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归(补三阴血不足) 川芎(太阳头痛) 地黄(补肾真阴不足脐下痛) 萆 (补肾不足) 杜仲(壮筋骨两全) 
牛膝(补筋益脾) 苁蓉(益阳道及命门火衰) 沙苑蒺藜(补肾水真阴) 破故纸(补命门不足) 五味子 
(补五脏气不足) 巴豆(去湿痰药) 细辛(少阴头痛不足) 升麻(阳明经和解药) 蛇蜕(去皮肤风燥) 
茴香(利小便补肾去湿寒助阳) 苦楝子(去小腹痛) 广术(去积聚) 干姜(益气和中) 生地黄(凉血) 
没药(除血痛和血之胜药也) 地榆(治下部有血) 泽泻(治少阴不渴而小便不利及膀胱中有留垢) 
真假形金木水火土 
深浅色青赤黄白黑 
急缓性寒热温凉平 
浓薄味辛酸咸苦甘 
润枯体虚实轻重中 
轻枯虚薄缓浅假宜上。浓重实润深真急宜下。其中平者宜中。余形色性味。皆随脏腑所宜。此处方用药之 
大概耳。知此者用心。则思过半矣。 
流注针法 
心痛脉沉。肾经原穴。弦。肝经原穴。涩。肺经原穴。浮。心经原穴。缓。脾经原穴。 
腰痛 身之前足阳明原穴。(冲阳)身之后足太阳原穴。(京骨)身之侧足少阳原穴。(丘墟) 
针之最要 
两胁痛。针少阳经丘墟。心痛。针少阴经太溪涌泉。及足厥阴原穴。腰痛不可忍。针昆仑及刺委中出血。 
太阳喘满痰实。口中如胶。针太溪穴。哕呕无度。针手厥阴大陵穴。头痛不可忍。针足厥阴太阳经原穴。热无 
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百会大椎。小肠疝痛。当刺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血不止。鼻衄。大小便皆血。血崩。当刺足太阴井隐白。喉闭。刺手足少阳井。并刺少商。及足太阴井。大烦 
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目疾睛痛欲出。亦大刺八关。百节疼痛。实无所知。三棱针刺 
绝骨出血。 
眼大 痛。刺手太阳井穴少泽。 
小 痛。刺少阳井穴关冲。 
阴头中痛不可忍者。卒疝也。妇人阴中痛。皆刺足厥阴井大敦穴。 

卷下
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属性:珞 子云。天元一气。定侯伯之迁荣。盖论元气也。许员曰。木瘦金方火尖水肥土浓。盖论五行以元气为 
根。富贵寿夭系之。由有 羸而寿考。亦有壮盛而暴亡。元气固藏则 羸而无害。及其散漫。则壮盛而愈危。 
是以元气为根本。五行为枝叶。夫元气者。兑之位也。元始之祖。先天地生。圆而无隙。寂而不动。感而遂通。 
虚而生神。干体成焉。干为天。天一生水。故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五行形焉。四方之民。均受元气一也。 
及其生 
焉。各类五行。形体殊异。是故西北之民。金水象。金方水肥。人方正肥浓。东南之人。木火象。木瘦火尖。 
人多瘦长尖小。北人肥。南人瘦。理宜然也。北人赋性沉浓。体貌肥。上长下短。头骨大。腰骨小。此本体也。 
若光明磊落。见机疾速。腰背丰隆者。元气固藏。富贵寿考。坎中藏真火升真水而为雨露也。南人赋性急暴。 
体貌尖瘦。下长上短。头骨偏。腰骨软。此本体也。若宽大度。机谋详缓。脑额圆耸。元气固藏。富贵寿考。 
离中藏真水降真火而为利气也。又有南人似北人。北人似南人。不富则贵。以此推之。要在察元气。观五行。 
分南北。定寿夭。则攻守有方。调养有法。不妄药人也。亦犹有刑曹总其权。使执法者不私。巡禁者申具禁。使 
出涂者不扰。朝廷在于上。明赏罚于百官。施利气于万民。故君得以尊。无为而治。天下和平。灾害不生。君 
臣和于上。百官和于朝。万民和于下。庶物和于野。驯而行之于万年计也。医者明方术。制法度。以疗民病。 
养性之药。防其渐也。犹巡尉也。治病之药。减其毒。犹守令也。保命之药。济其弱。犹曹宪也。延年之药。 
防其危。犹朝廷也。良工总其要。明虚实于三部。调和气于百骸。故心得以宁。神得以清。则四大和平。疾患 
不生。神气和于上。五脏和于中。步履和于下。脉络和于体。驯而行之。不死之道也。人之生也。自幼而至壮。 
自壮而老。血气盛衰。其各不同。不可一概治之。六岁至十六岁者。和气如春。日渐滋长。内无思想之患。外 
无爱慕之劳。血气未成。不胜寒暑。和之违也。肤腠疏薄。易受感冒。和之伤也。父母爱之。食饮过伤。其治 
之之道。节饮食。适寒暑。宜防微杜渐。行巡尉之法。用养性之药。以全其真。二十岁至五十岁。和气如夏。 
精神鼎盛。内有思想之患。外有爱慕之劳。血气方刚。不畏寒暑。和之违也。劳伤筋骨。冒犯八邪。和之伤也。 
以酒为浆。醉以入房。其治之之道。辨八邪。分劳佚。行守令之法。宜治病之药。当减其 
毒。以全其真。五十岁至七十岁者。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泣。思虑无穷。形体伤惫。和之违也。百骸 
疏漏。风邪易乘。和之伤也。风雨晦明。饮食迟进。其治之之道。顺神养精。调腑和脏。行宪曹之权。施赈济 
之法。守令内恤。巡尉外护。宜保命之药以全其真。七十岁至百岁者。和气如冬。五脏空洞。犹蜕之蝉。精神 
浮荡。筋骨沮弛。和之违也。触物易伤。衣饮浓薄。和之伤也。大寒振栗。大暑煎燔。其治之之道。餐精华。 
处奥庭。行相传之道。燮理阴阳。周流和气。宜延年之药。以全其真。夫如是则调御中节。治疗得宜。阴阳协 
和。荣卫流畅。凡厥有生。同跻寿域矣乎。 

卷下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诸吐方法
属性:仲景云。伤寒三四日。邪气未传于里。其邪气在上。用瓜蒂散吐而瘥。岂可俟其汗。又云伤寒六七日。胸 
中微痞。不欲言。懊 昏眩。无下证。仲景用栀子豉汤吐之。立可。又忽然中风。不知人事。亦不须汗。喉中 
呷咂之声。用稀涎散吐之。亦可。又有小儿惊风潮搐。手足掣缩。用验命散吐之。又云风头痛。经云若不吐涎。 
久则瞽目而不治。用瓜蒂散吐之。三吐而瘥。又暴嗽风涎上壅。咽噎不利。用茶调散吐之。 
又阳痫久不愈。未成痴呆。用导涎散吐之。 
又阴痫。用二圣散吐之。 
又膏粱之人。食物多食生脍。胸中不下。化虫伏于胸中。胸膈不快。噎食不下。用藜芦散吐之。 
又久病患胁痛。诸药莫能治。用独圣散加蝎梢半钱吐之。 
诸痫不时发作。不知人事。用半生半熟汤吐之。 
暗风病久不瘥。发过如故。用郁金散吐之。 
疟久不瘥。发寒热无时。用常山散吐之。 
蛟龙瘕痛。腹胀如蛊。用球糖散吐之。 
人初患伤食。或用冷身腹闷乱。身热见食则 。用赤小豆散吐之。 
妇人筋挛骨痛。用神应散吐之。 
或曰。筋病吐之何为。答曰。木郁达之。所谓达者。令其条达也。或又有打扑坠堕。先吐之用金花散。后下 
之用承气汤。盖承者顺也。 
偏枯证。半身不遂是也。用追风散吐之。须风后有目疾。眼有半明。可救之。用防风汤吐之。 
小儿上喘潮热。先用蔚金散吐之。后用镇庭散下之。立效。 
治颠狂病久不已。用三圣散吐之。后大下之。 
诸风掉摇强直。不知人事。便可悬豆膏。涎出立效。 
胸膈满闷。背痛或臂痛。可先用祛风汤吐之。后服乌药散。疠风或疮疡恶疮。便用二圣散吐之。后服苦参 
丸。 
诸厥气厥中风不省人事。便用神圣散膏。鼻内灌之。吐出涎立效。 
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便与神圣散吐之。后汗之下之效。三法俱用之。 
又有人患蛟龙瘕痛。久不愈欲死。用球糖膏吐之。吐出其物形如蜥蜴。长七八寸。立可。 
吐法者。上古高医用之。今庸下之流。止看诸方。不知治法。不识病源。即不行圣人之法。去圣远矣。 
可不恐欤。 

卷下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治黄肿
属性:诗曰∶白酒煎飞面。青矾百草霜。根据方炮制作。消却几多黄。 
绿矾(四两) 五倍子 百草霜(一两) 木香(二钱) 
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空心酒下。二三服。 
又方。平胃散四两。青矾二两。醋糊为丸。米饮下。 
又方。平胃散乌沉汤。四两青矾。二两酒。糊为丸。 
又方。好川当归四两。用浮子酒浸七日。青矾四两。制 赤色成珠子。为细末。百草霜三两。同研细。用 
当归酒同研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服后一月。黄去立效。此方祖传七世。 
治诸气肿。茯苓散。 
芫花(醋拌炒) 泽泻 郁李仁 甜葶苈 汉防己 本(各二钱半) 陈皮(去白) 白茯苓 白槟榔 
瞿麦(各半两) 滑石 大戟(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双白皮汤。空心调下。取下碧绿水。如烟羊脂即效。如未尽。隔日又服。肿消 
不服。忌食盐一百日。 
治 疮方烂至胸前。两腋下有块。如茄子大。或牵至两肩上。四五年不能痊者。并皆治之。其验如神。常 
州府武进县朱守仁传。其项不能回头。数日减可。始看疮烂破胸前者。用荆芥根下段。 碎煎沸。待温洗疮。 
良久看疮烂破处紫黑。用针刺一一出血。再洗三四次。 
上真芝麻油将樟脑、雄黄为细末。用油调。鸡翎扫疮上。以出水下。次日再洗。仍用前药扫。三日又用韭 
菜地上蚯蚓粪。五更早晨收。作圆虎口大。用炭火上烧 红。取出净碾为末。每一丸。添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 
少些。穿山甲九片。 红色为末。合用芝麻油调敷患处。其妙如神。 
千金漏芦汤加鸡心槟榔 
点眼神效紫金膏 
轻粉 雄黄 铜青 川芎 龙脑 麝香 黄连 青盐 海螵蛸 当归 砂 乳香 血蝎(以上净五分) 
朱砂 硼砂(各三钱) 没药(一钱) 炉甘石(二两童便制七次) 黄丹(二两) 白丁香(二分) 
先将十九味。乳制极细无声。 
白砂蜜一斤。先将黄连末熬。后下炉甘石黄丹。用槐枝搅不住手。煎如紫色。用瓷器盛。用油纸七片封口。 
窖土内去火。七日方用。神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