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那些大人物的时候,记着给赛部堂留些好处,这样咱们才能戮力同心。”

    西南之地,没什么八旗子弟,最多的还是汉人士绅地主,这些人在赛尚阿的眼里,就是奴才之流,再者说了赛尚阿经略广西,只是暂时的,他的场子在京师和其他富庶的身份,广西大户们的死活,赛尚阿是不会关注的。

    杨猛打的就是这张牌,与赛尚阿联手,打压广西的那些士绅大户,这些人都是杨家潜在的对手,尤其是那些有官有钱有地的士绅大户,现如今广西大户们的手里,没什么土地了,但他们对土地的诉求依然存在,等到了太平年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从杨家手里抢地。

    与其日后麻烦,杨猛选择了先发制人,在这些人还没有成为自己对手的时候,大批量的剿灭他们,到时候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就是无风无浪的太平世道了。

    杨猛和岑毓英在谋算,赛尚阿同样也在谋算,以官产换粮食,这话虽说不错。但报到朝廷成不成。赛尚阿也要和幕僚们商议一下的。

    从林则徐到赛尚阿。从去年到今年,太平军搅乱的时间虽说不长,但朝廷的花费却委实不小,几百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发逆却越闹越离谱,起初发逆还是流寇,现在都抢占县城了,再打多久谁也没数儿。但朝廷快没钱了,大多数人都是有数儿的。

    道光帝给咸丰帝留下的本就是个烂摊子,各地灾荒需要赈济,各地的匪患需剿灭,这些都是花大钱的营生。

    咸丰帝即位之后,这年号也与世道相冲,头一年就广西就闹了发逆,先期派来的干员能吏,全死了,剩了一帮子废物在广西劳民伤财。

    维持大军的粮饷。不仅是赛尚阿要关心的,也是朝廷的大老爷们需要关心的。一旦发逆起了势,朝廷有人无钱,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赛尚阿的一众幕僚,也认为以官产换粮食,是个一本万利的营生,官产是广西的官产,是朝廷的官产,如今朝廷拿不出几个大子儿,饷银也是时断时续,加上杨猛派人连夺了赛尚阿两批饷银,现在赛大钦差的腰包可是干净的很。

    没钱没粮,军队就要闹事,闹事这还是小的,就怕没了粮饷,带兵的将领们纵兵为祸,发逆本就难对付,一旦出了兵祸,这发逆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些事儿,许多人都看的明白,但看的明白归看的明白,想做明白了不容易,杨家出的这个主意,对赛尚阿来说,与救命稻草也不差分毫。

    有了粮食,赛尚阿就能抓住军心,有了粮食就有了剿灭发逆的希望,赞同是肯定的,但给朝廷上折子这事儿,却要谨慎一些了。

    官产,与赛尚阿没多大关系,但与朝廷的关系就大了,虽说官产的收益,大多被各地的官绅给贪墨了,但官产这玩意儿,依旧是朝廷的家底子。

    用官产换粮食,听着合情合理,但做起来可不容易,这对新帝来说,就是败家,就是变卖老祖宗的家产,这事儿不能明说,明说之后,新帝的颜面不好受,但事情总要做的,赛尚阿和一众幕僚,商议了半天,弄出了一个用官产奖励义商的噱头。

    广西的商家赠予大军粮草,朝廷用官产来赏赐这些义商,虽说还是在做买卖,但说法就光明正大了,这样也能显示新帝的天恩浩荡不是?

    明着抢,赛尚阿干了,个直接被杨老三抽了个天旋地转,朝廷的大人物不是不想这么干,那是不敢,发逆如今闹得正凶,现在正是收拢民心的时候,若是对外作战,什么赠予赏赐的,屁都没有,直接开条子就是了。

    但现在却是不能用这个法子,一旦朝廷做的过分了,难免这些大户们会资助太平军,内外之别,许多人都分的清楚。

    赛尚阿的折子到了京师,也不是没人反对,明眼人到处都是,但朝廷也有朝廷的苦衷,发逆四处流窜的时候,朝廷还能四平八稳,但太平军占了永安性质就不一样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朝廷八面漏风的时候,出了一支能攻城拔寨的叛逆,许多人都知道乱世、末世来了。

    朝廷可不是满清的朝廷,这朝廷是读书人的朝廷,朝廷倒了受害遭灾的不止是满人,更多的却是汉人士绅,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无论是满臣还是汉员,都有了同仇敌忾之心,官产是朝廷的,利益是自己的,这事儿该如何抉择,很明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处置官产,涉及到的利益同样不少,但朝廷大员和地方官员,还是有区别的,朝廷大员的利益虽说在地方,但广西这地界,也属于边荒,没多少大员的利益在这边,两广地方官员们的利益,就被朝廷的大员们给自动的忽略了。

    为了方便赛尚阿办事儿,也为了剿灭发逆,朝廷给了赛尚阿一道处理官产的谕令,同时也给了赛尚阿一道,处理地方二三品大员的口谕。

    朝廷与地方,也不是一团和气,若在平时,朝廷拿着有些地方大员也是无计可施的,但广西不同,赛尚阿手握十万大军的兵权,扫一扫地方官员的实力,也是朝廷的打算。

    奏折与圣谕前后都是八百里加急,军务要紧,这一官产换粮的事儿,只用了半月时间,就定了下来,两广官署,对此也没什么声响,如今正是三瞪眼的时候,就是心里气儿不顺,现在也不是发难的时候。

    这个时候,诟病赛尚阿,就跟勾结发逆没多大区别,官员们都精明很,没几个人对此事提出异议,那些有异议的,只能被忽略,或是被下狱了。

    有了正理八经的圣谕,赛尚阿也乐坏了,没想到京师的那帮人这么给面子,有了这道圣谕,那就是金银滚滚来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下)

    朝廷的谕令到了赛尚阿手里,他也没给杨猛,有些东西握在自己手里,那才叫本钱,到了别人手里,就是人家的底气了。

    杨三傻子是个什么人,赛尚阿清楚,一个夯货,再给他份圣谕,广西的那些还要不要再做人了?

    杨三傻子驻军半个月,却消耗了三五大军,两三个月的口粮,这也是赛尚阿气怒的地方,这些粮食可是朝廷拿着官产换来的,前线打仗的那些人,每天也只是半斤粮食,杨三傻子的人倒好,敞开了造,当这是吃大户呢?

    而且吃大户也没这么吃的,杨三傻子的队伍,不过七千人,一天却要吃两百多口猪,再加上些别的牲畜,这伙食比前线的将领都好。

    去指责杨三傻子,赛尚阿没这个胆子,这货都要活埋自己了,跟夯货说话的时候,可得注意着点。

    赛尚阿心里生气,气的主要还是战力的问题,这些天杨三傻子的营地,那呼呼的大刀挥舞声,从早响到晚,赛尚阿得空的时候,也去过几次,一次一个样,起初这批人只是看着凶悍,但半个月的时间,再看这批人,已经有些慑人神魄了。

    凶悍从骨子里往外冒,赛尚阿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兵将。

    看着杨三傻子的兵,越练越厉害,赛尚阿也忧心被困在永安的太平军,这些人要是也这么练的话怎么办呢?

    瞧着杨三傻子的这一身本事,赛尚阿是真想用他,可有了先帝的谕旨。这事儿只能作罢!而且这杨三傻子口气也大过天了。五省的兵权。开玩笑呢?

    在城头上转了一圈,赛尚阿放弃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该做的事情,还是捞钱呐!

    杨家绝对是个奸商,这些日子他们却是供给了米粮,但前线的将领们也是怨声载道,这些米粮不是霉的,就是湿的、咸的。远不及当初董先甲供给的那三百万斤粮食,这事儿还是要与杨三傻子分说一下的。

    安排好了护卫,赛尚阿就直奔杨猛的营地而去,这杨三傻子的营地,也是好的离谱了,在桂林城中,瞧不见军营的情形,但军营里却有一座竹制的高台,可以俯瞰桂林城防。

    与杨三傻子呆的时间越长,赛尚阿对这位夯货将军越是敬畏。若论打仗的本事,这杨三傻子就是向荣和乌兰泰的活祖宗。

    “钦差大人。您怎么有空到我这边来了?”

    “呵呵……杨三哥,这不是有事儿吗?前线的兵将们,都抱怨粮食霉烂,这事儿……”

    “哦……霉烂啊?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强吧?让他们将就吧!粮食本就利薄,撇去你那一份,还能剩个屁啊?有霉烂的就不错了!

    云南的牲口都能吃,你的人就不能吃?”

    好嘛!不愧是杨三傻子,什么话也敢说,原来这些粮食是人家拿来喂牲口。

    听了杨三傻子的话,起初赛尚阿也是满脸的怒容,但想了一会之后,他又笑了起来,喂牲口好啊!这大清的地界,除了上好的军马,什么牲口吃的着粮食呢?

    前线的兵将,吃什么与他赛尚阿没多大关系,最关键的是杨家的势力,人家的牲口都能吃粮食,这也说明了杨家是个财大气粗的所在。

    跟杨三傻子说的一样,军汉,有的吃就不错了,总比饿肚子打仗要好得多,自己的那层油水才是最重要的。

    “杨三哥这话说的在理,正是共赴国难的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多少百姓在吃柴火、吃土,这霉烂的粮食,好歹也是粮食,倒是我想差了。”

    “对嘛!就该是这话,钦差大人,咱们下一批的交易也该开始了吧?那十万两金馃子的本钱,咱们这边还没弄回来,这次的财物倒是不多,只有十万雪花银,钦差大人不要见怪呐!”

    “怎么会?杨三哥的话说的在理,现在是赴国难的时候,有的吃就好!有的吃就好啊!”

    说了说笑了笑,谁管前线的兵将们吃的好不好,两人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在这次戡乱之中捞多少。

    铺好了路子,杨猛顺手接过了岑毓英递上来的条子,上次只是三五页纸张,这次却是厚厚的一摞。

    赛尚阿接过了杨猛的单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还好!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几十页纸张上的房产土地,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十万的样子,加上前期的八百万斤粮食,加上最近的二百多万斤霉烂的粮食,加上自己那十万两金馃子,十万两雪花银,杨家还在赔钱呢!

    “再加一些吧!买卖就该公道些,你们那边现在还赔钱吧?何苦!放开了胆子做,本钦差的底气足得很!”

    赔钱的不是买卖,为了大军的粮草,赛尚阿也大方了一把,万一杨家不玩了,那他也没招儿啊!

    “那就多谢钦差大人了,颜卿,该怎么加就怎么加,快去快回,把那些个刺头的单子拿来,这事儿还得让钦差大人主持公道。”

    杨猛也不推脱,把原本的单子丢给了岑毓英,又从他手里接来了一份新的单子。

    “钦差大人,这官产咱们这边好办!但下面不好办呢!这些人,有前任的巡抚、布政使、学政官,还有各地在任的州府官员,咱们的买卖谈好了,可下面的人不给面子呢!”

    有利益就有纷争,侵占官产的事儿,做的并不顺利,广西这边还好一些,广东那边就抵制重重了,即使有潘仕成这个广东巡抚坐镇,那边的事情,依旧进行的不顺利。

    杨猛递上去的单子,虽说人数只有二三十,但这些人却是两广士绅大户的首脑人物,只要赛尚阿办了他们,侵占官产。就一路畅通无阻了。

    杨猛不是没本事搞死他们。而是这些人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有不小的声势,这事儿杨家出面,不如让赛尚阿在两广的地界,制造一批冤案。

    这样做对杨家才是一举两得,不仅侵占了朝廷的官产,还能在士绅层面,打击他们对大清朝廷的忠诚度,一旦人人思危、怨声载道。杨家的武庄、田庄,就有人支持了。

    “哼!不开眼的混账!这是国难的时候,竟敢抵制朝廷的大政,抵制朝廷的大政,就是勾连发逆,这事儿杨三哥放心,三五日的功夫,本钦差就让他们叫苦不迭!”

    对于这份名单,赛尚阿比杨猛的兴趣大,勾连发逆那是抄家灭门的死罪。抄家灭门就是来钱的路子,金银财宝、古董珍玩。想必这些老大人的家资也是丰厚的,家里的女人也是水灵的。

    混官场不怕你贪赃枉法、坏事做尽,怕只怕不识时务、不会站队,这批人就是不开眼的傻子,他们蹦跶的不是时候,赛尚阿也不会派人去查案的,直接一顶大帽子丢下去,不是也是!

    “呵呵……那就谢过钦差大人了,这些人的家产田地,我们就一并接受了,兑换成现银,直接给大人送到京师可好?”

    “嗯!再好不过了!还是杨三哥心细,这可帮了大忙了,我这就回去,安排文书,杨三哥有人有枪,抄家的事情一并做了吧!

    到时候,只要把人头罪证,派到当地的官署就是了。”

    有财大家一起发,将这事儿托给官署,不如让杨三傻子的人去做,杨家可比下面的官员实诚多了,这事儿要是教给官署的话,他赛尚阿一个堂堂的钦差,也只能吃两三成,如若是给了杨家,怎么也得三五成。

    “这事儿不好吧?毕竟咱们不是官身呐!”

    “嗨!这还不简单,我让辎重那边给你们拨一批号衣就是了,你们伪造一些发逆的信件,带着过去就是了,这样的案子,当地官署也不敢轻易的翻案,有句话不是叫铁证如山吗?”

    和杨三傻子说话,很费劲,有些不该在明面说的话,赛尚阿也不得不说,不然打机锋的话,只怕这杨三傻子听不明白,会错了意,那事情就平白的多了些枝节,枝节一多,就容易被人抓住痛脚,吃归吃喝归喝,但身家性命不能丢呐!

    “还是大人的法子好!”

    这就是长处,杨猛也没想到的好法子,人家赛大钦差,分分钟就搞定了,这人呐!不佩服不成!

    “呵呵……小事一桩!小事一桩!

    以后这金银财物,咱们就不在这边交接了,我安排个妥帖的人在京师收容就是了,我给你开个条子,专门走河道的,这样咱们之间的牵连就少了。”

    从广西把金银运回京师,也是个无比麻烦的事情,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