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电脑知识丰富,且动手能力强,街上的很多老板都认识他,常请他帮忙,自然也就常请他吃饭。
  雷军认识了王全国,这成为雷军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事之一。王全国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已经并入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武汉电子一条街上的技术权威。两个人在武汉电子一条街都是〃知名人物〃。
  现任金山副总裁兼CIO的王全国这样描述他和雷军相识的过程:〃在1989年前后,并没有软件流通的正规体系,没有互联网,所以大家就一起交流各自手里有的软件。那时候我是那儿各种软件的集散地,我手里的软件是最多的。雷军也喜欢软件,我们就经常交换,所以自然而然就认识了并且特别熟。我记得我们是1989年的2、3月份认识的,然后在一起沟通特别多,7月份我们就一起合作开始写软件了。当时感觉这个同学特别活跃,也特别好学。
  两人一起写软件,相互配合得很好,可以取长补短:雷军说自己写软件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速度很快,可能会在过程中不断修正〃,而王全国则是〃先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窍门,然后再动手,速度有些慢,但可以避免出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合作起来双方可以互相促进王全国与雷军的合作也正是基于这种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
  雷军从初入大学开始就主动接触社会、锻炼自己,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少年老成。〃早接触社会对大学生来说就是离成功早近一步。如果不是醒悟得早,就按照学校的常规生活,我肯定走不到今天。〃雷军对自己当时在电子一条街上的生活这样评价。
  黄玫瑰小组,雷军的成名作
  年,雷军与王全国认识的时候,王全国正在做一个加密软件的界面,而雷军此前正好写过一个加密软件的内核。于是,两人很快一起动手合作开发加密软件Bitlok0。99。王全国说:〃那时候盗版很厉害,软件要想卖钱,就必须得能够防止被拷贝。那会儿软件都是用磁盘发行的,因此要通过磁盘加密。我那个时候学的也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我们原想各自写一个加密软件。碰到一起以后,我们两人决定合作,一人做一部分,就这样开始写加密软件了。
  第21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仅用了两周时间,这款加密软件就完成了,且在加密软件领域获得极大的赞誉,是国内几个著名的加密软件之一,这也是雷军的第一个商业软件。Bitlok做完后,王全国把公司发的50元加班费给了雷军,这是雷军写软件得到的第一笔报酬。
  当时正在放映电影《神秘的黄玫瑰》①,王全国就建议以〃黄玫瑰小组〃(
  )署名他们开发的软件。在当时的软件圈,〃黄玫瑰小组〃非常有名。
  Bitlok,也许可以被看做雷军的成名作。树大招风,Bitlok加密程序引来解密高手叫板:此人专门针对雷军的加密程序进行解密,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交手对决。到最后,雷军的加密程序做过20多种算法,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功能升级了,而演变成程序员之间技术与胆识的较量。由于这种较量发生在小圈子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虽然没有对外界产生多大影响,但从中可以管窥软件技术的另一种魅力。
  免疫90:像抖落身上灰尘一样把病毒清除
  年,正读〃大三〃的雷军开发出了第二个商业软件免疫90。这个软件是和武大同学冯志宏合作的,这时候计算机病毒刚刚在大陆开始流行。冯志宏在1987年和雷军一起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免疫90也是冯志宏的第一个软件。
  雷军和冯志宏的关系很好,冯志宏的第一笔稿费是《计算机世界》给的20块钱,他和雷军一起下馆子吃掉了。回忆当时的合作,冯志宏说:〃其实当时和雷军接触没那么多的,只是在计算机上交流交流。当时病毒流行来,就起了念头要做一个杀毒软件,两个人都有这个想法,就有合作啦。当时的条件并不好,我们在外面的一个公司找了一台机器上机,两个人分工合作开发程序,因为寒假自由时间比较充裕,就选择了在寒假进行开发。武汉的冬天特别冷,每天我们都从武大骑车到那个公司去上机,风雪无阻,脚也生了冻疮,放假时食堂吃饭不方便,就经常自己动手煮波纹面,直到几年后雷军还在提〃冯志宏煮的波纹面很好吃〃。而在软件开发中也出了几次乌龙事件,令人难忘。一次调试程序出错,把硬盘冲了个一干二净;另一次在某个老师的机房,居然不小心在测试的时候把病毒扩散出去,搞得很不好意思。
  免疫90是用PASCAL写的,最终的版本可以查、解当时能够发现的所有病毒。售价260元一套的免疫90,上市后卖得很好。雷军对这个程序记忆犹新:这个病毒免疫程序〃可以让程序免受病毒侵扰,如果染上病毒,该程序可以像抖落身上灰尘一样把病毒清除。另外还做到了样本库升级和在英文环境下英文显示,在中文环境下中文显示〃。
  免疫90在武汉卖出了几十套。销售了一年之后,每人赚了几百元。在计算机系辅导员刘绍钢老师的推荐下,免疫90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雷军在《计算机世界》上发了很多篇关于病毒的文章,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反病毒专家;此外,雷军还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入选第一届青年计算机大会论文集。当时,湖北省公安厅还专门请他讲课,讲反病毒技术。
  在免疫90成功之后,雷军考虑做硬件防病毒卡,而华星防病毒卡抢先于雷军的防病毒卡上市了。1990年前后,随着防病毒市场逐步开始启动,公安部介入了反病毒软件管理。雷军在综合衡量之后决定暂停免疫90的升级服务:〃因为当时没有市场能力,很快我们就放弃了。我当时认为不是第一个做出来的就没有市场,时隔这么多年,我才知道别人做出来了,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做。我错过了这次机会。〃时光并不会倒流,即使回到1990年,与华星竞争的结果会是如何也没有人会知道因此,雷军并不觉得遗憾。
  RI内存清理软件
  在免疫90之后,雷军还与冯志宏合作开发过一个共享软件RI(RAMinit,清内存的小工具)。RI很流行,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当时电脑的内存很小,在运行程序多了之后会导致系统速度变得很慢,而有些软件则可能因为内存被其他资源占用而无法运行,这时候就需要释放内存的工具。RI执行以后驻留内存,然后随时可以通过可自定义的热键(默认同时按下左Ctrl和右Ctrl)来清除当前的环境或正在执行中的程序,回到驻留RI时的DOS提示符状态下。
  第22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RI初期的作用主要在于解决有些汉字系统启动后无法退出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一般只能重新启动机器,次数频繁就很恼人;而如果在启动汉字系统之前驻留RI,当用户要退出汉字系统时只要同时按下两个Ctrl键就行了,而且此时汉字系统所占用的所有资源,如常规内存、扩展内存等都会被自动释放,很方便操作者。RI后期的作用可以解决一些程序的调试死机,或者玩某些游戏时,可以按下热键很快返回DOS提示符。这总比频繁地启动机器好得多。
  之所以看上去如此烦琐地罗列了RI的功能,是想让读者能够对上个世纪80年代电脑软件的使用情况增加一些了解如今电脑的运行速度如此之快、容量如此之大、功能如此之强,很难让我们理解第一二代程序员软件作品的意义在哪里,比如鲍岳桥的UCDOS,比如王志东的Richwin等等。
  重新回到RI,雷军把这款工具软件完全免费,并且开放了源代码,也算国内最早一批开源的免费软件。很快,RI在当时程序员也几乎是人手一份的必备工具。
  1990年,雷军开始读大四。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两年并在软件界小有名气之后,他和王全国开始思考未来。他们都发誓〃一定要写出所有机器都在用的软件〃,并梦想未来有一天能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作为实现理想的起点。
  大四这一年,雷军和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办起了一家公司,名为三色。关于〃三色〃的由来,雷军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红黄蓝三色演变过来的。〃王全国和李儒雄都是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李儒雄进入洪山长江生态研究院工作,王全国比李儒雄高两届,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已成为洪山电子一条街上的技术权威。
  三个人都没有钱投入进来,公司接到的第一张单子赚了四五千元,算是公司的第一笔收入,也算是启动资金了。
  三色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仿制汉卡。雷军说:〃我经常被他们从武大的晚自习上叫出来开会。我们晚上做开发,白天跑市场,在饭店里租了一个房间,五六个人躺在一间房间里,实在躺不下,就起来干活。
  但没过多久,程序就被人盗用了,在他们的基础上做同样的事情,但量比他们大,一次做500块汉卡,一块卖200元。因此,三色公司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半年之后,三色公司面临解散。解散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雷军觉得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们自以为有雄心伟略,对所有的权威都不屑一顾,街上老板的吹捧也助长了我们的虚荣心,弄得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了。〃二是资金缺乏。〃用10万赚10万和用100万赚10万,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付出的艰辛绝对不一样。我觉得没有必要在低水平上做重复的事情,从小做起很容易把很多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三色公司很快决定散伙,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一台286和一台打印机,李儒雄和另一个人分到一台386和一台更低档次的PC。
  虽然三色公司的历史就此结束,但雷军更精彩的新征程也即将开始……
  北大南门,求伯君请雷军吃烤鸭
  年12月某天,北大南门长征饭店(现已拆除,此前媒体多误报道为全聚德烤鸭店),求伯君宴请雷军,席间表达了希望雷军加盟金山的想法:〃你不用急着答复我,回去想一想,明天中午到燕山酒店来找我。〃那一晚,雷军没有睡好觉……
  不久,雷军就加入了金山,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91年7月,美丽的武大校园到处是告别的伤感,昔日同窗分道扬镳,四海而去。雷军北上,被分配到北京近郊的一个研究所,这一年雷军22岁。〃大学毕业时,我上班的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不低。比起身为政府官员的父亲,钱要多出几倍,这在当时是我怎么都无法想象的事情。〃但雷军的工作兴趣并不在研究所,利用下班的时间,雷军更愿意和中关村的大腕们打交道。
  雷军在中关村结识的第一个牛人是周志农。在雷军看来,周志农的《自然码》是软件中的极品。雷军写程序速度很快,他帮周志农实现了把汉字的小字库放到RAM里面的软件需求。周志农邀请雷军加入超想公司,被婉拒了超想和三色一样,不是雷军的理想所在。
  第23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随后,雷军又结识了用友软件创始人、当时的副董事长苏启强,由于用友的软件需要加密,雷军就将自己此前做过的
  升级到了1。0版本。正当雷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应该选择怎样的未来之路时,一个给他带来人生路上最重要转变的人出现了……
  1991年11月4日,雷军说〃我永远记得这一天〃。就在这一天,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雷军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WPS之父求伯君。当天求伯君身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光彩照人,颇有成功人士雍容典雅的大家风范。〃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雷军说,他将一张只印了自己的名字和寻呼机号码的名片递给了求伯君,而当时求伯君递给雷军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香港金山副总裁〃的名头。
  雷军第一次见到WPS是在1989年,WPS华丽的界面、强大的功能令雷军倾倒。和很多人的最初感觉一样,雷军也认为这个产品不是国内人开发出来的。而当他知道WPS的开发者就是求伯君的时候,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展会上的匆匆一面终于在不久之后有了继续。
  雷军与求伯君的第二次会面是在北大南门的长征饭店,当时有另外一个朋友介绍他们认识。面对求伯君的加盟邀请,雷军也在内心询问自己加入金山的理由。〃求伯君因为写程序,在金山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如果能够造就一个求伯君,就会造就出第二个、第三个。目前我不想创业,创业我还缺太多的东西,创业需要很多条件的组合。此外,做技术的人才在金山是比较受尊重和重视的。〃就这样,雷军跟随求伯君离开北京,去了珠海。〃认识求伯君,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我们一直合作到今天。〃雷军说。
  1992年1月,雷军到珠海金山实习,成为了金山第6名员工。其间,他遇到了到珠海出差的王全国,老朋友相见,两人彻夜长谈,并邀请王全国也来金山:〃首先,金山有让程序员成功的传统,我们未来可以在金山成功;其次,金山有钱,可以支持我们干想干的项目;第三,金山有很好的知名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随后,很多写程序的高手都被雷军请到了金山。
  1992年8月15日 1992年8月15日,由雷军牵头的金山北京开发部成立,主要负责WPS汉卡的技术支持,并筹划做金山未来3年到5年的产品。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1992年雷军在招聘广告中如是说。利用自己在软件圈子的人脉资源,雷军迅速组织了10多名顶尖程序高手加入金山。
  招人容易留人难。在管理北京开发部期间,让雷军感觉最得意的事情是他招来的程序高手三年之内没有一个离开。〃在金山这个环境里,组织一支队伍,患难与共工作三年,虽然后来很多人都离开了,但他们有的人在提到金山或金山产品的时候,还在使用〃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