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道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多宝道人-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人族推伏羲为共主之后,便推行伏羲的制嫁论,人族一改以前陋习,任姒未婚先孕,部落中人都看不起她,将她逐出部落之外,好在任姒平时待人宽厚,尚有不少交好的姐妹时常接济于她,让她免于饿死,只是如今人族人口发展迅速,食物不多,终究也是饱一餐饥一顿。
  一日,任姒居住的茅屋外来了一道人,身穿火红色的宽**袍,头戴紫金九宫道冠,正是上清圣人门下弟子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上前敲开任姒的门,任姒见是一道人,脸面忠厚老实,便问道:“道长何事?”
  多宝道人道:“贫道乃东海金鳌岛上清圣人座下弟子多宝道人,算出你腹中之子与吾有师徒之缘,特此前来收徒。”
  任姒一听是多宝道人,顿时拜下,道:“圣师多宝仙师万福,小妇人无礼还请恕罪。”因多宝曾于女娲娘娘造人之后守护人族千年,虽久不入人间,但也多有人记得。
  多宝道人忙将她扶起,道:“无需多礼,我所说收徒之事你可愿意?”
  任姒哪儿会不愿意,当下拜道:“全凭圣师做主。”
  多宝道人心想事儿定下了,便道:“吾三年之后再来,其间会有异兽前来为你送食,你可不必担扰。”说罢便驾云飞走了。
  任姒再拜,果然,第二日便有金鳌岛上生灵为其送食而来,任姒再不担忧食物来源,部落中人得知圣师多宝仙师收下任姒腹中之子后,便将任姒请回部落居住不提。
  果然,任姒三年后生下一子,取名烈山,出生之日,天降祥云,隐约有九彩神龙盘旋。出生后,三天便能说话,五天就能走路。族人大惊,疑为妖孽,但多宝仙师既然收为徒,又有族中长者为其讲述伏羲出生之事,便安心下来,再无惊异。
  话说多宝本道三年后来,如今三年已过,多宝还没来,到是又其他人来了,是谁?只见那道人:身着八卦紫绶衣,头戴冲天金冠,手持番天印,正是阐教金仙广成子是也。
  广成子来到任姒的家中,找到任姒,道:“吾乃阐教元始圣人座下弟子广成子是也,今算出与你之子有师徒之缘,特来收他为徒。”
  任姒拜道:“见过仙师,仙师欲收我儿本是他的福份,只是我儿烈山已拜人族圣师多宝仙师为徒,怕是无缘拜入仙师门下。”
  广成子一听,心下不快,暗道这截教门下太过份了。不过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身便回昆仑山。对元始天尊说了情况,元始脸色冷然,哼了一声,只叫广成子下去修炼不提。
  小猪如今A签了,众位道友手上有什么收藏票,推荐票,或者零花钱打赏之类的,狠狠地往小猪身上砸吧!谁砸的多,我把他的名字写进书里,让他把嫦娥娶回家。o(∩_∩)o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传位神农 字数:3553
  点击量这么大,推荐量怎么会这么凄惨,各位朋友快来帮忙呀!
  ~~~~~~~~~~~~~~~~~~~~~~~~~~~~~~~~~~~~~~~~~~~~~~~~~~~~~~~~~~~~~~~~~~~~~~~~~~~~~~~~~~~~~~~~~~
  广成子才走不久,多宝道人便来了,任姒见礼过后又将广成子来过了一事说了,多宝道人听罢挥挥手道:“此事无碍,吾此来欲正式收烈山为徒。”
  任姒又将烈山领出来,拜过多宝道人,多宝道人又在部落内搭一茅屋住下。
  转眼过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中,在多宝道人的培养下,为烈山洗筋筏髓筑基,让其成就天仙之体,又自对烈山讲道,烈山修为突飞猛进,十几年竟成就太乙散仙修为。
  烈山从小心怀远大,如今人族飞速发展,人口成倍增长,却依然是以打猎捕鱼摘野果为生,慢慢的便难已维系生活,许多人便饿死了。又因洪荒凶禽猛兽甚多,虽然伏羲发明了渔猎之术,但还是不断有打猎之人死伤的事情发生。烈山见人族生活困难,心中疾苦,却无甚好的办法,就亲自外出打猎,以烈山此时的功力,飞越千山万水也不过是等闲之事,那些平时人族不能到达的穷山恶水也阻挡不住他。有个这个主力之后,每天他一个人打到的猎物比全部落的还多,部落中的食物问题总算能暂时解决了。但是这远远不是烈山能满足的,他的志向是让整个人族都过的好起来。
  由于烈山的相助,族人非常感激烈山,烈山声望也越来越高,最后,部落首领推烈山做姜姓部落首领。
  烈山做了首领,自是无时无刻的想办法解决族人生活难题,便来问多宝道人:“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弟子虽然可代他们打获猎物,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我自己部落中人尚可照看,其他部落中人又如何度日呢?弟子苦思无法,肯请老师出言指点一番。”
  “植物,不过具体要你自己去实验。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植物也分好坏的。我这里有一件法宝,赐予你防身,如此你便去吧。”多宝道人说完,拿出一件闪烁着玄黄之色的鞭子和一尊小鼎,这鞭子正是当日女娲娘娘造人时所用的葫芦藤,后被多宝道人炼制成法宝,名为赭鞭,因沾染了女娲娘娘造人功德,呈玄黄之色,那小鼎名为造世鼎,是多宝道人游历洪荒之时得到的一件灵宝,也就是后世的神农鼎。
  第二天一早,烈山离开了部落,进入大山之中寻找能食用的植物。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烈山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烈山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族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烈山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烈山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一年以后,姜姓部落周围全都长满了这五种植物待其成熟以后,便摘取下来食用,后烈山为了存放方便,又发明了将种子晒干存放的方法,如此,种子的流传便更为方便,渐渐的流向了其他部落。
  那些部落听说有姜姓部落不需要冒着危险去狩猎。不需要四处采摘果实。只要勤劳地耕做农田便可以吃饱肚子。于是纷纷举族归顺。烈山地名气也越传越大。大家都叫其神农。意思为神奇地农夫。其本名烈山倒被人忘记了。为了歌颂神农族长。各个部落中纷纷修建神农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神农也被称为“五谷爷”。“农皇爷”。
  从此之后。烈山就改名为神农。
  烈山将自己地部落治理好了。却并未忘记当初多宝道人地教诲。平时闲时便四处游历。将种植谷物之法推广到其他部落。渐渐地。烈山地名气传遍了人族。
  却说伏羲自得知因人族迅猛发展。食物不足致使很多族人都被饿死了之后。便也在苦思良策。
  不过伏羲也确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填饱众人肚子。这一日。伏羲却是听得千里之外地渭河流域有姜部落有一大贤名为神农。他种植了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解决了千万人地食物事宜。伏羲前身也是一位妖族大圣。心知眼下洪荒所谓大贤多是欺世盗名之辈。自己还是亲自去一趟地好。于是。便动身向有姜部落走去!
  待伏羲来到姜姓部落。见整个部落规模庞大。不比陈郡小很多。而部落里有水地低洼便种有谷子。坡高之地则种着麦子。又有粟、荞、蔷间种。到处一派绿油油地景象。农夫在地里耕作。小孩在垄里玩耍。人们过地幸福快乐。伏羲找了几个人问答。都道这是首领神农地功劳。伏羲心下甚是高兴。
  伏羲叫人找来神农,见神农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想来也是长期在地里劳动所致,于是便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种植庄稼的问题,神农自然是对答如流。伏羲又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管理洪荒众部落的问题,发现神农也能推陈出新,提出许多好的见解。伏羲叹道:“神农真为大贤啊!”
  当下,伏羲将神农请去陈郡,要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于神农,神农也不推辞,自是接了家人跟去。
  举行接位大典,此事乃人族大事,不可怠慢,共主交接之日,陈郡广场之上人山人海;伏羲在人族功德圆满,证得天皇道果。神农即位大典上,多宝道人作为神农老师也到了。伏羲证得人皇道果,那女娲自然也到了。
  众人当即拜见圣母圣师。伏羲参拜那两人时,女娲道:“天皇却也不必与我多礼,随便一些的好。”女娲与伏羲本是兄妹,如今兄长证得天皇道果她也为他高兴,只是现在两人的身份却是有些尴尬。
  待到正午时分,礼仪官宣布吉时已到,只听见三十三天外一阵仙乐响起,缓缓飘下万朵金莲,众人只觉心旷神怡,一架九条五爪金龙拖着的辇车从天而降,停到了伏羲身旁。
  这时候,天边又远远飘来一朵白云,上面立着一位道人,正是那太上教主之徒玄都**师。玄都**师从怀中拿出一旨,看了伏羲一眼,念道:“奉人教教主太清圣人太上老君圣喻:人族共主伏羲教化万民,有功于人族千秋万世,今功德圆满,特封为人族天皇,府邸为三十三天外火云洞!”
  伏羲上前接过旨意,口道:“感谢圣人!”也不称老师,玄都自是知道其中缘故,也不点破,只笑道:“还请天皇坐上龙辇!”
  这时,天外一片七彩霞光飞到伏羲身上,自是上天感应伏羲为人族作出的大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奖励。那七彩霞光又分三团,最大的一团点八成,溶入伏羲头顶,一成是因为太上老君是人教教主,教化人族功德自然少不了他的份,为老君所得,一成飘向四方,因多宝道人,燃灯道人,玄都**师三人分得,却是因为他三人自鲲鹏处借来河图洛书,助伏羲成道所得。
  伏羲这时拿出一块石板和一个绿毛龟甲交给多宝道人,正是那河图洛书,此时伏羲证道功德圆满此物正要物归原主。又看着这九龙星辰冠若有所思,遂取下将之交与神农,又向众人道:“此冠为人族首领所佩戴,多有功于人族,以后此物便为人皇佩冠,今尔戴之,当好生教化人族,切记!!”
  神农点点头道:“绝不敢忘!”
  伏羲在九龙辇上对神农道:“御弟,为兄先到火云宫等你。”说罢,九龙撵往三十三天外火云宫而去。神农接任了人族共主之位。
  神农接位天下共主后,时刻铭记多宝道人教导的为洪荒万民作想,神农以德义治理天下。他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天下万民共同爱戴。有他治理的地方,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正,人民生活富足而快乐。
  人类学会种植五谷后,许多吃不完的粮食因为保存不好而毁坏。神农又教大家捕捉山中幼兽小鸟,用那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饲养,等到幼兽小鸟长大后再将其宰杀。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将那些吃不完的粮食发挥了功用,有免除了人族去山上捕猎的危险。慢慢的,人们发现猪、牛、马、羊、狗、鸡等六种动物最好饲养,便将其统称为“六畜”。
  五谷六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这时候,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人们一点点的习惯用自己手上剩余的东西去和别人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会了用兽皮做聘礼,用贝壳换石斧,凡此种种。原始社会终于有了进步。神农为此特地的规定,在太阳正中的时候,在部落中央的空地上可以集中换取想要的物品,古老的交易就是这么产生了。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神农尝百草 字数:3836
  这天道之下万物的发展都会有相应的灵宝出世,如同这人族,现在人族大兴;天道自然要发行一些灵宝来镇压这人族气运,落宝金钱是人族金钱之祖,镇压世间金钱气运。人类的劳动果实有了剩余,自然就会有商贸活动的产生,但往往十分复杂,以物易物,不甚方便,在多宝道人的提议下,神农推行铸造钱币,以钱易物的措施,人族自此迅猛发展,其间却也发生些其他事情。只是交代完这件事之后,多宝道人就离开了。
  洪荒时期,生存的环境还是极其危险的。变幻莫测的天气,毒虫猛兽,无一不在威胁着人族的生存。神农看着族人们不断的被病痛侵扰,看着族人们不断的用生命来判别各种动植物是否可以食用,是不是有毒,能不能加以利用。
  生病的族人往往就意味着生命的消逝,每一种毒物,往往都要付出几条人命或者更多。神农为了自己的族人,开始继五谷之后,做出的第二件造福洪荒的大事,神农决定亲自尝百草,验百兽。
  神农将部落之事安排好之后便出门向大山深处行去,一路之上但凡见到以前未曾见过的草木便用了真所给的神鞭赭鞭打一下,看其有毒无毒,并将他们记录下来,等到晚上的时候便将那些毒草服下,检验其毒性的强烈,慢慢的神农发现各种毒药都有都有五行属性,有些厉害的毒药更是混含了数种五行之力,所以才毒性剧烈,神农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慢慢的便可以用之解毒,还可以治病。一天神农在石缝中找到一支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神农用赭鞭打一下发现其中蕴含剧毒,便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连忙用功将毒性化解,一会神农起身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幸好我有老师传下的道法护身,不然就会死在这里了,一定要将这种草记下来告诉族民,以免族民误食而丧命。这种草吃下去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就叫‘断肠草’吧”。
  因为尝百草,神农时时刻刻把自己至于危险之中,《纲鉴易知录》曾有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可见神农当时的情形是多么的危险。经过数十年的辩尝发现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
  神农继续尝百草,将洪荒常见之物,不常见之物一一写进书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