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创办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后想要提升到大专,甚至是职业技术学院。”

周长安还是很劈赏的点着头,道:“你能有这样的大目标,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关于你们要创办本科院校的问题,我不便在这里给予比较正式的回复,但如果只是办一所大专,一所中专,省里肯定是会支持的。另外,我有责任代表省委和你说一句,关于并建旗山大镇的问题,省委是明确支持的,但对于旗山人民公社扩张的问题,省委不反对,但也不会支持,所以,希望你们管委会的干部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要务必的慎重,要尊重大局,要审时度势,不要逆势而为,但也不要畏首畏脚,丧失基本的原则和勇气”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群众谋福利的思想。”

杨少宗默默点头。

周长安则又道:“除了这两个问题外,我还要代表省委领导和你个人做一个其他问题的探讨,当然,这个探讨只是我们之间进行,无论你说什么,都只有我和李兆棠哥院长清楚,我们不会对外公开。”

杨少宗还是默默点头,他知道下面这个问题恐怕才是更为关键的。

周长安这才问道:“淮海市从84年被设为有个沿海开放城市以来,

相比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速度一直是比较慢的,甚至连北方的几个城市也不如。你做为我们省内在经济工作领域有专长,同样也是淮海市的本地干部,对此有没有过比较深入的思考?”

杨少宗一听这话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个问题的矛头是直指彭耀南”他当然不能说彭耀南的坏话,可这个问题又要改如何回答。

思量了片刻,杨少宗道:“解放思想很重要,淮海市从上至下还是缺乏一种危机意识,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也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发展观念!”

周长安对这个回答似乎不太满意,但还是继续追问道:“那你认为淮海市应该如何发展?”

杨少宗道:“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是很简单的,我相信,淮海市想要发展就必须做到两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围绕港口经济发展,二是要坚持从代工业做起,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代工,利用代工这种世界产业链的底层产业,逐步发展淮海市自身的工业制造能力,从制造业走向一个强市。”

顿了顿,他琢磨周长安不太可能理解他这番话的深意,当即又补充道:,恍如说,现在有一家美国企业在淮海市提出两个合作方式,一个是代工生产,一个是合资”那我一定会选择代工生产,虽然代工生产获取的利润是最低的,但我至少拥有厂房、工人和技术人员,拥有全部的股权”立足这个基础,我以后生产类似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可以逐步开发同样水准的产品和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相反,假如我选择合资,那我不管是在厂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各个方面实际上都从属于美国企业,完全没有话语权。”

正如杨少宗所料,周长安听了这么细致的解释才明白杨少宗故意选择一条低端线路的最终目标,他当即赞同道:“确实,你的考虑还是非常长远的。除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外,你对淮海市的长远发展有没有更多的一些想法?”

杨少宗慎重的思量了片刻,又悄然看了蕈李棠一眼,此时的李兆棠则微微点头,鼓励杨少宗大胆的说,想必是知道更多的幕后消息。

杨少宗这才说道:“在我看来,淮海市确实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在旧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淮海市市应该说是基础条件最差的一个,这也是淮海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淮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最核心的因素不外乎是港口条件,我们的港口条件在整个华东地区是第一流的,青浦港和云滨港都具备建设十万吨级港口的条件,特别是青浦港,港口沿线漫长,万吨级码头和十万吨级码头的数量非常优越。然而,这些港口想要利用起来也是很艰难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淮海市后腹城市的经济水平都不高,港口利用率太低。客观的说,淮海要发展,宁海必须一起发展,光靠淮海一个城市是不行的!”

他又继续分析道:“淮海市一直是国家磷酸盐工业基地,在化工化肥和医药领域比较强势,弱点是轻重工业发展水平低,而宁州市的重工业发展水平高,如果两个城市结合发展,淮海市在立足港口经济的前提下重点发展轻工业,特别是通过扶持发展个体企业和集资企业,以及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完全可以后来者追上,为淮海市建立一整套轻工业发展基础,并着重针对几个重点产业在全国蒂围内做到第一第二。”

周长安不语,他心里明白杨少宗是一针见血的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包括彭耀南在内的淮海市领导人缺乏魄力和勇气,缺乏改革开放,缺乏搞发展的精神斗志这是淮海市发展不起来的直接原因,但整个宁海经济区域都比较低迷,这本身又是限制淮海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要想真正让淮海市发展起来,那就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相比之下,江东省宁愿选择更容易的道路,那就是弃北保南,靠着淞州这个全国经济中心加快发展速度。

周长安在心里琢磨了片刻,又和杨少宗问道:“你个人觉得淮海市在哪几个产业领域可以做到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制药、食品、1卜商品、1卜家电都可以做到全国第一关键是现在就要奋起直追!”

周长安点着头,其实也有点不置可否,却道:“考虑你个人能力和成绩,以及你在本届学习研讨班的学习情况,省委原则上已经同意破格提拔你为正科级干部在大镇合并后由你担任旗山镇的新镇长兼党委昏书记,同时可以继续兼任中旗公司的总经理,带领旗山地区走向新的发展高峰。另一方面,省委和地委的部分领导也希望你能到更高的层面上去发展,也是希望你能为我省和淮海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省委目前有计划1在淮海市的青浦县创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青浦港现有的条件和潜力,开发区主任定级是昏厅级属于淮海市市委党委成员,在这个人选上,省委正在慎重的评选中,有可能是直接从省委下调,我们现在考虑到几个人选对方似乎都希望是调你过去工作,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想知道你个人的意见。”

杨少宗道:“大镇合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暂时不适合离开,但在青浦开发区的事情上,我一定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确切的说,我们旗山肯定可以贡献一些力量。”

周长安嗯了一声续道:“如果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调你过去干半年,你有没有意见?”

杨少宗道:“我肯定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周长安道:“那行,具体的任命就不在这里说的太清楚,变数可能还是比较大的希望你能充分做好相关的思想准备,如果有调动希望你能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杨少宗微微点头,多的话,他是不能说的。

这天晚上,周长安在省党校这一届的学习研讨班的结业典礼上做了一个讲话,也参加了晚上的结业晚宴,晚宴结束后,很多学员就因为本身的职务繁忙,迫不及待的连夜离开了省党校,这里面就有杨少宗。

就在杨少宗在省党校学习的时间里,关于旗山大镇的合并事宜已经渐进尾声,县委和地委方面前没有任何异议,主要的负责人是季昌玉,季昌玉为此也在一个月内三赴省委做汇报工作。

用季昌玉自己的话说,淮西县能否升级为县级市,能不能在他任内升级为县级市,基本就要看旗山大镇什么时候合并。

在汝州县第一个晋级为县级市后,江东省南方地区也连续有四个县成了县级市,江中和江北地区则一个还没有。

淮西县实际上已经是半只脚踏入了县级市的标准,按照86年民政部给出的设市标准,县级市必须达到15亿的年工业产值,同时,工业产值必须占总产值的82%以上。

这个标准走过关了,但是,淮西县地方财政没有破6000万元的大关,因为旗山食品总厂及关联企业在本地享有三年内利税减半的政策,而旗山食品总厂又是淮西县的主要利税大户。

更要命的是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县驻地镇从事非农业人口必须达到口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指标的人必须达到8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不得低于30%,也不得少于15万!

后面的这几个条件才是真的要命,因为淮西县的情况非常特殊,现在真正发展起来的地方不是淮西县的驻地镇,而淮西镇远远不能达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季昌玉逼着杨少宗将一部分项目转移到淮西镇里的原因。

当然,季昌玉已经做过更为充分的考虑,实在不行就临时将县驻地镇搬迁到旗山镇,过了县级市的审批之后再以支持淮西旧镇区的发展为由,重新迁回淮西镇。

这肯定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得看旗山镇什么时候能够达标,旗山镇即便采取大镇制,总人口也不过5。7万人,似乎离12万人的指标太远。@。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薇的回归

杨少宗几乎是以最快的冻度赶回旗山人民公社,第二天一大早,

他就继续一个月前的安排,和宋长明一起召开公社年终红利评估会议,附带讨论大镇建设的问题。

和上一个月又不同了,这一次的杨少宗月从省党校学习一个月回来,按照潜规则来说,这是铁定又要升官了。

加上旗山大镇的风声已经传遍了整个淮西县,几乎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大家不用猜都知道,新的镇长十之八九就是他了。

这个时候,杨少宗在会议室里这么一坐,秦大驰等人一进门见到他已经闪电般的回来了,而且可以用容光焕发来形容,大家都是很高兴的祝贺他,当然,话是不用说的太直接。

宋长明也挺高兴,反正他是要退休了,后面谁上谁下和他的关系也不大,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是以旗山镇为主合并大镇,那继续主持新旗山镇工作的人就应该还是旗山人,至少也得是从旗山走出去的牟部。

大家笑呵呵的谈着一些题外话,人群中,只有罗孚是近乎于嫉妒的羡慕着,同样是选调生,他的资质比杨少宗多了好几年,结果这上升的速度却差了太多,简直是天壤之别,更可恶的是这个势头也绝对不成比例。

可他也说不了什么,杨少宗的成绩、能力和手腕是摆在这边的,这几年上窜下跳,县地省三级都有人罩着他,都有人和他串联一气,怎么可能升的不快?

闲聊着,大家忍不住就要问问杨少宗在省党校学习培训的感想,毕竟是省党校,这个大门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踏不进去,能踏进去的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最常见的要升官,另一种是比较罕见的调离实权职务等双规。

杨少宗只是笑呵呵的,也没有说太多,过了片刻,宋长明才让大家都静下来开会。

这个会议还是宋长明主持,毕竟他才是公社书记和管委会主任,

还兼任旗山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他资格老,杨少宗权势大,只要他们两个人的意见是统一的,这个会怎么开都是他们说了算。

整个会议开了一大半,前前后后都没有半点争论,基本是宋长明、

秦大驰、杨少宗三个人在发言,说完就通过了,直到附带性的说起大镇合并的问题,大家才有了一些不同意见。

这里面,秦大驰和赵敬民本身就有意见。

杨少宗则静默的听大家说着,等秦大驰和赵敬民代表本地干部说了自己的意见,他才道:“其实我事先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就这么轻易的让其他人加入公社,参加今年的分红”那总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对前面的社员不好交代。幸好,这个事情的具体操作权利在我们管委会,也就是咱们说了算的事情,不用和县委那边商量。我对此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将旗山食品总厂、富旗公司、旗山富邦饲料厂的一些集体资产拿出来,做为老社员的人均资产统一到一家新的旗山创业公司中,而这家旗山创业公司就相当于是所有老社员集资创办的公司,每个社员都有股权证,这些股权证同时规定不能转让,只能由子女继承。”

一听这话,宋长明首先表态道:“我觉得这个提议是比较成熟的,可行性高,我们总不能将原有的社员资产全部分掉吧,一部分分掉,大部分保留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不是歧视新社员嘛。”

这时候,徐建亮忽然问道:“那我们老社员平均分掉的部分有多少,分摊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钱?”

杨少宗道:,“分摊到个人头上的话,我认为最少也应该有一万圆,太多就不合适,三四万圆会是比较合适的。我们现有社员1,7万人,正规劳力平均每个人五股,非劳力的退休社员占两股,孩童则占一股,也就是说,只要是旗山现在的户口的人都有股权证,未满旧岁的人所持有的股权证由父母监护即可。到时候仔细算一算帐目,平均每股算下来大约可以划1算到六千圆,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罗孚则追问道:,“那旗山创业公司以后该怎么办呢?”

杨少宗道:,“社员自行投票表决一个总经理,由总经理负责管理和继续进行其他投资,实现集资资产的保值增值。当然,也可以委托给中旗公司,或者是经济办来代管,但我觉得这样不太好。”

他说不太好,大家也不好反对,如果他不反对,那谁不希望这些资产也继续归管委会直接负责呢?

罗孚则道:,“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合适的,当然,我不是旗山人民公社的社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没有正式的发言权,具体该如何决断还是要看群众们的意见!”

杨少宗道:,“罗雷社长说的对,还是要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我建议是在召开社员大会集体表决之前,先让各大队书记做好思想工作,说清楚具体的情况。

我们旗山是必须要扩大,不扩大,后面就无法再这么高速的发展下去,扩大到目标是吞并别人的土地,不能说拿了别人的土地就不管别人的死活。咱们是人民公社,是搞社会主义的,资本家才干的出来的事情,咱们不能干。咱们合并别人的土地就一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