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素问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8-素问识-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气也。上下无常者。作辍无时也。出入不知者。端倪莫测也。简按吴阴气之解。未见所本。 
x皆在x 吴云。在寸口也。张云。皆病也。简按志高以二 
阳三阴为句。以至阴皆在为句。而注皆在。为脾胃之气皆在于中。其说迂回叵从。 
x阴不过阳x 马云。胃脾肺经为病。则在阴经者。不能出过于阳以为和。在阳经者。不能入止于阴以为 
和。阴阳之气。并至阻绝。张云。阴不过阳。则阴自为阴。不过入于阳分也。阳气不能止阴。则阳自为阳。不 
留止阴分也。 
x浮为血瘕沉为脓 x 吴。浮沉改置。马云。 。腐同。张云。脉浮者。病当在外。而为血瘕。脉沉者。 
病当在内。而为脓 。正以阴阳表里。不相交通。故脉证之反若此。 
x阴阳皆壮下至阴阳x 张云。阴阳皆壮。则亢而为害。或以孤阴。或以孤阳。病之所及。下至阴阳。 
盖男为阳道。女为阴器。隐曲不调。俱成大病也。 
x上合昭昭下合冥冥x 张云。昭昭可见。冥冥可测。有阴阳之道在也。吴云。昭昭。天之道也。冥冥。 
地之阴也。言脉之阴阳。合天地也。 
x遂合岁首x 张。合。作至。高云。五脏五行。始于木。而终于水。犹四时始于春。而终于冬。遂合今 
日孟春之岁首。简按阴阳皆壮以下文六句。与下文不相冒。且旨趣暧昧难晓。疑是他篇错简。今姑仍张注。 
x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x 马云。冬三月之病。死证悉见。在理已尽。亦可延至地有草柳有叶之时。 
其人始杀者。何也。有死征而有死脉也。以物生而人死。故亦以杀名之。向使交春之初。阳脉亦绝。有同阴脉。 
止期在孟春而已。安能至此草柳俱见之日乎。张云。在理已尽。谓察其脉证之理。已无生意也。以冬之病而得 
此。则凡草色之青。柳叶之见。阴阳气易。皆其死期。故云皆杀也。简按今仍王注。 
x春阴阳皆绝x 马根据太素。删春字。吴张志高。并顺文释 
之。今从马。 
x阳杀x 马云。春三月为病者。正以其人秋冬夺于所用。阴气耗散。不能胜阳。故春虽非盛阳。交春 
即病。为阳而死。名曰阳杀。张云。春月阳气方升。而病在阳者。故曰阳杀。杀者。衰也。高云。春三月之病。 
阳气不生。故曰阳杀。杀。犹绝也。简按马张之注。义相反。今详马据王注。为病热而释之。义似长。仍从之。 
x草干x 马云。若使其脉阴阳俱绝。则不能满此三月。而始死也。期在旧草尚干之时。即应死矣。无望 
其草生柳叶之日也。简按王以降。并为深秋之节。然阴阳皆绝者。安有从春至深秋。而始死之理乎。虽旧草尚 
干之解未允当。姑从马说。以俟后考。 
x至阴不过十日x 张云。脾肾皆为至阴。夏三月。以阳盛之时。而脾肾伤极。则真阴败绝。天干易气。 
不能堪矣。故不过十日也。高云。此夏三月之病。而有短期也。六月长夏。属于至阴。时当至阴。阳气尽浮于 
外。夏三月而病不愈。交于至阴。不过十日死。李云。金匮真言论曰。脾为阴中之至阴。五脏六腑之本也。以 
至阴之脏。而当阳极之时。苟犯死症。期在十日。 
x阴阳交期在 水x 熊音。 。音廉。薄也。张云。 。音敛。清也。马云。其脉阳中有阴。是谓阴阳 
交也。则脾未全绝。期在七月水生之候。其水 静之日而死矣。吴云。阴脉见于阳。阳脉见于阴。阴阳交易其 
位。谓之阴阳交。 水。仲秋水寒之时也。言阴阳交易。既失其常。时当 水。则天地不交之时也。脉与天地 
相违。短期不在是乎。高云。 。濂同。若越长夏。而至于秋。则为阴阳交。夏三月之病。而交于秋。期在濂 
水而死。濂。犹清也。中秋。水天一色之时 
也。简按 。薄冰也。潘岳寡妇赋。水 以微凝。乃言冬初之时也。正韵。濂。音廉。与 同。一曰。薄也。 
其为清之义。未见所据。 
x三阳俱起x 马云。三阳者。足太阳膀胱经也。膀胱病脉俱起。则膀胱属水。秋气属金。金能生水。 
当不治自已也。吴云。俱起。手足俱起也。高云。三阳。谓太阳阳明少阳。故曰俱。后三阳。谓太阳。二阴。 
谓少阴。故曰独也。 
x阴阳交合者x 马云。若膀胱有阳病而见阴脉。有阴病而见阳脉。是阴阳相合。其证当行立坐卧。俱 
不宁也。以金为主。当善调之而愈。吴云。谓阴阳之气交至。合而为病也。阴阳两伤。血气俱损。衰弱已甚。 
故令动止艰难。立则不能坐。坐则不能起也。张云。秋气将敛未敛。故有阴阳交合为病者。则或精或气。必有 
所伤。而致动止不利。盖阳胜阴。故立不能坐。阴胜阳。故坐不能起。 
x三阳独至x 李云。阳。当作阴。阴病而当阴盛。则孤阴不生矣。冰坚如石之候。不能再生。即上文 
三阳俱起。不治自愈。下文。二阴期在盛水。则此为三阴无疑。 
x期在石水x 张云。三阳独至。阳亢阴竭之候也。阴竭在冬。本无生意。而孤阳遇水。终为扑灭。故 
期在冰坚如石之时也。 
x二阴独至x 张云。二阴。全元起本。作三阴。即所谓三阴并至。有阴无阳也。盛水者。正月雨水之 
候。孤阴难以独立。故遇阳胜之时。则不能保其存也。 

卷八
方盛衰论篇第七十一
属性:马云。内有不足有余虚实等义。皆所以较其盛衰也。吴云。方。比也。比方阴阳多少。五度强弱。何者为 
盛。何者为衰也。 
x气之多少x 张云。多少。言盛衰也。高云。气。阴阳之气也。人身阴阳之气。有多而盛。有少而衰。 
x阳从左阴从右x 张云。阳气主升。故从乎左。阴气主降。故从乎右。高云。向明而治。左阳右阴。 
故阳从左。阴从右。 
x老从上少从下x 张云。老人之气。先衰于下。故从上者为顺。少壮之气。先盛于下。故从下者为顺。 
盖天之生气。必自下而升。而人气亦然也。故凡以老人。而衰于上者。其终可知。少壮而衰于下者。其始可知。 
皆逆候也。高云。四时之气。秋冬为阴。从上而下。春夏为阳。从下而上。故老从上。少从下。盖老为秋冬之 
阴。少为春夏之阳也。 
x是以春夏归阳为生x 马云。春夏或病或脉。归阳为生。若阴病阴脉。如秋冬者。为死。张云。春夏 
以阳盛之时。或证或脉。皆当归阳为生。若得阴候。如秋冬者。为逆为死。 
x反之则归秋冬为生x 马云。反之则秋冬归阴为生。若阳病阳脉。如春夏者为死。是以人之气有多少。 
逆之则皆能为厥也。张云。反之。谓秋冬也。秋冬以阴盛阳衰之时。故归阴为顺。曰生。然不曰归春夏为死者。 
可见阴中有阳。未必至害。而阳为阴贼。乃不免矣。高云。人身春夏之时。其气归阳为生。归秋冬之阴为死。 
若反之则归秋冬为死者。归秋冬反为生。反之而生。气之逆也。是以阴阳之气。无论多少。若逆之。则皆为厥矣。 
x一上不下x 张云。阳逆于上而不下。则寒厥到膝。老人阳气从上。膝寒犹可。少年之阳。不当衰而 
衰者。故最畏阴胜之时。老人阳气本衰。是其常也。故于秋冬无虑焉。高云。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如阴气一上。阳气不下。则阴盛阳虚。故寒厥到膝。 
x头痛巅疾x 吴云。此谓巅疾。有巅崩偃仆之义。张云上 
实下虚。故病如此。志云。愚谓此下。当有少者春夏生。老者春夏死句。或简脱耶。 
x求阳不得求阴不审x 张云。厥之在人也。谓其为阳。则本非阳盛。谓其为阴。则又非阴盛。故皆不可 
得。盖以五脏隔绝。无征可验。若居旷野无所闻。若伏空室无所见。乃病则绵绵不解。势甚凋敝。若弗能终其 
日者。岂真阴阳之有余者耶。 
x绵绵乎属不满日x 张云。绵。古绵字。高云。今绵绵一息之微。属望其生。若不能满此一日矣。简按 
诗大雅疏。绵绵。微细之辞。王盖取气息绵 之义。属。高读为瞩也。 
x是以少气之厥x 赵府本。熊本。少气。作少阴。马吴张并从之。志高仍原文。简按据王注。及下文是 
为少气之语。则知作少阴。误也。 
x籍籍x 马云。众多也。吴云。积尸状。张云。多惊惕也。志云。野狼籍也。简按野狼籍。披离杂乱貌。前 
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籍籍。志注为是。 
x菌香x 脉经。作园苑。千金。作园花。志云。香蕈之小者。盖虽有生气而无根。简按此注非也。广雅。 
菌。薰也。其叶谓之蕙。又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蜀都赋。菌桂临岩。知全注为得。 
x阳物x 志云。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 
x阳气有余阴气不足x 吴云。凡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当昼而寐。若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当夕 
而梦。张云。所以为厥为梦者。皆阳不附阴之所致。 
x五诊x 吴云。五内见证也。阴阳。三阴三阳也。 
x以在经脉x 吴云。在。察也。经脉。十二经之脉也。马高同。简按书舜典。在璇玑玉衡。注。在。察 
也。今从吴注。 
x十度x 马云。度人度民之度。俱入声。余皆去声。志并去声。注云。度。量也。十度者。度人脉。度 
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度上下。度民。度君。度卿也。高。以下文度民君卿四字。移于阴阳气尽 
之下。注云。十度。一曰度人。二曰度脉。三曰度脏。四曰度肉。五曰度筋。六曰度俞。七曰度阴阳气尽。八曰 
度民。九曰度君。十曰度卿。民不得同卿。卿不得同于君。就其心志。而揆度之。简按王义允当。故马吴张从之。 
x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x 张云。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 
是也。肉度。如卫气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 
x散阴颇阳x 吴云。颇。跛同。阴阳散乱偏颇也。简按玉篇。颇。不平也。偏也。王注非。 
x脉脱不具x 吴云。脉或不显也。张云。此其脉有所脱。而阴阳不全具矣。 
x诊无常行x 张云。诊此者。有不可以阴阳之常法行也。盖谓其当慎耳。吴云。不拘于一途也。 
x诊必上下度民君卿x 张云。贵贱尊卑。劳逸有异。膏粱藜藿。气质不同。故当度民君卿。分别上下。以为诊。 
x至阴虚天气绝x 马云。地位乎下。为至阴。若至阴虚。则天气绝而不降。何也。以其无所升也。天 
位乎上。为至阳。若至阳盛。则地气无自而足。何也。以其无所降也。此设言也。故人有阳气。阳气者。卫气 
也。人有阴气。阴气者。营气也。能使阴阳二气。交会于一处者。惟至人乃能行之。吴云。至阴。脾也。天气。 
肺也。高云。至阴。太阴也。至阴虚。则人之地气不升。地气不升。天气绝。至阳。太阳也。 
至阳盛。则人之天气有余。天气有余。故地气不足。必阴阳并交。无有虚盛。 
x阳气先至阴气后至x 张云。凡阴阳之道。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唱阴随。阳施阴受。阳升阴降。 
阳前阴后。阳上阴下。阳左阴右。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表者为阳。里者为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进者为 
阳。退者为阴。发生者为阳。收藏者为阴。阳之行速。阴之行迟。故阴阳并交者。必阳先至。而阴后至。是以 
圣人之持诊者。在察阴阳先后。以测其精要也。 
x六十首x 吴云。六十年之岁首也。言论阴阳之变与常。乃尽于六十年间也。张云。禁服篇。所谓通 
于九针六十篇之义。今失其传矣。高云。奇脉恒脉。脉势不同。六十日而更一气。乃以六十为首也。简按十六 
难云。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吕广曰。首。头首也。盖三部从头者。脉辄有六十首。盖 
诸注并属附会。今仍王义。 
x诊合微之事x 吴云。合于幽微也。志云。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也。张云。参诸诊之法。 
而合其精微也。 
x章五中之情x 吴云。五中。五脏也。张云。章。明也。志云。五内之情志也。简按马云。五中者。 
古经篇名。非。义具下文王注。 
x定五度之事x 马云。即前十度也。吴张同。志云。五度者。度神之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 
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也。高云。五度。即上文之五诊也。简按马注似是。 
x切阴不得阳x 张云。言人生以阳为主。不得其阳。焉得不亡。如阴阳别论曰。所谓阴者真脏也。见 
则为败。败必死矣。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平人气象论曰。人无胃气死。 
脉无胃气死。是皆言此阳字。 
x守学不湛x 张云。湛。明也。(本于马注。)若但知得阳。而不知阳中有阴。及阴平阳秘之道者。是 
为偏守。其学亦属不明。志云。湛。甚也。吴。湛。作知。高。作谌。注云。谌。信也。简按湛训明。无所考。 
然于文义为得。 
x故治不久x 张云。不明缓急之用。安望其久安长治。而万世不殆哉。高云。左右上下先后。不能尽知。 
故日治其病。而人不久。 
x用之有绝x 绝。诸本作纪。当改。吴云。纪。法也。张云。纪。条理也。 
x起所有余x 吴云。起。病之始也。有余。客邪有余。不足。正气不足。言病之所起。虽云有余。然亦 
可以知其虚而受邪矣。张云。起。兴起也。言将治其有余。当察其不足。盖邪气多有余。正气多不足。若只知 
有余。而忘其不足。取败之道也。 
x脉事因格x 吴云。格者。穷至其理也。言揆度病情之高下。而脉事因之穷。至其理也。马云。度其 
事之上下。脉之因革。则诊法无不备矣。简按马读格为革。因革。乃沿革之义。其意不通。 
x是以诊有大方x 吴云。此下论作医之方。大方。大法也。 
x坐起有常x 张云。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 
x出入有行x 吴云。行。去声。德行也。医以活人为事。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 
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 
x司八正邪x 吴云。司。推步也。张云。司。候也。高云。司。主也。简按司。伺同。前灌夫传。太 
后亦已使候司。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