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81年创立软件银行时,孙正义才24岁,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数字化信息产业基础建设者的概念。如果孙正义说的属实,他的先见之明实在令人敬佩。

导入独特的经营管理手法

孙正义认为,软件银行要成为数字化信息产业者,有三个阶段性目标要努力。

第一阶段,通过软件流通与出版事业的成长与扩大,培养企业基础实力。第二阶段,借由创投,利用合伙人的力量,增强自己既有的力量,加速事业推展。第三阶段,利用上柜所取得的资金筹措能力,积极推动购并策略,以更快的速度扩展事业。

从1981年公司成立到1989年为止,是孙正义所谓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版事业曾经面临严峻的挑战,所幸公司整体业绩仍能够顺利成长。但是,孙正义因为肝炎反复进出医院,暂时退居董事长一职,专心养病,公司经营发生一些纠纷。在这个阶段,整体企业组织结构尚未十分健全。

孙正义说:“1986年,我重回公司担任总经理,当时尽全力冲刺本业是经营上的重点,因此,我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强化流通批发与出版事业上。就当时公司的状况与我的体力而言,尚无余力投入新的事业领域。首要之务是集中精神在巩固基础上。”

孙正义所谓的“巩固基础”策略,包含导入“团队制”、“每日决算”、“千图搜寻”等的经营管理手法。这些都是孙正义在病床上想出来的远距离遥控经营方法。

孙正义回忆道:“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有一种方法,让我可以在住院时,或在家疗养时,通过遥控操作来经营公司。就是这个时候,我想到‘每日决算’与‘千图搜寻’的初步架构。出院之后便将它付诸实践。”这些架构后来都经过十几次的改良,例如“千图搜寻”在经过重复强化内容后,现在已经成为“万图搜寻”。以下就是这些方法的最新版本。团队制

采用以10人为一组的团队制。目前该公司的团队数量已经高达100组左右。小组领导人大多由课长级的主管担任,为了适才适任,也有由代理课长或主任担任小组领导人。小组的整合与存废,依据状况随时调整。因此,小组领导人也有可能降为小组的一般成员。

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可以将组织扁平化。在团队制下,组织结构为总经理一事业部长一小组领导人一小组成员。除了组织扁平化之外,公司内部的信息基础建设之健全,以及决策速度之快,也是软件银行的特征之一。例如,由小组领导人往上提报的问题,几乎可以在48小时内做成最后的决议。每日决算

每天计算出各小组与小组成员的营业额与经常收益,进一步掌握每天预算达成的情况。只要健全个人电脑的基础建设,便能够让这个方法顺利运作。

各小组在独立的预算制度下,一方面各自拥有最大的决定权限,一方面也负有相对的收益责任。各小组通过每日决算的数字,可以了解收益责任的履行状况,期能依据每天的数据,朝既定目标努力。采行每日决算,前提是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依据科目别,按月编列出详细的预算。各小组的预算书加起来,厚达三四厘米。万图搜寻从各种角度分析一万种经营指标,这就是所谓的“万图搜寻”。身为总经理的孙正义与经营团队,通过万图搜寻可以确实且及时掌握整体的经营状况,以及每项经营的课题。孙正义强调:“我的目标是朝顾客委托服务型组织的方向改进。拥有大幅权限的各小组,依据每日决算的数据变化,当场立下判断,并立即采取迅速的行动。各小组可以自行决策和行动,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达成协力的效果。”

通过网络踏入全球市场

从1990年至1994年7月股票上柜为止,是软件银行通过创投,加速事业拓展的第二阶段。

1990年4月,软件银行与美国诺贝尔则。bell)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贝尔公司不仅开发出有网络OS实质标准之称的“Ware”,且倡导小型化电脑闻名于世。经由与该公司合并,软件银行一下子拥有网络基础建设提供者的新头衔。

软件银行的元老级干部宫内谦认为,与诺贝尔公司的合并,对软件银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软件银行从游戏软件流通业起家,随即跨入商务软件市场。通过经销文书处理机软件‘一太郎’,以及计算软件‘totllsl-2-3’等产品,软件银行的业绩一直持续成长,接下来就开始跃上世界舞台。那个时期,我刚好负责诺贝尔的案子。软件银行原本只是一家流通批发与出版公司,完全没有网络相关技术与Know-how,在孙先生的先见之明与强力领导下,软件银行终于跨入网络业。

“只要通过与诺贝尔公司的合并就可以拥有新技术,顾客对软件银行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从那个时候起,无论是营业方法或往来顾客形态都出现180度的转变,与批发商时代单纯销售物品的做法完全不同,与海外供应商的往来也快速增加。进入网络事业后,眼前的网际网络商机突然开阔。如果没有与诺贝尔公司合并的话,我想软件银行不会有往后的成长空间。”就在与诺贝尔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的那一年,孙正义开始站在国际性视野来思考事业拓展的方向,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日本软件银行”,更名为“软件银行”。

与美国总统候选人裴洛合作

翌年的1991年4月,孙正义与裴洛(R000omt,199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合作,成立一家从事系统整合事业的合资公司。虽然两人的_作关系在1992年告一段落,但是借由与美国超级创投企业的经营者合作,软件银行的股市价值也大幅上升。

身为孙正义保护人的夏普顾问佐佐木(现为软件银行顾问),就孙正义与裴洛的合作案,提出他的看法。

“孙正义与裴洛一见如故,孙正义曾经告诉我:‘那位老先生很厉害!’他很喜欢裴洛的大格局作风。但是裴洛这个人太能干,居然要出马竞选美国总统,因此我对孙正义提出忠告:‘妥当吗?这好像很危险。可能会被他所操纵哦!’后来,孙正义听取我的建议,取消了与裴洛的合作案。”

孙正义本人也说明他为何先是与裴洛合作,后来又取消合作的内幕。

“与裴洛合作的理由有二:一是我认为在小型化的趋势中,必须拥有系统整合的技术;二是要合作就要找美国最大的系统整合公司合作。符合上述两项条件的,只有裴洛一人,因此我才会考虑和他合作。

“然而,当时小型化尚未蔚为主流,公司成立第一年便出现亏损。就在我准备重新检讨对策再加把劲时,裴洛突然宣布出马竞选美国总统。当时我考虑到,身为总统候选人的裴洛,手上拥有一家亏损的公司,毕竟会有负面影响,尤其是第一年的亏损金额就高达10亿日元。此外,我不希望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拥有太强烈的政治色彩。既然短期间无法出现收益,干脆解除合作关系。”

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是软件银行占六成,裴洛四成,一旦解除合作关系,按出资比例,孙正义必须负担6亿日元的亏损,但孙正义决定由软件银行负担全部10亿日元的亏损。

“亏损是在我主导之下产生的,如果让对方负担四成的亏损,似乎说不过去,因此,我决定全额负担,裴洛不会因此而损失半毛钱。裴洛似乎无法相信居然有这种事,相当感激我的决定,甚至对我表示,只要是我提出来的合作案,无论是哪一种事业,我随时提出来,他随时签名,绝不过问,他强调,要我千万不要客气。”

孙正义与比尔·盖茨合作,于1995年成立,从事个人电脑用游戏软件开发与销售的游戏银行(GameBand,资本额45亿日元,出资比例为软件银行60%,微软40%),双方解除合作关系时,孙正义也做了同样的决定。

销售利用视窗95驱动电视用游戏软件的游戏银行,对SONYEntertainment、任天堂与SEGAEnterprise等游戏机厂商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公司刚成立时,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瞩目。但是,在家用个人电脑市场低迷,以及既有游戏机厂商的力图振作之下,该公司的业绩一直不见起色,亏损金额持续扩大。1998年,孙正义决定与微软解除这件合作案,由软件银行收购微软所持有的股票,总计损失金额高达7亿日元。从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孙正义一流的商业手法。我们常听到“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但是孙正义的商业手法则是“让对方占便宜就是自己占便宜”。孙正义说:“把好处让给对方,对方便会将我视为自己人,如此未来的事业才能顺利推动,我自然可以从中享受好处。”

“日本的比尔·盖茨”换人

1994年2月2日,软件银行的股票正式在店头市场上柜,上柜价格每股1.l万日元。孙正义说:“我从未想过在股价攀高时上柜,借以筹措更多的资金。倒是希望能和股东建立长期的关系,在股价还在谷底时上柜,一步一步让股价走高。因此,我拜托证券公司尽量压低上柜价格,谁料上柜第一天就以18900日元收盘,投资大众给予软件银行极高的评价,我必须更努力才行。”

上柜时,孙正义手上有近一千万股的软件银行股权,如果以每股股价18900日元计算,当进孙正义的身价高达2000亿日元,听说当时孙正义曾经叹息道:“每年花1亿日元,也要两千年才花得完。”

公司成立13年,孙正义终于圆了他的日本梦。从那个时候起,许多人都称孙正义为“日本的比尔·盖茨”,过去ASKI的西和彦也曾被冠上这个名号,如今这已变成亿万富豪孙正义的新头衔。

拥有两千亿日元资产的日本比尔·盖茨,住在麻布高级住宅区一栋拥有私人高尔夫球场与游泳池的豪宅(三层楼建筑,占地960坪)。但是孙正义本人却丝毫没有暴发户的气息,仍旧维持俭朴的生活。

股票上柜,成为身价高达两千亿日元的资产家,以打高尔夫球为乐的孙正义,第二天买了一套价值30万日元的高尔夫铁杆组,做为对自己的犒赏。笔者曾经就这件事,请教孙正义对金钱的感觉。他回答我:“由于公司股票上柜,我想自己应该可以稍微奢侈一下,考虑半天之后,我只想要一套高尔夫铁杆组……我个人没有强烈的购买欲,也不奢侈,只有满怀冲刺事业的欲望,却没有赚很多钱的欲望,在吃的方面,高级餐馆的东西的确好吃,便利商店的便当也不错,但,我也很喜欢麦当劳的汉堡。”

软件银行股票上柜的第二年,电就是1995年,软件银行也采行类似股票选择权的特殊诱因制度来吸引人才。简单地说,凡是对公司收益有贡献的董事或小组领导人,由孙正义拨给一定的股票做奖励。

拨给额是以决算期的税前收益增加额为基准来决定,由孙正义的资产管理公司MAC负责,分10年支付给董事和小组领导人。

例如,1994年度的税前收益较前一年度增加11亿日元,经过计算后,第一次的拨给额为10亿日元,董事分得45%,小组领导人分得55%。结果,达到领取标准的董事、主管与员工中,董事分得的奖金金额高达1亿日元,小组领导人也分得近6000万日元的奖金,其他还有超过20名的员工获得1000万日元的奖金。这个象征软件银行持续成长的制度,一度因媒体的报道而喧腾一时,但是在日本的税制下,奖金的一半必须与其他所得合并申报扣税,最高税率达50%,因此第H年之后,该公司便改采另一种方式,奖励对公司收益有贡献的人。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第十三章 大胆战略背后的缜密计算






第十三章 大胆战略背后的缜密计算

1994年海外事业创业元年

1994年7月,软件银行终于达成期盼已久的股票上柜目标,虽然较孙正义预期的晚了两年,但是就一家创业才13年的公司而言,这已经是个创举。

从那个时候起软件银行展开一连串的购并活动,逐步扩展与壮大事业版图。

股票上柜4个月后的1994年11月,软件银行斥资200亿日元,购并拥有世界最大的规模的美国资讯网络综合展示公司Interrope将Intermpe纳入旗下,除了考量可以从展示会取得的收益之外,更大的好处是能够掌握网络技术的最新动态,强化产品的充实度;此外,更可利用Interrope的知名度,推展海外事业。

直到9月的年度期中决算说明会上,孙正义才针对购并Interrope案发言:‘俄期待本来能够出现合作效应。今年是软件银行的海外事业创业元年,今后我们将更积极推动海外事业。”

回想经过6年的美国留学生涯,即将返国之际,孙正义曾在心中发誓:“Ishall return。”如今总算实现了这句话。说出“今年是软件银行的海外事业创业元年”的孙正义,心中应该充满着别人无法体会的感慨吧。

对于公开说出“不会一直闷在日本”的孙正义而言,海外事业的开创,应该是一件比股票上柜还高兴的事。他心中一定认为,总算有一个机会能够展现自我的能力。

并购InterroPe之后,孙正义再度于1995年2月,以约750亿日元的资金,购并包括世界最大电脑相关展DEX在内的1nIerface集团展览部门。

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两次并购,软件银行已经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相关展示会业务中,拥有压倒性市场占有率的公司。

1995年11月,软件银行又以1800亿日元,收购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相关出版社——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使软件银行在电脑相关出版领域也登上了龙头地位。

如果孙正义的计划顺利推动,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购并案应该是海外事业创业的第一步。孙正义之所以决定购并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完全是受到比尔·盖茨不经意的一番话所影响:“从《PC Week》(齐夫戴维斯公司的招牌杂志)的封面消息,就可以了解个人电脑业界目前的状态。”

比尔·盖茨在1994年10月说的这句话,燃起孙正义购并该公司的念头。可惜那次的购并却以失败收场,因为另一家提案的美国投资公司佛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