祸了,本就过得捉襟见肘,这粮价一涨,许多人都要挨饿的。

    整个云南都是杨猛的目标,云南的交通不便,从外地陆路运粮价格太高,很不划算。走铜道水路倒是不错,可会被官府注意。现在想要蚕食云南,一是靠钱二是靠粮,自己手里的土地,绝对不能因为任何事情撂荒。

    杨家三父子的事情,办的都极为顺利,西山兵营进入有序的建设之中,而杨猛也暂时放下了宜良的事情,亲自操刀上阵,训练起了武庄的刀手和马帮的弟兄。

    五百武庄的刀手,杨猛给他们的训练很简单,跑步、拼杀、持枪训练。跑步拼杀,刀手们都能适应,可举着一根前头吊着石块的棍子,许多的刀手就接受不了了。

    一举就是一两个时辰,这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不说,吃饭都拿不稳筷子,短短三天,刀手们就有些受不了了,有些不服气的就出声抱怨了。

    杨猛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鞭子,三天的适应过后,这持枪训练,就步上了正轨,一炷香的时间,不能有任何晃动,动一下就是一鞭子,两下十鞭子,敢动三下的,没饭吃!

    残酷的惩罚,没有引起反抗,一个个刀手都是挨过饿的,知道没饭吃的滋味,他们选择了咬牙坚持。来到大清有段时间了,杨猛就体会了到了一点,说理不如动手,无论是农民还是桀骜的山民,他们的奴性有些重了。

    杨老大那帮马帮弟兄,见到三爷的厉害之后,也是乖得跟绵羊一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一丝犹豫,不打一点的折扣。

    对于这些人的训练,杨猛更是费心,这些人才是杨家最精锐的刀手,不仅壮实精悍,而且他们也大多杀过人,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

    这些人虽说不错,但毛病更大,多年养成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单单一把刺刀的配置,许多人就皱起了眉头,这些跑马帮的刀手,也算是半个江湖人,行事、动手,都是光明正大,让他们学习背后捅刀子、打闷棍,也有些为难人。

    可杨猛不管这些,他就讲一个道理,轻易不动手,一旦动了手就要死人,要不你死,要不就是对手死,没有第二个选择。

    望着一个个梗着脖子训练的刀手,杨猛也有些挠头,这些人动作做得规范,可就是不往心里去,就这么个学法,到死也学不会自己的手段。

    “行了,都别练了,你们不是觉得自己厉害吗?咱们就试试手吧!看看你们几个人,能放倒三爷!”

    这些刀手们闲的蛋疼,可他杨猛却没什么时间来浪费,宜良那里还是个烂摊子;第二次该怎么出货、出多少货,也要他来拿主意;杨家想要真正在云南站住脚步,需要的什么东西,这些都是杨猛要做的事情。

    要不是担心大哥的安危和商路的安全,杨猛才不会有这份心思,陪着这群王八蛋耽误时间呢!

    一人丢了一件护甲、一把皮刀,杨猛则是随手捡了两根竹筒,权当是匕首了。

    “先上一个、再上两个、然后四个、八个……,三爷今天打到你们一个不剩。”

    杨猛这话是有些猖狂了,这些走马帮的刀手,靠什么吃饭?那就是手底子硬朗,百十号人放不倒杨猛,那他们哪还有脸拿着杨家的那份月钱?

    放倒杨三爷,这些刀手也知道困难重重,但关乎自己的饭碗,他们也准备拿出真本事了。杨猛在这边发了怒,守在西山的杨士勤和杨勇,也来了兴趣,差人搬来板凳桌椅,摆上茶点,就准备看热闹。

    “什么玩意儿!”

    望着翘着二郎腿,嘻嘻哈哈的老爷子和大哥,杨猛低低的嘟囔了一句,自己靠在这里是为了谁?难道就为了自己吗?这爷俩倒好,以为这是演戏呢?

    “老三,好好打,别让大哥的人折了你的面子。”

    “老三留心些,都是家里的老手,别下死手。”

    这两位是铁了心的看热闹,杨猛只能背过身撇了撇嘴,要是这俩能下场多好,非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事情闹大了,引来了老爷子和大爷,这些走马帮的刀手,不拿出真本事也不成了,在这丢了脸,大爷的面子上过不去,还能有他们的好处?

    杨猛让人丢下的护甲,这些人也穿了起来,杨三爷手黑,但凡是个杨家人就知道,为了自己舒服一些,这护甲还是穿上的好。

    老爷子和大哥来了,杨猛索性也不打算藏私了,这次也好让他们看看自己的身手,而且杨猛也需要一个名声,可以慑服杨家刀手的名声。

    无论是山民、回回、还是汉人,学了拳脚杀过人之后,都会有些膨胀,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老爷子久不出手,大哥杨勇自诩是个商人不屑出手,这些人没了震慑,就怕会起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这次对练,也正好让杨家的这些老手,帮自己打打声威,让他们心里有些敬畏。

 第五十四章 以一敌百杨三郎

    对付杨家最好的刀手,杨猛也得拿出真本事,打死他们不难,可要打倒他们,又不伤筋动骨就有些难为人了,为了掌控好自己的力量,杨猛先是自顾自的打了几套拳脚,伸展一下筋骨。

    见杨三爷在活动筋骨,那些刀手也是有样学样,打拳的打拳,踢腿的踢腿,也纷纷开始活动筋骨了。

    而这个也是杨猛愿意看到的,以一敌百不是傻子谁干这个,杨猛之所以让他们分批上,也是有原因的。这就跟打群架一个性质,玩的是群胆,先上来的人少,自己干净利索的解决了他们,后面的那些人,也会胆怯,一胆怯十成的气力能发挥出六七成就不错了。

    皮刀、护甲这些人也不熟悉,穿上之后,动作明显有些不顺畅,加上皮刀的重量轻,这一消一减,他们能发挥出一半的实力就很不错了。

    杨猛要的是立威,是当头棒喝,而不是陪练,当年金三角的大毒枭,没这点本事还混个屁啊!

    不过这些刀手的实力,也让杨猛有些动容,包括自家老爷子在内,都不会发掘这些人的潜力。

    走马帮!走马帮!就在一个走字上,这些人常年翻山越岭,一身的功夫全在腿上,可杨猛一看,这些刀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