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变通!我也没有咬死了口,六七丈的路面,有些地方没这个条件,就不要这么弄,大体的路子我交给你,下面具体怎么弄,是你的事情,现在条件不够的地方,也尽量要留出六七丈的空间,这些难题以后或许就不是难题了。

    道路两侧,也要尽量留出三到五丈的空余,要为以后想一下,这些空地之上,可以栽种一些当地的可以用作枕木线杆的树木。

    快,是我对你们要求!”

    杨猛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但自己不过分,下面的人就会过分,这路面的宽度要是保证不了,尽修些一米多宽的山路,那自己修路的计划,就算是白费了。

    “修路的人手,是出劳役还是付钱?”

    修路,就俩字,但做事的,可要愁白了头,四省一起修路,单单出的劳力,就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若是付钱,这也是一笔绝大的花销。

    “劳役?哪有这么多的说道?该管饭就管饭,该付钱就付钱,谁也不欠咱们的,谁家里都有各项支出,出义务工?这算是个什么说道?”

    做事才有钱挣,这是杨猛所倡导的,拉着百姓出义务工,虽然是个省钱的门路,但与自己的理念不合。

    “这么大的工程,若是付银子的话,各地的流水就太大了。”

    上百万上千万的银子,修路轻轻松松就能花掉,这么大的金银流量,对杨家的管事们也是个考验。

    “这事儿好办!出来修路的多是庄农佃户,你制作一部分银票、粮票、布票、盐票、肉票、牲畜票,反正是他们需要的东西,都要弄成票子,按着工时、按着各自的需求派发就是了。

    出来做工的这些,凭着这些票据,去咱们在各地的商号兑换东西就成了。

    这些玩意儿,在工厂里也可以推行一下,但是要注意票据的密字,别让人钻了空子,西北那边票号的法子,你可以学一下。”

    这些东西是什么,就是纸币的前身,就是银行的基础,这个法子,也算是临时的想法吧!

    “三爷英明,这么一个法子,就让管事们的活计轻松了不少。”

    “杨福泽,你也学着些,丁管家在云南呆的时间不会太长,这段时间,你和芷晴夫人,要把四省的事务,全盘接下来,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不理会丁泰辰的马屁,杨猛鼓励了一下一直默默跟在丁泰辰身侧的未来管家杨福泽。

    “福泽省的,定不负三爷所托。”

    说着说着,杨家在宜良的棉纱厂和织布厂就到了。近千亩的规模,这厂子倒是不小,但杨猛却不怎么乐意了。

    “这里就两个厂子?”

    “嗯!负责筹建的洋技师说,这么大的厂子,在欧洲也算是大厂了!”

    说起这个,丁泰辰也来了精神,这么大的厂子一建。杨家的洋布洋纱。也能自己产了。

    “据我所知云南并没有大量种植棉花的所在。原料是走得那条商路?”

    原料问题是工业化生产的大问题,棉纺织业不同于云烟,就是云烟,九成九的原料也是云南的茶叶末和滑石粉,现在的云南,好像还没有支撑这两个占地一千多亩的棉纱厂和织布厂原料需求的商路,这么做只会无限度的增加成本而已。

    “大部分是珠江航道,少部分是滇西运过来的。”

    一看杨猛的态度。丁泰辰就知道坏事儿了,这么大的厂子,已经建了一多半了,要是半途而废,几十万两银子,就打了水漂。

    “不成!既然缅越印泰有棉花种植,那就把厂子迁到滇西去,这两个厂子,建到什么程度了?”

    “六成!”

    “那就好!将这两个厂子,改成棉纺织学堂。该上的机器设备留下一半运到滇西,剩下的就用来教授四省学生。

    棉纺织业。要以女工为主,这事儿正好让三夫人去办!

    记住,以后无论建造什么工厂,市场需求是第一位的,原料供应是第二位的,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是一个工厂建立的时机。

    伊犁是个种植棉花的好去处,这段时间正好让滇西的杜文秀带人去伊犁那边扩大影响,带上各国最好的棉花种子,伊犁不是要垦荒吗?让老爷子找一下林老虎,从他那里求几副字,也是咱们进军伊犁的好时候。

    捎带着让四省的一些壮劳力多的家口,往那边搬迁,买通官府和伊犁将军,咱们慢慢的蚕食伊犁!”

    能利用的东西,杨猛一样也不会放过,林老虎在宜良素有善名,几副林老虎的字画,就能敲开许多伊犁百姓的心房,有了共同的话题,融合的速度,就会加快。

    带着一脸震撼的拉姆,杨猛骑着马快速的转了一圈新建的厂房,大型的厂房,完全是西式的建筑,几百平几千平的简单厂房,西洋也算是把建筑艺术,发扬到了极处。

    不是说大清的技术不成,而是各有专精,建造园林楼阁,只怕西方拍马也赶不上大清吧?

    “玻璃厂,是我催促了好几次的事儿了,现在还没有建成吗?”

    昏暗的厂房,是一大败笔,但只要几个大玻璃窗,这个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棉纺织,可是个怕火的行业,陨爆,这个军事术语,在棉纺织业和其他干燥粉尘多的行业,绝对是灾难的代名词。

    现在的照明,主要用的是油灯,这玩意儿在棉纺织行业的厂子里,绝对是最大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几个月前已经建成了,新出的一批玻璃板,已经在老宅装上了,效果比窗纸好了太多!”

    玻璃绝对是个稀罕物件,运输无比麻烦,稍有不慎,就剩一堆残渣,一两银子进的玻璃,到了地方,卖出百两的价格,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那就好!在厂房的墙上,开窗子,用上玻璃板,这些厂房太昏暗了,那些个机器设备,我也看了,让葛师傅研究一下防护措施,稍有不慎就会致残,这会大大抵消妇女们出来做工的积极性。

    透亮的厂房,也是减少这些伤害的必备条件,这事儿放在厂子的第一位去办!”

    昏暗的厂房,一是容易让人受伤,二是会减慢工作效率,既然有了玻璃板,就要用到该用的地方。

    “三爷,玻璃板可是金贵的玩意儿,用在厂子里,是不是有些靡费了?”

    成!也就杨三爷这样的,能在厂房里用玻璃板,但这东西确实金贵,丁泰辰一听这话,也有些肝颤啊!

    “靡费个屁!这东西将来就是烂大街的货色,装东西用的酒瓶、油瓶还有其他坛坛罐罐,吃饭用的杯碗盘盏,都可以用玻璃来造。

    找些制瓷的师傅,设计一些精美的容器,把他返销给列强,也是个挣钱的门路。

    玻璃厂的规模不够大,就继续扩大规模,大清的市场,咱们才是王,依着大清百姓乐意用的样式,先造一批,这样也有利于洋务的开展!

    泰辰,我问你,这玻璃金贵金贵在哪里?还不是咱们没有吗?等有了时间,你去玻璃厂看一下,看看这东西的成本到底有多少?这东西比瓷器都便宜,工本小的多!”

    丁泰辰把玻璃当做宝,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儿,虽说同样不了解玻璃的制造工艺,但后世的玻璃可真就是烂大街的货色,这东西做不得宝!

    “知道了!还是三爷渊博!”

    丁泰辰也是无话可说了,不用看,就知道厂子建在这里不行,不用问就知道伊犁能够种植棉花,这些东西,他丁泰辰一辈子也学不来啊!

    “厂子里也要建一些住宿的地方,让西洋的技师,教着咱们的人盖楼,一户三五丈方圆就成,这些建造厂房的法子,咱们的人也要学会了。

    让明湖书院,开一个建筑学堂,专门学习西洋的建筑之法!”

    杨猛说,丁泰辰记,小半天的时间,丁泰辰的肩上,又压上了许多的担子,瞧得边上的杨福泽也是目瞪口呆,这位以为自己足够做三爷府上的大管家了,现在一瞧,自己差了**条街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硕果累累(六)

    转完了棉纱厂和织布厂,杨猛又接茬转了一下鞋厂和衣帽厂,这两个厂子现在只能算作是军工产业,出产的东西,多数老百姓还是不愿意购买的,太贵!

    这些东西只能以后慢慢来了,这两年,云南的百姓都在想着怎么吃饱饭,手里有闲钱也不敢乱花,再过个三五年,这样的情况,就会大大的改观了。

    让杨猛没有想到的是,宜良竟然还有一座钟表厂,几百人的规模,虽说不大,但钟表行业,却是高技术的行业,他是机械与军工的发源地,有了这个行业,也算是为云南的工业人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试炼地。

    “不错,这钟表厂很不错,值得扩大规模,再附上一个教授机械原理的学堂,多找些心灵手巧的人,男女不限,实在不行就先男女分厂,泰辰,你办一下!”

    相对于机械和军工,钟表业才是精密加工的行业,无论是机械还是军工,都少不了精密加工,这个行业可以算是一个培育精密加工人才的摇篮。

    “在宜良还有些什么厂子?”

    “除了这些,还有一批水利机械,碾米、切削、锻压都有,只是地段有些偏远,今天怕是去不成了!”

    水利机械也是杨猛强调过的,云南水力资源丰沛,不利用上太可惜。

    “西山那边有这样的机械吗?”

    “有!但是不多,昆明那边流差大的河流不多。”

    做杨猛身边的管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博学和过目不忘。云南在办理的事务太多了。想要跟上杨猛跳脱的思路。也不是件容易事儿,这也是丁泰辰带着杨福泽的原因。

    “嗯!那就去兵工厂,那边的东西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军工业,是一个国家不受欺负的保证,无论这个国家有多乱,只要还拥有强大的武力,就是个不可招惹的存在。

    这也是杨猛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军工业上的原因。单单现在云南军工业的底子。就足以保证十几二十年陆战不落后,有了这个底子,列强想随意登陆,也要三思而后行。

    这次的兵工厂之行,杨猛最想看到的就是德莱赛1841后装。枪的仿造型,这个是步。枪的基础,只要有了这个技术,加上自己在西山研制的铜壳弹,现代步。枪就算是正理八经的踏出了第一步,在自己站立的土地上。踏出了即将轰动世界的第一步。

    至于哪一国将作为这一步的踏脚石,还得看看事态的发展。

    到了兵工厂。却有惊喜,后装铸铁炮竟然出了产品,这对杨猛来说绝对是个莫大的惊喜。

    看了看米利坚技工主导研制的后装炮,杨猛不置可否,只是脸上多了一丝冷笑。

    “史大头,你的人手学会了这后装炮的制造方法了吗?”

    “回三爷的话,学会了!”

    “要是让他们改一改的话,能不能办到?”

    “七八成!”

    “五成就差不多够了,你选的人不错!”

    设计后装炮是米利坚技工的事情,但铸造后装炮,就是史大头所属的炮厂的营生了,由技术往上推理论,是史大头的强项,这事儿有谱,杨猛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霍华德,你是移民还是生在米利坚本土的?”

    斜盱了霍华德一眼,杨猛问出了一个让他有些愕然的问题。

    “杨将军,我的祖父是从英吉利移民到米利坚的,而我的父亲就是土生土长的米利坚人了!我自然是纯正的米利坚人!”

    在云南将近一年了,霍华德也学了许多大清的规矩,查一个人的底细是要查祖孙三代的,霍华德依照规矩,报上了自己祖孙三代的来路。

    “那这位研制后装炮的呢?”

    “设计火炮的两人,是十几年前移民米利坚的英吉利人!”

    “两个?”

    米利坚过来的铸炮技师本就不多,一下要走两个对兵工厂来说也是个损失啊!

    “霍华德,你把我与这些人签署的契约拿来!”

    米利坚人看重契约,杨猛就与他们签订了契约,几分契约拿来之后,杨猛便念了起来。

    “在清国工作期间,务必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个月五百两白银的薪酬,或是依照市场最低价,给予相应数量的云烟,违约后果自负!

    这个你们签约的时候都看过了吧?设计火炮的两位,你们站出来回答!”

    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最清楚,设计火炮的那两位英吉利移民,也没和杨猛说话,只是在和霍华德说着退还薪水,离开大清的话!

    “嘿嘿……退还薪水?天下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史大头,让人严严实实的给老子把火炮填装好,让这两位先连发十炮再说!”

    杨猛的话经翻译之口,到了两位设计师耳中,这两位本就白森森的脸色,也泛起了青光。

    “不……”

    心理素质差的一个,摆着手就打算跑路,杨猛哪能容他逃走,一个滑步,就抽出了腰间的大刀片,从腹部一刀两段,跑的这位拖着肠子爬了十几米才在惨叫声中咽气儿。

    “连发十炮或者一刀两段,任选其一!”

    在袖子上擦了擦刀身上的血迹,杨猛微笑着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我再设计一款最先进的后装炮!”

    “晚了!选择吧!这就是契约里的后果自负,你们不忠诚于你们的工作,作为赔偿,我只要生命!”

    拒绝了那位设计师的条件,杨猛的手再次握在了刀柄上。

    “我去!”

    不用十炮,只打了六炮,这位便被炸飞的后膛。变成了炮厂的一只鸟。漫天挥洒的血雨。也算是个光景吧!

    “诸位,需要我说说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吗?你们尊重契约,我也会尊重契约,你们不尊重契约,我不尊重的就是你们的生命权!

    细小的药室,可以说是为了增加火。药的威力,可药室越小,爆炸的威力越大。若是前装还好些,后装的设计,炸膛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试炮,你们也算是煞费苦心,竟然在后膛开了泄气孔,可是连续发射之后,金属受热膨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