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的妙药 毕淑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养心的妙药 毕淑敏-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我和这家饭店的老板有交往,房间的事,我来准备吧。等我安排好了,和您联系。    
      我答应了。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小小的疏漏。以后,凡有此类安排,我都不再假手他人,而是事必躬亲。    
      看来他很着急,不长时间之后,就找到我,说已然做好准备。我随同他走到一栋办公楼,在某间房门口停下脚步。他掏出钥匙,打开房间,走了进去。我跟在他身后进屋。    
      房子不大,静谧雅致,有一张如航空母舰般巨大的写字台,一把黑色的真皮老板椅,给人威风凛凛的感觉。幸而靠墙处,有一对矮矮的皮沙发,宽软蓬松,柔化了屋内的严谨气氛。怎么样?还好吧?老总的语句虽说是问话,但结尾上扬的语调,说明他已认定自己的准备工作应属优良等级。不待我回答,他就走到老板椅跟前,一屁股坐了下去。在落座的同时,用手点了一下沙发,说,您也请坐,沙发舒服些。我坐这种椅子惯了。    
      我站在地中央,未按他的指示行动。    
      我重新环视了一下四周,对他说,房间的隔音效果看来还不错,可惜稍微大了一些。    
      他有些失望地说,这已是宾馆最小的房间了。再小就是清洁工放杂物的地方了。    
      我点点头说,看来只有在这里了,希望你不要在意。    
      他吃惊地说,我为什么会在意?只要您不在意就成了。    
      我说,关键是你啊。小的隔音的房间,给人的安全感要胜过大的房间。对于一个准备倾诉自己最痛苦最焦虑的思绪的人来说,环境的安全和对咨询师的信任,是重要的前提啊。    
      他若有所思地沉默着。半晌,猛然悟到我还站着,连连说:我信任您,我不信任您就不会主动找您了,是不是?您为什么还不坐下?    
      我笑笑说,不但我不能坐下,而且,先生,请您也从老板椅上站起来。    
      为什么?他的莫名其妙当中,几乎有些恼怒了。我相信,在他成功的老板生涯中,恐怕还没有人这样要求过他。    
      他稍微愣怔了片刻。看得出,他是一个智商很高、反应机敏的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说道,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坐在这把椅子上,您坐在沙发上,咱们之间的距离太远,不利于您的工作?若是这个原因,我可以坐到沙发上去。    
      我依旧笑着说,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要说的是沙发也不可以坐。不但你不能坐,我也不能坐。    
      这一回,他陷入真正的困惑之中。喃喃地说,这也不让坐,那也不让坐,咱们坐在哪里呢?    
      是啊。这间房屋里,除了老板椅和沙发,再没有可坐的地方了。除非把窗台上的花盆倒扣过来。    
      我说,很抱歉,这不是你的过错。我作为治疗师,应该早到这间房子来,做点准备。现在,由我来操办吧。    
      我把老总留在房间,找到楼下的服务人员,对他们说,我需要两把普通的木椅子。    
      他们很愿意配合我,但是为难地说,我们这里给客人预备的都是沙发软椅,只有工作人员自己用的才是旧木椅。    
      我看看他身后油漆剥落的椅子说,是这种吗?    
      他们说,是。    
      我说,这就很适用。先帮我找两把这种椅子,搬到那间房子。然后,还要麻烦你们,把那间房子里的老板台和老板椅搬出去。    
      工作人员很快按照我的要求行动起来。在大家出出进进忙碌的过程中,老总一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我明白这一体态语言的涵义是〃我弄不懂您的意思。我不喜欢这样折腾。有这个必要吗?〃    
      我暂不理他。待一切收拾妥当,我伸手邀请他说,您请坐吧。    
      现在,屋内只有两张木椅,呈四十五度角摆放着,简洁而单纯。    
      我坐在哪里?他挑战似的询问。    
      哪张椅子都可以。因为,这两张椅子是一模一样的。我回答。    
      他坐下,我也坐下。    
      ……    
      当心理咨询过程结束的时候,他脸上浮现出了微笑。他说,谢谢您。我感觉比以前多了一点力量。    
      我说,好啊。祝贺你。力量也似泉水,会慢慢积聚起来,直至成为永不干涸的深潭。    
      分手的时候,他说,如果不是你们的职业秘密的话,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让我从老板椅上站起来?难道那两张普通的木椅子,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吗?    
      我说,这不是职业秘密,当然可以奉告。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的话,在你的办公室里,一定有类似的老板椅。一坐在上面,你就进入了习惯的角色之中。我坐在沙发上,在视线上比你矮。我想,通常到你的办公室请示的下级或是商议事情的其他人员,也是坐在这个位置的。这种习惯性的坐姿,是一个模式,也透露着你是主人的强烈信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不同于你以前所享有的任何关系。我们不是上下级,也不是买卖和利害的伙伴,甚至不是朋友,朋友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体系。我们之间所建立的相互平等的关系,是崭新而真诚的,它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疗效。我会为你所有的谈话严守秘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当然,对于一位女咨询师来说,就是不告夫儿了,这是一个专业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服从这一大局。    
      他点点头,表示相信我的承诺。若有所思片刻后他又说,沙发也是很平等的啊!一般高,不偏不向嘛!我曾提议咱们都坐沙发,可您拒绝了。沙发要比椅子舒服得多。说实话,我很多年没有坐过这般粗糙的木椅了。说完,他捶了捶腰背。    
      我说,你说得很对。沙发的确太舒服了,而我们不能在太舒服的环境下谈话,那样无法维持我们神经系统的警醒和思维的深度。沙发更适宜养神,从思考的角度说,木椅比沙发更有力度。    
      他再次点点头,说,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领域,连规矩也很特别。当我下次再进入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就会比较有经验了。    
      我说,下星期,我们再见。    
         
    


PART 2切开忧郁的洋葱 

      忧郁是一只近在咫尺的洋葱,散发着独特而辛辣的味道,剥开它紧密粘粘的鳞片时,我们会泪流满面。    
      一位为联合国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她到过战火中的难民营,抱起一个小小的孩子。她紧紧地搂着这幼小的身躯,亲吻她枯燥的脸颊。朋友是一位博爱的母亲,很喜爱儿童,温暖的怀抱曾揽过无数孩子,但这一次,她大大地惊骇了。那个婴孩软得像被火烤过的葱管,萎弱而空虚。安全不知道贴近抚育她的人,没有任何欢喜的回应,只是被动地僵直地向后反张着肢体,好似一块就要从墙上脱落的白磁砖。    
      朋友很着急,找来难民营的负责人,询问这孩子是不是有病或是饥寒交迫,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冷漠?那负责人回答说,因为有联合国的经费救助,孩子的吃和穿都没有问题,也没有病。她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孩子缺少的是爱,从小到大,从没有人抱过她。因她不知〃抱〃为何物,所以不会反应。    
      朋友谈起这段往事,感慨地说,不知这孩子长大之后,将如何走过人生?    
      不知道。没有人回答。寂静。但有一点可以预见,她的性格中必定藏有深深的忧郁。    
      我们都认识忧郁。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刻,都曾和忧郁狭路相逢。    
      自然界的风花雪月,人生的悲欢离合,从宋玉的悲秋之赋到绿肥红瘦的喟叹,从游子的枯藤老树昏鸦到弱女的耿耿秋灯凄凉,忧郁如同一只老狗,忠实而疲倦地追着人们的脚后跟,挥之不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达,忧郁更成了传染的通病。〃忧郁症〃已经如同感冒病毒一般,在都市悄悄蔓延流行。    
      忧郁像雾,难以形容。它是一种情感的陷落,是一种低潮感觉状态。它的症状虽多,灰色是统一的韵调。冷漠,丧失兴趣,缺乏胃口,退缩,嗜睡,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自己不满,缺乏自信……不敢爱,不敢说,不敢愤怒,不敢决策……每一片落叶都敲碎心房,每一声鸟鸣都溅起泪滴,每一束眼光都蕴满孤独,每一个脚步都狐疑不定……    
      一个女大学生给我写信,说她就要被无尽的忧郁淹没了。因为自己是杀人凶手。那个被杀的人就是她的妈妈。她说自己从三岁起双手就沾满了母亲的鲜血,因为在那一天,妈妈为了给她买一支过生日的糖葫芦,横穿马路,倒在车轮下……    
      〃为此,我怎能不忧郁?忧郁必将伴我一生!〃信的结尾处如此写着,每一个字,都被水洇得像风中摇曳的蓝菊。    
      说来这女孩子的忧郁,还属于忧郁中比较谈得清的那种,因为源于客观,重要人物的失落而引起,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痛苦反应。更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树蚕一样噬咬着我们的心,并用重重叠叠的愁丝,将我们裹得筋骨蜷缩。    
      忧郁这种负面情感的源头,是个体对于失落的反应。由于丧失,所以我们忧郁。由于无法失而复得,所以我们忧郁。由于从此成为永诀,所以我们忧郁。由于生命的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忧郁。    
      从这种意义上讲,忧郁几乎是人类这种渺小的动物,面对宇宙苍穹时,与生俱来的恐惧,所以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忧郁。我相信凡有人类生存的日子,我们就要和忧郁为朋,虽然我们不喜欢,但我们必须学会与忧郁共舞。    
      正因为这种本质上的忧郁,所以我们才要在有限的生存岁月中,挑战忧郁,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更自由,更欢愉,更勃勃生气。    
      失落引发忧郁。当我们分析忧郁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失落。细细想来,失落似可分为不同性质的两大类。一是目前发生的真实与外在的失落,可以被我们确认并加以处理的。比如失去父母,失去朋友,失去恋人,失去工作,失去金钱,失去股票,失去名声,失去房产,失去自信……等等,惨虽惨矣,好歹失在明处,有目共睹。    
      二是源自自我发展的早期便被剥夺,或严重的失望经验,导致内在的深刻失落感觉。这话说起来很拗口,其实就是失在暗地,失得糊涂,失得迷惘,失在生命入口端的混沌处。你确切无疑地丢失了,却不知遗落在哪一地驿站?    
      这可怕的第二种失落,常常是潜意识的,表明在我们的儿童期,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憾和损失。因为我们未曾得到醇厚的爱,或因这爱的偏颇,使我们的内心发展受阻。因为幼小,我们无法辨析周围复杂的社会,导致丧失了对他人的信任,并在这失望中开始攻击自己。如同联合国那位朋友所抱起的女婴,她已不知人间有爱,她已不会回报爱与关切。在这种凄楚中长大的孩子,常常自我谴责与轻贱,认为自己不可爱,无价值,难以形成完整高尚的尊严感。    
      过度的被保护和溺爱,也是一种失落。这种孩子失落的是独立与思考,他们只有满足的经验,却丧失了被要求负责的勇气,丧失了学会接受考验和失败的能力,丧失了容纳失望的胸怀。一句话,他们在百般呵护下,残障了自我的成长性和控制力的发展。他们的脑海深处永远藏着一个软骨的啼哭的婴孩,因为愤怒自己的无力,并把这种无能感储入内心,因而导致无以名状的忧郁。    
      人的一生,必须忍受种种失落。就算你早年未曾失父失母失学失恋,就算你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你也必得遭遇青春逝去韶华不再的岁月流淌,你也必得纳入体力下降记忆衰退的健康轨道,你也必有红颜易老退休离职的那一天,你也必得遵循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的铁律。到了那一刻,你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抵御忧郁?    
      还有一种更潜在的忧郁,是因为我们为自己立下了不可达到的高标准,产生了难以满足的沮丧感。这种源自认定自我罪恶的忧郁症状,是与外界无关的,全需我们自我省察,挣脱束缚。    
      忧郁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自卑与自怜。忧郁的人往往互相吸引,因为他们的气味相投。忧郁的人结为夫妻,多半不得善终,因为无法自救亦无力救人。忧郁的人往往易于崩溃,因为他们哀伤更因为他们羸弱绝望。    
      难民营的婴儿,不知你长大后,能否正视自己的童年?失却的不可复来,接受历史就是智慧。记忆中双手沾着血迹的女大学生,你把那串猩红的糖葫芦永远抛掉吧,你的每一道指纹都是洁白的,你无罪。母亲在天国向你微笑。    
      不要嘲笑忧郁,忧郁是一种面对失落的正常。不要否认我们的忧郁,忧郁会使我们成长。不要长久地被忧郁围困,忧郁会使我们萎缩。不要被忧郁吓倒,摆脱了忧郁的我们,会更加柔韧刚强。    
         
    


PART 2盲 人 看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的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