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霸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霸三国-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亮的琴声便从她的双手之间倾泻而出。《高山流水》出自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伯牙和子期二人合作而成:伯牙是文士,子期是樵夫,子期在伯牙琴声中激发丰富的想象,而伯牙又在子期丰富的想象中汲取营养,最后在灵感频发中,创造出空前绝后的名曲《高山流水》。
前奏序曲宛如清波荡漾,等波才的箫声适时而进,荡漾的清波便倒映出巍峨的青山。换句话,巍峨的青山如梦如幻一般出现在清波的周围,于是清亮的琴声和低沉哀怨的箫声融会贯通,相得益彰,营造出非凡的意境,飘渺的意境中又带给人美轮美奂的青山绿水图。
随着合奏的推进和深入,在舒缓的萧声中,在流畅的琴声中,象欣赏能力高的刘氏已经在奇妙氛围中,听到欢快的流水声,看到连绵不绝的座座山峰。
那一刻,不论是欣赏者刘氏还是演奏者柳岩和波才,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唯有灵魂翱翔徜徉在碧水青山蓝天之中。
而一般的听者只是迷醉于悦耳的声音中,不可自拔。就是天生对音乐免疫的人,也是安静看着其他人匪夷所思的神情反应,这类人欣赏不了音乐却可以欣赏别人面目表情的变化。如此,也是一种乐趣吧。
而太史慈就是一般的听者,不过是能从迷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的听者,超级猛将的自控力是很卓越的。在乐曲行将结束时,他从迷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没有关注其他人的表现,而是刻意关注波才和柳岩二人:柳岩的双手在古琴上灵巧的摆动拨弄,犹如白鸽翻飞白雪飞舞犹如清波聚浪,而波才则是沉稳如山,波澜不惊。二人一动一静更显风流卓越,气势不凡。
等波才停止吹奏,开始闭目养神,之后不久,柳岩也演奏完尾曲,琴弦轻颤,余音袅袅。柳岩神闲气定,定睛凝视着波才。波才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的看着柳岩,缓声说道:“谢谢!”。
而柳岩只是羞怯的躲避着波才如炬的目光,轻声说道:“谢谢!”。和美妙的音乐相比,二人之前的对话太苍白无力。但是简短苍白的言语之间,却饱含着玄妙的情感的交流……
刘氏目光清澈看着柳岩和波才,赞叹的说道:“波才先生,阿岩,你们的合作真是天衣无缝,美妙绝伦啊,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啊……呵呵,听着你们的合奏,我的灵魂都出窍了……”。
波才对着刘氏晒然一笑,而柳岩的玉颜上随即漂浮起二团红云。太史慈接着母亲的话题继续说道:“娘亲,只要你喜欢听,波才兄一定会登门再次和阿岩合奏的,波才兄,你意下如何?”。
波才聪明绝顶,他怎么能听不出太史慈言语的弦外之音,他满脸欣喜的对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的吩咐,属下莫敢不从,只是不知阿岩是否有时间和雅致啊?”。
柳岩闷头不语。刘氏伸手抚摸柳岩的芳肩,眼看着波才说道:“波才先生,只要你有哦空,我家的阿岩就有空,呵呵”。
刘氏说完话,便开心的笑了起来。太史慈和波才也随即附和的轻笑起来,而柳岩则是顺势靠在刘氏的怀里,脸色绯红,目光游离不定。
之后,在太史慈的吆喝下,所有人再一次掀起猛吃海喝的高潮。期间,在侍女们的簇拥下,刘氏和柳岩返回住所。而太史慈和麾下将士一直喝到天明。通宵达旦,意犹未尽啊……
翌日,太史慈和波才回到军营。不等高顺和苏尔曼三天婚期结束,太史慈又要返回平原郡。一夜喝酒,太史慈没有感到疲劳,而波才有点吃不消。在太史慈服侍下,波才躺进被窝中,临睡前,波才闭着眼睛对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阿岩的琴艺技近乎于神,即便在忘我专注的意境中,阿岩还能匪夷所思的抑制琴艺,没有表现出真实的水平!一句话,阿岩的音乐造诣比我深,嘿嘿,一句话,我一定要把阿岩娶到手……”。
波才说着话,便趁着酒意深睡了。太史慈没有心思去过问他们之间谁的技术高,他只在乎二人之间是否有可能继续发展下去,相互之间是否有感觉?不论如何,事实是波才对柳岩动了真情。这个发展趋势,太史慈很满意。
下午时分,韩林儿携带夫人文氏来向太史慈告别。太史慈亲自将他们送到十里之外。等太史慈返回营地,才想集结数百将士前往平原郡,便有侍卫在营帐门口禀报:“太史将军,渤海郡曹仁将军要求会见将军!”。
太史慈闻言,不由得都吸一口凉气,他思忖:曹仁怎么想起来在这个时候来看望自己呢?曹仁可是四品武将,他想见自己,只要发一个通告给自己,自己不就前往渤海郡拜见他了?他何苦屈尊来看望自己呢?莫非还是想当面劝我投诚?




第九十四章 各方拉拢太史慈
太史慈一边思索,一边起身前往门口迎接曹仁,“哦,曹将军真是贵客啊,什么风把曹将军吹到本将的营地!”。
“哈哈,太史将军客气了!”曹仁洪亮的声音陡然想起,厚重的帘幕一挑,下一刻他魁梧的身形已经出现在太史慈的视线里。
曹仁疾行二步,迎上太史慈,伸出双手握住太史慈的手,热情的说道:“太史将军,自从长安一别,曹牧和诸将都十分想念将军啊……”。
曹仁东一句西一句,热情洋溢,就是绝口不提曹操曾经跑遣使者送给太史慈当归的事情。太史慈等曹仁说完话,便邀请曹仁入座主位,曹仁一番客气后,便跪坐主位,而太史慈只能跪坐列席首位。
虽然说太史慈是主人,但是曹仁官阶比他高啊。
曹仁看着面带微笑的太史慈,突然压低声音说道:“太史将军,据说太尉刘虞的粮食车队在平原郡城城北遭遇抢…劫,四千二营将士全军覆没不说,四十万斤粮草也不翼而飞……”。
“哦,这个本将还未曾听闻!”,太史慈故作迷惑不解的说道。
“嗯,太史将军,本将还听说太尉刘虞已经授权给将军全力彻查这件事情!”曹仁注视着太史慈,神情极其认真。
“哦,幽州方面的事务,管本将屁事啊,这和本将没有一个铜钱的关系……”,太史慈不以为然爆粗口说道。
曹仁看到太史慈的反应,神情顿时轻松起来,他轻笑对太史慈说道:“呵呵,太尉刘虞可是皇室宗亲啊,又是位列三公的太尉啊……太史将军能入刘虞的法眼,未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高官厚禄唾手可得啊”。
“嘿嘿,曹将军,实不相瞒,那样的富贵在本将眼里不过是浮云,”太史慈知道这是曹仁在试探他,当初他不归顺曹操,曹操一方以为太史慈要投诚太尉刘虞了,毕竟在世人眼里,投奔太尉刘虞更有前途啊,“曹仁将军,再说你不知道太尉刘虞和幽州牧公孙瓒此时在幽州已经是水火不相容,双方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幽州牧公孙瓒对本将有知遇之恩,而太尉刘虞又是皇亲国戚,本将只能置身于世外,不参与他们的内讧,二不相帮!……本将不知道,一旦幽州战事兴起,曹将军一方如何待之呢?”。
“呵呵,也是二不相帮,坐山观虎斗!”,曹仁看到太史慈如此直言,他也是坦言说出曹军的立场。曹仁当然也接到曹操的密令:太史慈不愿意投诚,只想当一方霸主,曹操要求渤海郡的曹军不要和太史慈对抗,要和太史慈一方和平相处……
曹仁把曹操密令的意思转达给太史慈,最后说道:“……太史将军,只要再过三年或者五年,等我方稳定住衮州周边的局势,剿灭横行霸道危害乡里的地方诸侯,我方就会收缩势力,将渤海郡交给将军管理……呵呵,不过在此之前,希望将军能支持我方在渤海郡的发展!”。
太史慈体察到曹仁已经袒露底牌,他无所谓的对曹仁说道:“呵呵,曹将军真是太看得起本将了,渤海郡是曹牧从黄巾军手里夺取的,自然应归曹牧管辖,本将从没生觊觎之念^……实不相瞒,本将并没有多大的报复和理想,不过就是想在土生土长的家乡土地上过安稳的日子!呵呵,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吗?我方自然刀枪侍候!”。
太史慈这厮说话也是七分真三分假,渤海郡明明是曹操从刘备和孔融手里抢夺的,他非得颠倒是非说是从黄巾军手里抢夺的,如此一来,对象变了,曹操一方的军事行动的性质也就发生质的变化:从官军之间的内讧侵吞变成从叛军手里拯救城池与水深火热之中,从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转变成正义的战争了。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和诡异之处啊。关键改几个词,味道和性质就南辕北辙天壤之别了。
太史慈从曹仁的言语之间,也分析出:虽然自己委婉拒绝曹操招纳自己的美意,但是曹操并没有羞恼成怒,反而把太史慈当作同级别的人物对待,这说明义兄郭嘉在曹操面前百转千回的说了多少有利于自己的言论啊。要是没有郭嘉相帮,估计曹操也架不住麾下猛将的暴戾,早就聚兵攻击他了……一山难容二虎啊,青州地界也只有太史慈一方才有实力和曹操对抗,如果曹操不用怀柔策略对待太史慈,二虎之间早晚要发生争斗的。
所以曹操一方许诺:至少三年至多五年,便会把富饶的渤海郡移交给太史慈。之后,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太史慈和曹仁又随意交谈其他方面的事宜。
由于曹仁的突然来访,太史慈前往平原郡又拖到第二天。太史慈离开营地前,特意嘱咐波才:他希望波才从繁琐的军务中抽出时间,多去陪陪柳岩,争取早日捕获柳岩的芳心,早日完成婚姻大事,毕竟波才已经四十多岁了,岁月不等人啊。尤其是波才是常人的身体,即便服食过灵丹妙药,也挡不住极易衰老的身体啊。真是:时光是把杀猪刀,黑了木耳,软了香蕉啊!
波才对太史慈表示: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热烈追逐柳岩。成与不成都给自己一个结果,不再蹉跎岁月。
听到波才的表态,太史慈才安心的离开东莱县城,踏上前往平原郡的路程。太史慈才进入平原郡的营地,看守营地的曲军侯便向太史慈禀报:将军,太尉刘虞派遣的使者滞留营地已经半个月了,他们说,不见到将军本人的面,他们绝不返回幽州……
太史慈闻言,感到有趣:他一不是这些使者朝思暮想的情人,二不是他们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不就是奉命行事,至于他们这样对待自己吗?他们完全可以把太尉刘虞的书信留在营地,干嘛非的要面见自己?
太史慈的屁股还没捂热,刘虞的四名使者便神情激动的走进营帐。施礼拜见后,他们当面向太史慈送上太尉刘虞的亲笔书信和赠送物品的礼单。在他们热烈的关注中,太史慈很快看完书信和礼单,太史慈微蹙眉宇思量一会后,他便缓声对使者说道:“各位使者,太尉刘虞的命令,本将一定执行,本将一定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彻查粮队被劫的真相……咳咳,至于那些礼物,请你们带回去吧,本将无功不受禄!”。
使者们听到太史慈答应第一件事情,一个个喜出望外,当他们听到太史慈拒收礼物时,顿时脸色一变,使者头目拱手向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如果你不接受礼物,我等还是无法返回幽州啊……太尉刘虞一再交待我等,如果我等见不到将军本人的面,如果没能顺利完成任务,我等此生就不要返回幽州了!万请将军手下礼物啊……”。
使者说着话,眼泪都流出来了,其他的使者也是面露悲戚之色。
“哦,原来是这样啊……”太史慈脸露明悟之色,而后他勉为其难的说道:“嗯,礼品本将暂时收下……不过,本将认为礼品中的鹿茸麝香檀料有点少了,近日天寒,本将也缺捂脚的……”。
“呵呵,明白明白,我等明白……”,使者听到听完太史慈的言语,脸色立即由阴转晴,眉开眼笑的回应道:“我等一定把将军的要求如实转达给太尉,请将军静候佳音!”。
之后,宾主双方随意谈论一些话题,最后,幽州的使者欢天喜地的告别太史慈,归心似箭的他们恨不得立刻回到幽州啊,他们不想念太尉刘虞,还不思念自己的亲人?
太史慈应付自如将幽州的使者打发走,但是他觉得自己无法给太尉刘虞满意的答复:叫劫粮的人去查劫粮的真相,就是神也无法做到啊,如果有神的话……




第九十五章 平原郡冷待太史
足智多谋的波才不再身边,太史慈只能和见多识广的燕云侍卫禹八交流如何应付太尉刘虞的指令。面对这个几乎无解的难题,禹八也是抓耳挠腮:要说是一般的盗匪干的,表面看起来似乎能讲得通,可是毫无事实根据,平原郡附近哪有势力那么强横的盗匪,能在一夜之间诛杀四千名官军?;如果说是驻扎渤海郡曹军劫得粮,太史慈敢把这个帽子扣在曹军头上吗?;当初新兴的横行一时的响马贼已经被太史慈一方彻底铲除,如今太史慈想栽赃嫁祸都找不到下家……如果找不到恰当的说法,难道是鬼劫得粮,妖魔屠杀了四千将士?
禹八向太史慈说出几种情形后,最后长叹一声对太史慈说道:“哎,为今之计只能拖,一拖再拖……”。
禹八虽然是老江湖,见多识广,杀人如麻,但是心智还到不了太史慈和波才那般的高度,至少他没能看出来太尉刘虞表面是让太史慈彻查劫粮的事件,实则上是借机接触太史慈而已……对刘虞的小算盘心知肚明的太史慈,也没有对禹八说出这个深层次的缘由。不过,禹八的言语还是启发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就是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所谓的偷梁换柱瞒天过海就是:找一些目击证人,让这些目击证人说出粮草队被抢…劫时的情形,当时只是一小撮盗匪干的,这些盗匪使用短柄武器,施展诡异的阵法,在短时间内尽数屠戮四千将士……根据这些目击证人的口述,结合太史慈本人英明神武的判断:劫粮乃是消失多年的燕云十八骑!
禹八听说太史慈的对策,顿时目光一亮,对太史慈翘起大拇指,连声说:“高,高,将军实在是高……呵呵,硬是把尿屎盆扣在我们燕云十八骑的头上啊!”。
“嘿嘿,八哥,我们都是一伙的,谁顶不是顶呢?”,太史慈闷笑对禹八说道,“也只有你们燕云十八骑顶上,才符合事实啊。才能让刘虞老狗深信不疑,如此本将才能顺利交差,如此本将才能从刘虞老狗哪里套取更多的好处……八哥,本将为什么要向刘虞老狗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