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针灸聚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98-针灸聚英-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惊悸怔忡。取阳交解 勿误。反张悲哭。 
仗天冲大横须精。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 
。 
暗。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痨 
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黄。谐后 劳宫而看。倦言 
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刺长强 
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 
。阴 后 。治盗汗之多出。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 
。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 。生 疮而能治。至 
阴屏翳。疗痒疾之疼多。肩 阳 。消瘾风之热极。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 
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肩井 
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脱肛趋百会尾翠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 
。外丘收乎大肠。寒疟兮。商阳太 验。 癖兮。冲门血海强。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 
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方 
知玄里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右肘后、百证二赋。不知谁氏所作。辞颇不及于指微、标幽。曰百证者。宜其曲尽百般 
病证针刺也。而病名至多。亦有所遗焉。 

卷四上
天元太乙歌
属性: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句句言辞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每每不忘多效 
验。 
虚则宜补实宜泻。气应真时病绝根。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凡用行针先得诀。 
席弘玄妙分明说。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列缺针。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闭翳风穴。喘绵绵寻三里中。手挛脚背疼难忍。合骨仍须泻太冲。曲池主手不如意。 
合谷针时宜仔细。心疼手颤少海间。欲要除根针阴市。若是伤寒两耳聋。耳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疼针尺泽。冷渊一刺有神功。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气块兼能治。鸠尾独治五般痫。 
若刺涌泉人不死。大凡 痞最宜针。穴法从来着意寻。以手按 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 
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阴陵泉主胸中满。若刺承山饮食宜。大权若连长强取。 
小肠气疼立可愈。气冲妙手要推寻。管取神针人见许。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肿时寻至阴。 
干湿风毒并滞气。玄机如此更尤深。气攻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注解若迟。 
变为风证从此得。气海偏能治五淋。若补三里效如神。冷热两般皆治得。便浊痼疾可除根。 
期门穴主伤寒患。七日过经尤未汗。但于乳下双肋间。刺入四分人力健。耳内蝉鸣腰欲折。 
膝下分明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中。切莫逢人容易说。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 
更有三间神妙穴。若治肩背感风劳。合谷下针顺流注。脾内随针使气朝。冷病还须针合谷。 
只宜脚下泻阴交。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两臂并胛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 
脚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挛急锋针施。阴陵泉穴如寻得。轻行健步疾如飞。腰腹胀满治何难。 
三里 肚针承山。更向太冲行补泻。指头麻木一时安。头痛转筋鱼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 
再有妙穴阳陵泉。腿转筋急如神取。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更寻妙穴太 是。 
医门行泻实为高。浮沉腹胀水分泻。气喘息粗泻三里。更于膝中阴谷针。小便淋漓皆消尽。 
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伤寒一日调风府。 
少阳二穴风池取。三五七日病过经。根据此针之无不应。心疼呕吐上脘宜。丰隆两穴更无疑。 
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男子 癖取少商。女人血气阴交当。虚盗二汗须宜补。 
委中妙穴可传扬。项强肿痛屈伸难。更兼体重腰背瘫。宜向束骨三里取。教君顷刻便开颜。 
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蹇。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久患腰痛背胛劳。 
但寻中注穴中调。行针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腰背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穴堪求。 
神针未出急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小腹便 最难医。气海中极间使宜。三里更须明补泻。 
下针断不失毫厘。 
上天元太乙歌。 仙所撰。今自神应经表录于此。 

卷四上
铜人指要赋
属性:行针之士。要辨浮沉。脉明虚实。针别浅深。经脉络脉之别。巨刺缪刺之分。经络闭塞 
。须 
络流注。各应其时。先脉诀病。次穴蠲 。左手掐穴。右手置针。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气滑出疾。气涩出迟。深则欲留。浅则欲疾。候 
其气至。必辨于针。徐而疾者实。实而迟者虚。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 
虚之。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谨守其法。勿更变也。贼邪新 
客。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先 
去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若有若无。若得若失。五脏以定。九候以备。诊 
脉病明。行针病愈。众脉不见。众凶不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手 
动若务。针耀而匀。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见其鸟鸟。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静 
意是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 
气已至。适而自护。五虚勿近。五实不远。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 
而下之。通而取之。阴募在腹。阳俞在背。藏病取原。府病取合。藏俞治脏病。府募治腑病 
。出入导气。补泻同精。善行水者。不能注水。善穿水者。不能凿冻。权衡以平。气口成寸 
。以决死生。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肺。五劳五痹。九气七情 
。六淫六腑。九窍九州。四气三因。伤风伤寒。杂病奇病。妇人小儿。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上铜人指要赋。多取内经词语。末后权衡以平。文不相属。 

卷四上
禁针穴歌
属性: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却玉枕角孙穴。颅HT 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中忌 
。水 
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无妊娠。外有云门并鸠尾。缺 
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时人闷倒。三里急补人还平。 

卷四上
禁灸穴歌
属性: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及风府。天柱素 临泣上。睛明攒竹迎香数。和 颧 丝竹 
空。 
经渠天府及中冲。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伏兔髀关委中穴。殷门申脉承扶忌。 

卷四上
行针指要歌
属性: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针结。针着大肠泻水穴。或针 
劳。 
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 
少人知。 

卷四上
补泻雪心歌
属性: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捻针向外泻之方。捻针向内补之诀。泻左须将大指 
前。 
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泄。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男女经脉一般生。 
昼夜循环无暂歇。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辍。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足走腹中结。 
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更有补泻定呼吸。吸泻呼补真奇绝。补则呼出却入针。 
要知针用三飞法。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泻则吸气方入针。要知阻气通身达。 
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开禁。莫向人前容易说。 

卷四上
经脉交会八穴歌
属性: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 督内连 
颈。申脉跷络亦相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卷四上
十五络穴歌
属性: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 
关。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 
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卷四上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
属性:肺寅大卯胃辰经。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卷四上
十二原穴歌
属性: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归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 
谷。 

卷四上
八会穴歌
属性:府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气膻中。血会膈俞太渊脉。 

卷四上
脏腑七募穴歌
属性:肝募期门脾章门。肾募京门心巨阙。天枢关元大小肠。胆募当记在日月。 

卷四上
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
属性:(马丹阳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截。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及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 
用法 
都开彻。治病显奇功。有如汤泼雪。学人细推寻。神功无尽竭。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胫膝肿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 
后。针灸眼有光。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 
及牙疼。气虚不能食。针着便惺惺。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痹从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实时瘳。合谷在虎 
口。两指岐骨间。骨痛并面肿。疟病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 
即便安。委中曲瞅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疼筋莫展。风痹发无常。 
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承山名鱼腹。 腿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香港脚并膝 
肿。展转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 
惊痫风。咽喉腹心胀。两足不能动。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蒙。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 
稳。须于此穴针。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腰折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 痛。转则 
重嗟吁。若人针灸后。顷刻痛消除。阳陵归膝下。外廉一寸中。膝重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医功妙不穷。通里腕骨后。一寸五分中。欲言声 
不 
有神功。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拥口。口噤不开牙。 
若能明补泻。应手速如拿。 
上十二穴。薛氏以为扁鹊所传。按司马子长为扁鹊作传。不言其有针书传世。盖薛氏之 
根据托 
则谬矣。 

卷四下
八法八穴歌
属性:(西江月调) 
九种心疼涎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 
疟疾 
积块坚横胁抢。妇女血痛心疼。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堂。疟疾内关独当。手足中风 
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痛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 
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肢节肿痛臂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 
皆痛。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手足急挛战掉。中 
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 
伤牵。盗汗后 先砭。腰背强痛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吹 
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痔疟便肿泄利。唾红溺血咳 
痰 
乳痈多散。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翻便紧。难产昏迷积块 
。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决气气 侵。照海有功必定。 

卷四下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
属性: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浆颊车班。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隐白行间不可 
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卷四下
回阳九针歌
属性: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 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卷四下
四总穴歌
属性: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卷四下
六十六穴阴阳二经相合相生养子流注歌
属性:甲时窍阴前陷谷。丘虚阳 委中续。己合隐白鱼际连。太 中封少海属。甲与己合 己 
合甲 
病汗不出。痰疟及强癫。白翳生于目。刺其前谷痊。胃陷谷(俞土)面目浮虚肿。身心怯振寒 
。须针陷谷穴。休作等闲看。丘虚(原)痿厥身难转。髀枢痛不苏。 酸并脚痹。当下刺丘墟 
。大肠阳 (经火)狂言如见鬼。热病厥烦心。齿痛并疮疥。阳 可下针。膀胱委中(合水)腰 
肿不能举。髀枢脚痹风。委中神应穴。针下便亨通。乙时大敦少府始。太白经渠阴谷止。庚合商 
阳与通谷。临泣合阳合三里。乙与庚合 庚合乙 乙肝大敦(井木)卒疝小便数。亡阳汗似淋。血崩 
脐腹痛。须向大敦针。心少府(荥火)水气胸中满。多惊恐惧人。肘挛并掌热。少府效如神。脾 
太白(俞土)烦心连脐胀。呕吐及便脓。霍乱脐中痛。神针太白攻。肺经渠(经金)膨膨而喘嗽 
。胸中痛急挛。暴痹足心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