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彩虹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绿衣彩虹剑-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树奇蓦地觉得那最小的宋改恰像自己小时候那样顽皮,不过年龄上却差别许多,这时回忆幼时,一幅活龙活现的家人行乐图又重展在眼前,不自主地笑了一笑。
  宋大娘嘴唇皮已动,但话未出口即瞥见余树奇悠悠自得的神情,也跟着笑道:
  “余相公小时敢情也十分顽皮的了,不然怎会恁地高兴?”
  余树奇被问得俊脸微红,却闻二小在另屋里争吵。
  宋大娘忙回顾宋敏道:
  “你快去看他两人吵甚么?”
  宋敏去了半晌,却拧着二小的耳朵进来,叱道:
  “你两人跟妈说去!”
  宋大娘脸色一沉,喝道:
  “你两人终日像猫儿狗似的,动不动就要吵,到底怎么了?快点说来!”
  二小虽见他娘摆起脸孔,仍然没有畏惧之色,反而要争着说。宋大娘忙喝道:
  “大的先说!”
  宋放昂然道:
  “我们本来要去烧茶,那知过去一看,弟弟就想把那壶冷的拿来,我说不可以给客人喝,弟弟偏说他都能够喝,客人为甚不能喝。娘!你说……”
  宋改不待他哥哥说完,又抢着道:
  “你烧得滚烫的茶来待客,烫客人的舌头,才不好喝哩!余哥哥你说对……”
  宋大娘见他两人在客人面前还要争吵,一个要叫妈评理,一个要叫客人评理,直气得喝一声:
  “胡说!”
  余树奇见事由己起,再听二小所说,一个执的是礼,一个仗的是事实,半斤八两,各不相让。他们不说还好,说起茶来,便觉口渴难忍,忙道:
  “大娘别骂他们,小子这时口渴得很,冶茶也就可以了!”
  宋改听他占了胜方,不禁“噗嗤”一笑。
  宋大娘叱道:
  “没规矩!笑什么?快先把现成的拿来,再和哥哥烧几壶热的!”
  余树奇和宋大娘交谈中获悉,她丈夫姓宋名祥仁,乃真大教的俗家弟子,因为路见不平,杀了一名为恶里邻的土霸,后来查悉那被杀的土霸不但财雄势大,而且还是陕北肤施红轮教下的人物,当时红轮教气焰通天,宋祥仁决难以卵击石,只好乘红轮教未查出杀土霸的凶手属于何派何人的时候,举家南迁。
  但宋祥仁;一家搬走不久,红轮教也立即察觉,竟密令各地眼线设法截杀,迫他一家人走进龙虎关这一带荒山荒岭,无意中发现迷云谷这隐秘的地方,才定居下来。
  余树奇也把家世对宋大娘说了,但他总觉得宋大娘和宋敏的行为有点诡秘,因而语有未尽。连田叔叔带他由汤阴逃来的事也瞒起不说,只说姑姑带他逃到迷云谷,被迫跳崖,姑姑为了保护他的小命,竟至两腿受伤,无可奈何,只得将腿截去。
  他在龙虎关外面,只对宋敏说过来迷云谷救姑姑出困,并未说到家世,这时补说的时候,想到姑姑独自凄凉守在谷底,自己失踪后,姑姑不知如何痛苦哀伤,因而涕泪滂沱,不能自已。
  妇人的感情本来容易冲动,宋大娘和宋敏见他恁般悲戚,也凄凄切切地洒下同情之泪。
  余树奇被母女两人的眼泪感动,几乎要把真象和盘托出?旋念及仇残子蝥居窟底三十多年,自己和她相处十年,她尚不肯把身世和仇人姓名见告,可见关系重大。自己和宋敏不过是萍水相逢,为何恁般嘴浅,必须将真事说出?
  宋大娘见他欲言又止的神情,以为他身体上有什么不便,收泪强笑道:
  “余小侠有话尽管对我说!”同时向宋敏使个眼色,教她回避。
  这一来,又教余树奇大起狐疑,忙说一句:
  “没什么。”接着又道:
  “晚辈觉得很奇怪,为甚把屋子砌在这危崖边缘,万一不小心,失足下坠,岂不糟糕?
  ”
  宋大娘笑道:
  “你要问这个呀!因为我家口不多,敌人又太强,所以才用这里作背水一战,万一真拚不过对方,就往崖下面躲。
  余树奇大诧道:
  “这石壁构成的断崖,滑不留步,连虫蛇也不能上下,人怎的下得去?”
  宋大娘笑道:
  “那是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告诉你也不要紧。”她先看一看余树奇的神色,接着又道:
  “原来这几年来,长在崖壁上的藤盘竟向上面抽枝,有好几根粗逾儿臂的山藤已搭到地面,恰好供我们一家人攀援而下。另外有几根虽未搭上地面,但相距也不过两三丈高低,藤须抓紧在无数仅是筷头大小的凹洞里,也十分坚牢。我们一家人曾下那些藤盘好几回,紧急时可一跃下去,然后再爬上来。”
  余树奇听说有儿臂粗细的山藤蔓延到地面,触动他的灵机,默默地出神,不自禁地微笑点头,还“晤”了一声。
  宋大娘只道他洗耳恭听,依然含笑道:
  “小侠今天在神驰桥见敏儿用五铃带和白头翁王魁对敌,那五铃带有两丈五尺长,若人站在藤梢,将五铃带搭上地面,也可借力上来。”
  余树奇“哦”了一声道:
  “请问大娘,那些短的山藤有多少根?”
  宋大娘道:
  “总有十几根吧,你问这个怎的?”
  余树奇道:
  “若果大娘用不完许多,晚辈想借用一根来做通气管!”
  宋大娘笑道:
  “那山藤是实心的,没有孔怎能通气?”
  余树奇道:
  “晚辈自有办法!”
  宋大娘略一沉吟道:
  “也好!反正用不了那么多,现在就带你去,回头我和敏儿替你缝布兜!”
  余树奇称谢过了,跟宋大娘往室后,果然所见不假,心想:“这山藤要是能往下长,姑姑很容易就能够爬上来,不必这样费事了!”当下任由宋大娘指了一根,把它截了长约二三十丈上来,满脸堆笑道:
  “这个可比猪尿泡和竹筒好得多了!”
  宋大娘笑道:
  “我先看你怎样能把里面挖空?”
  余树奇道:
  “这个容易!”
  他先用剑削了这一头的藤皮,再把另一头挖空几尺,并将挖空的一头拴在一株大树上。
  然后将藤条拉直,拈紧这一头的藤心,把内力运达彼端,连续拉动几次,竟把藤心拉出数寸。
  这是此打斗更为吃力的一种工作,虽仅拉出几寸藤心,而且还是最中间的几根藤丝,已教余树奇感到气喘心跳,只好休停下来缓一缓气。
  宋敏和两小兄弟看宋大娘领着余树奇取回山藤,都好奇地走拢来看它怎样做法,这时见他居然能把长达三十丈的藤心拉出数寸,不由得喝起采来。但那宋大娘眉头却是微微一皱,脸上显出一丝苦笑。
  余树奇也苦笑摇头,连说了几个:
  “不行……”
  宋改却张大眼睛,望着余树奇脸上憨笑道:
  “余家哥哥!我看你拉得吃力,我来帮你拉,好吗?”
  余树奇忙道:
  “你别把藤心搞断了,待我拉出几根,你然后再来!”他恐怕宋改真要捣蛋,急又拈起藤心,如法炮制。
  但是,他这一回因为藤心已经松动!拉起来没有上回吃力,不消多时、已被扯出几根长长的藤丝。
  二小又是一阵欢呼,宋敏也泛起笑容,望望余树奇,又望望她娘的脸色。当她看到她妈妈泛起苦笑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暗说一声:
  “怪呀!”
  余树奇专心拔他的藤条,对于宋大娘一家人的表情,毫无所见,顷刻间,藤丝被他拔出来堆成一个松软的小草。
  宋改还记得他要上来拔藤心,这时又叫道:
  “这回该是我来了!”
  余树奇将只眼由藤心瞄过去,已看到另一端透有亮光,试用口一吸,也觉得有气入口,当即笑道:
  “你试试行不行?”将藤条交到宋改的手上。
  宋大娘向来改扫了一眼,回头对余树奇道:
  “恭喜小侠大功告成!”可是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又回头对宋敏道:
  “敏儿跟我去缝布兜。放儿去看水开了没有,泡上几壶好茶,你爹也该回来了,改儿别只顾贪玩,待宋哥哥做好了通气管,便和宋哥哥回屋里坐。”
  余树奇见宋大娘恁般热心替他缝布兜,慌忙连声称谢。目送母女走远,却见宋改涨红了小脸也拔不出一根藤丝,忍不住好笑道:
  “还是待我来罢!你能有多大力气?”
  宋改把藤条交还余树奇,拍一拍小手,脸红红地站在一旁,憨憨地望余树奇拔那藤丝,不时跳上那藤丝堆成的小阜,打了两个筋斗又跳了下来。
  余树奇做了空心藤管,卷成一捆。又往树林里斩了一段六七尺高、三四尺径的坚木,待把坚木挖空,忽然心念一转,暗道:
  “若是挖空,万一跌裂了怎生是好,不如让它整段丢下谷去,然后再挖为好!”
  他把木头滚回空地,用一扎藤丝把木头捆扎起来,左手提藤,右手提木,笑说一声:
  “回去罢!”
  宋改吐一吐舌头道:
  “宋哥哥!你那来的这大力气?教我!”
  余树奇笑道:
  “力气是练武练出来的呀!你娘还不是教你?”
  宋改苦着脸道:
  “娘才不教我练什么武哩!她只教我蹦蹦跳,爬藤子、爬树、翻筋斗……”
  余树奇失笑道:
  “那就是教你学轻功呀!怎还说不教?”
  宋改诧道:
  “那是轻功?”忽又“唔——”一声,摇头道:
  “才不是哩!哥哥此我大不了多少,都能跳上树顶,我呢,连跳不到四尺高,说是练重功倒还有几分像!”
  余树奇见他说得好玩,忍不住哈哈笑了一阵,才道:
  “重功这门功夫也有,一脚可以蹬塌几尺地面,一掌可以打死一头大象,要学到重功,也是好事!”
  宋改睁大了眼,憨憨地问一声:
  “真的?”
  余树奇道:
  “如何不是真的?你且看来!”左脚向山石一蹬,那山石整个陷下尺许,却不像一般人留有一只深陷的鞋印。
  宋改竟被这突然出现的奇迹吓得一呆,却闻远处有人哈哈笑道:
  “好一个落地生根,今世能者并无几人,我宋祥仁这回总算开了眼界!”
  余树奇一闻笑声,立即回头,已见两条身形由山脊奔下,心想:“这人眼力好高,相隔这么远还看得清楚!”及听来人自报姓名,知是屋主人到了,急回身前迎,宋改已急喊一声:
  “爹!”飞奔而去。
  宋祥仁说一声:
  “罢了!那人是谁?”
  余树奇心里暗诧道:
  “这人怎的没有半点父子之情,自己的小儿子恁般热烈迎接,他只说一声罢了?”
  但那宋改喜欢得像什么似的,拉着他爹的手,嚷道:
  “他是余家哥哥,是***客人!”
  余树奇忙躬身道:
  “晚辈余树奇有礼!”
  也许“罢了”两字是宋祥仁的口头禅,这时又说上一句,才握紧余树奇的手,笑道:
  “小子好功力!这种落地生根的功夫,据说只有寒山独孤老人、天潭野僧、夺魄行者、米脂人魔、半痴婆婆几人办得到,现在该加上小友一人了,不知令师何人,可否告知老夫瞻仰?”
  余树奇因见他对宋改尚是那样冷冰冰,又来唠叨一顿,所以大为不满,心想:“落地生根乃一种千斤坠的功夫,与我这盈字诀的金刚降杵完全不同,偏要冒充什么内行?”但因宋大娘正帮自己缝制布兜,不便对她丈夫没礼貌。
  于是,含笑道:
  “恩师并无名讳,自号为仇残子!”
  宋祥仁停步搔首,想了半晌,结果还是摇摇头道:
  “仇残子?这人从未听过,天残子倒有一个,但已经死了上百年……”他自言自语说了一阵,忽然转口问道:
  “令师是否少了一只手?”
  余树奇忍着笑道:
  “少了两只脚!”
  宋改忍不住“噗嗤”一笑,跟在宋祥仁身后的宋启也笑了。只有来祥仁先喝出一个“胡”
  字,敢情他蓦觉对方是个客人,没有把“说”字再喝出口,即时转笑道:
  “少了两只脚还能教小友练腿上的功夫,天下有这道理么?”
  余树奇正色道:
  “恩师的武艺无人能及,晚辈练不到的地方,尚有十分之九,什么凌虚飞渡,流水行云,这种绝艺,尚且不得其门而入哩!”
  宋祥仁不知余树奇对他不满,故意顺口开河来吓他,果然大为惊骇道:
  “这样说来,令师可说是今世神人了!”
  余树奇心里暗笑,仍旧一脸正经道:
  “恩师曾说山高水更高,她距离至艺两字尚远。”
  宋祥仁听得啧啧称奇,见余树奇放在篱笆门边的巨木和长藤,又问道:
  “小友要这个作何用处?”
  余树奇正要回答,宋大娘已因早听到丈夫回到门处,没有进屋就唠叨不停,忍不住扬声骂道:
  “老不死又不是日子到了,尽在外间叫唤甚么?”
  宋祥仁这才“哦”一声道:
  “我们进屋再说!”回顾宋改道:
  “你和你二哥陪余哥哥往屋里坐,我即时过来!”
  余树奇道:
  “晚辈来府上叨扰已久,前辈尽管请便!”
  宋祥仁走后,余树奇与宋启兄弟回厅上寒喧不到几句,忽想起辛苦做成的藤皮通气管还放在篱笆门外,生怕被别的东西搞坏,忙将通气管和巨木提进厅内。因见那庞然巨木,大捆藤皮,堆得不太雅观;又将它统统提往厅后的断崖边缘,专待布兜制成,便可下迷云谷救人。
  以余树奇个人来说,他无须布兜也可以下谷,大不了手上拿两块板子,便可借力御风。
  最初他因恐怕手上拿木桶太重,落地时会被砸碎,才需要一个布兜作为缓冲,这时既然换成巨木,已不必再愁砸碎,布兜已成为多余。
  但已经麻烦别人半天,总不能说是不要了,他想了再想,最后决定若连夜能够赶制成布兜便罢;否则,明天一早,无论如何也得跃身下谷,决不因一个布兜而耽搁自己的要事。
  他虽然决心这样,可是也有一桩难处。——宋大娘用自己的布,出自己母女两人的力,替佘树奇缝布兜,不但不收工本费,还要招待他食宿,这就叫做人情。若果在店里缝制,还可以催她赶工,在这人情上如何使得?
  因此,他竟不知如何是好,默默地将藤管结在巨木上头,便回厅里与宋启兄弟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