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七十一章 212。34万元

包括萧薇、朱宝宜、宋书记这样觉得自己对经济还是很了解的人,

大家都觉得旗山的发展势头非常漂亮和红夹,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燎原之势,这么些的大项目不停上,一个都不停歇。

好势头啊!

社员们也非常高兴,只要公社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大家的日子终究是会非常红火井呀!

对于经济办将社员们参加施工的工分红利拖到明年发放的事,并没有多少社员表示异议,反正公社正常生产的工分红利还是照发不误。

没有施工工分的影响,在实行责任工分制后,每个工分都从往年的纷多钱涨到了4分多钱,大部分的社员一个月都能拿到四十多羌平均一计算,社员们的月收入比起责任工分制实施之前增加了七元左右。

不容易!

旗山的社员们都挺满意的,如果明年将施工工分的钱一发,别说是按保底5分钱计算,就是按4分钱计算,很多出大劳力的社员能比去年多赚一百多块。

至于萧薇和朱宝宜的事,那也只是虚惊一场,为免万一,杨少宗还是和宋书记亲自解释了一下。

等到11月底社员代表大会投票的时候,虽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萧薇是谁,她还是高票当选,宋长明和秦大驰是更不会有问题,这两个人的群众基础是异常的扎实。

罗孚勉强过关,如果没有秦大驰在背后出手帮忙,他真可能被朱宝宜那些不爽他的人挤出局,对罗孚来说,他这个月里夹着尾巴做人总算是有了回报”毕竟让他安稳的坐住了这个副科级的位置,如果县委那边不出意外,只要他再在旗山混个一年半载,提回县里就能向正科级发展,再不济也是一个副科级的好位置在等着他!

真的换届之后,秦大驰一下子就风光了,书记宋长明顶多再干两年,社长萧薇是上面派下来挂职锻炼,不会在旗山工作太久,基本也就是一两年而已。

两年之后的旗山就是他秦大驰站着第一把手的位置,除非左良喜在县委斗争失败,即便如此,他也不至于在旗山找不到位置。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近期里明显有不少干部加强了和秦大驰的走动,有事没事都要来秦大驰这里汇报一下工作。

萧薇正式通过信任表决后,在杨少宗和秦大驰的暗中帮助下,管委会的干部对她也明显热情很多。调到旗山锻炼确实是她人生中的一步好棋,在这里,她很快就能学到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学不到的经验,在这里,她也可以得到很多基层干部的支持,不会有人跟她对着干,更不会刻意的避开她,架空她。

县委内部的斗争依然很剧烈,在旗山,秦大驰必须感谢宋长明是一个很好的老领导,顾全大局,正因为宋长明在很多方面的刻意让步,旗山管委会不管是各个大队的书记,还是机关的各个科长,管委会党委委员们都在更多的向秦大驰这边靠拢。

即便是因为煤矿厂的资金问题有过一点摩擦,最终让步的还是宋长明,考虑整个旗山的建设最好还是让杨少宗继续这么大刀阔斧的办下去”宋书记最终选择无声的退让,甚至连他最初答应宋庄那边的一些事也暂时搁置了。

有了秦大驰的鼎力支持、宋长明的无声支持和萧薇的帮助,旗山现在的大部分人力、财力资源都可以供杨少宗调用,他可以放心的做自己规划中的所有事。

这样的局面再好不过了,很多地方在很多时候都不会具备这样的好局面。

为此,杨少宗必须要感谢宋长明书记,大恩不言谢,这样的感鸡之情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宋长明书记明白,他心里也明白。

在12月底一结算,旗山肉联厂在11月的销售总额为万元,结果比预期高出了50万元。

潘时敏的能力明显还是高出其他供销员一截,他在淮山市场大幅度开拓,给他定的任务指标是30万元,他做到了72万元,销售总额之所以比预期高出这么多,其中一半都是他的贡献。

徐小lì在宁州市场稳中有升,将销售额增加到万元幺增长幡度虽然不低,实际山艮多工作还是建立在大家一起打拼的结果上。

宋小波在祁州市场的开拓相对较为平稳一些,销售总额在最后一个星期才猛增了二十多万,达到44万元,比预定任务高出有万元,和杨少宗、杨建林真正的预期值差不多。

淮海、淮中、滨海三个城市的市场相对启动的较晚,11月的下半个月才开始,表现相对较弱是很正常,但从这两个星期的销售额增长速率来看,这三个城市的市场上升空间很大。

月底结算后,淮山供销站拿到了1。16万元的总奖金,身为站长的潘时敏则从中分到了2700元,加上出差补贴和基本工资,他的月收入差点要破三千。

这可是吓坏了很多人,连宋长明都是一听到悄息就给正在肉联厂做核算的杨少宗打电话询问真假对此,杨少宗只有一句话一他配得上!

仅仅是潘时敏一个人就几乎为肉联厂带来了10万元的净月利润,等于是全厂月利润的1/3,这个月拿2700元的奖金是很正常的。

不过,旗山肉联厂在这个阶段也不是以前的旗山肉联厂了,11月底,大谷会社的火腿肠生产线和二厂区的部分车间就已经开始试运转。

到12月底,大谷会社的六条生产线和其他配套设施都会抵达淮海市的青浦港区,在此之前,杨少宗实际上已经将大部分的职工都招齐备了,正在进行紧张的生产培训。

在二厂区这边的大部分管理干部都是直接外聘,试用期三个月,这个过程中,郑树桐就负责考察他们的实际水平,从长江市罐头厂也用高薪挖了两个人担任车间主任。

外聘薪水是很高的,薪水不高,别人也犯不着跑到一个乡下的小乡镇企业做事。

很多时候光是高薪还不顶用,甚至得靠郑树桐、曾广福这些在行业中有人面的人登门去请,别人即便答应过来也是找个法子在厂里停薪留职,有些人在医院有亲戚朋友的则开个长期病假,先过来捞一笔热钱,犯不着真将原来的铁饭碗丢掉。

不管如何,反正是先有了够用的人管着企业。

饭总是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等旗山肉联厂真的办好了,明年,杨少宗就打算大规模招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同时继续加强现有职工的培训和统一深造工作,内部培养自己的管理人员。

旗山煤矿厂的产能在12月第一次真正破万吨,达到了1。43万吨,卖煤的收入是74万元。

在杨少宗的控制下,这笔钱继续打入旗山养猪场,用于大批量的向周边几个省购买优良猪苗,又从中抽了五万元在红旗村筹办新的伺料厂。

五万元想办一个伺料厂是比较难的,即便办起来也没有规模可言,根本撑不住一万多头存栏量养猪场的消耗,可这就是杨少宗的风格,他更习惯一步步摸着走。

伺料厂的厂长是从淮海伺料厂返聘的一位姓马的副厂长,去年刚退休,马老是五十年代的化工专业中专生,原先在长江国营伺料厂工作,后来调到淮海伺料厂参加厂里的筹建工作,也是创业元老级的人物。

他的技术专长是搞配料的行家,到了这个小伺料厂是生产和技术管理一把抓,待遇是一个月六百块,周末有专车送他回市里休假一天。

杨少宗的想法就是先从五万元起步,安全起见,只有少部分的猪崽使用旗山伺料厂的猪饲料,确定效果之后再投入资金继续逐步扩大,最后再使用旗山养猪场的资金来扩大旗山饲料厂。

一个帮一个,一个扶一个,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大提升。

虽然旗河乡那边的人很看不上旗山公社,可他们酒厂的酒糟终究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这些酒糟运到旗山伺料厂就是上好伺料原料。@。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七十二章 王厅让我给你带个话

经济办目前有五个工作部分“一、规划和协调公社经济发展工作:二、公社农林渔牧工商生产协调工作;三、日常的公社和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接收、监督执行工作;四、公社和各厂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

五、个体社员档案建档、保管等工作;六、公社领导和上级主管单位指派的其他工作。

这里面被杨少宗用的最狠的是“协调公社经济发展工作”他就是用这个理由将大量的资金都压在各个厂,再通过各个厂的内部调度实现每个厂的快速发展。

六个工作中,一、二都是杨少宗主抓,孙长青主抓三、四,五是赵琪单独负责,六是临时看情况。赵瑛调到经济办后,她还和赵琪又负责核算各个厂的财务,继续控制着资金流,偶尔根据财务科和朱宝宜的一些需要,才会将该上缴给公社的红利划过去,如果朱宝宜不摧,则尽量继续用在生产建设上。

很多人对杨少宗的这个策略不满意,有意见,可又不能说出来。

怎么说呢?

杨少宗现在的成绩这么好,公社近期势头好不都是他的功劳吗,他主抓的哪个项目不是快速发展?也可以这么说,正因为牢牢抓住了公社的财权,杨少宗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每个项目都做的非常漂亮!

这种情况很不正常,就算说给别的乡镇领导听,他们也不可能相信,可在旗山这个地方,还真就出现了这种怪事情,一个经济办的小主任控制着公社的经济大权。

也许有的领导会说,如果我是宋长明我能要他好看,但他并不是宋长明经济办的职权范围在公社管委会是越来越大,被萧薇上次那么一闹,财务科的一些职权也名正言顺的被经济办抓去了,有好处,也有坏处,至少杨少宗和孙长青都忙的无法休息一天。

赵瑛和赵琪姐妹俩都不是那种能压大担子的女人,估计程治中是肯定不会过来了,毕竟都已是半个多月过去一点声响都没有。

这天上午,杨少宗到了办公室刚一坐下来就听说孙长青昨天晚上熬了宿写规划小稿。

等孙长青将这份和钩料厂有关的稿子拿出来给杨少宗过目,杨少宗翻看了一下,感叹削老师的钢笔字风韵洒脱,他这辈子都追不上之余他也忍不住的和孙长青道:“孙老师咱们这样可真熬不住啊。不行,得让公社想办法继续派两个人过来帮忙!”

孙长青一夜未睡,可毕竟是正值精力无穷的壮年,现在还挺精神。

他将桌上的那包红灯撕开,和杨少宗一起各点上一根才道:“小

杨,我说实话,咱们有点自找罪受。你信不信,咱们要是在会议上公开要求增加新办事员其他干部肯定会偷笑咱们活该!”

杨少宗冷冰冰的哼道:“笑就笑呗,没有咱们这么卖力干,公社的经济建设能有这么好的势头吗?”

孙长青笑着,道:“话是这么说,可也得给别人活路。不过话也说回来咱们的事情就算派给别的科,别的科也办的不如咱们漂亮,这一点,咱们俩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杨少宗想了想,道:“等忙出了成绩,该放权是要放一些可不是现在,咱们还是得和社里申掉新的办事员!”

孙长青琢磨了片刻,问道:“行得通吗?咱们科的人已经不少了,基建办那边可基本就潘庆元一个人另外两个都是挂职的呢,基本不到科里上班!”

杨少宗道:“那是他的事情……!”正说着呢杨少宗就看见一辆宁州车牌的蓝黑色桑塔纳轿车驶进子管委会大院,从车里下来一个中年干部,穿着一身灰白色的中山装。

没等一会儿,公社书记宋长明就快步走下来迎接,两个人说说笑笑的一起上了管委会的书记办公室。

杨少宗和孙长青都挺好奇的看着,等他们进了办公室,孙长青才和杨少宗问道:“那人谁啊,看车牌是宁州市区的干部吧?”“嗯……管他呢!”

杨少宗倒是无所谓,又和别长青道:“我觉得咱们索性就再调一个老办事员过来,在咱们科里负责到处跑动,专门盯着养猪场和农林生产的事,另外再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大中专生可以调用,负责跑工业的事,你到时候就能空出时间在办公室抓一抓全面工作。”

孙长青笑道:“那你做什么啊?”杨少宗笑道:“我回家休息两天!”“哈哈!”

说着这话,他们两个人就一起都笑了,说起来也蛮累的,两个人这一个多月就没有休息过哪怕是半天的假。

他们正笑着呢,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杨少宗将电话一接就听到了宋长明的声音。

“喂,小杨啊,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宁州教育局的程副局有点事情想和你问一问!”

“哦!我现在就过去!”

杨少宗半信半疑的将电话放下,和别长青嘀咕道:“指不定还就真要有人要调过来了,我先去书记那里!”

说完,他就立刻拿着这份伺料厂的规划报告去了书记办公室,正好也要和宋长明汇报一下后面的工作计划,将财务大权拿捏在手里不代表他就不尊重宋长明。

恰恰相反,杨少宗非常尊重宋长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先和宋长明汇报,所有的长期规划小和决策都会先和宋长明讨论。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一贯是杨少宗的作风绝不会手软,也不会乱了级别和规矩。

等杨少宗神色严谨的快步走进书记办公室,宋长明就立刻替他介绍道:“程局长,这位就是我们公社管委会的经济办主任,现在也是咱们公社搞经济工作的一把手,你说的那个旗山肉联厂正是他一手筹办的”

到目前为止,他还在继续兼任肉联厂副厂长的工作,厂里和公社的工作两边都抓的非常好啊!”“哦……年轻有为啊,看的出来,作风挺硬朗好!”程副局笑容满面的站起来和杨少宗握手,他大约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微微有些谢顶,身型发福,笑容可掬”看起来是个很和气的领导同志。

“程局过誉了。”

杨少宗谦虚的客气一声,随即和宋长明问道:“书记,您让我来有什么事吗?削副主任正好将旗山饲料厂的规划报告拟定好了,想要请您过目审阅,我这顺道就带了过来!”

“哦…………这么快”你和卜别都是神速的风格啊”昨天说要写报告,今天就提交啦?”

宋长明显得很惊讶,匆忙请程副局先坐下来,他带起桌子上的老花眼镜将杨少宗手里的报告拿过去稍稍翻看一下,随即,他就将眼镜拿下来道:“写的不错。不过,这个事情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