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操练礼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属灵操练礼赞-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上帝的国更要紧,包括渴求一种简朴生活方式的欲望在内。如果把简朴当作比追求上帝的国更要紧的事,那么简朴便变为偶像崇拜。

    祈克果对这段经文有特别尖锐的评论。他思想,有哪一种努力可以去追求上帝的国呢?一个人是否应该找到一种合适的职业,以便发挥一种善良的影响力呢?他的回答是:不,我们必须〃先〃求上帝的国。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舍弃我们所有的金钱去喂养穷人呢?答案又是:不,我们必须〃先〃求上帝的国。那么,也许我们要去把这真理向世人宣告,叫人〃先〃求上帝的国吧?再一次,答案是大声说:不,我们必须先求上帝的国。祈克果总结说:〃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什么都不做。是的,在某种意义上当然是毫无所有,在上帝面前变为空无一物,学习保持缄默;在这缄默中便是开始,这便是,先求上帝的国。……〃(注4)集中于上帝的国产生内在的实质。如果没有这内在的实质,我们会退化到律法主义的琐屑上。没有别的东西能作中心。想要脱出这种卑鄙竞争的欲望不能作为中心,世界财物的重新分配不能作为中心,对生态学的关怀不能作为中心。在简朴的属灵操练中惟一能作中心的,就是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包括那国度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一个人如果不先求上帝的国,他便不是求上帝的国。其他各种关怀虽然可能都有价值,不过它们一旦成为我们努力的中心以后,它们都变为偶像崇拜。以它们为中心,会无可避免地促使我们宣布说,我们某种特别的行动便是基督教的简朴。然而,事实上,当我们真诚地把上帝的国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对生态学的关怀,对穷人的关怀,对财富的平均分配,以及许多其他事件都会予以适当的注意。正如在我们的中心信息中耶稣说得那么清楚,从焦虑中得到释放,乃是先求上帝国的内在证据之一。简朴的内在实质包括一种对财产不关心的喜乐生活。贪心和吝啬的人都不懂这种自由。它与财产丰富或者缺少财产都无关联。它是一种内在的信托精神。一个人没有什么物质生活,但这个事实并不保证他或她是活在简朴中。保罗教导我们说,贪财是万恶之根。往往那没有钱财的人最喜爱钱财。一个人可能发展一种外表的简朴生活风格,但里面则满有焦虑。反过来说,财富也不会带来脱离焦虑的自由。正如祈克果说的:〃因为财富和丰盛虚伪地穿着羊皮到来,假装可以保证给我们安全感,不再受焦虑的侵扰,然后它们本身正成为焦虑的对象。……它们向人保证不受焦虑的搅扰,正如叫狼看羊,向它们保证……不会受狼的侵害一样。〃(注5)

    从焦虑中得到释放藉三种内在的态度表明出来。如果我们所有的,我们把它当作一种礼物去接受;如果我们所有的,我们把它交给上帝去保管;如果我们所有的,我们愿意与他人分享;那时,我们便会享有从焦虑中得到释放的自由。这就是简朴的内在实质。然而,假如我们所有的,我们相信是我们辛苦得来的;如果我们所有的,我们相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如果我们所有的,我们不肯与人分享;那时我们便会在焦虑中过活。这样的人永不会知道简朴是什么,不管外表上如何造作,以便使他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把我们所有的看作从上帝所领受的礼物,乃是简朴的第一个内在态度。我们作工,但我们晓得,并不是我们的工作给予我们所享有的一切。我们靠恩典而生活,即使〃日用饮食〃也是如此。我们靠赖上帝去得到生活中最简单的元素:空气、水和阳光。我们所享有的,不是我们劳苦的果效,乃是上帝恩典的看顾。当我们受试探,认为我们所享有的乃是我们个人努力的成果时,只需一点旱灾,或者一个小小的意外便会再次向我们显明,我们在一切事上多么彻底靠赖主恩。去保管我们所有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事务,乃是上帝的事务,这点认识乃是简朴的第二个内在态度。上帝能够保护我们所享有的。我们能够靠赖他。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永不可把汽车钥匙从车上取出或者把车门和房门锁上呢?当然不是。但我们晓得,保护房屋的不是门上的锁。执行正常的预防措施乃是常识,但如果我们相信,保护我们和我们的东西乃是预防措施,那么,我们会给焦虑弄得焦头烂额。因为根本没有完全的〃防盗〃办法。这样的事显然不限于财产,也包括我们的名誉或者我们的职业那类的东西。简朴的意思是,有自由把这些事(和一切的事)交托在上帝手中。愿意把我们所有的东西与人分享,乃是简朴的第三个内在态度。马丁路德曾在某处说过:〃如果我们的东西不肯与众人分享,它们便是偷来的东西。〃我们所以发觉这些话那么难以接受,乃是由于我们对将来心怀恐惧。我们紧紧地抓住我们的财富而不愿与人分享,因为我们为明天忧虑。不过,如果我们真正相信上帝是耶稣所说的那样的上帝,那么我们便毋须恐惧。当我们看上帝是全能的创造主以及我们慈爱的父时,我们便能与人分享,因为我们晓得他会看顾我们。如果某人有需要,我们便有自由去帮助他们。在此,与前面所说过的一样,普通常识会帮助我们决定与人分享的数量应该多少,免得我们变为愚蠢。

    当我们先求上帝国的时候,这三种态度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显明出来。把它们合在一起,便说明耶稣所说〃不要忧虑〃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们构成基督教简朴的内在实质。我们敢以肯定,当我们生活在这种中心的实质时,过丰盛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会加给我们了。

    〖简朴的外在表现〗

    把简朴描述为只是一种内在的实质,便是说它是假东西。内在的实质除非有外在的表现,否则便不是实质。体验到简朴的释放精神,会影响我们怎样生活。正如我在前面所警告过的,把简朴应用到特别的事上,会有一种危机,就是退化成律法主义的规律。然而,我必须冒这个危险,因为拒绝讨论特别的事件,会把这种操练摈弃到理论的地步。圣经作者毕竟时常冒这个险(注6)我想列举十条监管原则作为简朴的外在表现。我们不应该把它们看作律法,只当把它们看作一种尝试,要把简朴的意义活画在二十世纪的生活中。第一,买东西是为了它们的效用,而不是为了它们的身分。买车时应看它的效能如何,而不是看它的身价如何。若可能的话考虑使用脚踏车。当你考虑买一个单位,一层楼,或者一间房子时,要从它的可居住性着想,而不是想到它会给人多么深刻的印象。买房子要买得合理。因为到头来,夫妇两人怎么需要七个房间的大屋呢?想想你的衣服。多数的人都不需要更多的衣服。他们多买一些,不是因为他们需要添衣,乃是因为他们想要赶上时髦。搁置时髦,只买你所需要的衣服。穿衣服穿到破旧为止。停止试行用衣着引人注意,用你的生活去引人注意。如果符合你实际的情形,学习自行缝制衣服的乐趣。为上帝的缘故(我是按字面的意义说的),穿实际有用的衣服过于用来装饰。约翰·卫斯理宣告说:〃至于衣着方面……我买最耐穿的,而且一般的说,仅可能买最简朴的。家具方面,我只买必需的和便宜的。〃(注7)

    第二,拒绝一切会使你产生一种癖好的东西。学习分辨何谓真正的心理上的需要,如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何为癖好。消除或减少使用会引起癖好而又缺乏营养的饮料:如酒、咖啡、茶、可口可乐等。许多人酷嗜巧克力糖,它成为他们不可少的癖好。如果你对电视上了瘾,不管如何要把你的电视机卖掉,或者把它送给人。任何媒介物,只要你觉得少不了它时,便要除掉:收音机、电唱机、杂志、电影、报纸、书籍。巧克力糖对许多人而言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癖好。如果金钱紧紧地抓住了你的心,送掉了一些,体验内在获得释放的感受。简朴是自由,不是奴隶。除了上帝以外,拒绝作任何事物的奴隶。请记住,一种癖好,就其本性而言,乃是你不能控制的东西。对一个真正的癖好,单靠意志力是不能把它击败的。你不能做一个决定便把它被动祛去。不过,你能够决定打开你生命中的那一角,让上帝赦罪之恩和医治的能力临到你,你能决定,让爱你又懂得祷告之方的朋友与你站在一起,支持你。你能决定,一天又一天,安静依靠上帝的介入和干预。你怎样去辨识一种癖好呢?很简单,你留心那不受拘束、不能抗拒的行动。有一位做学生的朋友告诉我,有一天早上,当他出门外拿报纸时,发觉没有报纸。他惊惶失措,心想怎能没有报纸去开始一天的生活。然后他注意到,邻居的院子里有一份早报。他开始想办法,怎能悄悄进去偷报纸。他立即认识,他在对付一个真正的癖好。他冲进屋子里,打电话给报馆办事处,取消他的订单。办事处的接待员虽然在一边填表,一边礼貌地询问:你为什么要取消订阅这份报纸呢?我的朋友冲口说:〃因为我对它上了瘾!〃接待员不气馁,回答说:〃你是要取消全部订单,抑或保留星期日那天的报纸呢?〃对这问话,我的朋友喊着说:〃不,我彻底断绝订阅报纸!〃当然,事情很明显,并非每一个人都要取消订阅报纸,但对这个青年来说,这是一个重要行动。第三,养成一种把东西送掉的习惯。如果你发觉你渐渐地深深依恋某种东西,考虑把它送给一个需要它的人。我仍记得有一年的圣诞节,我决定与其买一件,甚至做一件东西给某一个人,我会把十分喜爱的一件东西送给他。我的动机是自私的,我想体验一下从这简单的〃自愿贫穷〃的行动所带来的自由。所送出去的礼物是一部十种速度的脚踏车。当我踏着那部脚踏车到他家中去交付这份礼物时,我记得口中唱着那首熟悉的崇拜赞美诗,而感受到新的意义:〃白白得来,白白舍去。〃昨天,我六岁的儿子听见班中一位同学需要一个盛午餐的食物盒,问我可否把他自己的午餐盒送给那位同学。哈利路亚!

    将积聚的东西散发出去,积聚不需要的东西会使生活变得复杂。它们必须加以分类、收藏、拂尘、再分类、再收藏。简直令人作呕。我们中多数的人都能丢掉我们所具有的东西之一半,而不致严重地受损害。我们最好顺从梭罗(Thoreau)的忠告:简化,简化。第四,拒绝给摩登精巧机器管理人的宣传手法所迷惑。省时的设计几乎从来都不会节省时间,小心那样的句子:〃六个月内归本。〃多数小巧的机器都是容易损坏,容易残旧的,因此也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而不会增加我们的生命力。这种问题在玩具工业十分猖獗。我们的孩子毋须那些能哭、能吃、能小便、能出汗、能吐口水的玩偶去使他们快乐。一个旧的碎木玩偶可能更有趣、更耐用。往往小孩子发觉,玩旧的瓶罐锅盆,比玩最新式的太空玩具更加有趣。找那些具有教育意味而又耐用的玩具,自己制造一些。通常,精巧的机器乃是对世界的能源作不必要的消耗。美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百分之六弱,可是美国人所消耗的能源却占全球能源耗量百分之三十三左右。在美国,单是空气调节机所用的能源,便相等与全中国人口所使用的能源(注8)。但是环境方面的责任,便应该使我们远远避开今天所出产的大多数精巧机器。宣传家企图说服我们,叫我们深信,由于最新的这种或那种产品有一个新的特色(装饰品?),因此我们必须把旧的卖掉去买新的。缝纫机有新的缝针,录音机有新的按钮,百科全书有新的索引,这一类的传播教条需要小心去审查。往往〃新〃的特色只是一种方法,去引诱我们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也许那只冰箱在我们余下的年日中,会好好地供我们使用,虽然它没有自动制冰的设备和彩虹的各种颜色。

    第五,学习享受各项东西而毋须拥有它们,拥有各项东西乃是我们文化的一种顽固信念。如果我们拥有它,我们觉得能够控制它,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它,我们觉得它会给我们更多的快乐。这种观念是一种错觉。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毋须拥有或者控制它们仍旧能够享受的,与人共同享受东西。在沙滩上享受一番,毋须觉得你必须购买其中的一段。你可以享受公园和公共图书馆的便利。第六,培养一种更深的对受造物的欣赏,与地面跟接近。尽可能多多步行。静听雀鸟的咛唱。欣赏青草和绿叶的组织。惊叹到处都有的丰富颜色。简朴的意思是再次发现〃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第七,对所有〃先取货,后付钱〃的办法,都以健全的怀疑的目光去看它们。它们乃是陷阱,使我们更加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旧新两约对高利贷都加以责难,这是有充分理由的(〃高利贷〃在圣经中的用法与现代用以指索取过高的利润之意思不同;它是指任何收取利息的行为)。收取利息被看作没有兄弟之情的剥削行为,是利用他人的不幸以求私利的丑行,因此等于否定基督徒群体的关系。耶稣指摘高利贷,认为它是旧生命的一种象征,并且劝勉他的门徒〃要供给人不望偿还〃(路6:35)。圣经中的这些话不应该被解作某种普世性的律例,是所有文化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奉行的。但我们也不应该认为它们对现代社会毫无关系。在那些圣经的禁令背后,有许多个世纪所积聚的智能支持着(也许是从一些痛苦的经验中得来的)。当然,谨慎和简朴都要求我们在借贷以前要极度小心。

    第八,遵守耶稣关于简单、诚实的说话之教训。〃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7)如果你同意做一件事,就去做,避免阿谀和一半的真理。使诚实和正直成为你说话的明显特色。拒绝喋喋不休的闲谈以及抽象的臆测。这种说话的态度,其目的是使事情变得模糊不清以及令人莫测高深,而不是要阐明一件事以及给人提供消息。简单的说话之所以那么困难是由于我们极少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